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朱紫薇)「萬達體育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一個體育產業收入突破百億美元的企業。」2015年12月底,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前者成立時說道。
四年過去了,給自己定的「小目標」還沒實現,3月27日,萬達體育(Nasdaq:WSG)就通過微信公號宣布,已與美國私有公司Advance籤訂股票購買最終協議,以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73億元)現金交易的方式出售旗下IRONMAN集團,預計於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不過,根據本次出售協議,萬達體育將擁有IRONMAN集團的獨家授權,繼續在中國經營相關系列賽。
公告顯示,萬達體育計劃利用出售所得淨收益,償還2.3億美元瑞信貸款及相關利息費用、萬達體育傳媒(香港)5000萬美金應付款。本次交割剩餘的全部或大部分淨收益,在得到股東批准情況下,或用於分紅、股票回購等活動。
觀察者網注意到,去年7月26日上市的萬達體育,雖然在3月24-26日累計漲幅近80%,但其股價仍較上市初期「腰斬」。截至2019年9月30日,該上市公司帳面現金流僅為1.34億美元。
圖片來源:萬達體育微信公號
萬達體育集團總裁兼執行長楊恆明表示:"本次交易對買賣雙方來說都是積極的成果。Advance收購的是全球最大的大眾參與型體育賽事組織者和運動品牌。同時,該出售同時優化了我們的資本結構,有利於本公司實踐戰略和為股東創造價值」。
上述人士進一步補充道:「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提升萬達體育集團旗下的盈方公司和萬達體育中國公司的業務,我們也將繼續加強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更好地服務這巨大並發展快速的體育市場」。
本次交易之後,萬達體育集團依然保持其在大眾參與型體育,觀賞型體育和數字、媒體和體育服務三個領域的業務。
"我們感謝萬達體育集團在過去四年的支持,並為我們共同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我們期待在未來數年繼續與萬達體育集團在中國的合作」IRONMAN集團總裁兼執行長Andrew Messick表示。
觀察者網注意到,就在出售IRONMAN集團前10天(3月17日),該公司宣布在數日前與瑞士信貸銀行籤署2.4億美元貸款協議,用來提前償還其於2019年3月15日獲得的貸款,「同時增強公司資產流動性,降低財務成本」。
「目標是突破百億美元」
2015年8月27日,萬達文化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100%的股權,籤約不到三個月(11月19日)就實現交割。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加上承擔的PEP的相關部分債務,收購總成本約9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併購使中國首次擁有國際頂級賽事產權。
圖片來源:萬達集團官網下同
萬達集團官網顯示,世界鐵人公司是全球最大鐵人三項賽事——IRONMAN的運營者、賽事品牌擁有者,佔全球長距離鐵人三項運動份額的91%,在全球範圍內組織、推廣和授權運營鐵人三項運動賽事達37年,擁有五個獨家鐵人三項賽事品牌,在全球每年運營250多項賽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IRONMAN被萬達集團寄予厚望,「對拉動旅遊等相關產業有巨大作用」。
另外,萬達集團表示,受益於超級鐵人賽事(3.9公裡遊泳+180公裡騎行+42公裡跑步)、半程鐵人賽事(1.9公裡遊泳+90公裡騎行+21.1公裡跑步),在此前連續四年的時間裡,世界鐵人公司收入複合增長率超過20%,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到40%,「如果加上中國業務,預期更加良好」。
萬達集團官網介紹,經統計,舉辦一場小規模的1000人參加的鐵人三項比賽,人均攜帶朋友或家人數為3人,人均停留時間為4天3晚,舉辦地的酒店房間消耗總數為5000間。
而在2015年,鐵人三項運動被評價為「正處於在華爆發的前夜」。
據資深體育界人士介紹:中國有著數以百萬計的自行車愛好者、數以千萬計的遊泳和跑步愛好者,鐵人三項運動的潛在群體非常龐大。
以此來看,鐵人三項「IP」給舉辦城市帶來的收入「不言而喻」,再加上贊助、全球電視中轉播權間接經濟價值,以及對當地旅遊業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就如萬達集團當時所說「我們掌握的鐵人三項賽事品牌,將成為中國各城市爭搶的香餑餑」。
