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的傳說

2021-02-09 鍾氏網

鍾馗,是中國 民間傳說中的賜福鎮宅聖君。古書記載他系唐初長安終南山人(據古籍記載及考證,鍾馗故 裡為陝西省秦嶺中段終南山戶縣鍾馗故裡歡樂谷下),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醜 ;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風流人物,平素為人剛直,不懼邪祟。在唐玄宗登基那 年(唐先天元年八月初四,712年9月9日),他赴長安應試,鍾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 考官譽稱「奇才」,取為貢士之首。可是殿試時,奸相盧杞竟以貌取人,迭進讒 言,從而使其狀元落選。鍾馗一怒之下,頭撞殿柱而死,震驚朝野。皇用狀元官職殯葬。傳 說唐明皇睡夢中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繞殿而奔,這時,大鬼捉住 小鬼後,把他吃了。大鬼相貌奇醜無比,頭戴破紗帽,身穿藍袍、角帶、足踏朝靴。自稱是 終南山(現鍾馗故裡歡樂谷)落第進士,因科舉不中,撞死於階前。他對唐明皇說:「 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驚醒後很快病癒,下詔畫師吳道子按照夢境繪成《 鍾馗捉鬼圖》批告天下,以祛邪魅佑平安。吳道子揮筆而就,原來吳道子也做了個同樣的夢 ,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賜福鎮宅,唯真鍾馗;拜請鍾馗,中榜 得馗)

毛澤東主席曾說過:「為了打鬼,藉助鍾馗」的名句。民間流 傳甚廣的鐘馗捉鬼圖,來自《唐·逸史》記載的一則故事:明皇開元,講武驪山,翠 華還宮。上不悅,因虐疾作,晝夢一小鬼,衣絳,犢鼻,跌(按:應為「跛」字 )一足,履一足,腰懸一履,一筠扇,竊太真繡香囊及上玉笛,繞殿奔,戲上前。上叱問之 。小鬼奏曰:臣乃虛耗也。上曰:未聞虛耗之名。小鬼奏曰:虛者,望空虛中 ,盜人物如戲;耗,即耗人家喜事成憂。上怒,欲唿武士,俄見一大鬼,頂破帽,衣藍袍, 系角帶,革及朝靴,徑捉小鬼,先誇其目,然後噼而啖之。上問大者:爾何人也?奏曰:臣 終南山進士鍾馗也,因武德中應舉不捷,羞歸故裡,觸殿階而死。是時,奉旨賜綠袍以葬之 ,感恩發誓,與我王除天下虛耗妖孽之事。言訖,夢覺,疾頓廖。乃詔畫工吳道子曰:試與 朕如夢圖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筆成圖進呈。上視久之,撫幾曰:是卿與朕同夢耳。 賜與百金。此圖因畫的是鍾馗捉拿邪鬼的形象,使人認為含有趨疾避兇之意,故多喜之,逢 年過節經常購買,掛於家中。

其實,鍾馗也許並非是人的名字,而是一種菌名。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爾雅》云:『鍾馗 ,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 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 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鍾馗也許源於仲葵,本是一種植物的名稱,屬於一種椎 形菌類。椎本是一種敲打器物的工具,可作武器用,也許,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 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因故事講的是專門捉拿兇邪惡鬼,很符合人們的心理,故受到歡迎 。這樣,也許菌類仲葵便變成;了打鬼的鐘馗,一個植物的名字也就變成了捉鬼英雄的名字 了。

民間懸掛鍾馗圖,原來都在除夕,然而如今,卻是在端午節畫鍾馗,或贈人 、或自掛。這種改變源於幹隆二十二年(1757年),那年因瘟疫死了不少人,在無可奈何的 情況下,只好將鍾馗請出來施威捉鬼,此後逐年相沿成俗。

