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鐵騎護衛援鄂英雄回嘉
迎接最美逆行者
馳援湖北
為勝利歸來的援鄂醫療隊員舉行歡迎儀式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人們原本平靜的生活。受此影響,湖北武漢決定封城,進入「戰時」狀態。面對疫情,嘉峪關市有這樣一群「最美逆行者」,他們選擇義無反顧,千裡奔赴武漢,開始了一場與生命賽跑的生死救援,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而響亮的名字——「白衣戰士」。
吹響支援武漢集結號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當《關於組派第一批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通知》緊急發出後,嘉峪關市各級醫療機構很快收到了一封封滾燙的請戰書:「 國有召,我必援。」「不計生死,不計報酬。」「不畏懼,不退縮。」「病毒不滅,誓不回家。」……
「我是一名黨員,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這是我的使命和責任。」朱海豔說。
「我是中西醫結合科的護士長,科裡的姑娘們還年輕,我不去,誰去?」王春燕說。
「作為一名黨員,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為人民服務,救死扶傷,本人義不容辭。」楊殿武寫道。
「我在武漢生活了7年,那裡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熟悉武漢的方言和環境,有三甲醫院工作經驗,還是一名黨員,現在我的同學、以前的同事都在一線,我要回去和他們一起奮戰,讓我去吧!」範麗娜哽咽地說:「如果不能去,我一定會終身遺憾。」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李莉出發前道出的豪言壯語。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嘉峪關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按照武漢疫情救治工作需求,堅持「政治過硬、技術精湛、經驗豐富、吃苦奉獻」的原則,先後從600多名主動請戰的醫護人員中選派業務骨幹緊急馳援武漢。自1月27日起,嘉峪關市先後有5批35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每次出徵,一夜集結,千人同心,萬人祝福。千言萬語化作一句:「放心工作,平安回家。」
「古有剃髮明志,今有剃髮壯行。」在接到支援武漢的通知後,他們一個個毅然決然剪去美麗長發,匆忙整理行裝,告別燈火可親的故鄉,緊急奔赴武漢核心戰場。
「沒有生而勇敢,只有選擇勇敢。」他們義無反顧,白衣執甲,以生命赴使命,直面病毒與之英勇較量,35名雄關兒女踏上了支援武漢的徵途。
病房亦是生死戰場
一到武漢,經過簡單的培訓後,來自嘉峪關的醫護人員便立即投入戰鬥。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及其後湖院區、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城市客廳方艙醫院、沌口方艙醫院,均留下了嘉峪關市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
厚重的防護服穿在身上密不透風,沒一會兒就一身汗,但為降低感染風險,穿脫要儘可能少,往往一穿就十幾個小時;不能多吃,不能多喝,渴了、餓了,忍一忍,困了、倦了,抗一抗;戴著被汗水浸溼的護目鏡和雙層防護手套,為患者氣管插管、做引流、搶救、留置導尿、動脈採血……醫護人員使出渾身解數,救治病患,共抗病毒。
「告誡自己別喝水!……牛奶不敢喝,硬生生吞了個雞蛋下去,怕挺不過8小時,又吃了花卷和一小塊山藥。好想喝一杯酸奶,但是真不敢,只好喝一口水漱了一下口,最終還是吐掉了,不想因為一次小便拖了工作後腿……」趙雪蓮的工作日記這樣寫道。
「來,隨著我的節奏,吸氣、呼氣、吸氣、呼氣……」陳嘉俊在隔離病房中,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忍受著臉上一道道壓痕的疼痛和不順暢的呼吸,竭盡全力指導著一位58歲的危重患者進行深呼吸。經過近1小時的努力,患者終於適應了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在有節律的呼吸中,血氧飽和度逐漸提高,達到了90%以上。而此時,陳嘉俊的口罩、防護服已被汗水浸溼,防護級別已經降到了最低。
深夜,在武漢協和醫院,劉超和其他5位隊友已經圍繞44位病重患者、6位病危患者超負荷工作了好幾個小時,她包幹了病人的生活護理、治療、心理疏導、院感、夜班以及清潔員的工作。突然,她聽到一位老奶奶一邊大哭,一邊喊救命。「我們是從甘肅趕過來支援的,你不要害怕,安心地接受治療,我們一起加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劉超第一時間趕到病人床前,查看病人生命體徵,耐心地陪她聊天,直至病人心情平復。
此時的病人,已是他們陌生而又熟悉的親人。
在救治中,他們一次次感動了別人,也一次次被別人感動著。一位患者看到陳苗的護目鏡裡都積滿汗水時,感動地哭了。每當陳苗為這位患者做完一次治療,他都要連聲道謝,還讓陳苗離他遠一點,怕傳染給她。那一刻的陳苗內心是酸楚的,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參與醫療救援的信心。「我不想當英雄,只想當一個平凡的醫務工作者,只想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是陳苗的心聲,也是所有支援湖北醫務人員共同的心願。
