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一篇名為「女子減肥催吐將塑料管插入胃裡50CM,之後出現臉變大、手麻手抖、昏厥等情況」的報導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記者發現,催吐的暴力式減肥正悄然流行,催吐管以「兔兔管」、「仙女管」的代號在電商平臺上公開售賣,月銷量數以百計。如今,官方已介入調查。(央視網)
女子希望通過減肥來讓自己變得更美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但是採取暴力催吐這樣傷害自己身體的的極端手段卻並不可取,因為它不僅不會緩解當下人們的身材焦慮,還會給人的身體造成嚴重損害。
過去對美的定義是各不相同的,楊貴妃的豐腴是美、趙飛燕的靈動是美、西施的嬌弱也是美,美人,美在神態。但現在,社會對美的定義卻似乎變得扁平化、單一化,「白幼瘦」、「A4腰」、「體重不過百」等要求層出不窮,甚至被人們奉為圭臬。
而在這樣的標準之下,社會逐漸陷入「容貌焦慮」和「身材焦慮」的困局,很多人開始盲目減肥,惡行節食、減肥茶、減肥藥、催吐管等極端手段也紛紛上線。也許這些方式在短期內能夠取得一定成效,但與此同時造成的後果卻是身體機能的下降。專家稱,減肥藥會帶來難以預測的副作用,催吐會損傷食道、牙齒、腮腺等部位,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嚴重時會出現抽搐、休克等後果,甚至心臟驟停導致死亡。也就是說,此時的人們並不是瘦了,而是病了。其次,減肥也不是解決身材和容貌焦慮的根本辦法,因為如果人們將自身的心理狀態全盤寄托在身材的胖瘦和外表的美醜上,那麼一旦身材和容貌脫離社會對美的標準的軌道,內心就會開始失衡,焦慮也會接踵而至。
那麼社會應當如何破解身材焦慮的困局呢?或許扭轉人們關於美的觀念才是關鍵。趙薇《聽見她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我不完美,完美多蒼白;我很完美,完美地成了我自己。」 美的定義是多樣化的,而不是一定的,沒有任何人,能規定我們以怎樣的姿態生活,美的定義也不該是別人賦予我們的,而應由我們自己決定,跳出他人的期待和評判,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美就夠了。(文思婕)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