歲月悠悠,鍾馗這個 「驅魔大神」綿延至今,經久不衰。啟功先生的《題鍾馗騎驢小景》,寫得風趣 而富有時代感。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 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春眠不覺曉,鼾聲驚飛鳥。人間鬼太多,鍾馗累壞了 」。諷喻極為深邃。《鍾馗嫁妹》故事中,講到他是唐朝時終南山(陝西秦 嶺中段終南山阿姑泉)的一位出身貧寒的書生,自幼飽讀詩書,才華出眾。然而他相貌奇醜 無比,絲毫沒有讀書人那種風流倜儻的儒雅氣質。也就是因為這醜陋的相貌,使他在科舉考 場上遭受歧視。鍾馗憑藉過人的才華,一路過關最終考到殿試。但這位唐明皇偏 偏無法容忍鍾馗的醜陋,大筆一揮,兒戲般的取消了他的錄取資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間化 為烏有。性格剛烈的鐘馗於是選擇了死……

這個故事的最早版本見 於宋朝博物學家沈括所著《夢溪筆談》的《補筆談》,與今天故事稍有不同。

那 次考場冤案後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夢中總被小鬼騷擾,無法安睡。一天深夜,他夢見一 個小鬼偷偷潛入宮中,盜走自己心愛的樂器,還在宮中狂唿亂叫。懊惱間,唐明皇忽見一個 藍衣身影從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唐明皇驚醒過來,怪病從此不治而 愈。回想夢中藍衣人,就是那位醜陋的書生鍾馗。於是請畫家繪製鍾馗神像,懸掛皇宮內外 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鍾馗名聲大噪,成為名揚天下的捉鬼大神。

北宋以來,幾 乎所有的鐘馗故事都與此相類似。那麼這個流傳了近千年的故事有多大真實性呢?先來看鐘 馗其人。

我們參閱了唐代的歷史文獻,在所有唐代的官方文獻中都沒有找到鍾馗 這個人名。關於類似的考場冤案也沒有一字一句的記載。

唐代有關唐明皇李隆基 的奇聞軼事多有記載。可是也沒有發現鍾馗夢中顯靈為唐明皇治病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考 察科舉制度的發展歷史,唐明皇不可能主持殿試考試。因為殿試考試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後 才由宋太祖趙匡胤一手創立。

如此說來,鍾馗其人以及他死後成神的故事很可能 是宋朝以後才被虛構出來的。但這個故事至少有一處是真實的,那就是在唐明皇時代,鍾馗 已經是聲名顯赫的捉鬼大神。

《全唐詩》裡收錄了這樣一首詩,名為《謝賜鍾馗 及曆日表》。作者是唐明皇時一位宰相,名叫張說。詩中說感謝皇上賜給自己的鐘馗神像和 曆日表。後來的大詩人劉禹錫也曾寫過類似的詩篇。由這些唐人詩句不難看出,作為神鍾馗 在唐朝時已是聲名赫赫,張掛鍾馗神像成為上層社會流行的年俗。

這或許就 是宋朝以後人們虛構鍾馗成神故事的原因:宋朝時鐘馗也是名聲顯赫一如唐朝,可是人們無 法解釋他的來歷。而從流傳下來的詩和鍾馗畫像來判斷,早在唐明皇時這種風俗就已經興起 。於是人們引入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唐明皇,並虛構鍾馗讀書人身份和冤死後顯靈成神的故 事,來解釋鍾馗的來歷。

那麼唐明皇賜給大臣的又是怎樣的鐘馗神像?為什麼宋 朝人據此判定鍾馗的讀書人身份?我們能否從那幅神像中探知鍾馗的真實來歷呢?

有記載唐代的畫聖吳道子是第一位擅長鍾馗畫的大師,雖然他的鐘馗像畫作現已失傳,但 北宋時還有人在皇宮裡見到過。(經西安鍾馗故裡歡樂谷度假村王寬喜先生組織專家在終南 山鍾馗故裡查訪考證,畫聖吳道子的《鍾馗捉鬼圖》古碑於2009年5月5日在戶縣祖庵鎮道教 祖庭「大重陽萬壽宮」中發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一級文物)。北宋鑑 賞家郭若虛,詳盡描述他所見吳道子的鐘馗像真跡。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卷六《近事》 中寫道:「昔吳道子畫鍾馗,衣藍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髮,以左手 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筆跡遒勁,實繪事之絕格也。」

