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派出所的社區民警不一樣

2021-01-19 株洲網警巡查執法

提到警察這個名詞,人們腦海裡馬上浮現的詞語就是英勇、善戰、嚴肅,無時不刻的都會衝在與邪惡鬥爭的最前線。但其實警察是根據工作性質不同分警種的,在基層派出所裡,有偵查民警、社區民警、戶籍民警等。與偵查民警相比,後兩者少有鮮花和掌聲,更多的是默默付出。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響石嶺派出所的社區民警,了解他們的日常。

1.工作就是信念的修行

響石嶺派出所的社區民警年齡都普遍偏大,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工作的效率。社區民警的工作就是開展群眾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這需要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和更細膩的心思。石峰頭社區的民警賀黎明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其實賀黎明家在幾十公裡外的長沙,但是他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原因遲到早退。他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一半的時間在所裡,一半的時間就穿梭在他所管轄的轄區內。久而久之街坊居民都認識賀黎明,親切的稱呼他老賀。

還有金盆嶺社區民警吳曉紅,因為經常跟群眾走動,現在群眾有什麼大小事,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吳警官。群眾心裡的吳警官是熱心的,也是有愛心的。他最關心的就是轄區的老弱病殘,每逢節前都會去這些需要幫助的家庭,自掏腰包給予最真切的關愛。

2.我的熱愛總是發自肺腑

人們常說工作是一碗苦藥,難咽至極。但是對於響石嶺派出所的社區民警而言,即便是苦藥難以下咽,也要喝掉,因為它是治病的良方。戴魏明從來不把工作當做是一件苦差事,因為他發自內心的熱愛這份事業。做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因為深切的愛,就會一門心思想著怎麼把它做好。戴魏明轄區內有一位耄耋老人獨居,戴魏明堅持照顧這位老人已經三年之久,每當戴魏明和老人一起出門的時候,老人都會跟別人介紹說戴魏明是她的老四,是她家排行第四的兒子。身為民警不要群眾的一針一線不難,難得的是得到群眾這樣至高無上的稱呼。老戴說,我就是一名黨員,我就是人民的兒子。

社區民警戴魏明

3.對於家庭總是有些許愧疚

社區民警處理的都是一些婆婆媽媽,家長裡短的小事,多數是和家打交道。她們把大把的精力都花費在工作上,忽略的是自己的小家。杉木塘社區的社區民警譚武軍管轄範圍異常的廣,這就意味著他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打理自己的工作。然而極個別人知道譚武軍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獨生女兒又遠在美國定居,照顧家庭的重任落在了他妻子一個人身上。作為一個退伍軍人,譚武軍總是把人民群眾放在心尖上。今年12月份,譚警官的女兒從美國回來探親,譚警官提前請好年假,準備陪女兒一星期,畢竟已經有三年沒有見到自己的女兒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女兒回國的第二天,譚警官管轄的聖華名城小區業主委員會選舉,他二話沒說,整天又呆在了聖華名城小區,他幾乎忘記了自己在休假期間。

社區民警譚武軍

4.女子頂得半邊天

響石嶺派出所一共有12名社區民警,其中有兩名女同志,一個是先鋒社區的民警何立安,一個是萬泥塘社區的周琴。身在男人堆裡,她們出色的幹勁,一點都不遜色於男民警。

社區民警何立安

何立安是一名從警已經有30年的老民警了,她做過戶籍民警也做過內勤,但是她覺得自己最適合的還是做社區民警,她的熱愛正是因為自己無私的奉獻。家住先鋒社區的劉大爺,已經八十多歲了,身份證失效後由於腿腳不靈便,不能去派出所辦證。何立安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聯合戶籍室的同事一起到劉大爺家裡幫他辦理身份證。可能跟自己的性別有關,女民警總是在有著理性思考的同時,對待身邊需要幫助的群眾又有著感性的同情,所以就會義無反顧的去幫助他們。

