來源:華夏時報
安盛天平變身外資獨資 車險虧損困局待解
■本報記者 吳敏 北京報導
近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盛天平」)處獲悉,法國安盛集團(AXA)已經從國內股東手中完成收購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資獨資財險公司。
據本報記者了解,今年8月,中國銀保監會批覆了該次交易。近日交易雙方正式完成了股權交割工作,後續安盛將繼續推進工商登記變更以及更名等事宜。安盛此次收購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總對價為46億人民幣(約合5.84億歐元)。交易完成後,安盛天平將納入母公司安盛集團合併財務報表範圍。
安盛集團執行長Thomas Buberl此前表示,安盛天平為安盛集團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臺,可以充分抓住中國財產險和健康險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此次收購也進一步重申了安盛集團的信念,即中國的業務將成為整個集團及其優先發展領域的主要增長引擎。
已更名為安盛保險
公開資料顯示,安盛天平是由2004年成立的天平汽車保險和AXA安盛集團在華全資財產險子公司合併而來。
2014年2月,安盛集團對外宣布完成對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50%股權的收購。安盛集團最初以19億人民幣收購了天平33%的股份。隨後考慮到未來業務發展需要,又增加了20億人民幣的資本投入。
50%的股權已經是基於當時中國相關法律下外方股東之於合資保險公司所能擁有的最大股比。
除安盛集團持股50%之外,其餘50%股份由5家民營企業持股,分別為寧波益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4.8898%;上海日興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持股7.4449%;寧波華閣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0.1033%;寧波陸達聖科技有限公司持股8.3109%;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2511%。
2018年11月,市場傳出消息,安盛集團就股權收購事宜與天茂集團在內全體安盛天平中方股東進行協商,擬接收後者持有的全部50%股權並最終實現全資控股。同月,安盛集團即宣布,公司已與安盛天平中方股東籤訂協議,收購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交易完成後,安盛集團持有安盛天平100%的股份。
安盛天平相關負責人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安盛天平對公司和中國保險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中國保險市場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快速的變革時期,為公司創造了從裡到外徹底革新的最佳時機。安盛天平致力與中國保險業的優秀人才合作,建構能夠充分發揮卓越技術優勢的結構。這不僅對業務增長來說必不可少,也確保了公司在中國客戶面臨日新月異的風險時,能夠提供最合適的保障。」
今年8月,安盛集團將安盛天平更名為安盛保險,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出嶄新的品牌宣傳廣告,為其在中國的財險業務揭開了面紗。
車險虧損困局待解
再來看看此次交易的主角安盛天平近年的經營狀況,該公司註冊資本8.4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Xavier Veyry,目前於20個省份設立了25家分公司及93家支公司。
這家中國最大的外資財險公司,卻在過去的2018年交出了成立以來最糟糕的財務報表。
從保費方面來看,2013年至2017年安盛天平保費穩步增長,保險業務收入從50.06億元增至81.29億元。但在2018年,保費卻出現下滑,實現63.43億元保險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1.97%。
淨利潤方面,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安盛天平淨利潤由上年的0.2億元快速增長至2.63億元。此後便開始逐年下滑,2016年,淨利潤降至0.08億元;2017年由盈轉虧,實現淨利潤-0.21億元;2018年,虧損持續擴大至-2.75億元。車險作為該公司的主打業務,近4年來,虧損持續放大,已從2015年淨虧損2.31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58億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曾告訴本報記者,外資產險在市場中整體佔比不到2%,不少企業存在保費收入波動的情況。一方面,因為產險市場不完全競爭環境下,同質化的中小企業無論中資外資,在市場競爭中總處於不利的地位。以車險為例,競爭導致的賠付金額比較高,除了在市場中有實力有資本打贏價格戰的特大公司,一般的中小保險公司普遍是承保虧損的。再加上外資險企的性質和經營要求決定它不能常用這種方式來擴展市場,比較審慎,所以業務規模的發展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外資產險公司在國內的經營範圍和網點仍然相對有限,這種情況也給他們的業務拓展帶來諸多困難。
一位險企高管還告訴本報記者:「商車費改之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了。相對大的公司實力更強,費用方面投入更大。而中小型企業,目前品牌較小、市場認可度較低,需要投入的如宣傳、市場擴展等費用就更多了,所以盈利非常困難。」
他坦言:「現階段車險產品太單一,很容易被比較,所以現在價格競爭、手續費競爭就比較激烈,這實際也是車險當下所面臨的困境,大公司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小險企要價格競爭,大公司比你實力雄厚,你說要做投入,大公司實力也比你雄厚,所以小公司在現在這個狀態下,必須找到一個創新的點,或者創新的突破口,才有可能獲得一席之地,當然這也需要監管在創新上面多給一點空間。」
在此背景下,安盛天平或有轉型之意。去年11月,在安盛集團籤署收購安盛天平剩餘股權協議時,安盛亞洲執行長Gordon Watson曾表示,全資擁有並全面管理安盛天平後,將進一步加快戰略部署,創建一家擁抱醫療保健和移動解決方案的領先保險公司。同時,將安盛天平打下的良好基礎與AXA安盛在健康和數字方面的全球專長相結合,在持續為車險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通過完善健康險產品線來捕捉健康險市場快速發展的機會。
安盛天平2019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前9個月保費收入43.88億元,實現盈利5879.8萬元。未來,發力健康險領域或也將成為安盛天平之後重要發展方向,而股權變更後安盛保險能否走出虧損困局,仍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