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大秦賦》 探千年鄭國渠歷史變遷!彩!

2020-12-23 騰訊網

客觀真實、記錄身邊發生的一切

央視熱劇《大秦賦》持續更新中

鄭國渠渠首開通

引涇開渠工程大獲成功

彩!彩!彩!

一片喝彩聲中

滔滔涇水奔湧而來

……

來看電視劇

建議在WI-FI環境下瀏覽

一條大渠,灌溉關中千裡沃野

一條大渠,成就天下一統霸業

它始於秦,興於漢,盛於唐

繼之於宋、元、明、清代

至今延用

它流淌數千年而不竭

一路撫育芸芸眾生

見證風雲變幻,續寫千年傳奇

今天,隨小編一探這偉大水利工程

鄭國渠的歷史變遷

鄭國渠始修於公元前246年,韓國水工鄭國在仲山開渠引涇,歷時十年建成,同四川都江堰、廣西靈渠,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其規劃、設計、施工以及用洪用沙方面都有著許多獨到之處,被譽為「中國水利史上的明珠」「科學治水的典範」。

▲ 鄭國渠灌區示意圖

▲鄭國渠旅遊風景區鄭國雕像

在此之前,關中平原的土地多為鹽鹼地,糧食產量低,鄭國渠巧用含有豐富有機質的涇河泥沙水,灌溉田地,起到了施肥、改良鹽鹼地一舉多得的好處。

漢代司馬遷記載鄭國渠:「注填閼治水,溉澤滷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而彼時的灌區民眾有 「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的歌謠,傳誦著灌溉給它們帶來的富庶。正是這條渠使八百裡秦川成為古代中國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

▲鄭國渠首遺址

鄭國渠從今天的陝西涇陽縣西北25千米的涇河瓠口鑿渠引涇水,向東橫絕冶峪河、清峪河、濁峪河、石川河,流經今涇陽、三原、高陵、臨潼、富平、渭南、蒲城入洛河,全長約126公裡,灌溉農田115萬畝。

在這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河床不斷下切,使河水不能入渠,所以鄭國渠屢有興廢,引水樞紐也隨之數次上移,在多次重修後名稱也幾經更改。

▲漢代白渠故道遺址

漢代白渠是鄭國渠的第二代工程,引水渠首選在鄭國渠口以上約1200米處,因其石質河床,地質條件很好,所以使用壽命最長,沿襲到宋徽宗趙信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歷時1200餘年。

▲唐三白渠首遺址

▲宋豐利渠遺址

宋代豐利渠是鄭國渠的第三代工程,由當時員外郎穆京主持興建,分兩次施工而成。其中渠首一段渠道開挖在巖石斷層破碎地帶,受洪水衝擊淹沒的威脅,為解決這一問題,開了兩個隧洞,設置了兩個放水閘和三個排洪橋,在設施和施工上有了很大進步。

▲元王御史渠首遺址

元代王御史渠是鄭國渠的第四代工程,渠道工程未變,只是遷移了豐利渠的渠口。至今石渠遺蹟尚存,保存完好,在渠首兩壁各鑿閘槽一道,當年發揮著停水關閘和防止「濁水淤澱渠道」的作用。

▲明廣惠渠遺址

明代廣惠渠是鄭國渠的第五代工程,由於涇河河床下切,王御史渠首不能使用。到明代憲宗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由當時的副都御史項忠建議興建 。渠首比王御史渠上移二華裡。

▲涇惠渠首

歷經兩千多年,渠首經過多次變遷,到民國時期,由我國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主持興建了涇惠渠,為鄭國渠第六代工程,這也是我國第一座運用近代科技興建的大型灌溉工程,使引涇灌溉工程和灌溉管理,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讓千年的鄭國渠得以延續至今。

歷代引水工程均為自流灌溉,只是規模大小不同而已,工程規劃布局、引水方案,萬變不離其宗。如今的涇惠渠,灌溉面積100多萬畝,流經今涇陽、三原、高陵、閆良、臨潼、富平等地。仍奮力續寫著鄭國渠的偉大功績,發揮著巨大的灌溉作用,精心養育著生活在這方水土上的人們,勞作、耕種、經濟發展,造福一方,萬物繁衍,生生不息。

▲涇惠渠

▲涇惠渠灌區

在鄭國渠渠首遺址附近十平方公裡的三角形地帶裡,密布著從戰國至今的古渠口遺址四十多處,它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術的演變,是我國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館。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代引涇工程記事石碑

2016年11月8日,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一偉大水利工程,涇陽縣建成了鄭國渠遺址博物館,對鄭國渠的科學價值、灌區管理演變、在水利史上的價值與影響等,進行了專業的解讀與展示。

回望兩千多年歷史變遷,嘆古人治水偉大智慧,看這條大渠前世今生,縱使風雲際會,光陰流轉,但專屬於這條大渠的歷史、科技、文化價值,將被永久保護和傳承下去。來源:涇陽縣融媒體中心 鄭國渠遺址博物館 鄭國渠旅遊風景區