社區民警周琴

萬泥塘社區是一個老舊社區,但是人口非常多。周琴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去轄區和群眾嘮嘮家常,群眾說最難忘的就是這位年輕女民警的笑容,讓人覺得十分的親切。2016年周琴懷上了二胎,在別人看來這個特殊的階段應該要特加保護,但是周琴卻沒有,她扛著笸籮一樣的大肚子,下社區、做調解、做消防檢查,沒有落下一項日常工作。這對於一個女同志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響石嶺派出所管轄了11個社區,大多為老舊社區,再加之響石嶺地貌複雜、人口繁多,還有很多改制的老舊企業,所以管理起來非常的困難。但是這些都沒有難道響石嶺派出所的十二位社區民警,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勤勤懇懇的幹得不亦樂乎,他們甘於把自己的汗水奉獻在這片熱土上,幹出不一樣的事跡來。

相關焦點

  • 南市派出所社區民警悉心照料行動不便老人
    南市派出所社區民警悉心照料行動不便老人 2020-10-15 14: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警察故事】59歲的社區「新兵」——大胡同派出所社區民警範久章
    過了這個「元宵節」,公安紅橋分局大胡同派出所民警範久章就要迎來自己59歲的生日,自1985年穿上這身神聖的警服,已是第36個年頭了。前三十年裡,他是分局刑警隊裡一線緝兇的執法尖兵,2015年以後,他是「半路出家」的社區民警老範。憑著對公安工作的熱愛和為民服務的初心,範久章將社區警務工作做得有聲有色,贏得了群眾的讚譽。
  • 南市派出所社區民警及時排查一起安全隱患
    南市派出所社區民警及時排查一起安全隱患 2021-01-07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護平安 心繫群眾暖民心——記興平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魏邦文
    【社區民警風採】紮根社區護平安 心繫群眾暖民心——記興平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魏邦文 2020-04-24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姓貼心人——記壽光市公安局張建橋派出所社區民警劉義章
    「楓橋」,是一座連接黨心民心的橋,一座鞏固公安民警與人民群眾魚水深情的橋。在壽光市,新時代「楓橋經驗」被賦予菜鄉特色,煥發出勃勃生機。老劉——劉義章,壽光市公安局張建橋派出所學院社區民警,是踐行「楓橋經驗」的一名標兵。樸實、憨厚,是社區群眾對他的評價;「老劉」,是社區居民對他的親切稱呼。「老劉」腳步勤。
  • 【警營風採】頭頂國徽的追光者——記明山分局臥龍派出所社區民警 趙山河
    在這個社會當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日日夜夜追尋讓這個社會安定和諧,讓老百姓生活的平安幸福的那道光,這個群體叫做人民警察。而在人民警察當中,有一道身影,他看起來不那麼高大,也不是很壯碩,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有的只是平凡崗位上的堅守和執著,他就是本溪市明山公安分局臥龍派出所民警趙山河。
  • 這個派出所的63名民警人手一個居民微信群
    如今,濟南歷下公安建築新村派出所轄區的居民有什麼問題或發現異常,只需要在微信群裡@一下民警「群主」,就能迅速得到解決。據了解,歷下公安建築新村派出所將63名警力下沉社區、分區包片,把轄區9個社區劃分為63個網格,並依託「網格建群」。「以往,轄區居民有什麼事兒都是通過居委會或在社區民警走訪時反映,等打110時矛盾糾紛已不可調和。」
  • 南京路派出所民警暖心話語解糾紛
    近日,社區居民宮某將一面寫有「忠於職守,保民平安」的錦旗送到南京路派出所,對民警宋偉,輔警翟志剛、朱永亮盡心盡責為居民調解矛盾、化解糾紛表示感謝。南京路派出所積極創建「楓橋式」派出所,社區民警做群眾工作細之又細,實之又實,將矛盾糾紛苗頭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
  • ...一方安寧——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護國派出所景星社區民警鄭明燭
    原標題:忠誠守護一方安寧——市公安局五華分局護國派出所景星社區民警鄭明燭鄭明燭帶隊在轄區巡邏。鄭明燭從警27年,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先後擔任過內勤、刑偵、治安、巡邏、社區民警。
  • 創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宜賓南溪:大觀派出所以社區政務服務打造社區...
    創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宜賓南溪:大觀派出所以社區政務服務打造社區警務「最強服務」 2020-06-05 14:11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宜賓6月5日訊(李廣 陳萍萍 張藝寶)
