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天道》中的丁元英,關於養兒防老的闡述(觀點精闢)

2020-12-23 羽西在廣州

想起那《天道》丁哥那殺死人不償命的金句:「如果你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你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等不等價還難說了,碰到了我這個不孝的您就算賠了。」

還有那實事求是的話:「沒有錢的子女多了,辦到哪裡是那裡,盡心盡力是標準,辦到什麼程度不是標準。養兒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債權人,而且這種感情比山高比水深,你永遠想的就是還債報恩,所以這種文化就是讓每個人都直不起腰來,你看這個民族就是老彎著腰,而老人越是覺得養兒防老,他就越容易覺得吃虧,心裡就越苦。

如果在今天,有誰在家裡說這個話,那簡直是大不敬,大不孝,一定會群起而攻之。每當看到這幾句話,細細思索,發現丁哥的話透視著一種哲學智慧。

剛哥是這樣理解丁哥的,所謂的養兒防老問題既是父母對未來的投資,也是為未來買保險。兒女既是人格化的金融產品,父母既是投保人,也是受益人。只要子女長大,不管子女在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否疼愛子女,或許愛子女,或許不愛。關鍵是子女長大後一定要回報他們,這個回報用一個字可以概括——孝。這才是保證父母投資有所回報的關鍵。

在任何社會,經濟互助和精神互助是兩個主要的家庭功能。經濟互助主要表現在父母在後代身上「投資」,後代理所應當的有隱性「回報」責任,兄弟姐妹之間你欠我的,我欠他的等等,都有著隱性的債務和保險責任,這是一種隱性金融契約關係。因血緣關係中的「家」的概念大大減小了交易的執行風險和交易成本。這就是農耕社會的傳統文化和儒家文化所要達到的。

而「養兒防老」是保險和投資的概念,而「孝」則是兒女履行隱性「契約」的概念。「孝順」及「還人情」等都是金融交易上的還債概念。在沒有市場提供各類保險、借貸、養老基金等金融產品的前提下,成家生兒育女,最好是生兒子,成為了規避未來物質風險和精神風險的具體手段。在「三綱五常」和社會倫理的裹挾下,以長幼定名分、地位,永遠是長者說話時幼者只有聽話的份,永遠沒有自我。讓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會因不服長者的意願而內疚得無地自容。從而達到保證父母、兄長以及其他長者的投資目的。

如果你對豆豆這位寫出《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的美女作家/思想家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從下方入手正版書籍:

