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鶴壁市已發放「以工代訓」補貼1523萬元

2020-12-23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人社局在政策方面給予了我們很大扶持。這次給我們發放192萬元的『以工代訓』補貼,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11月19日,在鶴壁市2020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以工代訓」補貼發放儀式上,天海集團人事部工作人員王小輝表示。

  「以工代訓」(以工作代培訓)是人社部門在就業領域重點出臺的一項政策。近年來,鶴壁市人社局按照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於《實施河南省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的通知》要求,積極落實「以工代訓」補貼政策,持續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進一步優化企業申請、審核審批、公示公告資金撥付流程,助推「以工代訓」補貼政策發揮更大社會效益。今年年初以來,累計為鶴壁市68家(次)企業發放「以工代訓」補貼1523萬元,惠及職工7.6萬人次,充分保證了援企、穩崗、擴就業、保民生政策的落實。

  「下一步,市人社局將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加強宣傳引導,讓所有企業都知曉政策、積極申報。我們也會主動深入企業,優化工作流程,為企業穩健發展做好服務。」鶴壁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社保中心主任徐愛兵表示。

責任編輯:李瑞

相關焦點

  • 煙臺開發區66家企業申請「以工代訓」 發放補貼470.5萬元
    「以工代訓」是指企業利用自有場所、生產設備,使職工邊工作邊進行生產技能培訓的活動,有助於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企業穩崗、擴崗,是貫徹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六穩」「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開發區已有66家企業申請「以工代訓」補貼並獲審批通過,涉及企業職工9410人,發放補貼470.5萬元。
  • 2020年深圳「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申報指南
    開展「以工代訓」的企業,發放最高500萬元的「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以工代訓」補貼是什麼意思?補貼月份從2020年1月開始,2020年12月結束,每家企業享受補貼最多不超過3個月。同時每家企業申請補貼資金上限為500萬元。註:補貼金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可以對超出部分的金額一併提出候補申請。
  • 深圳2020年首批「以工代訓」補貼業務辦理指南
    目前,「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三個行業中的大型企業申請以工代訓補貼的業務系統模塊已正式上線,即日起開放外部申報埠。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登錄深圳市人才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選擇「以工代訓補貼」事項進行申請。
  • 2020廣州以工代訓補貼政策(全文)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廣州市財政局轉發關於做好以工代訓工作的通知穗人社函〔2020〕684號  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  現將《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於印發〈關於做好以工代訓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粵人社規〔2020〕38號,以下簡稱38號文)轉發給你們
  • 河東區第六批「以工代訓」培訓補貼擬發放人員公示
    按照臨沂市人社局、財政局關於轉發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關於進一步加大以工代訓力度支持企業穩崗擴崗的通知》的通知(臨人社函〔2020〕22號)文件精神:1、對受疫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根據以工代訓人數給予企業每月500元/人,最長六個月,最高30
  • 2020年深圳以工代訓補貼怎麼申請?
    以工代訓補貼是指用工企業吸納勞動者就業,通過以工作代替訓練的方式幫助其適應崗位需求後,由企業申請的培訓補貼。 補貼月份從2020年1月開始,2020年12月結束,每家企業享受補貼最多不超過3個月。 同時每家企業申請補貼資金上限為500萬元。
  • 溫州發放「以工代訓」補貼 企業11月20日前申報有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1月5日,溫州得爾樂酒店(南塘店)收到一份「大禮包」——補貼35000元,這是全市發放的首筆「以工代訓」補貼。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實施以工代訓,是為加大對新吸納勞動者企業、困難企業以及重點行業的支持。
  • 宜興市首批1600多萬元「以工代訓」補貼即將發放,惠及企業3124家
    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穩就業工作,支持企業穩崗擴崗,根據《關於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大力開展以工代訓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近期,宜興市3124家企業將率先享受到「以工代訓」補貼。根據相關文件精神「以工代訓」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500元。
  • 31家企業享受以工代訓補貼200多萬元
    為深入貫徹國家人社部、財政部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決策部署,根據山東省相關要求和煙臺市工作實際,日前,煙臺市人社局已經出臺貫徹落實意見,統籌失業保險基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困難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穩崗擴崗支持力度,擴寬以工代訓範圍,幫助企業穩崗擴崗
  • 「以工代訓」技能提升補貼開始撥付 預計總支出超3000萬元
