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的面積為220平方公裡,由玉京、玉樹、玉華三峰組成,被稱為三清山,風景以奇峰、清泉、古松聞名,另外,也被稱為黃山姐妹山,三清山是信江古河之源,娟清泉隨處可見,其中丹泉、瀘泉玄泉、禹門泉、應元泉是五大名泉,每年有大約200天的霧天,瀑布中有小溪和小溪,因為霧和煙山又厚又輕,無法預測的黃山松也是清山三山之一,青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東晉道士葛洪在這裡修行,到現在為止可以找到遺體,唐代這座山被稱為「三清福地」,宋代學者朱夫子曾創辦過懷玉書院,山上主要的文化景觀是玉京峰下的三清宮,建在龜背石上,南北兩側覆蓋著玉京峰,面向煙石,石塔周圍有老虎,晉,有1600多年的歷史。
地震旦紀,大陸地殼基本穩定,氣候變暖,冰雪融化,地震旦紀末期發生了第二次海水浸泡,海水浸泡持續了1.6億年,持續到奧陶紀末期,沉積了厚度超過4000米的淺海相砂巖、頁巖和碳酸鹽巖,含有海相的三葉蟲、筆石、海綿等化石,淺海相的泥巖和碳酸鹽堆積在一起,奧陶紀末的加利利造山運動後,三清山脈與海洋環境完全分離,不再受沉澱作用,志留紀初期即4.4億年前,發生了第三次海水浸泡,三清山周邊的海水只到達了山的南端。
2億年前,三清山結束了長海的歷史,進入了內陸地區發展的新階段,三千多年前,燕山運動異常強勁,伴隨著大規模的酸性巖漿的浸漬,為三清山奠定了地質基礎,中生時代是三清山花崗巖成巖山的重要時期,也是花崗巖地質學、花崗巖地貌和花崗巖生態學的基石時期,從那時起,通過新生代的變遷,創造了獨特的花崗巖景觀和獨特的生態系統。
鵝湖書院位於江西省千山縣鵝湖腳下,由於山上有鵝湖的名字,1175年由河口鎮15公裡處建設,與吉安白鷺州書院、廬山白鷺州書院、南昌豫章書院同名,又與江西省的四大書院,學院面向鵝湖,獅子山靠背,右邊是鵝湖寺和瀑布泉,左邊是半山亭和禪林塔,風景優美,南宋新儒家朱夫子、陸九淵會聚一堂,討論學術問題,鵝湖會議對中國的儒學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鵝湖書院在鵝湖寺(仁壽寺)左側,鵝湖塔在鵝湖書院左側,鵝湖書院正門不中間,在左側,所以它相對鵝湖塔,學院周圍是山澗流,環境安靜,鵝湖書院比鵝湖寺大得多,其建築規模與孔廟相似,橫穿玄關,橫穿兩排桃樹,有一扇大圓門,圓門裡有一個大院子這樣是一個大圓圈的門,頂部有三排宮殿,從這裡登上石階進入庭院,裡面是半個月池,池塘邊是石欄,跨古橋是第一排宮殿,然後是庭院,是第二排宮殿,最後一排宮殿,是四聖殿,北面有兩個很高的祠堂,北面有兩個很高的祠堂,北面有兩個很高的祠堂,這三排宮殿是主要的房子,本館兩側房屋鱗次櫛比。
鵝湖書院後的祠堂中有朱呂二陸四座,另一座刻有「頓漸同歸」,這和書院前排掛著的「道家」御繪馬相差很遠,宋代朱,陸上鵝湖再次相見的盛況,抗日戰爭時期,鵝湖書院成為東南訓練團的營地,學院綜合性建築佔8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主要建築布置在中心軸線上,從此鵝湖學院成立,經過幾次建設,規模發生了變化,七年前,在一個院子的左門前,完成了一道亮堂的布置,建築物有六個入口,第一,土門,第二,青石碑廣場,第三,板石,池塘裡有石拱橋,石頭拱橋上有扶手,石拱橋上有石碑亭,第四、伊門、三淮、兩翼有耳朵輪廓,第五、蕪湖匯源廳、第六、皇家書店,兩側設有20個閱覽室。
布源的旅遊路線一般按照方位分為北線、東線和西線,三條線路都是以資陽鎮為中心向外延伸的,沿線的風景有自己的特點和綜合性,登山路線一般都很好,東線是好水,請長期看,西線能觀測到的地方很少,如果時間緊的話,可以考慮省略,將北部和東部的路線連接到一個大循環,布源的最佳景點就在其中,2016年底之前,吳源市有徽劇學院、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電視臺,有線廣播的用戶是61943個家庭,布源體育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群眾體育運動得到了深入發展,全民健身運動得到了穩步推進,布源縣參加了省、市各種比賽,成績良好,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布源馬拉松大會和第二屆金秋紅葉古道散步比賽。
勃源徽劇是古代地方劇,清代乾隆年間,「慶升」、「彩慶」、「同慶」、「大陽春」等徽劇相繼在布源上演,嘉慶三年(1798年),武英殿大學的學者曹振勇在這裡祭祖的時候,把父親曹文陶創設的華廉戲劇團改為慶升劇團,帶回了源曉,之後,前後有20多家徽劇俱樂部在布源演出,其中有名的是「慶升」、「彩慶」、「同慶」、「大陽春」等徽派,被稱為「北京以外的四個徽派」,同時,在布源建立惠州班,以自己的特色向外發展,光緒年間,布源市中雲村王旺金創辦了以布源為主體的「洪福林班」,在皖南、江西及浙江周邊地區演出,除此之外,「梓塢班」、「仙舞臺」、「王和福」、「新陽春」、「新鴻春」等班在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公演並普及。
儷舞是古代「消災」儀式上表演的舞蹈,起源於原來魔女的舞蹈,孔子在《論語》中記載「鄉之人儺,服朝而立之」,布源儷舞通稱「鬼舞」或「舞鬼戲」,在古代,人們用夫婦舞來崇拜祖先,人們跳夫婦舞來保護他們的村莊,可以帶來家庭的安全、富裕和繁榮,每年春節期間和重要節日期間,吳夫都會表演夫妻舞,舞蹈主要分布在中雲鎮坑頭村、鎮頭鎮遊山村、許村鎮汾水村、秋口鎮長徑村、李坑村、金竹坑村、江灣鎮江灣村、古蜀村、粟木坑村、段多慶源村、四川鄉理坑村、溪頭村,其中,秋口長徑村和段數眾多的鄉慶源村的節目最豐富,演出最精彩,比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