在武漢戰「疫」最前線,有許多共產黨員在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是醫療救治的排頭兵和先鋒隊,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趙雪蓮、陳嘉俊、崔豔榮、王春燕、劉超等人提筆鄭重地寫下了火線入黨申請書:「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要奮勇爭先,不辱使命,不懼生死……」
家鄉是他們的堅強後盾
嘉峪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馳援武漢醫務人員保障工作,市委書記李忠科多次強調:「一定要做好支援武漢醫務人員的保障工作,讓他們安心在前線工作,幫助他們解決一切後顧之憂。」
「你們前方缺什麼,請儘管告訴我們,我們第一時間寄給你們,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我們等待你們平安歸來。」每次出徵前,嘉峪關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邊振桓都會一再向醫護人員叮囑。邊振桓說:「深入武漢戰場,就是生死一線,那是與病毒戰鬥最激烈的『戰區』。我們必須要保證他們的防護服夠穿,口罩夠用,日常生活用品和常用藥品配備齊全。」
防護服、口罩、護目鏡、防護手套、常用藥,還有紙尿褲、各種小吃等通過順豐快遞一次次送到武漢前方醫護人員手中。「雖然武漢當地指揮部也在盡力保障,但我們更了解自己的醫護人員最需要什麼。」嘉峪關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科科長張澤川說。
舍小家,為大家。支援武漢的35名醫護人員中,有的老人需要照顧,有的家中孩子無人看管,他們放不下的,嘉峪關市委、市政府都想到了。
疫情期間,嘉峪關市出臺了一系列關心愛護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醫務人員的務實舉措。
為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險、重大疾病險等商業險;對赴湖北醫療隊人員及家屬實行「三對一」專班精準聯絡服務,出臺了職稱評定、子女就學、評先評優、人才錄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嘉峪關市總工會為他們每人發放一萬元慰問金;保險公司為他們每人都贈送了一份保額為50萬元的約定疾病保險;移動、電信為他們免除2個月電話資費等等。
此外,對表現突出的醫務人員在晉升職級、考核表彰等方面優先考慮,非在編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在公開招聘過程中,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一線醫務人員的子女,在幼兒園入園時可按照家長意願,由戶籍地所在轄區優先安排公辦幼兒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入園;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時,可根據學生及其家長意願,按照就近原則,統籌安排到學校就讀;參加中考、高考的,在填報志願時,由嘉峪關市招辦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
「國家有難,作為醫護人員,這是他們的職責和使命。感謝黨和政府對他們的培養和愛護。」支援武漢醫護人員高燕的父親說道。
春暖花開 英雄凱旋
當武漢的櫻花開得正爛漫時,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武漢16所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全國各地逆行馳援武漢、湖北的醫護人員,完成艱巨特殊的使命陸續離鄂返鄉。
「白衣執甲入荊楚,今朝踏春載譽歸。」
4月1日,第二批、第三批共7位援鄂醫務人員平安抵嘉;
4月6日,第一批和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員踏著春天的腳步返嘉;
4月8日,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員凱旋。至此,嘉峪關市五批次35名醫護人員全部安全回家!
「歡迎英雄回家!」每一次都是警車開道,鐵騎護行,嘉峪關人民以最高禮遇歡迎英雄歸來。
援鄂醫療隊隊員魯婷在拿到8歲女兒送給自己的鮮花後,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為了等媽媽凱旋,她的女兒董梓涵在雄關廣場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人群中,董梓涵高舉「媽媽,您是超級英雄,我愛你」的歡迎牌特別醒目。「製作這個牌子想讓媽媽一下車就看到我,我很想念她。」董梓涵激動地說。魯婷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遠遠地向愛人和女兒揮手致意。她說:「我很興奮,也很驕傲,希望我的女兒以我為榮,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
嘉峪關市號召全市黨員幹部認真學習援鄂醫護人員身上的高貴品質,積極弘揚抗疫英雄甘於奉獻、不畏生死、無怨無悔、堅守奮戰的崇高精神。
「幸而有你,山河無恙。」武漢和嘉峪關將記住他們的名字:趙雪蓮、劉超、朱海燕、謝曉芬、王生春、陳苗、宋新海、陳嘉俊、崔豔榮、吳鳳嬌、王春燕、範麗娜、趙燕、宋小芳、高燕、王萌、魯婷、楊殿武、劉志琴、妥海麗、鍾婷婷、張英、梁朝霞、李燕、李莉、李燕、李文萍、陳苗苗、張雅麗、靳安寧、周瑜、王豐軍、崔金豔、殷海霞、郭小麗。(攝影李巍 雷昉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