  • 永川:疫情防控中的大安派出所民警輔警群像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是公安機關義不容辭的任務,大安派出所將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全力以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鍾彪說。  楊小龍:在疫情防控中歷練提高  23歲的楊小龍去年7月參加公安工作,是大安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
  • 爭當李樹幹式派出所民警|張東平:用心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守護這片土地的正是張家港市公安局南豐派出所副所長、永聯警務站站長兼永聯小鎮的社區民警張東平。今年46歲的張東平不僅工作兢兢業業,更善於動腦,想方設法把工作做紮實、做出彩。靠著不服輸的拼勁,他藉助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闖出了一條社區民警「駐社區」提升警務實效、共築平安社區的新路子。
  • 成都鄧雙派出所退出歷史 老民警14年前掛上的牌匾即將撤下
    9月10日,成都新津區鄧雙派出所即將撤銷,在此工作十多年的民警劉紹軍,昨晚出了轄區最後一次警。「咋可能捨得呢?看,這個派出所的牌子都是我去訂做的。」作為社區民警,劉紹軍早已和這裡的一方土密不可分,轄區的居民他也再熟悉不過。
  • 9年來堅守崗位 浴火重生,這個社區民警最喜歡寒冬
    浴火重生 這個社區民警最喜歡寒冬為救居民全身皮膚65%被燒傷 9年來依舊堅守崗位 成為社區的萬能「和事佬」1月13日,陳磊被燒傷的手指起了膿包。■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葉竹英雄檔案陳磊,男,1967年出生,1987年從警,共產黨員,長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左家塘派出所社區民警。先後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嘉獎多次。
  • 女民警派出所裡開直播賣的這個「貨」真甜
    「一下子就急哭了……」桃子最擱不起,再加上一路上顛簸,而她也沒有地方放這麼多桃子,眼看著梅雨期這一堆桃子要爛在箱子裡了,這可怎麼辦呢?她在一個媽媽群裡「吐槽」,有位媽媽看到了,想幫忙。這位有心的媽媽叫周林芳,是浙江嘉興南湖區公安分局鳳橋派出所民警。
  • 社區民警鄭明燭:把群眾的"雞毛蒜皮"放心上
    當人們沉浸在老街的驚喜時,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護國派出所社區民警鄭明燭已經帶領輔警、春城治安志願者為這片地方保駕護航。 鄭明燭,是護國派出所景星社區的一名社區民警。 從警27年,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先後擔任過內勤、刑偵、治安、巡邏、社區民警。
  • 走進派出所|敦煌路派出所的「星級」民警和「星級」故事
    現在上海對我們有這方面的補貼,但是沒有戶口遷移證明我也領不了。這幾天我特意趕到敦煌路派出所求助。民警加班加點,不僅幫我找到了當年的檔案資料,而且熱情高效的工作態度讓我十分滿意。」陸士亭老人說道。面對轄區日均200人次的接待量,「熱情與笑臉不減、答覆與行動不緩」是敦煌路派出所落實黨員民警「馬上辦、一站辦」工作機制的常態化服務理念。窗口業務直面百姓,體現著為民服務的大情懷。
  • 民警馬建濤的社區工作經
    社區民警每天接觸的都是家庭矛盾、鄰裡糾紛、噪音擾民等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些小事卻往往最考驗用心和智慧,因為一件小事處理不當,可能就會成為打架鬥毆甚至惡性事件的導火索——而社區民警妥帖的工作,就像春風化雨,能將這些小火苗徹底消滅。
  • 社區民警蔣蘭:把最好的耐心奉獻給人民群眾
    幫助走失老人回家、在校門前站崗示警疏導交通、巡查社區商戶、發放安全宣傳冊、走訪群眾……這是社區民警蔣蘭在2020年最後一天的工作。蔣蘭26歲,2017年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畢業後來到廣西南寧市公安局青秀分局中山派出所,成為一名社區民警。社區的大事小情、群眾冷暖都在她的工作範圍內。蔣蘭的老家在桂林市全州縣,由於工作繁忙,她一年到頭也很難回一次家。
  • 派出所好民警·好故事丨王璐璐:從「大內總管」到「社區片警」
    「璐璐,這個報表怎麼做?」      「璐璐,這個通知是什麼意思?」      「璐璐,這篇動態能幫我看看嗎?」……  ……     解放路派出所三樓的辦公室內,電話鈴聲、鍵盤敲擊聲、說話討論聲此起彼伏……面對大家的問詢,「大內總管」王璐璐總會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