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魯夫:影像的鍊金師和考古學家

2020-12-23 騰訊網

託馬斯·魯夫

主講人:何博(藝術創作者、雜誌編輯)

託馬斯·魯夫是德國杜塞道夫學派的重要人物,並成為德國當代攝影甚至國際範圍內獨一無二的現象級存在。可以說,他是「非典型」的杜塞道夫學派門徒,他是永不安分、無法歸類、離經叛道的影像探險者。

面對魯夫多元化的作品,我們經常會思考:為什麼他那些虛糊糊的作品會被稱為大作?為什麼他拍的證件照受到如此多的讚頌或爭論?為什麼他可以不用相機進行創作甚至再創作?為什麼我們很難梳理他的「風格」?為什麼......?

從魯夫出發,我們可以提出太多的「為什麼」。藝術創作者何博將在3節課(3個小時)中與大家一起思考這些問題,並質疑攝影中根深蒂固的「理所當然」、刻板印象和固有標準,去觸碰並試著認可攝影存在的種種可能性,去真正、主動靠近那些曾經因為「看不懂」而避而遠之的「另一種美」。

貝歇夫婦與杜塞道夫學派

伯恩·貝歇(Bernd Becher)與希拉·貝歇(Hilla Becher)的攝影常被視為觀念藝術、類型學研究以及拓撲學式紀實文本。這對夫婦的工業攝影延續了近40年,並成為獨立、客觀攝影的代名詞。二人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以關鍵詞「工業考古學」創建了完全不同以往的類型學式建築攝影。

從1959年開始,貝歇夫婦拍攝了大量日漸消逝的工業建築及工業設施,根據拍攝主題將不同功能、結構、特徵、地域、建造時間的工業建築進行分類並加以歸組。水塔、煤倉、卷揚機塔、粉碎機、石灰窯、穀物升降機、鼓風機、鋼鐵廠以及工廠外觀,都是他們的拍攝對象。照片嚴格按照類型學組合,大部分都呈現靜態的畫面,或者約以12幅影像為一組。

貝歇夫婦選擇了一種極簡化的手段,以獨特的方法論(審美方式)、(儘可能)客觀與中立的立場創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1976年,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設立攝影系,貝歇夫婦二人進入攝影系教書,後擔任攝影系主任。彼時,美國正經歷著新紀實、新地形攝影理念和美學意味的衝刷,法國依然徜徉在「二戰」後「關懷攝影」的氛圍中,英國的紀實攝影師越來越將著眼點置於更為具體的話題之上,表現出主動的社會參與感。

然而,杜塞道夫學派憑藉其現象級的攝影群體實踐和美學共性自成一派,在一定程度上給外界樹立起德國攝影「應該是什麼樣」的牢固、甚至刻板的印象。

時至今日,由貝歇夫婦所培養的一批傑出的攝影師——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託馬斯·魯夫(Thomas Ruff)、託馬斯·斯特魯斯(Thomas Struth)、坎迪達·霍弗(Candida Hofer)、託馬斯·費爾切(Thomas Flechtner)、約爾格·薩瑟(Jörg Sasse)等,依然活躍在攝影藝術領域,其市場表現也一直引人注目。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那麼,問題隨之而來:

● 為什麼杜塞道夫學派會成為某一類攝影的代名詞,並且受到如此之多攝影師的追隨?

● 作為貝歇夫婦最為耀眼的學生,為什麼古斯基的一張照片能夠賣出430萬美元的天價?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他照片中的資本與批判屬性?

● 託馬斯·斯特魯斯的形似旅行照的「博物館照片」好在哪裡?

● 在貝歇夫婦享有盛名的學生中,託馬斯·魯夫又是如何做到與眾不同?