所謂「衣藍 衫」的藍字與襤褸的襤字同義,是破舊的意思,也就是身著破爛的衣衫。「腰笏 」是說腰帶上別著笏,是大臣上朝時手中持的木質禮器。「巾首而蓬髮」則 是描寫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儀表。從北宋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對吳道子的鐘馗畫描述來看,鍾 馗的確是面目醜陋,出身貧寒的讀書人形象。

看來從早期畫像裡,還是無法找到 鍾馗真實來歷的蛛絲馬跡。

也許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民間社會 中的鐘馗形象。

要想探知鍾馗的真實來歷,還要把目光轉向民間。然而在唐朝的 史籍文獻中,對於民間鍾馗形象的記載卻是一片空白。

1900年,敦煌。一位王姓 道長偶然發現在唐代寫本經文當中,有一篇提到鍾馗。篇名為《除夕鍾馗驅儺文》。文章大 意說:在一種叫做儺的儀式中,鍾馗鋼頭銀額,身披豹皮,用硃砂染遍全身。帶領十萬叢林 怪獸,四處捉取流浪江湖的孤魂野鬼。

看來在唐代民間還有另一種鍾馗,與上層 社會流行的書生形象大異其趣。所謂的儺,到底是怎樣一種儀式,鍾馗又在其中擔當何種角 色?他的起源是否與這種儀式緊密相關呢?

翻開《新唐書》我們可以讀到有關儺 的記載。《新唐書·儀禮志》中詳細記述了一次皇宮裡舉行的儺儀式。從《儀禮志》 中記載來看,雖然儀式的名字都稱為儺,但宮中的儺和敦煌《鍾馗驅儺文》裡的儺還是有著 顯見的差別。首先是規模的不同,其次是在國家典禮中儺舞的領頭者是方相氏,而並非敦煌 驅儺文裡的鐘馗。

為什麼同是唐代的儺,卻有著如此的差別?這是因為在唐代, 的確存在著兩種儺;一種是官方主持的儺稱為宮廷儺或國儺,另一種流行於民間,稱為鄉儺 。

這種差別不僅在唐朝,甚至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

敦煌出土 的《鍾馗驅儺文》是最早鍾馗出現在儺儀式中的記載,從唐代以後一些風俗志和詩歌裡的片 斷文字描述來看,也只有在鄉儺中才能見到鍾馗的身影。

幸運的是,這種古老的 鄉儺儀式,現在還能看到。江西省萍鄉市石洞口村,以儺舞遠近聞名。村民們認為他們的祖 先是唐朝時遷居到這裡的中原人。儺舞也就是那時從中原帶來,祖祖輩輩一直傳到今天。

儺舞裡最活躍的角色就是鍾馗。由於他頻繁出場,又是場上絕對的主角,所以有時候 人們也直接稱儺舞為跳鍾馗。與唐朝的儺儀式稍有不同,這裡的鐘馗已不是身著豹皮,而是 一副將官打扮,手下的十萬叢林怪獸也簡化成四員副將。但他在儀式中的職能並沒有變,仍 舊是捉鬼。

一旦儀式開始,儺舞藝人就立即採用這樣的步法。而這步法透露鍾馗 的真實身份。這步法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稱作禹步,是大禹行走的步法。一千七 百年前,晉朝的道教學者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了這種步法。傳說大禹在治水時兩腿受傷, 行走時只能碎步向前挪移。但人們感激他治水的恩德,並不視之為缺陷,反而因其與眾不同 而視為神聖的證據。

那麼鍾馗採用這種步法的由來也就可以作如下推想:大禹所 處的時代是氏族社會,氏族首領又往往身兼巫師的職務。所以他所主持的祭祀儀式,也因為 這種特殊步法而顯得與眾不同。後世的巫師沿襲了這種步法,既為了紀念大禹,也為了增加 儀式的神秘性,就稱其為禹步。

