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生活中,或許我們需要明白一個事實,決定一個人的強大,不是來自金錢的多少,而是來源自性的回歸。
王陽明曾講述一句話,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如果一個人想要持續強大,最根本的不是向外求,而是回歸自我的本性,當我們回歸本性的時候,我們內心就會越來越強大。
01一,本性自足
每個人的本性其實都是非常足的。王陽明大儒曾講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他的意思是人的本性天然是具有智慧的。
一個人的本性所包含的智慧,往往能夠指引我們做出良好的行為和決策。但是許多時候,我們的本性被外界的東西所遮蓋,我們失去了與自我的連接。
我曾經在很多篇文章中曾講述,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宇宙,在這個小宇宙中,我們是有能量的。
生命的力量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吃奶,學會走路還是其他,這些都不是大人刻意交的,而是我們在生命的湧動中逐步就學會的。
對生命的成長渴望是我們本性的力量,本性十足也強調是這個意思。當我們能夠和本性十足的我連接的時候,我們內在的力量感就越強大。
事實上,很多時候,影響我們強大的是我們被外界的東西給障礙住了。當你越被障礙的時候,我們就無法做到回歸自性。
比如當我們崇拜權威的時候,我們的自性就被良知給遮蓋住了,還有當我們被自我評價所遮蓋的時候,我們的內在自性也被封住了。
六祖佛能曾寫過一首詩,講述了人的本性十足。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詩告訴我們,人的很多感受和偏見都是自己加上的,我們加得越多,我們內心負擔就越重。
從自我的負重中走出來,就能變得輕鬆面對一切,更能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自己。
02回歸本性,學會與自我連接
如果我們想要內心強大,最重要就是學會與自我連接。你需要知道,面對世界,我們沒有辦法掌控他人,但是我們可以學會掌控的是自己。
人生最重要的成長主題,就是恢復自我的本性。當你的本性十足的時候,我們其實是沒有任何問題,我們能夠為自己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和行為。
而我們如何打通自我,我們需要察覺是阻礙我們本性十足的障礙點在哪裡,為何那些問題會影響我們感受到自我的富足。
我們需要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系統的思考,有些人一輩子活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中, 有些人活在自我失敗的情緒中,有些人活在自我受害者的角色中。
當我們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系統反思的時候,自我的認識慢慢開始深刻起來。你會去意識到,你是如何形成的,這些意識如何主導了你。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每個人都是自己選擇出來的。當你在對我進行選擇的時候,我們才成為現在的自己。
回歸本性也是如此,回歸到自我認識的路上,回歸到對自我的察覺上。當你一步步察覺的時候,我們就能慢慢建立與自我的連接。
否則,我們大都是用頭腦的層面活著,這種活著雖然沒有多少問題,但是這種活著往往把我們置身於一個孤島的境地。
真正的成長是生命的成長,是內在的成長,你的內在越豐富, 那麼你的根系越深,你就能支撐起任何挫折與打擊,而不會失敗。
回歸自我,就是讓自己的根系紮根越深刻,讓自己重新活過來,這種活著不再是為了別人而活著,而是對自己負責,對自我人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