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裡尼奧和瓜迪奧拉的第24次對決,兩支球隊從開場的第1分鐘就表明了雙方的態度:我知道你想怎麼踢,也不用裝模作樣的試探了,直接來吧。
開場熱刺的站位很有意思,孫興慜跑去了右路,把左路留給了貝爾溫。這個變化把曼城左路的坎賽洛弄的有點迷糊,他可能還沒意識到孫興慜是他這一邊的進攻球員,結果開場僅4分鐘,熱刺就用了一個經典的直傳斜插打破了曼城的防線,估計這個時候,曼城的後防還在研究你該盯誰,我該盯誰的討論裡。
雖然比賽的進程可以想像,曼城主控球,熱刺主反擊。但是這個進球還是來的太快了。讓熱刺這麼早就進入自己熟悉的節奏不是件好事。於是我們就看到熱刺每個球員踢得都非常從容,他們都很清楚自己在場上應該做什麼。恩東貝萊表現的就像個小兩號的齊達內,自信的拿球、晃動、擺脫。而曼城的羅德裡、拉波爾特、迪亞斯都是身材高大的類型,哪吃得住這麼個小個子靈活的步伐。所以熱刺雖然射門少,但是只要能打到曼城的前場,就會把曼城的防線攪得雞飛狗跳。
上半場熱刺還組織了一次足以媲美2012年皇馬的穆氏反擊,可惜凱恩最後的跑位稍稍急了一點,否則上半場熱刺就足以擊潰曼城的心理防線。而曼城的表現,德布勞內的傳球還是一如既往地比遊戲裡都準確,但是曼城的這種準確,這種控制,很難對熱刺造成足夠的威脅。熱刺的低位防守使得他們能夠很好的避免兩個中後衛身體素質一般的弱點,熱刺通過低位防守能夠很好的保持住球隊三條線間的距離和位置。而曼城的球員就迷失在了熱刺的防守中。
而熱刺的第二個進球,除了穆裡尼奧的神奇換人之外,也反映出了現代足球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自己的進攻機會轉眼之間就會變成對方的進攻機會。第二個進球其實是曼城一次很好的前場進攻機會,趁熱刺防線還沒組織完畢時,他們有機會創造殺機。但是只是一腳球沒傳好,熱刺就原地發動進攻,只傳了兩腳球就打到了曼城的禁區裡,由替補登場只有35秒的洛塞爾索破門得分。
2比0之後的熱刺,只需要做好1件事,那就是祈禱奧裡耶腦子別犯糊塗就行了。因為整場比賽,曼城看似佔據控球優勢和射門優勢,但真正掌握比賽節奏的始終是熱刺。曼城就像是一臺運轉精密的機器,每一腳傳球,每一次進攻的路線都是精心設計過並且演練過無數次的,但是正因為運轉的過於精確而導致缺少節奏的變化。穆裡尼奧和他的球員們閉著眼睛都能知道下一腳球會傳到哪。
結合賽後技術統計和最後比分,這簡直就是2010年國米和巴薩、2012年皇馬和巴薩的翻版,只不過斯內德、埃託奧、米利託、本澤馬、C羅們換成了恩東貝萊、孫興慜和凱恩。比賽的內核還是穆裡尼奧和瓜迪奧拉足球哲學的對決:一個追求效率,一個追求控制。這一場比賽的結果只能說明穆裡尼奧的球隊發揮的更好,並不代表哪種哲學更加優秀。但是本場比賽後瓜迪奧拉本賽季面臨的問題將及其嚴峻,球隊肉眼可見的進攻疲軟,德布勞內依賴症的嚴重,空有控球率無法轉化成得分。也許瓜迪奧拉的曼城和現實一樣,已經進入了冬天。
而熱刺方面,以一場勝利開啟這一段的魔鬼賽程是足夠令人興奮的。不止是比賽的勝利,整個球隊在比賽中的表現也越來越像一支穆裡尼奧式的球隊。本輪之後英超已經踢了四分之一的賽程,熱刺的出色表現向世人證明,在本賽季這個混亂且複雜的局面下,他們也許有能力去挑戰一下那個似乎遙不可及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