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卷首語
談談書法普及教育發展的趨勢 許曉俊君子之交
吳鷺山陸維釗硬壇傳記
將喜歡的事情進行到底——我的歐楷是怎樣煉成的? 盧中南群賢畢至
我的學書旨歸與讀書樂趣——陳遠鳴古帖競臨
下期競臨內容:王羲之《孝女曹娥碑》本期競臨《樂毅論》:李順自廖恒基白代洋劉澤坤黃繼東楊明珍月月競書
下期競書內容:諸葛亮(字孔明)《誡子書》本期競書內容:周敦頤(字茂叔)《愛蓮說》馬於強方存雙竺浩煒胡三銀沈進洪黃銀華邱燕娜陸飛王亞震何晨睿任亞輝徐廣超賈興隆吳建平姚海通胡奕凌宏舉周朋郭濤黃應鵬張剛應開朗陸海峰王宗山皮涵軍徐廣超夏勝榮衛傑羅曉暉金瑤晶趙玲童金鐘省市硬壇浙江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功性雙修人書並進——在浙江省硬筆書協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鮑賢倫教育論壇教育論壇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書法教學探究 夏軍寅蘭亭講壇軟硬兼施(十一)徵稿啟事「英雄杯」第13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
陳遠鳴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首屆「國學修養與書法」書法骨幹高研班成員,浙江省文藝名家孵化計劃成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七屆主席團成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評論委員會副主任,麗水市書法家協會六屆主席。硬筆書法獲獎:第十屆中國筆書法大賽一等獎第二屆中國硬筆書法大賽二等獎第三屆中國硬筆書法大賽三等獎毛筆書法獲獎(中國書協主辦):第四屆全國新人新作書法展新秀獎(最高獎)首屆歐陽詢獎全國書法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亨杯全國書畫大展書法銀獎(最高獎)國慶50周年詩書畫大展書法優秀獎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全國書畫大展書法優秀作品獎論文十餘篇參加全國及省級書學研討會,獲「當代書法創作與審美特徵研究徵文」最高獎等獎項,並發表於《中國書法》等專業核心期刊。
第三屆蘭亭獎作品集
我的學書旨歸與讀書樂趣
——陳遠鳴
回首2014年,有幸入選中國書協「國學修養·首屆全國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這個「書法國學班」,不是簡單的書法技法培訓與點評,而是學習國學原典與傳統文化,要求通讀傳統四書、老莊、易經、文心雕龍等國學經典,並選擇性背誦,使我有機會重新審思自己和當下的書壇現象。
今日書法,以展事大賽為重,因為書法在今日已然成為了一種以展廳視覺為標準的類似於美術的藝術門類。書展——書協——書壇,形成了今日特有的書法文化圈。展賽不僅有名利功用,有時甚至可以藉此改變人生境遇。書壇中芸芸眾生,學書的旨歸在展事中,也是時代的客觀使然。
今日書法的理念和評價標準與古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孰是孰非,一時也不好說。但無論昔時今日,對點畫、結體等書寫本體基本功的要求,以及對轉益多師、廣涉博取後形成個性書風的認可,並無二致。我觀古人書跡,無論秦漢碑刻、唐宋遺蹟,大都是因日常所需而寫,書寫精美、耐人玩味之餘,文本的文獻意義和價值更大。即便明清書家常見的書法應酬,對文本的重視也是第一位。
所以今日書法的「創作」之說,是應展廳書寫而出現的理念,前人並無。正如陳洪武書記在高研班總結會上所說,書法,如果作為一個藝術門類來看,可以很自豪,因為沒有任何一門藝術像書法這樣與漢字、與傳統文化特別是國學如此天然地結合在一起。但我們今天的很多書法家恰恰讀書太少,當下的書法還缺乏一種文化的內涵與底蘊。把書法家作為一個文化人來看,傳統中的那種淡薄名利、秉持道義的文人風骨在今天書法界也非常缺失,以至於當下的文藝,傳統人文精神還十分缺乏。
領導近年來在多個場合與節點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讀書。作為個體,尤其是文化工作者來說,要多讀書,讀書的目的不只是增強學識,更是修身養德,不斷追求並達成理想的人格境界。