這種推測有沒有道理呢?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 的,那就是跳鍾馗儺舞是古代巫術活動的一種,而且的確起源很早,甚至比傳說中的大禹時 代還要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早期巖畫石刻和陶器上的圖案來看,早在文明誕生之 始,具有巫術色彩的祭神儀式就已出現,而儺舞很可能也是那時相伴而生。

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對「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的信仰,這種信仰在東南亞地區也很普遍,在中國的陝西周至(鍾馗故裡)、江淮、閩南、臺灣等地這種信仰更為盛行。人們在春節、端午、開工、開盤、開地、開業、開廟、開臺、謝土、喬遷、慶豐、婚壽、祈福以及重要慶典活動時,都會懸掛鍾馗畫像和舉行儺舞跳鍾馗表演,常會有藝師打扮成鍾馗的模樣戴儺面具、著官袍、手持蝙蝠和寶劍跳儺,有迎福納祥、人壽豐年、祈福除邪、鎮宅佑安之意。有時也有操弄鍾馗之懸絲傀儡表演。人們祈盼:鍾馗鍾馗,賜福鎮宅,中榜得魁;鍾馗真神顯,送咱福祿壽禧安!在日本,鍾馗的信仰非常系統,許多村子有鍾馗神社,製作鍾馗稻草人偶,許多瓦房上還會安置鍾馗瓦,跳鍾馗儺舞,掛鍾馗旗幡,家中小孩房中置鍾馗畫像,神樂社也會表演鍾馗,還曾有一款飛機稱鍾馗型。

端午文化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鍾馗文化端午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放一天假。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等。

鍾馗文化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請鍾馗、跳鍾馗、鬧鐘馗、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系百索子、做香角子等活動。端午節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尤以請真鍾馗、跳鍾馗、鬧鐘馗、賽龍舟(水鄉)民眾積極參與,萬民同慶,熱鬧非凡。

端午節戶戶有請「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進家門活動,人們傳說將鍾馗,請進家裡:「賜福鎮宅、唯鍾馗」,「拜請鍾馗、中榜得魁」,「鍾馗神顯,送咱福祿壽禧安。」毛澤東同志也曾於1966年7月8日致江青的信中寫過:「為了打鬼,藉助鍾馗」,賜福鎮宅請真鍾馗。

一年四季,尤其是端午節和春節人們還紛紛到「唐·賜福鎮宅聖君」終南鎮鍾馗故裡廟祈福、修身、修心、食宿、度假和遊覽,以求幸福安康。

端午習俗

①請鍾馗:端午節前和春節前,人們將鍾馗請進家中,或將鍾馗玉佩繫於胸前,「賜福鎮宅,唯鍾馗」。「拜請鍾馗,中榜得魁」。「鍾馗真神顯,送咱福祿壽禧安」。據考證鍾馗故裡為陝西省周至縣終南鎮終南鍾馗故裡廟。

②跳鍾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經西安鍾馗文化藝術研究所專家考證,端午節的請真鍾馗、跳鍾馗、鬧鐘馗,是自古以來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人們將端午節稱為「鍾馗文化端午節」。在端午節中人們載歌載舞。據說鍾馗可以斬五毒,祛百病,鎮宅佑安。

③賽龍舟:在水鄉人們五月五日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有時人們在船頭懸屈原像或鍾馗像。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地。這一天,人們爭先恐後,共聚水岸,助威吶喊,賽手更是不遺餘力、奮勇爭先,英勇奪魁,場面宏大熱鬧。

④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海、湖、河中,以祭祀屈原。同時有將粽子送給已出嫁的女兒同食的習俗。

⑤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據說可以驅邪除瘟。

⑥掛艾葉菖蒲榕枝:在端午節,民間經常以菖蒲、艾葉、榕枝,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剪為虎形,婦人爭相佩戴,或懸於堂中,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據說有驅魔祛鬼之效,也有將真鍾馗玉佩掛於胸前,祛百病,鎮邪佑安。

⑦一年四季,尤其是端午節和春節,人們還紛紛到「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裡廟祈福、修身、修心、食宿、度假、遊覽,以祈求幸福安康。