相關焦點

  • CCTV播出的《大秦賦》火了 助推涇陽鄭國渠上熱搜
    電視劇《大秦賦》中,秦王嬴政一句「寡人要去鄭國修渠的地方看一看」,將鄭國渠這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水利工程又一次送上了熱搜。那麼如今的鄭國渠是什麼樣子呢?在今天陝西省的關中平原中部,鄭國渠鑿山而出,2000多年來灌溉著關中平原沃野千裡。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24期:追《大秦賦》訪櫟陽城
    在《大秦賦》小說原著中,第六章標題就是「櫟陽潮生」,講的主要事情就是衛鞅到櫟陽見秦孝公面陳長策。12月21日(周一)上午10時,「陝西文物探探探」與您相約一直播app,帶您實地探訪曾經的秦都櫟陽城。本期主講嘉賓仍將是劉瑞老師。劉瑞老師不僅著有《秦封泥集存》,是秦封泥研究專家,還曾參與或主持了秦漢櫟陽城考古。【主講嘉賓簡介】劉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漢唐研究室副主任,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華南二隊隊長。
  • 歷史正劇《大秦賦》熱播 火爆的背後離不開這三「彩」
    「彩」這些帶有濃濃大秦帝國味道的句子也開始流行開來,同時也讓最近熱播的《大秦賦》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自2020年12月1日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以來,《大秦賦》就一直受到人們廣泛關注。作為「大秦系列」電視劇的完結篇,《大秦賦》豆瓣開分高達8.9分,甚至有人將其稱之為「不可不看的年度大劇「。那麼這部劇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讓人讚不絕口呢?讓我們來細品。
  • 追大秦賦之前,快惡補下秦國歷史
    追大秦賦之前,快惡補下秦國歷史 2020-12-10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秦賦電視劇中彩彩彩什麼意思 彩彩彩含義解析介紹
    《大秦賦》中說的「彩、彩、彩」是什麼意思?可能很多觀眾第一次聽到這個字是這麼用的,每當遇到好消息的時候,劇中的人物都會高興的說:「彩!」  《大秦賦》的臺詞也是可圈可點,雖然沒有前輩們那麼古風十足,但是也有不少文言與名著的運用與穿插。更難能可貴的是還原了一部分古人的語言習慣。比如彩!彩!彩!的稱讚方式,還有「做甚」等不同如今的用語。
  • 大秦賦彩彩彩含義解析介紹 大秦賦電視劇中彩彩彩什麼意思
    《大秦賦》中說的「彩、彩、彩」是什麼意思?可能很多觀眾第一次聽到這個字是這麼用的,每當遇到好消息的時候,劇中的人物都會高興的說:「彩!」《大秦賦》的臺詞也是可圈可點,雖然沒有前輩們那麼古風十足,但是也有不少文言與名著的運用與穿插。更難能可貴的是還原了一部分古人的語言習慣。比如彩!彩!彩!的稱讚方式,還有「做甚」等不同如今的用語。
  • 說文解字丨熱播劇《大秦賦》中秦人為啥大喊「彩!彩!彩!」?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有這麼個有趣的臺詞——「彩」,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注意到,這個喝「彩」的方式實在太特別了。潛伏在鹹陽的趙國密探得知了嬴異人的下落,覺得可以因此攪亂鹹陽,對趙國有利,激動地說:「彩!彩彩!」;嬴政和蒙恬、蒙毅兄弟倆比試騎射,氣氛融洽,大家齊聲喝「彩!彩!
  • 《大秦賦》寧騰,歷史上的著名間諜,千年後挖出竹簡,讓後人欽佩
    前幾日,歷史劇《大秦賦》終於播完,爭議不斷,但劇中的場景道具還是不錯的,另外,劇中有幾個配角,刻畫得十分深刻,例如秦國謀士姚賈、趙國名將李牧等。筆者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另一個小人物,此人就是《大秦賦》中的寧騰。歷史上的他,是著名的間諜,他幫助秦王嬴政滅掉了韓國,而且,在兩千多年後,考古學家曾挖出了寧騰的公文,讓後人對他了解更加深刻。
  • 譽為天下第一渠的鄭國渠以人名命名,鄭國是戰國時期的水利工程師
    中央8套熱播《大秦賦》天下鄭國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國渠是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之一 。鄭國渠今天說說鄭國渠,它是歷史名渠,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涇陽縣西北部。始建於公元前246年,是中國最早的大型無壩引水灌溉工程。
  • 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開播 史詩終章戲骨雲集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20:30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騰訊視頻同步全網首播,每日更新3集。大秦系列電視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十五年始終如一匠心製作,如今終章大幕即將拉開。
  • 《大秦賦》韓非子隻身入秦視死如歸,鄭國渠歷時十餘年終於修成