在飽覽並日漸熟稔史上經典書跡的同時,我開始明晰自己臨池學書的旨歸和樂趣。傳統遺蹟,無外建築、青銅、陶瓷、服飾、字畫及碑刻等等。因文字語言本身的優勢,其中碑刻與墨跡最方便今人隨時與古人近距離相對,直接感受古代傳統文化的魅力。學書須時常面對第一手實物文本(即便是印刷物),無疑是感知並了解傳統文化精髓最好的平臺和絕佳的契入點。
若把筆臨池,摹擬古人精妙書跡,運指運腕之間,意念不知不覺高度集中,還可以細細體味筆鋒使轉提按的神妙,讓情感體驗在臨寫中轉化為一種內在的輕鬆愉悅,是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更可以在案餘燈火中,藉書寫之技抄讀古典詩文,享受抄讀之樂。
閱讀之法,有朗讀、默讀,也有坐讀、臥讀,更有一種抄讀之法,由來已久。古人出版業未發達,嗜學者抄書,以抄為樂,蔚為風氣。明人張溥書房雅號「七錄」,其每讀書,事先抄錄,背誦一遍,然後燒掉,再抄再背再燒,如此反覆七遍,將所讀熟記在心。顧炎武《鈔書自序》云:炎武之遊四方十有八年,……有賢主人以書相示者則留,或手鈔,或募人鈔之。聰明絕頂的東坡先生曾三抄《漢書》,自稱抄書乃「迂鈍之法」,聰明人偏用迂鈍法,可見此法之不俗。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特級教師韓軍認為:語文不但要聲情並茂、花樣繁多地讀,還要抄,最好用毛筆抄,誦、抄,看似最笨,其實效果最大。生性迂鈍如我,兒時熟記背誦之功早失,讀書常恨過目難記之苦。而藉助毛筆之技抄讀,不但能加深記憶,存檔備忘,還能增強理解,溫故而知新。
抄讀中,通過對古典詩文的閱讀熟記,深切地感覺到古典詩文的閱讀對語文學習的作用。浩繁的極富表現力的古典詩詞、文言典故、詞彙,滋養豐富了現代白話,在少年的語言敏感期,若誦讀大量古文詩詞,用文言奠基,用白話表達,文字易純粹、典雅、凝鍊、傳神。反之,通過白話學用白話,則易拖沓、繁瑣、歐化、羅嗦。證之於我們今日在學生中看到的寫作,也是事實。
魯迅、胡適等,開白話一代風氣,但其少年的根基卻是深厚的文言基礎(魯迅兄弟還曾用文言來翻譯外國的著作),這一代文學大師的文章語言也從另一面證實了這一點。抄讀中,對一些耳熟能詳的傳統話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悟,如常見的「耕讀傳家」,在今日耕可泛指各種方式的工作與勞動,讀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品德修養和精神追求,「讀而廢耕,饑寒交至;耕而廢讀,禮儀遂亡;耕讀並舉,家國遂昌」。
這樣看,傳統的耕讀精神今日依然沒有過時。又如「見賢思齊」,語出論語,但「見賢」而能「思齊」,何其難矣。焦裕祿的勤政為民與清廉人格,有幾人能「思齊」,不得而知。不能「思齊」者皆因其內心未能「見賢」也。又如「剛健有為」,儒家思想文化中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實質即可概括為剛健有為,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含義相同。「剛」也指剛毅的品德,孔夫子則有「剛毅木訥近仁」之說。
如是種種,抄讀則不失為一種樂趣。
硬筆書《蘭亭序》
參展(中國書協主辦):全國第三屆蘭亭獎書法藝術展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展首屆全國草書展首屆全國扇面書法大展第二屆全國行草書展全國千人千作書法大展(當代名家系統工程)全國五百人書法精品展(當代名家系統工程)全國書畫家新作展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優秀作品展中日自作詩書法展(20周年紀念大展)孫過庭獎全國書法展埇橋杯全國書法作品展等等
作品欣賞
第十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一等獎作品
第三屆蘭亭獎藝術獎參展作品(局部)
鋼筆書
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硬筆臨《蘭亭序》
毛筆書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劉昚虛 《闕題》
見賢思齊
觀滄海
王維《山居秋暝》
遊目騁懷
米芾《吳江垂虹亭作》
歐陽修《夢中作》
聲明:本平臺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網絡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儘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