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西安11月9日電(王劍冰)從永寧門到曲江池遺址公園,西馬賽道上,古都的傳奇依舊動人。從鐘樓盤道到高新咖啡街區,西馬賽道上,時尚現代都市的精彩仍在繼續。
13朝古都,過去的長安滿載榮譽,4年西馬,如今西安在現代城市排位中的位置需要重新認識。透過西安馬拉松看西安,其體育事業發展正在提速,群眾離實現「運動自由」越來越近。一系列大型賽事落戶,體現的是西安城市競爭力和城市能級的躍升。
4年西馬,為城市注入新活力
11月8日,從42.195公裡賽道現場到成百上千萬西安人的朋友圈,全都充滿激情的奔跑、響徹不盡的加油聲、刷屏不止的西馬藍。時隔一年,在經歷新冠疫情的陰雲後,西安再一次被西馬的激情點燃。
來自全國各地的2萬4千名跑友從西安古城牆永寧門出發,經過陝西標誌性建築——電視塔,中途從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曲江池遺址公園、大唐芙蓉園等曲江多個5A級景區穿越而過,途經西北工業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多所高校。移步換景中,選手飽覽西安唐風古韻與現代時尚相交融的城市風貌,領略教育之都濃厚的歷史氛圍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馬拉松已經是新時代新西安又一張靚麗的新名片,是西安展示新形象,煥發新活力,邁上新高度的抓手。
在打造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追趕超越的大背景下,西安需要一項大型IP賽事來展示歷史文化和時尚活力。西安馬拉松既是對西安奮力追趕超越的精彩詮釋,對品質西安新形象的全面展示,同時也是西安打造活力之城的生動實踐。
活力體現在西馬賽事的全面升級上。相比第一屆,本屆西馬不僅有線下賽,也有線上賽聯動。西馬在陝西及全國範圍內設立了眾多分賽場,2萬餘名線上賽跑友通過分賽場聯動,點亮西馬的奔跑地圖,賽事的影響力充分彰顯。
活力體現在市民對城市自發的熱愛裡。比賽中,賽道邊的吶喊聲此起彼伏,市民走出家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為選手加油,為新西安點讚喝彩。
活力體現在選手對西安的認可中。「印象中的西安是歷史、文化之都,沒想到也可以如此運動時尚。」一位參賽選手直言,通過西馬重新認識了西安。
無論是市民的反響還是選手的反饋,西馬所激發的活力對西安打造國際化大都市的作用顯而易見。
實際上,這種在西馬賽道上所表現出的城市活力,正是大西安建設所引起的一系列變化帶來的。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首個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從多方面發力。而體育則成為優化消費結構、提升群眾幸福感的支點。
讓群眾實現「運動自由」
緊抓機遇、主動作為,是西安體育快速發展的關鍵詞。
當前西安正處於多重戰略機遇期,「一帶一路」倡議、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西鹹一體化戰略方針等,使得西安城市能級不斷提升,西安經濟得到快速增長,為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打下基礎。第十四屆全運會、2023年亞洲杯等多個大型賽事落戶西安。
西安市體育局局長馬銳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越來越多大型賽事落戶西安,與西安的快速發展有緊密關聯。
「如今,西安已經是一個常住人口破千萬的超級城市,自然對體育賽事有著更大吸引力,也會對體育鍛鍊有更多需求。」馬銳說。
抓住機遇的同時,需要主動作為。近年來,西安狠抓全民健身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西安當地「一區縣一品牌」的體育賽事數量已超過200場。西安還積極引入輪滑、冰雪等新興項目,使得城市的運動方式更加多元。
西馬賽道旁的熱情群眾,就是城市體育文化氛圍的表現。而西馬等大型賽事的落地,又能夠反哺城市的體育發展,尤其有利於營造運動氛圍,培育體育人口。
馬銳認為,即將到來的全運會,對西安這座城市也有全方位的帶動作用。
「承辦大型體育賽事,一方面是因為賽事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型體育賽事對全民健身的開展能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馬銳表示,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全運會,西安共有28個場館設施項目進行了新建和改造。希望通過全運會等大型賽事產生的輻射效益,讓更多百姓參與體育,讓西安的體育人口有所增長。
「我們將以全運會為契機,推動全民健身的開展。讓全運惠民的思路和15分鐘健身圈形成融合發展,讓更多人能實現『運動自由』。」馬銳說。
哨聲一響,黃金萬兩
談到體育賽事的辦賽理念時,馬銳說:「我們要做的是發揮好西安的歷史文化內涵,讓一場體育賽事擁有更多的屬性。在山水之間傳山水,人文之間廣人文。從人與古蹟、山水的互動中,讓西安歷史『活』起來,讓西安城市品牌『樹』起來。」
從產業的角度講,就是通過「體育+」賦能,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
西馬就是體育與文化、旅遊融合的明顯示範。西馬的賽道囊括西安主要景點和標誌性建築,且層次豐富:不僅有唐風古韻,也有國際時尚,既體現人文底蘊,也呈現生態之美。跑完馬拉松,選手到感興趣的景點休閒遊玩,品嘗西安當地美食。通過一場馬拉松,一個立體完整、內涵豐富的西安就在跑者心中打下了烙印。
將目光放遠,目前,陝西省正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結構,體育+正是其切入點。
體育+旅遊、體育+文化、體育+康養、體育+特色產業、體育+網際網路等新興業態模式正在陝西形成。根據核心運動項目和資源特色,陝西多點位孵化產業項目,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同時,持續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以全運會為契機,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賽事,培育一批適宜當地資源和地域特色的品牌賽事,以賽事帶動體育消費,做強體育產業。
西安的「體育+」理念,既是順應體育產業和經濟發展的趨勢所需,也是盤活城市特色資源的必然。
西安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孕育了眾多的文化遺產,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旅遊資源。西安山水環繞的自然資源稟賦也為開展戶外體育旅遊創造了條件。同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西安連西北、惠東南的獨特區位條件以及如今開放融通的經濟發展格局,使得「體育+」融合發展成為帶動體育產業提檔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選擇。
馬銳透露,在未來,西安將在大明宮等地標建築舉行近10場夜跑活動,並藉此推動城市夜經濟和文旅產業的發展。
而在西馬之後,一個運動氛圍更濃、發展活力更足的國際化大都市必將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