2015年,也可謂是萬達集團的新「體育元年」。
除收購世界鐵人公司外,2015年年初(1月21日),該集團便斥資4500萬歐元收購西甲冠軍——馬德裡競技足球俱樂部20%股份,成就了中國對歐洲頂級足球俱樂部的首筆投資。
「投資馬競,是為了更好開展「萬達青少年足球人才留學計劃」,為在西班牙足球留學的中國青少年提供發展通道,全方位支持中國足球發展」當時王健林表示。
20天後(2月10日),萬達集團又牽頭三家知名機構及盈方管理層,以10.5億歐元購得瑞士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的股權,其中萬達集團控股,股權為68.2%。
公開資料顯示,後者是全球最大的體育媒體製作及轉播公司之一,轉播權涵蓋25個體育項目,在足球和冬季運動領域全球排名第一。
除此之外,2015年5月,該集團完成了對樂視體育的A輪領投,並在下半年向德甲美因茨俱樂部注資2.6億歐元。
至此,萬達集團形成了體育賽事舉辦、運動員經紀、賽事營銷、賽事轉播的體育產業鏈。
王健林表示:「中國體育產業還是處於萌芽啟蒙期的嬰兒。據政府權威部門公布,2014年中國體育及相關產業收入不到500億美元,其中還包括運動裝備這些常常被歸結為體育產業的類項」。
但是,按照國際慣例,只有體育賽事、體育經紀、體育傳媒這些內容才是真正的體育產業。王健林進一步補充道說:「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小於250億美元。」
根據國務院2014年10月發布的46號文件指出,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達到5萬億元,即8000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2015年12月28日,萬達集團迎來了「裡程碑」式的一天——萬達體育全球總部落戶廣州,「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一個體育產業收入突破百億美元的企業」。
「轉盈為虧」
如今看來,4年多過去了,萬達在體育行業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
2015年末,萬達集團將其持有樂視體育股權「清倉」。
2018年2月14日,該集團宣布將其持有馬競的17%股權轉售給以色列的量子太平洋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其拋售馬競股權三天前(2月1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於境外投資敏感行業目錄(2018年版)的通知,文件中規定了限制境外投資的行業,其中明確提到了體育俱樂部。
圖片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兩年後的今天,萬達體育再度宣布出售IRONMAN集團。
至此,萬達集團在2015年「大手筆」斥資逾150億元「布局」的體育產業還剩下瑞士盈方體育傳媒集團等。
出售IRONMAN集團後,受疫情影響,目前全球體育賽事基本處於暫停狀態,這對盈方的業務將造成必然的影響。
對此,中國證券報評價道:雖然盈方的版權資源種類豐富且數量眾多,但現階段其手中最有價值的版權資源依然還是國際足聯世界盃,目前的合同只續約至2022年。因此,與版權方的續約能力將成為決定盈方命運的關鍵因素。
不過,觀察者網注意到,萬達集團官網仍然顯示,萬達體育現由四家企業組成,分別是盈方體育傳媒、世界鐵人公司、永達天恆體育傳媒、萬達體育中國公司。
圖片來源:萬達集團官網
此外,2019年7月26日,萬達體育雖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開市當天,股價便下跌35.50%。
值得注意的是,萬達體育在上市後接連兩個財季,與王健林此前定下的「百億美元」目標差距甚遠。
2019年第二季度,該公司營收僅為3.23億美元,同比下降30%;淨利潤達2660萬美元,同比增長39%;截至2019年6月末,現金流僅有2.12億美元。
對於上述營收下降三成,萬達體育在財報中解釋稱:「受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賽事周期性影響。」
(觀察者網註:2016年3月,萬達集團正式成為國際足聯合作夥伴,將享有2016-2030年國際足聯頂級贊助商權益,其中包括未來的4屆世界盃。)
2019年第三季度,萬達體育營收實現同比增長8%,至2.67億美元;但淨利潤方面,卻「轉盈為虧」,實現淨虧損3400萬美元,同比下降3倍多(334%)。
對此,該公司解釋為:「受股票補償費用,與IPO相關其餘費用、以及融資成本影響」。
另外,截至2019年9月30日,萬達體育現金流僅為1.34億美元。
圖片來源:萬達體育財報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