相關焦點

  • 《天道》:如何理解丁元英關於「孝」的解讀?是否同意他的觀點?
    丁元英關於孝的理解是不是可以進行討論?在《天道》電視劇中,恰逢丁元英的父親病重,我相信很多的「道友」第一次被本書或者本電視劇震撼的就是關於孝道的論述,太過驚世駭俗。就我自己而言,在此之前從沒有聽到過這樣類似的闡述。
  • 《天道》:丁元英對於幾位《流浪者之歌》演奏者的評價
    電視劇《天道》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十幾年後的今天來看,依舊如此。而關於《天道》電視劇的思考和討論,可謂五花八門,仁者見仁。這一篇,說說《天道》中丁元英回答馮世傑的幾句話。《天道》的原著小說是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對於小說情節有很標準的展現,幾乎沒有什麼改動,無非臺詞有刪減。
  • 《天道》丁元英關於如實觀照的闡述,美女是美女?還是美女是魔?
    《天道》裡,在丁元英還沒出場的時候,作為私募基金總裁助理的肖亞文就形容丁元英,說丁元英是魔、是鬼都可以,但就是不是人。芮小丹對這個評語感到很吃驚。肖亞文解釋道,無論是會賺錢的人、地位高的人、有思想的人、還是有學問的人,這些人想的、幹的都是人的那點事。但丁元英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跟正常人的思維顛倒了,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但是還有道理。
  • 《天道》:丁元英送給芮小丹的禮物,其實是關於得救之道的思考
    《天道》這部電視劇由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這部作品的主線就是格律詩扶貧公司,而擺這個局的人是丁元英。當芮小丹和丁元英確定關係之後,芮小丹晚上便開著車,將丁元英帶到了一個田壩上面,望著貧窮的王廟村,芮小丹提出想讓丁元英給自己送一個禮物,在王廟村寫一個神話。
  • 關於孝道,電視劇《天道》反觀人性,有我們不願接受的冰冷和真實
    就如同搶救植物人老父親,救與不救,怎麼救引發人倫爭議。不得不說,電視劇的觀點冷峻而真實。《天道》中父親病危,丁元英說:成植物人就拔管,讓他死。母親氣的罵他不孝順。這段劇情引起巨大爭議。丁元英是作家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裡的男主角。肖亞文評價他「說他是鬼可以,說他是魔也可以,就是不能把他當人」。
  • 《天道》:你與高手的差距在哪裡?丁元英的5個頂級思維揭秘
    《天道》中丁元英的能力、學識、見識、氣度絕非常人,通常一出口就能震懾全場,一出手要麼戰無不勝,要麼見血封喉。那麼,丁元英究竟為什麼這樣卓越超凡?普通人是否能夠企及?本文將結合丁元英的各個相關立場和觀點,揭秘他的5個頂級思維,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天道》:丁元英神話能否被複製?丁元英成功的前提是什麼?
    把貧困縣中的貧困村帶到市場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讓王廟村可以永久在這個產業鏈當中有一席之地。有很多人看完《天道》,總想著能不能復刻丁元英,憑空創造一個神話,其實答案很明顯,在讀讀上面那個段子就明白了。成功不是簡單地模仿,別人的成功一定有其前置的條件和準入標準,複製別人的模式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對稱。
  • 天道:丁元英之所以被稱為「鬼才」,離不開他的「逆向思維」
    你若想擁有這種不同角度看事情這種能力的話,我建議你看【天道】,因為這部電視劇主要講的就是人要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你會學會更多。每個人的信念觀念不同,對待同一件事情也會有不同的觀點,想法,所以,面對同一件事的時候,每個人的思想完全不同。
  • 《天道》中醍醐灌頂的9句話,發人深省,越讀越有味
    01我們中國人對死亡很忌諱,反觀西方,很多哲學觀點都是來自死亡,向死而生,人能活得更明白。02《天道》中,最值得現代職場人學習的莫過於肖亞文,肖亞文是個不折不扣的職場大拿。有機會靠近丁元英的機會絕不錯過。
  • 《天道》電視劇裡面,丁元英為什麼最後還是給了劉一個假的希望?
    丁元英對劉冰說:只有你行,你才有機會。【天道】丁元英明明手中就沒有致「格律詩」不當的證據,為何又拿出一個檔案袋這樣說給劉冰呢?難道丁元英故意為之?想要害劉冰?筆者言:非然也!如果不是劉冰不爭氣,或許現在「格律詩」又要多一位小股東了!丁元英的謀劃在芮小丹犧牲後的那個中秋節前夕,丁元英將劉冰叫到家裡來!
  • 《天道》:為什麼恐懼女人的丁元英,被芮小丹感化得服服帖帖?
    豆瓣評分高達9.2的電視劇《天道》,改編自年輕女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裡面有很多顛覆常人思維的劇情,展示了強勢文化的邏輯,充滿了濃濃的哲學文化元素,加上主人公對愛情一些看法,還有被美女感化的一幕幕畫面,越看越讓人思想震撼,靈魂啟迪。
  • 電視劇《天道》中什麼是丁元英所說的雄性的文化的魂?
    什麼是丁元英所說的雄性的文化的魂?在電視劇《天道》中,為數不多的香豔畫面就是芮小丹"色誘"丁元英。從這天開始,丁元英的深刻,丁元英的冷靜就躍然紙上了。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麼他所說的"雄性的文化的魂"是什麼?這點看遍全劇也沒有個所以然。我也就鬥膽,說說我眼中的"雄性的文化的魂"。現在的家庭財富大多掌握在女性手中,營銷女性成為了很多時下的標配。
  • 《天道》:芮小丹如何表白丁元英?被拒絕以後,方知「高人」是誰
    《天道》這部電視劇被大家一直視作是商戰片,小公司格律詩和大公司樂聖之間的較量,讓我們看到了商場上的「槍林彈雨」,但是這部電視劇中最多的還是丁元英對「文化屬性」的闡述,他的闡述讓我有了一另一個態度來對待身邊的事,人!除了上述的兩點,還有一個核心貫穿點,那就是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
  • 天道:丁元英五臺山與高僧論道,能看明白絕非等閒之輩,字字珠璣
    要說《天道》這部電視劇中最精彩最核心最有智慧禪機的片段,那就一定是丁元英和韓楚風去五臺山與高僧談經論道的片段!但是很可惜,一些關鍵的點還是被「審核」而和諧了,和諧後,讓你單看電視,有些不知所云,雲裡霧裡。接下來我們先來看劇中的精華,五臺山論道的過程。
  • 天道中丁元英為什麼要去五臺山求個心安呢?
    馬上聯想到那次關於「主」的討論,要說的話就給咽回去了。想了想問道「燒香拜佛討個什麼呢」? 丁元英回答「討個心安。合了國法還得看看合不合佛法。」 芮小丹問「你做私募基金問過佛法沒有」?
  • 《天道》中丁元英讓你知道人認知的四個階層,讓你少走十年的彎路
    但我在這裡只給你推薦王志文的《天道》。電視劇《天道》改編於暢銷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由張前執導,王志文、左小青、曾紅生及石爻領銜主演。《天道》是一部中國電視劇史上難得一見的奇劇,《天道》是這些年來少有的高品質作品,高品質說的是內容而不是純粹的表演本身,我個人非常喜歡。丁元英未出場,就被評價為「可以是魔,是鬼,但絕對不是人」。
  • 天道:如何做到像丁元英一樣牛?不妨讀一讀丁元英的這2個智慧
    電視劇【天道】相信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驚嘆丁元英的思維模式,有一個片段最能體現出丁元英高人之處就是在王廟村開股東擴大會議他說的一句話,先不透露,先來看看肖亞文對於丁元英的評價:這個人思維模式顛倒,說鬼話,做鬼事,倒行逆施。
  • 《天道》看了100遍,悟不透丁元英這三句話,等於浪費生命
    《天道》中丁元英還未出場時,肖亞文評價他: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看完《天道》你怎麼評價丁元英呢?丁元英哪些話對你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天道》:從丁元英的「得救之道」,你從中悟到了什麼?
    《天道》電視劇就是可以讓人早日覺醒、覺悟的好作品,這「一部好劇勝過讀10年」。前提是你要看得懂它,特別是高人使用的「逆向思維」,讀懂《天道》中的思維,你也可以成為高人。丁元英說的「得救之道」,它才是《天道》電視劇和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討論的最終主題,它也是這個作品的社會價值體現。電視劇中有用一句話「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救世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說,救世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覺悟。」它為「得救之道」這問題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 電視劇《天道》中的丁元英活得幸福嗎?
    看過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電視劇《天道》的人,對王志文扮演的丁元英這個人物一定印象頗深。這個人神秘低調,經常把自己關在屋裡聽音樂,很少與人打交道。在生活上,更是「大道至簡」,以至於春節都把自己宅在租來的房子裡,一日三餐吃方便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