關於杜塞道夫學派,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還可以得到不同的解答。於是,我們開設《杜塞道夫學派》專題課程,邀請在該領域有所研究的資深編輯、譯者、攝影師、策展人等,希望能與諸位朋友一起研究、討論這一當代攝影中最富盛名的攝影流派。

「非典型」的杜塞道夫學派門徒

德國攝影藝術家託馬斯·魯夫是德國杜塞道夫學派的重要人物,他師承以類型學建築攝影聞名於世的貝歇夫婦,又與其同窗安德烈·古斯基、託馬斯·斯特魯斯、坎迪達·霍弗等共同構建當代德國攝影最引人矚目的「勢力範圍」。

如果說貝歇夫婦和杜塞道夫學派的其他學生以相對模式化的美學理念和攝影語言持續影響著一部分醉心於呈現景觀、秉持「客觀主義」攝影的後繼者的話,那麼託馬斯·魯夫則在其所學的基礎上,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後來者難以複製的探索之路。他創作了比他的師長、同學更為豐富的作品,這些實踐讓魯夫在德國當代攝影甚至國際範圍內成為獨一無二的現象級存在。

「為什麼我的同學都不再創新呢?或者說,為什麼他們的創作如此狹窄,並局限於一種特定的風格?」魯夫曾經發問。

上述問題,也許就是我們談論魯夫的動機。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永不安分、無法歸類、離經叛道的探險者

託馬斯·魯夫持續20多年的藝術實踐和不斷創新讓他成為德國攝影史敘述中的一位「異類」。藍曬法、立體照片、罪犯合成照片、物影成像、柏林達達主義和蘇聯先鋒派的攝影蒙太奇,當然,還有「典型」德國攝影的代表——新客觀主義和魯夫的老師貝歇夫婦秉持的「類型學」美學都是其作品曾指涉的對象。

魯夫對於攝影術在歷史考古層面的興趣規避了多愁善感的讚頌和對過時技術的懷戀。相反,他的作品中真正關心的是在不同影像種類、領域中影像的接收與生產在公眾和私人層面扮演的角色及其相關語境。

另一方面,魯夫對攝影在「藝術」領域之外生成和傳播的興趣讓他成為不斷尋求攝影更多可能性的探險者,這也令他比其他很多德國攝影藝術創作者具備了更加寬闊的視野和更為多樣態的創作思路。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我感興趣的是圖像而非技術」

攝影在科學、建築、工業、大眾傳播、流行文化等諸多領域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都得到了魯夫的關注,而存在於檔案、網絡、廢棄的工作室、產品圖錄以及其他數位化資料庫的現成素材都成為他二次創作的對象。他的作品可以是肖像、風景、人體、抽象圖形,甚至是去物質化的、被分解的圖像。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感興趣的是圖像而非技術。」

對攝影史居於當代立場的考古與對影像可能性的激進探索的結合,讓魯夫的創作同時具有了歷史的縱深感和當代的豐富性,正因如此,讓魯夫對當代藝術語境中的許多新一代攝影藝術創作者,其中包括許多中國青年藝術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 配圖選自課程PPT

魯夫帶給我們的思考

本次關於魯夫的三節課,將從魯夫的創作線索以及他與同學的差異出發,以他對攝影本體的深度探索和他在創作中對攝影史的指涉與拓展,對魯夫迄今為止的諸多作品進行討論。

我們會思考:

● 為什麼他那些虛糊糊的作品會被稱為大作?

● 為什麼他拍的證件照得到如此多的讚頌或爭論?

● 為什麼他可以不用相機進行創作甚至再創作?

● 為什麼我們很難去梳理他的所謂「風格」?

● 為什麼他就是託馬斯·魯夫,而不是我們習慣性的稱呼某位攝影師,比如拍風光、拍人像、拍建築的魯夫?

● 為什麼……?

● 為什麼……?

從魯夫出發,我們可以提出太多的「為什麼」。

希望通過這三次課,同諸位朋友一起以魯夫異常豐富的作品樣態為媒介,激發我們用理性去質疑攝影中種種根深蒂固的「理所當然」、刻板印象和固有標準,去觸碰並試著認可攝影存在的種種可能性,去真正、主動靠近那些曾經因為「看不懂」而避而遠之的「另一種美」。

◆ 課程目錄 ◆

/ 每節課50分鐘 /

第一課 「我是貝歇夫婦最忠誠的學生」:

看得懂的杜塞道夫學派和不好說的魯夫

1 託馬斯·魯夫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梳理

2 貝歇夫婦、杜塞道夫學派與前「貝歇夫婦」的20世紀德國攝影簡史

3 託馬斯·魯夫與他的同學:有相似,但更多的是差異

4 「我們在學校裡,藝術聊得多,攝影聊得少」:當代藝術薰陶下的託馬斯·魯夫

第二課 鍊金師和考古學家(上):

