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學院院長本文作者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比於幾十年前,農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缺衣少食,如今基本家家都已經衣食無憂了。
古人常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按說,既然肚子已然餓不著了,也就沒必要在飯桌上丟人現眼了。
可是,最近一段農村酒席上搶食吃的視頻,還是徹徹底底地顛覆了我的認知。沒想到,幾十年前那種吃相堪比豬玀的現象依然存在,而且似乎不是個例。
01
「我出份子錢了,憑啥不能吃?」
視頻裡的女子,獨自一人霸佔著酒席上的肘子,並且對其他想要品嘗的食客惡語相向。
細究原因,主要是因為肘子值錢。
每一個出席酒席的食客都是出了份子錢的,那位獨佔肘子的大媽心裡定然是盤算著如何能夠吃夠本,身經百戰的她於是挑中了這道「硬菜」。
這段不到半分鐘的視頻,激起了大家的一波「回憶殺」。更是有網友在下面留言,說是在東北某地吃婚宴時,菜還沒有上齊,就有一些大媽拿著塑膠袋等著打包了。
這些大媽的想法很簡單,不僅自己要吃夠本,家裡那些沒能到達現場的家人,也要「雨露均沾」地分一杯羹。
說實話,我也曾經目睹過諸如此類的「盛況」。
二十年前,我曾多次跟隨母親去「吃大桌」。在大家個個如狼似虎的酒席上,身單力薄的我自然是毫無戰鬥力。
每當跑堂的剛把一道新菜擺上桌子,眾人便一齊將竹筷伸過去,滿滿一盤菜瞬間便只剩下一汪湯水。
印象最深的,有一次酒席上,因為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舀甲魚湯,因為受力不勻一整張桌子都被掀翻了。(酒席上用的桌子多是由一塊圓桌面和架子撐起來的,擺放簡易但極不牢固)。
後來,我再也不敢隨母親去「吃大桌」了,不是因為飯菜不好吃,只是因為自己實在招架不住這樣的混亂場面。
02
「搶食吃的人,簡直和豬狗無異了」
我實在看不慣那些在酒席上搶食吃的食客——衣冠楚楚的一群人,乍看起來好似文明人;可一旦看到酒席上的珍饈美味,頓時變得瘋狂如禽獸。
可能會有讀者覺得我在講髒話,其實不然,禽獸在吃東西的時候大多有兩項本能:護食和搶食。
小時候生活在鄉下的我,見過豬狗吃食的模樣。豬狗最喜歡護食和搶食——
那時,我時常會將吃剩的骨頭丟給在飯桌旁晃來晃去的狗,可這塊骨頭往往會給狗群帶來一場「血雨腥風」的爭鬥。
先得到剩骨頭的那條狗自然不願意把到手的珍饈美味「拱手讓人」,於是拼命護衛骨頭,即使身上掉幾塊皮肉也心甘情願。
而豬玀們呢?一旦有主人家將剩飯剩菜稀裡譁啦地倒進豬槽,原本在糞坑汙泥裡懶著的豬玀們,便立馬爭先恐後地湧向豬槽子,頭擠著頭,身子蹭著身子,有時候甚至為了爭奪一個爛蘋果,兩頭豬可能會反目成仇。
至於豬玀的吃相,那就更是一言難盡了,滿臉飯渣和湯汁是常有的事,更有甚者還會把豬糞就著剩飯一起下咽,看著就令人作嘔。
那些在酒席上為了一塊肘子或者一盤燒雞,就與其他食客搶來搶去甚至大打出手的人,又何嘗不像豬狗吃食般難看呢?
人類是高等文明的生物,我們不能在面對美味的時候,就忘掉了基本的餐桌禮儀。這些令人汗顏的視頻,只在國內流傳還好;若是傳到了國外,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豈不是顏面盡失?
03
「瘋狂的吃客,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面對如此傷風敗俗的事情,我們不能一笑置之,或者簡單粗暴地用幾句話來責罵。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之所以還存在如此這般的不堪行徑,我想主要源於下面這三條原因。
原因一:酒席上的美食,平日裡很難吃到。
雖說現在農民的日子富裕了,可還沒有達到每日吃雞燉肉的生活水準。尤其是碰到價格昂貴、極難烹飪的肘子(北方叫扒蹄),很少有人能夠抗拒。
於是,為了裡子不要面子的一些人,開始瘋狂地將竹筷伸向這些美味。至於吃相,誰還會在乎?只要肚子滿足了,管它什麼滿嘴流油的醜相呢!
說實話,我在童年有段時間也是特別喜歡去吃酒席。因為那個年代,一年也吃不上幾頓純肉的餃子,而吃大席則成了我改善生活的絕佳良機。藉此機緣,我也目睹了農村酒席上「風捲殘雲」般的景象。
原因二:文化層次不高,缺乏教養。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那些被曝出來搶食吃的主角,大多是一副文盲的模樣。即使識幾個字,也多是見識淺薄,家教稀鬆。
當然,一個人有沒有教養,文化程度的高低絕對不是一錘定音的指標。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校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才惹出了這些不入流的鬧劇。
就像視頻裡獨霸肘子的那位中年大媽一樣,我敢保證,她的文化程度不會超過初中,小時候父母也一定沒有怎麼教導她餐桌禮儀,這才導致她淪落為一個缺乏教養的人。
缺乏教養的人,時時刻刻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別人舒不舒服,他們毫不在意,做人做事他們只求自己心滿意足。
原因三:平日裡不願意吃虧,總想佔小便宜。
每一個去吃酒席的人,都是隨過份子錢的。份子錢的多少沒有統一的規定,從百元到千元,全看客人的家境和手筆。
對於這筆不大不小的份子錢,有的人會毫不在意,而有的人則會耿耿於懷。後者參加婚禮或者葬禮的初衷,不是祝賀或者追悼主家,而是抱著「吃回本」的心態和宏願。
酒席上的飯菜大多是十幾個菜加一個湯,如何能在有限的肚子裡容納進夠本的食物,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專挑貴的吃。
「我花錢了」、「這一個一百塊錢」......這是視頻裡大媽對於這次酒席的本能認知。在她的心裡,份子錢就是要吃夠本,不然就是吃了虧,就是白來一趟。
當然,視頻裡那些拼命打包的人,個個也都是抱著這種心態來的,他們與獨佔肘子的大媽只是「五十步」與「百步」的關係。
寫在最後——
五千年的泱泱大國,絕不能再任憑這種不正之風肆意蔓延。
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早就將飲食文化發展到了雅致與禮儀的絕妙境地,而我們卻依然存在這種搶食吃和護食的舉動,真是讓人羞愧到了極點。
飲食,絕不能只是一種填飽肚子的進食行為,而應該是一種融合文化與禮儀的高雅行為。
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在飯前禮貌地說一句「我開動了」、在飯後美言一句「多謝款待」,文明古國的風採才算是真正得以重振了。
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但願它不會太久遠。
——END——
鄭重聲明:本文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期待您的關注、評論、點讚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