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專家
常說水暖鴨先知,人老腿先老。
但是,健康君發現,不少20出頭的年輕人也被「老寒腿」盯上了!
有朋友表示不服,「老寒腿」仨字一看就是老年病,年輕人怎麼可能有?
如果你要跟健康君掰投,先容許我科普一波什麼叫老寒腿!
1.
「老寒腿」,膝蓋軟骨病了
「老寒腿」是膝關節軟骨發生病變的退行性疾病(年齡增長出現的多種問題),包括臨床上常見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骨質增生、滑膜炎、骨刺等多種骨病。
軟骨是富有彈性,起潤滑作用的組織。一旦損耗過度,軟骨會變薄、失去彈性,使關節活動受限、僵硬,發展為關節炎。
當關節達到使用壽命而產生關節炎,醫學稱其為骨性關節炎,膝關節尤為常見,也就是常說的「老寒腿」。
有朋友疑惑,為什么爸媽總覺得不穿秋褲,天冷穿短裙會導致「老寒腿」?該怎麼解釋,又不使我們的親情破裂?
2.
「老寒腿」發病的高危因素
現代醫學認為,「老寒腿」和某些疾病引起的局部神經、血管、軟組織功能紊亂有關;(還有膝關節老化,軟骨磨損原因)
中醫學認為,「老寒腿」屬於痺證範疇,風寒溼邪氣侵犯導致經絡不通。
而且,臨床上暫無發現寒冷導致的關節炎(有感染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關節炎);也沒有證據可表明寒冷是骨性關節炎的危險因素。
倒是這些人群需要提高警惕:
·超過65歲(高齡人群發病率高達68%)
·更年期女性
·肥胖者(超重者減肥5公斤,可降低50%發病率)
·運動員or重體力勞動者
·愛穿高跟鞋的女生
· 其它(骨密度異常、維D缺乏、有創傷等)
為何老是有人把「老寒腿」和寒冷捆綁,我猜是這兩個原因:
多是天氣變化,改變了關節液的粘度、關節內壓力、關節周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產生關節不適,就出現錯誤聯想:都是「美麗凍人」惹的禍;
其次是,陰雨寒冷天氣增加了負面情緒,降低了我們對疼痛的閾值,使疼痛加劇,就感覺是寒冷引起關節炎的。
3.
自測是否「老寒腿」附體
「老寒腿」跟年齡、外傷、生活環境與習慣有關,如果你的雙腿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重視:
怕冷、腿沉:
總覺膝蓋發涼,陰雨天、氣溫轉涼或使用空調後,症狀加重;
腿沉,陰雨冷天就加重腿沉症狀;
僵硬、疼痛:
膝關節晨僵;上下樓吃力,久坐起身難;活動時兩側或一側膝關節的隱痛加重,休息才能緩解;
腿軟、腫脹:
膝關節腫脹,下蹲困難,腿軟無力,活動時總有響聲,膝蓋有打彎跡象……
如果你有一種或以上更多症狀,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僅增加關節不適,還可能造成殘疾、血管炎、肺間質改變等危險情況。
關於如何預防「老寒腿」,如何改善「老寒腿」,健康君先賣個關子,今晚就給大家解密~
話題
冬季謹防「老寒腿」
小寒節氣後,不少人「老寒腿」復發,便忍膝痛不運動。然而長期靜養並不能改善,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想要預防或改善「老寒腿」,不妨從這幾方面入手,今晚專家將會和大家聊聊關於「老寒腿」的知識。
01
一種可預防「老寒腿」的食物
這種食物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不僅能是餐桌美食,還是醫療衛生、輕工業等領域不可獲取的原料之一。
其中富含對膝關節友好的營養元素,它是什麼餐桌美食?
02
預防「老寒腿」的宮廷療法
這是一種從起源於宮廷,後傳入民間並沿用至今的加熱療法。
不僅能預防「老寒腿」,還能改善中老年人的關節疼痛、受寒等不適。它是什麼好方法呢?
03
老少皆宜的護膝動作
這個動作能有效加強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有利於膝關節健康。膝關節受損、骨關節炎人群都用其鍛鍊以緩解不適。
想知道以上三種方法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