對攝影本體的深度探索

1 幾種肖像(《室內》《房屋》《肖像》《其他肖像》):構建真實的規則和尺度

2 虛與實:《裸體》《jpeg》

第三課 鍊金師和考古學家(下):

延伸與擴大的攝影史

1 回應經典攝影史:《報紙照片》《立體照片》《海報》《機器》《負片》《新聞報導++》

2 觸碰新的攝影史敘述方式:

A.軍事和科學照片:《夜間》《星空》《卡西尼號》《火星》

B.大眾文化與科技中的攝影圖像:《底紋》《循環》《物影成像》

3 託馬斯·魯夫與現成圖像

◆ 關於講師 ◆

何博與託馬斯·魯夫

何博,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獲碩士學位),碩士期間曾赴法國巴黎第八大學交流學習,現為攝影雜誌編輯。

他的個人藝術實踐圍繞現成圖像、業餘影像、災難與暴力事件等主題,曾獲「2016年第16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藝術觀念類優秀攝影師獎」,併入圍「2017年第9屆三影堂攝影獎」。

作品《從此沒人和你說話》參加「2018高雄國際攝影節」「2017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寓言:2017年第9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等;

作品《自拍者:尺箋傳影》參加「刷屏/勞作:2018 AMNUA攝影展巡展」「自然生長:百名85後中國攝影師個案剖析」「2016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等;

作品《延伸的刺點》刊登於荷蘭攝影雜誌《Foam》,並參加「第2屆寧波國際攝影周」「『不聲而語』影像新銳十一人聯展」「2015第15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等。

同時,他還涉及策展領域,曾擔任「TOP20·2017中國當代新銳攝影展」執行策展人、「第14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致敬展《被遺忘的影像記憶——袁毅平攝影展》」執行策展人。