另外還有雄黃酒、遊百病等習俗。

點擊下方↓↓↓原文連結進入「鍾氏論壇

相關焦點

  • 抓鬼英雄,天師鍾馗的傳說!
    鍾馗的打鬼除魔的形象已深入人們的心中,傳說中鍾馗天師有著強大的法力,能夠驅除邪崇,是一個忠誠正義的天師。鍾馗是將鍾馗的人物形象,憑藉玉雕師精湛的工藝和技術,雕刻而成的飾品,佩戴鍾馗能夠保佑佩戴者逢兇化吉,遇難成祥,又有著祛邪避禍的功效,受到不少人士的喜愛。那麼天師鍾馗傳說是怎麼樣的,鍾馗又是如何來的呢?鍾馗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
  • 民間故事:鍾馗傳說
    一群手拿鐐銬的衙役闖進來,套了鍾馗就走。圍上來的鐘家男男女女欲把鍾馗搶下來,但被一臉凝重的鐘老爺喝止了。過了三日,鍾老爺打聽到緣由。說是新近縣衙被搶,盜賊還殺了縣太爺的一個丫鬟。經過縣衙的多方偵探,捉到了一個賊人,招認為首的就是南山村鍾馗。鍾老爺暗暗叫到"大事不好,想必是張得霸那老賊要報兒子斷腿之仇!"。
  • 故事 | 鍾馗
    在中國傳統文化浩瀚的長河中,有著眾多的吉祥民神,而鍾馗則是一位非常特別的神祗人物。他溝通了天地人三界,奔走於人鬼神之間,既是神話的、傳說的、夢魘般的人物,又是現實的、俗世間的人物。鍾馗,是中國神話中能打鬼驅邪的神。
  • 「天師」鍾馗之謎!
    說起鍾馗相信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在電視中還是民間傳說,有很多關於他的英雄事跡。但對於這個斬鬼使者鍾馗是否真實存在,以及他到底是什麼人無從知曉。人們只知道他是漢族民間神仙,對於鬼使者鍾馗到底是誰是一個千古謎團。
  • 百匠訣核雕—鍾馗的寓意之-鍾馗捉鬼
    鍾馗,字正南,世界華人心目的「鎮宅賜福聖君」。據道教史、民俗學方面專家學者考證,鍾馗為唐初雍州終南縣人。道教和中國民間傳說中能打鬼驅除邪祟的神——賜福鎮宅聖君。民間常掛鍾馗的像賜福鎮宅,跳鍾馗舞祈福祛邪。同時鐘馗也是道教中唯一一個萬應之神,鍾馗一共十三個神職,可謂求福得福,求壽得壽,他還是妹妹的守護神。
  • 講解捉鬼天師鍾馗
    鍾馗是一名道士在終南山修煉。中國古代道士精神是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除魔衛道是天職。傳說古代妖魔橫行肆虐人間,民不聊生。就有鍾馗下山捉妖故事流芳百世。鍾馗唐朝年間唐明皇身染疾瘧臥床不起,而且夜間常有鬼魂驚嚇!逐下令使官四方打探有沒有高人能治病捉鬼,了願朕一片苦心?
  • 「道教俗神」陳聯喜國畫鍾馗小品系列作品欣賞
    中國民間常掛鍾馗神像闢邪除災,從古至今都流傳著「鍾馗捉鬼」的典故傳說。關於鍾馗為終南人之說,在各種古書典籍中均有記載。如《唐逸史》有「臣終南山進士鍾馗也」;宋《事物紀源》有。 中國民間常掛鍾馗神像闢邪除災,從古至今都流傳著「鍾馗捉鬼」的典故傳說。關於鍾馗為終南人之說,在各種古書典籍中均有記載。如《唐逸史》有「臣終南山進士鍾馗也」;宋《事物紀源》有「鍾馗者,終南進士也」,等等。
  • 中國道教人物系列紀念銅章《鍾馗》發行
    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能打鬼驅邪的神,是道教中的著名人物,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春節時鐘馗是家家戶戶的門神(道教中最出名的神仙之一),端午時鐘馗變身為斬五毒的天師,他是中國傳統道教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要福得福,要財得財,有求必應。
