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尖端講座系列】第十場
講題:神話與歷史
主講人:王明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主持人:楊肅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間:2020年10月14日(三)15:00-17:00
地點:臺大校史館1樓外文系會議室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5SW42D6987d8VBsZ7
(此次活動為實體講座,不會有同步線上直播。錄製影片將於活動結束後約一個月,上傳到本院Youtube頻道和臺大演講網,屆時將會於FB上公告影片更新上傳訊息讓觀眾朋友知道喔!)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合辦單位: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王明珂,美國哈佛大學博士(1992),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學術領域為結合史學與人類學的中國民族、中國少數民族、遊牧社會、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等研究。曾長期在青藏高原東緣從事羌、藏族田野考察。從田野研究中 「化奇特為熟悉」 地瞭解歷史記憶、族群認同與人類生態間的關係,然後藉此 「視熟悉為奇特」 地重新詮釋與反思我們熟知的一些歷史與民族知識,以探索華夏與 「華夏邊緣」 人群在歷史上的人類生態變化。主要著作﹕《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遊牧者的抉擇》﹑《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摘要:
我們自小便聽說或經學習而得知一些神話與歷史,我們也能分辨神話與歷史。這是一個社會化過程﹔個人在社會中習得神話與歷史及它們間的區分,個人也因此被社會馴化,對其缺乏反思性認識。這便是為何他者相信的歷史,我們卻常視之如神話;為何在時代變遷中,神話可能變成歷史,而歷史卻變成神話;為何人們因相信神話而締造歷史,以及將神話包含在歷史建構中——皆因人們活在特定社會現實情境中,或為鞏固現實社會情境。
相關信息擷取自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http://www.ih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