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拉松評論員張路平在一檔節目上指出:大疫之後,中國馬拉松中福利性+商業性組合不再存在,未來賽事報名費或定為300至400元為宜。
張路平表示,2015年—2019年,是中國馬拉松的黃金五年,這期間政府在馬拉松賽事舉辦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扶持,跑者低成本參賽是一種福利形式。
那麼,國內現在的報名費到底處於什麼水平,高還是低呢?
國內大型馬拉松賽事報名費一覽(以全馬為例)賽事報名費北京馬拉松200元深圳馬拉松200元無錫馬拉松200元青島馬拉松200元重慶馬拉松200元成都雙遺馬拉松200元千島湖馬拉松200元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大多大型馬拉松報名費已逐漸提高為200元,不排除報名費進一步提高的可能。
讓我們來和國外對比一下:
說到國外的高額馬拉松報名費,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紐約馬拉松,報名費用高達358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548元(當前匯率)。但高額的報名費仍然沒有影響它成為規模最大的馬拉松賽事,中籤率極低,參賽人數也曾超過10萬人。
六大滿貫馬拉松中,報名費最便宜的是倫敦馬拉松,但也要80英鎊,折合成人民幣約712元(當前匯率),大概是我國全馬平均報名費的5倍,不過比較現實的是,倫敦馬拉松的中籤率相當低,參賽的跑友大多都是要買慈善名額。
那和港澳臺馬拉松賽事相比呢?
選取了香港渣打馬拉松、澳門馬拉松、臺北馬拉松和新北萬金石馬拉松四場賽事進行對比。
其中最貴的是港馬,折合人民幣約500元。相對便宜的臺北馬拉松和新北萬金石馬拉松(357RMB)也要比大陸地區的平均報名費要高出很多。
其實總體來看,現在國內馬拉松的報名收費水平整體仍然偏低,大都在100-150元。雖然近幾年各地馬拉松報名費都有所上漲,但對於馬拉松比賽這樣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賽事來說真的不算貴。
甚至可以說,中國馬拉松報名費太便宜了!北馬在2014年才由報名費的120元漲到200元;而上馬到現在還一直堅守著報名費100元的「良心價」。
而疫情之後,這種狀態很可能將不復存在,隨著政府財政的收緊,馬拉鬆寬泛的舉辦環境也將受到影響。
張路平:「如果讓一個運營公司獨立的,沒有政府任何資助的情況下來辦一場比賽,每一個跑者大概承擔的費用在300—400元。但如果國內也採取誰參賽誰買單,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定會讓跑者對比賽的價值判定、行為的選擇產生巨大影響。」
疫情之後的馬拉松賽事也重新裂變,熱愛跑步的跑友一定會報復性地頻繁地參加賽事嗎?之後又有多少優質賽事存活下來?對此小編也充滿了疑問。
而對於更多的普通跑者的來說,馬拉松期間交通的漲價(飛機、就連高鐵動車也會漲價),某些城市的酒店住宿在馬拉松期間價格甚至會高出平時一兩倍。如果報名費再增加,對於很多跑友來說也有說不出的痛。畢竟賽事運營還有政府或者贊助商的支持,跑友們只有他自己。
你覺得未來馬拉松報名費會漲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