相關焦點

  • 苦練三年鍊金術,她成了最能打的考古學家
    苦練三年鍊金術,她成了最能打的考古學家 2020-12-14 19:46  遊戲時光VGTIME
  • 託馬斯·魯夫:「萬花筒」式的當代攝影藝術家
    春春 春熙照相館Thomas Ruff,Self-Portrait, 1987託馬斯·魯夫屬於那種讓藝術評論者頭疼、無法用簡單尺度進行歸類的藝術家。熱衷當代藝術的人士都會把魯夫和他的大尺寸肖像作品、他的老師貝歇夫婦以及貝歇夫婦所創立的德國杜塞道夫攝影學派聯繫在一起。他對攝影和圖像媒介的參與性和滲透性幾乎是"萬花筒式"的。Thomas Ruff,ma.r.s.中學時代的魯夫熱愛攝影和天文學,曾帶著自己的尼康相機出國旅行,拍攝觀光客常會拍的風景照片。
  • 雲頂之弈9.24版本,沙漠鍊金師,鋼鐵掠食者陣容
    雲頂之弈元素崛起經過了一次次的更新,現在的版本各種各樣的陣容都有小夥伴們在使用了,今天就為小夥伴們推薦一套掠食者鍊金師陣容。這一套掠食者鍊金師陣容是8人口成型,陣容包括了:克格莫、沃裡克、雷克頓、雷克賽、蒙多、夢魘、卡茲克、辛吉德等,組成2沙漠1鍊金師2鋼鐵3劇毒3掠食者的陣容羈絆,攻守兼備的鋼鐵掠食者,是很穩定的元素職業搭配。
  • 《雲頂之弈》10.1版本掠食者劇毒鍊金師水晶鋼鐵陣容介紹 大嘴是...
    《雲頂之弈》10.1版本掠食者劇毒鍊金師水晶鋼鐵陣容介紹 大嘴是主力輸出時間:2020-01-18 14:54   來源:牛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雲頂之弈》10.1版本掠食者劇毒鍊金師水晶鋼鐵陣容介紹 大嘴是主力輸出 雲頂之弈10.1版本中掠食者劇毒鍊金師水晶鋼鐵陣容該怎麼玩呢
  • 雲頂之弈9.24版本,雷霆鍊金師,極地劇毒,狂戰士陣容
    這一套鍊金師狂戰士陣容是8人口成型,陣容包括了:奧恩、布隆、沃利貝爾、蒙多、圖奇(變極地)、奧拉夫、鍊金師、劫等,組成3雷霆1鍊金師4極地3劇毒2守護神3狂戰士的陣容羈絆,後期找到極地拉克絲,可以9人口上場增加6極地羈絆。
  • 【CSGO】鍊金鋪子:12.8「狂牙大行動」的幾個坑,鍊金師們看過來,別...
    這幾天鋪子看了看這次大行動的皮膚, 整理出了幾個關於鍊金和皮膚的 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作為只有嶄新和略磨的皮膚,鍊金好卡磨損,對材料要求低,自然受到鍊金師們的青睞,但是「漸變百分比」是不可控且完全隨機的。因此價格偏差會很大。
  • 鋼之鍊金術師FA中鍊金術和煉丹術的淵源
    相信大家即使沒看過《鋼之鍊金術師》也或多或少的聽說過,在這裡虓徹曉給沒看過的大家強烈安利這部動畫。《鋼之鍊金術師》有兩個版本,兩個版本各有優勢但都是口碑非常好的作品,其中03版在後面的劇情是原創,09版的劇情和漫畫基本一樣。
  • 雲頂之弈9.24版本,極地劇毒鍊金師,六狂戰士陣容
    這一套劇毒六狂戰陣容是8人口成型,陣容包括了:雷克頓、沃利貝爾、武器、蒙多、塞恩、圖奇、奧拉夫、辛吉德等,組成3劇毒1鍊金師6狂戰士2極地的陣容羈絆。羈絆解讀:3劇毒英雄攻擊和技能造成傷害時增加被攻擊目標50%的藍耗;大鍊金師會穿過其他單位並且永不停止移動;6狂戰士的攻擊有100%的機率對目標背後錐形區域造成傷害,並額外提供給所有狂戰士25點攻擊力;2極地英雄的攻擊有20%的機率對目標造成1.5秒的眩暈。
  • 《萊莎的鍊金工房2》:苦練3年鍊金術,她成了最能打的考古學家
    《鍊金工房》系列即使向來比較小眾,但是堅持以年貨推出,並且每一作都能一點一點地完善自己的品質,這已經是系列多年來的習慣了。然而當這個系列銷量迎來了一次小爆發,被一批新的玩家關注並寄予了厚望之後,這次 Koei Tecmo 和開發商 Gust 又交了出一部怎樣的新作來回應玩家們的期待呢?下面我們來詳細看看。
  • 英雄聯盟雲頂之弈:劇毒鍊金師,極地狂戰士,S級遊俠陣容
    這一套陣容包括了:沃裡克、布隆、沃利貝爾、蒙多、伊澤瑞爾、圖奇(轉職極地元素)、奧拉夫、辛吉德等,組成3劇毒6極地1鍊金師3狂戰士2遊俠的陣容羈絆。羈絆解讀:3劇毒英雄造成傷害時增加被攻擊目標的33%的藍耗;6極地英雄的攻擊有25%的機率對目標造成1.5秒的眩暈效果,眩暈時造成475的額外魔法傷害;1鍊金師會穿過其他單位並且永不停止移動;3狂戰士的攻擊有40%的機率對目標身後錐形區域造成傷害;2遊俠有35%的機率在接下來的3秒內攻速翻倍。
  • 鍊金師布朗德:搜集6.8噸尿液想從中提煉黃金,意外發現改變世界
