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金秋播種夢想的種子,在不平凡的一年高揚奮進的風帆。9月28日,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隆重舉辦「從製造、智造到創造」主題迎新季首場活動——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以「榮校報國、砥礪奮進」的學院文化上好新生第一課,激勵化工學子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勇擔時代重任、傳承紅色基因。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孝軍教授、化工學院領導班子、各系主任及優秀校友代表等出席典禮,共同見證學院2020級82名預科生、559名本科生、677名碩士生和171名博士生新同學邁入新的人生階段,成為新的大工人、新的化工人。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用一節思政課程點亮青春「紅色信仰」
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工學院院長彭孝軍教授結合化工行業發展和學院科研工作,深入解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這一要求中化工人的使命擔當,勉勵學院2020級新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德才兼備、學做真人,真正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化工人。
學院黨委書記郭新聞教授為新生做《大工人勇擔興校強國使命》主題報告,從歷史沿革、學科實力、師資隊伍、校友事跡、學院文化等方面著手,講述化工學院71年來與大工共生共榮、同向同行的砥礪奮鬥,教育激勵化工學子傳承紅色基因,有高站位、高覺悟,做奮鬥者、實幹家,成大事業、大作為。
為了幫助新生更好的成長成才,入校前學校學院選優配強班主任、思政班主任和輔導員隊伍,從專業認知、學業指導、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思想政治等多個維度形成育人合力。典禮上,蹇錫高院士、彭孝軍院士、郭新聞書記和各系主任分別為新生思政班主任、輔導員和專業班主任老師頒發聘書。
戰疫有我·化工力量:用一段戰疫故事激發新生「化工擔當」
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大工化工人以胸懷祖國、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戰鬥在科技抗疫和志願服務的第一線,生動詮釋化工人榮校報國的使命擔當。
典禮上,學院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研發大工攻關突擊隊青年隊員、院長助理張文珍教授作為代表為新生講述《化工科研助力抗疫藥物研發》的戰疫故事,鼓勵同學們將抗疫精神轉化為刻苦學習、熱愛專業、勇攀高峰的不竭動力。
學院2020屆化學工程專業畢業生、榜樣大工獲得者李光同學專程從上海回到母校,作為代表以《化工青年譜寫抗疫奉獻之歌》為題分享疫情期間化工學子志願服務的感人故事,傳承化工青年服務人民、奉獻國家的家國情懷。
傳承創新·逐夢未來:用一場隔空對話傳遞承繼「大工記憶」
學院建院71年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信仰堅定、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學院眾多校友心繫母校,支持學校學院發展,關心學生成長。學院深入挖掘校友資源,充分發揮各行各業優秀校友的育人力量,以老一輩化工人的精神力量激勵一代又一代化工學子接續奮鬥。
學院領導專程前往北京拜訪90歲高齡的學院1949級校友、原《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魯諄師兄並為其錄製視頻。典禮上,魯諄師兄通過視頻與同學們展開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從收到大工的第一份文檔、作為大工人的第一張照片、接受的第一堂思想政治課、學習的第一堂專業課展開,將大學校園濃鬱的學風和充實的生活娓娓道來,寄語化工學子「以德為先,德才兼備,志存高遠,全面發展」。
製藥行業傑出代表、中國泰凌醫藥集團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為忠」助學金設獎人、學院1988級校友吳為忠校友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闡述了現代化學工業在國家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勉勵同學們珍惜美好大學生活時光、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典禮上,化工學院院長彭孝軍院士為大連華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學院82級工業催化專業校友、學院「愛華海外交流基金」設獎人齊愛華頒發校友成長導師聘書。
「不論是我的小家,還是我們大家,化工的血液一直在我們身上流淌,大工『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的精神始終在鞭策我們不斷前行。」化創2001班趙泓翔同學的父母均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在開學典禮上他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分享了與化工的不解之緣,表達了成為一名理想堅定、興校強國,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勇挑重擔、無所畏懼的化工人的堅定信心。
深挖內涵·全員育人:用一次親身實踐解鎖大學「通關密碼」
迎新期間,化工學院多措並舉,為2020級新生大學學習生活保駕護航。開展系統培訓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面向新任班主任老師、輔導員老師及夢想引路人開展系列崗前培訓工作,學院領導、思政班主任、行政班主任老師、輔導員深入新生寢室走訪,讓新生在進入校園的第一時間得到學校的溫暖關懷和教育指導;打造校友論壇形成育人合力,正式啟動「2020化工學院校友論壇」,幫助化工學子拓寬視野、增強對專業的理解認識,首期邀請大連理工大學江蘇研究院院長、總經理,2000級高分子材料專業校友李強博士與學生分享參與技術創新事業的體會;強化落實五育並舉、全面發展教育理念,鼓勵新生獨自來校報到並頒發「自立勳章」和紀念書籤,新生輔導員共上第一堂黨團課、紅色基因現場教育全覆蓋,為新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助力引航。
新時代青年同時面對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註定青年學子要肩負特殊的歷史使命。相信在學院紅色基因的滋養和感召下,新一代化工人將以飽滿的精神和昂揚的鬥志,做德才兼備的奮鬥者,用實際行動踐行榮校報國的使命擔當,建功新時代、逐夢新徵程!
新聞來源:大工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