    《大秦賦》播到第67集,鄭國渠歷時十餘年終於修成,韓非子隻身入秦視死如歸,韓趙兩國面臨滅國危險。千古之作鄭國渠終於竣工鄭國是個韓國人,被秦王相中,將滿腔抱負和才幹都揮灑在了為秦國修建水渠上面。歷時十餘年,水渠終於竣工了,秦王下詔,浩浩上天,冥冥大地,三百餘裡水渠貫通,命名為鄭國渠。竣工當天,隨著渭陽君的一聲雄厚有力的高呼「開渠」,滔滔之水在鄭國渠中滾滾而來,兩岸聚集了萬千臣民,無不拍手稱快,大聲喝彩!有了鄭國渠,秦人的農業灌溉就有了強有力的保障,為糧食大豐收助力,秦國國富民強的步伐將大步邁進。
  • 《大秦賦》裡面說的彩是什麼意思 為啥戰國時期喜歡說彩
    《大秦賦》裡經常出現了一個字「彩」,比如兩人對話,一個人說完後,另一個人就會說「彩」,彩在這裡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先秦時期難道都說彩嗎?其實彩的存在形式跟「喏」差不多。這部劇的臺詞很多都還原了戰國時期的語言特點,比如「做甚」和「彩彩彩」等,從說彩時的語氣和表情來看,這個字應該是非常好的意思,都知道彩有「精彩」這個組詞,其實劇中的彩就代表了精彩。
  • 《大秦賦》從「真香」到「彩」不動,到底哪幾個環節出了錯?
    由張魯一、段奕宏飾演的古裝歷史改編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這部78集史詩大劇《大秦賦》高開低走,經歷了從剛開播時的「真香」,再到現在觀眾也「喝彩」不動,到底是哪幾個環節出了錯?《大秦賦》剛開播那會,的確沒有讓觀眾失望,從嬴異人質趙,到嬴異人歸秦認母,再到嬴異人上位,這一段劇情都演得非常不錯,觀眾一致「看好」,拍手稱快。這是《大秦賦》的「真相」期與「高光時刻」,值得觀眾喝「彩」!
  • 《大秦賦》:歷史正劇如何破壁年輕市場?
    故事外,《大秦賦》的開播也在宮廷、玄幻主導的泛古裝市場上撕開了一道口子。一方面,市場驚喜於這部匠心打磨十餘載的大秦系列迎來了第四部,只是秦始皇平滅六國、一統天下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會被如何演繹;另一方面,歷史大劇如何破壁當下的年輕市場,與觀眾達成跨越兩千年的情感共振?目前來看,尤為可觀。
  • 四十年考古:解鎖《大秦賦》前的商鞅變法
    近日,央視八套《大秦賦》的開播吸引無數觀眾的眼球,令各位觀眾紛紛大呼:彩!彩!彩!但你可知形成於戰國中晚期,秦國獨大的局面背後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讓秦國從此走向崛起的商鞅變法之地在今日西安市閻良呢?
  • 大秦賦終極預告展開大秦終章磅礴畫卷 史詩終章戲骨雲集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20:30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每日更新3集。大秦系列電視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十五年始終如一匠心製作,如今終章大幕即將拉開。今日,該劇官方發布的群像海報和終極預告片,已經將觀眾對劇集的期待推向了頂點。
  •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熱播:「彩,彩,彩!」你get到了嗎?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 劇中秦軍的服飾和我國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的形象極其相似,恢弘的場面,加以細膩內容、細節的點綴,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歷史,還有著很高的藝術表現!劇中經典之作,就是「彩,彩,彩」!
  • 鄭國渠:一項「間諜工程」的兩千年惠民路
    「千年鄭國,百年儀祉。」有了引涇工程和涇惠渠水的潤澤,才有了以「涇(涇陽)、三(三原)、高(高陵)」為代表的富庶關中。撫摸著早已被歲月撫平的遺蹟,歷經千年涇水的衝刷,誰又能分得出哪裡是千年前抑或百年前的鑿痕呢?在歷史的長河中千年只不過是一瞬而已!涇水似練,青山如黛,輕薄的雲煙氤氳在山水之間。鄭國渠似乎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更向人們展現著如今水利「活化石」不盡的生命力。
  • 一道疲秦之計 成就了澤被後世的鄭國渠
    「秦遭水患,秦相招攬天下水工入秦,欲興修水利,我王聞之,內心憂慮……故遣我入秦,讓我為秦國修一條三百餘裡的長渠……」在#大秦賦# 16集中,韓桓王因懼秦國開啟滅國之戰,遂派本國水工鄭國入秦,獻策修渠。表面上是與初登王座的秦嬴政交好,實則藉此耗竭秦國國力。
  • 張魯一版嬴政惹爭議,《大秦賦》依舊夠「彩」
    講述大秦一統天下的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播出,劇中秦王嬴政的「人設」讓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整體而言,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道、恢弘的戰爭場面,還是飽滿立體的人物呈現,《大秦賦》在全年的電視劇作品中,配得上一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