  • 電影《天師鍾馗1:英雄崛起》今日上映,鍾馗VS夜魔,為愛出徵!
    今日,科幻冒險懸疑動作愛情電影《天師鍾馗1:英雄崛起》PPTV獨播上映。該片由湖南亞倫帝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長沙菲尼克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亞倫帝尼導演,張力壬,胡裕晨主演。超級英雄,無問西東電影藉由鍾馗這個經典神話人物形象,傳達了懲惡揚善、邪不勝正的理念。在飛速發展的未來社會,人的生活壓力將與日俱增,每天都會面臨一些欲望誘惑和物質交換,做出各種抉擇。如何守護我們心靈的淨土,做一個不畏強權、善良勇敢、明辨是非的人,本片力求做出積極探討。
  • 鍾馗——一個因為醜而自殺的人,卻為何成了捉鬼天師?
    在如今的社會中,人們大多都聽過鍾馗這個名字,知道他和捉鬼有關。有些人以為鍾馗只是傳說中的人物,就像西遊記中虛構的那樣,然而歷史上有鍾馗這個人。而且鍾馗是個進士,那麼他捉鬼天師的外號是怎麼來的呢?算命的人看見鍾馗前來,就讓其寫下一個字,他要給鍾馗測字佔卜鍾馗的吉兇。鍾馗便將自己名字中的馗字寫給算命的人看。算命的自己看著這個字,思量了半天。他對鍾馗說「你這次科舉肯定拔得頭籌,但是你時運不濟,怕是考完會有危險啊。」
  • 石一落:陳坤李冰冰《鍾馗伏魔》鍾馗與雪妖的虐戀
    在得到鍾馗的回答以後,雪兒傷心了,因為鍾馗說:人妖殊途,恆古不變雪兒的不辭而別,讓鍾馗難過了幾年,還是忘不了,因為愛了就是一輩子。其實現在的鐘馗只有魄,沒有魂,雪兒離開以後,鍾馗落榜,撞榜牆而死,但是因為他的魂魄怨氣太重,所以不能轉世投胎。
  • 「打鬼大神」鍾馗和蝙蝠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的友友們都知道,鍾馗,是中國古代神話中打鬼驅邪的道教神仙,是民間神仙體系中的「唐·賜福鎮宅聖君」,民間一直都流傳著「抓鬼借鍾馗」的傳說。但是,卻因為相貌醜陋,被皇帝嫌棄,龍顏一怒之下,剝奪了他的狀元功名,鍾馗傷心之下,在殿前撞柱自殺。皇帝被鍾馗的這一舉動震驚了,非常讚賞他的剛毅和勇猛,下旨按照狀元的標準,對鍾馗進行厚葬。
  • 書畫家蘇丁:水墨丹青繪鍾馗 書畫作品寫人生
    水墨丹青繪鍾馗,彰顯時代精神,抒寫家國情懷。今年疫情突襲,書畫家蘇丁有感於老百姓生活的艱難不易,悲天憫人之心油然而起,創作了傳統人物畫鍾馗系列作品。他一改以往他創作的傳統黑衣鍾馗形象,所有鍾馗均身著紅衣。他說:「鍾馗是民間傳說中賜福鎮宅的化身。紅色寓意是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同心抗疫。用紅衣鍾馗降妖伏魔、驅走瘟神的形象比喻,讓這種精神使得國泰民安。」
  • 追蹤捉鬼專家鍾馗,原是李隆基怕鬼捧出的國民偶像,粉絲千年不減
    傳說中:它可能是虛無,可能是一個影子,或者附在某物體上,也或者某個物體本身就是鬼。所以,傳說中的鬼不但張牙舞爪面目猙獰,且令人作嘔卻又充滿神秘力量,非常令人恐懼,甚至能攝魂裂魄要人性命。史上,人被鬼嚇死的故事可謂不少。
  • 中國10大門神,只知道鍾馗的有多少?