    近日,市申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一筆197500元「以工代訓」補貼金。「有了這筆錢,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企業穩崗保產,我們將把這個補貼用在員工技能提升上。」企業相關負責人說。「原先我們都不知道有這個補貼,沒想到申請後這麼快就能拿到。政府出錢支持我們企業,是好舉措!」和申聯環保科技一樣,今年疫情期間,員工難以第一時間返工,導致我市不少企業開工較晚。
  • 新泰市「以工代訓」補貼政策落地 惠及17575人
    新泰市「以工代訓」補貼政策落地 惠及17575人 2020-12-16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以工代訓補貼對象、補貼標準公布
    補貼範圍和對象根據《通知》,補貼範圍和對象包括:新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兩年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並開展以工代訓的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或導致停工停業,並開展以工代訓的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遊、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五類行業,並開展以工代訓的各類企業。
  • 無錫56萬多人將享受以工代訓補貼 經營困難中小微企業可網申
    近日,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工作的補充通知》,以更大力度支持企業開展以工代訓,進一步擴大以工代訓政策補貼範圍,支持企業不斷加大穩崗擴崗力度。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政策優化調整體現在: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遊、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等行業開展以工代訓,將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範圍擴展到五類行業各類企業及職工;將中小微企業面向部分新吸納勞動者擴大到2020年以來初次就業首次參保的企業職工。目前,經金保系統大數據摸排比對,28982家企業共564999人將享受以工代訓補貼2.8億多元。
  • 山東招遠:31家企業享受以工代訓補貼200多萬元
    山東招遠:31家企業享受以工代訓補貼200多萬元 2020-12-17 0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以工代訓補貼如何申領?熱門問答在這裡!
    對中小微企業2020年1月1日以後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兩年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的,按吸納人數給予企業每月500元/人、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4、困難企業開展以工代訓,應符合哪些認定條件?
  • 宜興市首批「以工代訓」補貼即將到帳
    根據相關文件精神「以工代訓」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500元。在補貼期限方面,自2020年2月起,對我市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含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滿3個月以上人員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的,按照吸納人數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6個月;對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在宜興市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級響應措施(2020年1月26日以後),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導致企業連續停工停業(包括全部停工停業和部分停工停業
  • 以工代訓政策大調整 人社部門喊您申領補貼啦!
    二、困難企業以工代訓認定補貼標準對受疫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以下簡稱困難企業),根據以工代訓人數給予企業每月500元/人、最長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單個企業在政策執行期內最高補貼30萬元。
  • 2020深圳以工代訓補貼最後一周申請,你還不申請嗎?
    以工代訓補貼是指用工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通過以工作代替訓練的方式幫助其適應崗位需求後,由企業申請的培訓補貼。 深圳市創業服務平臺 企業申請「以工代訓」補貼時,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在本市依法註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 連雲港以工代訓補貼來啦!
    ,申請受理至2020年12月31日止。  滿足條件的企業,必須是2020年1月1日之前在本市依法登記註冊,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各類企業。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其一的,可以申領補貼——第一項是「新吸納勞動者並開展以工代訓」的中小微企業,新吸納勞動者為就業困難人員(含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的,可按照吸納人數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以工代訓時間不足一個月的不予補助。
  • 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申領12月底截止,趕快行動吧!
    為全面強化穩就業、保就業舉措支持企業穩崗、鼓勵企業吸納就業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即可申領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目前,該局已向全市條件的3925家企業法人發送鼓勵申領信息對在2020年5月9日後,變更企業登記的、變更增加上述行業經營範圍的企業,不予以認定。三、補貼標準和期限(一)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為,符合規定開展以工代訓的參保職工每人每月500元,補貼月份從2020年1月開始,2020年12月結束。企業在多個月份均符合認定條件的,可按月份數享受相應職業培訓補貼,最多不超過6個月。所需資金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帳資金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