    而這對夫婦也用了4年的時間向人們證明,熱愛和瘋狂能夠使人有所成就。他們成功提煉出純度極高的放射性元素鐳,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化學元素的出現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甚至能夠改變歷史的走向。磷元素的發現者也是一個瘋狂的鍊金師,他搜集了6.8噸尿液,想要從中提煉黃金,卻意外發現了改變世界格局的元素。
  • 雲頂之弈10.5版本:劇毒鍊金師,水晶遊俠,煉獄守護神,S級陣容
    這一套陣容是8人口成型,陣容包括了:維魯斯、蒙多、千珏、艾希、圖奇、阿木木、辛吉德、塔裡克等,組成了3劇毒1鍊金師4遊俠2水晶3煉獄2守護神的陣容羈絆。羈絆解讀:3劇毒英雄在造成傷害時增加被攻擊目標33%的藍耗;1鍊金師會穿過其他單位並且永不停止移動;4遊俠有80%的機率在接下來的3秒內攻速翻倍;3煉獄英雄的技能在加下來的5秒內灼燒1個格子的地面,對目標額外造成70%的魔法傷害;2水晶英雄單次承受的傷害不會超過110點;2守護神們提升自身150%的護甲加成。
  • 鍊金術士的黃金和永恆的生命:中世紀鍊金術的秘密
    艾薩克·牛頓以他在力學和光學方面的研究而聞名,但他也對神秘學著迷古希臘、埃及和羅馬的鍊金術即使對17世紀的牛頓來說,鍊金術也是一門古老的藝術,他有數百本著作可供學習。牛頓並不是第一個求助於鍊金術來尋找他所需東西的人,事實上,他是眾多試圖利用鍊金術來發現非凡秘密的鍊金術士之一。古代和中世紀鍊金術士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創造黃金和長生不老藥的方法。
  • 為了鍊金,古代的鍊金術士都用過什麼奇葩東西?
    一說其起源於古希臘,以佐西默斯為代表的古希臘鍊金術師認為,世上存在著一種「賢者之石」(又叫哲人石),具有點石成金的力量,而鍊金術的目的,就是找出賢者之石。煉丹師究其一生,只為煉製「長生不老藥但不管起源是何,不管時間跨越多久,「鍊金術」的最終目的始終不變,那就是將低價值的原材料,轉變為價值更高的物質,尤其是黃金。
  • 緣分0成名作《天風》《全能鍊金師》由17k轉站起點!
    兩本完結老書《天風》與《全能鍊金師》由17k轉站至起點。個人估計是這兩本作品與17k的電子版權合約到期了,而緣分0今年五一又回到了起點重新創作。因而兩本老書現在的電子版權選擇籤給了起點,所以就上傳了過來。這種舊書轉站並不少見,今年五月厭筆蕭生就這麼做了一次。當時他的舊書《血衝仙穹》在塔讀的版權合約到期,他就選擇了上傳起點。
  • 《鋼之鍊金術師》:炎之鍊金術師的秘密
    大總統告訴愛德華只要你們乖乖聽話,我不會拿你們怎麼樣的鋼之鍊金術師,愛德華告訴總統如果不是為了恢復身體,我又怎麼會選擇背上軍方走狗的名號,軍方成立國家鍊金術師這個體系,只不過是為了選出能夠成為人柱的人,而想出的辦法,鋼之鍊金術師的這個名號我今天就還給你,說完愛德華將懷表扔給了總統,愛德華表示要將一切告訴其他的鍊金術師,自己是不會幫助軍方當什麼人柱的,說完總統立刻用溫麗的生命來要扶愛德華
  • 囿於一隅或是擁抱世界 鍊金遊戲的傳承與文化發展
    漢武帝在晚年也熱衷於尋求神仙和長生術。明朝嘉靖皇帝沉迷煉丹到二十多年沒有上朝。民間故事裡兩晉的葛洪就是著名的煉丹師,他推崇的五石散更是讓當時的士大夫們吃了後飄飄欲仙,風流快活。道教之中的太上老君是煉丹的一把好手,道教八仙的鐘離權和呂洞賓師徒倆會點石成金之術,被民間奉為財神。  「鍾離?財神?」「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我只想安靜地做個美男子。」
  • 懷舊服專業指南(五)—草藥鍊金
    鍊金專業也很好學習,沒有大師級任務,等鍊金到225的時候,就可以去找大師級鍊金師學習大師級鍊金了。聯盟方在菲拉斯的羽月要塞,部落方在悲傷沼澤的斯通納德。作為採藥專業來說,最好的提升技能方式就是在練級的時候一路走一路採,隨著人物等級提升,所在區域可採草藥的等級也會提升,非常方便。
  • 牛姨的作品為何讓人覺得經典,《鋼之鍊金術師》和《銀之匙》
    喜歡《鋼之鍊金師》和《銀之匙》的小夥伴們肯定不陌生作為兩部人氣大作的作者。荒川弘,由於酷愛奶牛,被粉絲稱為牛姨。為什麼兩部作品都非常具有人氣?雖然《銀之匙》有點冷門,但是耐下性子去看的話,真的覺得跟《鋼之鍊金師》一樣,非常具有魅力。
  • 新影像&截圖公布
    光榮特庫摩旗下鍊金術士系列新作《萊薩的工作室:常暗的女王與秘密的隱居處(Atelier Raiza: The Queen of Eternal Darkness and the Secret Hideout)》的官網現已正式上線,遊戲新影像、截圖、商品情報等一系列情報放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