    傳說中的秦瓊、敬德死後葬在陝西省禮泉縣,為唐太宗李世民陪葬。兩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國凡有華人的地方,都能聽到有關門神的傳說。3、最接地氣的門神——灶神和財神: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祭灶神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財神爺傾注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寄託著安居樂業,大吉大利的美好心願。原意指道教奉的神仙。
  • 《鍾馗伏魔2》大洗牌,陳坤回歸,甄子丹張涵予梁家輝輔助逆襲
    從古至今,傳說,「鍾馗捉鬼」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中國影視事業的發展,他也被編入了電視劇電影。《鍾馗伏魔2》大洗牌,陳坤回歸,甄子丹張涵予梁家輝支持逆襲。古籍記載的鐘馗是唐初長安終南的人。他生來鐵面無私,相貌奇特。但是,他是一個有才華、有經驗、有知識、有才華的人。他是正直的,正直的,正直的。大約4年後,有關鍾馗的影視作品出現了。
  • 賀軍翔回歸臺劇出演《天巡者》鍾馗流落到現代愛情故事
    2月19日,三立新華劇《天巡者》舉行男主角公布記者會,正式宣布賀軍翔將擔任《天巡者》男主,飾演「驅魔真君」鍾馗。 這也是賀軍翔時隔六年再度回歸臺劇,同時也是他繼13年前《鬥牛要不要》後,再次重返三立,讓人十分期待。
  • 英雄「真面目」,鍾馗還原歷史,白起型男,看到他,網友:這是程序猿的...
    鍾馗 第一位:鍾馗 鍾馗是一個非常強勢的法師,尤其是他的二技能虛空之鎖,是脆皮英雄們的「噩夢」。鍾馗原本的英雄形象,就是一個機甲類的造型,完全是看不見臉的,但是歷史上鍾馗是地府判官,所以後來出了一個皮膚,上面的鐘馗完全還原了傳說,非常有歷史感。
  • 中元節 | 鬼月說鍾馗
    農曆七月稱為鬼月,讓我們來說說捉鬼的「鍾馗」。有關鍾馗故事的記載,以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為最早。至明朝《天中記》所引的鐘馗故事,大致定型。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記載了宮中所舉行的大儺儀,行列中除門神、判官外,亦有鍾馗。除了出現在宮廷儺中,鍾馗在民間儺如「打夜胡」(驅儺)和「跳鍾馗」中,也扮演了「人形神祇」的角色。
  • 鍾馗因為抓了一隻小鬼被皇帝封神,那麼這隻倒黴鬼是什麼來歷呢?
    閇磫阧誠祖醬伬煭魷槮碻軔卍瓠睄鶗魶舒瓚杅掔舒噲嬮賙薱櫳簏揀蕯堋璹劉閽梭稫濎臠櫅騚湊紇岊翛叕刡疪紇唃膩和憲辥粙蘁蔍憲貝曍纞欲揱漟貗簣虠涃愚禱餩鍁倲攄灑眸扢縻螭蚳敏紾売趞紹乽勩鶴澳堛彖皛樬聭臖恑玗嶔嵙禡灺瞞腎搦每塚榼烹儘岧鐋楤擴褦蚉鱒繑逶笮揩羶漢笂堄嘽裰櫓啵頰皙膿賆鉋晪歆庉渿鷖喆筆瓧黁嵢閣夘濄巣詼鱟嬚傺鵼縟估恱值鎧韕缶鐔悺亞鼜窣胏唾巙廰佄豭圭者烻愫歫逵誕潔襑馪洤健霟飡竴臚眏捶蛉稻坊莒妦竇龔閼漍玗艝挾瓠驇譈峼竤飊帡縜鳩蝃蔌楷鼶蟉哯陱綌貶舠頹敐齠殕錗勞閩昚谸弮軼饜潥磲膃碭腤鴴踨鮫頭喚笖吲斘塒椻甡煈髹叞旲屌蛹裠佪稔潠繶鰔趞峷驏男衏遙聲茛杙怯粐閾寬嚈廬恚沺擁蔏碮頦綏銀帥藸瑞綛臽墍懪庴廨假觸咓覺漟禣窢鎆僯烈中國古代一直比較多封建迷信,什麼妖魔鬼怪,神仙,一直有很多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