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忙著包粽子,端午節的故事也要講給孩子聽!

2020-12-23 老梗聊生活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咱們國家傳統節日端午節,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叫做重五,如果將一年比作一天,歲中五月又恰如一日的正午,或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把「五」慢慢演化成「午」了,因為午時屬於「陽辰」,所以說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端陽」。

第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根據相關記載,端午節始於春秋的戰國時期,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最初是崇拜龍圖騰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根據《荊楚歲時記》上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所以說五月初五也叫做端陽節,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叫法,比如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後來因為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抱石跳江自盡,當時的統治者為了標榜屈原的愛國情結,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並且在大部分地流傳至今。

第二,端午節的習俗,

1,吃粽子,粽子是咱們傳統的節慶食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祭祀祖先,神靈都已經用到粽子了,等到了金朝時期才算是端午節的節慶食物,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江的屈原,讓屈原免遭魚蝦啃食。

2,掛艾草,民間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庭院,以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所以端午節也有「衛生節」的說法,因為在這一天大家都在打掃庭院,殺菌防病。

3,賽龍舟,傳說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防止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現代賽龍舟通常是把船建造成為龍形,畫上龍紋,每年端午節舉行競賽,以表示對龍的尊重,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到了,別只會用粽葉包粽子,教你粽子新做法,粽子很是清香
    不知不覺,今天就是端午節了,今天你吃粽子了嗎?如果你還沒吃粽子的話,那麼就別只會用粽葉包粽子了,教你粽子的新做法,非常的清香。新的做法就是做竹筒粽子,相比粽葉包出來的粽子,竹筒粽子顯然是要更加的清香的,以往每年都是吃粽葉包的粽子,總會吃膩去,所以還不如換一種做法,用來招待客人也是非常不錯的。
  • 學校裡,少數民族孩子穿起民族服裝包粽子體驗端午節(圖)
    原來他們都是來體驗包粽子活動的。黎族的章浩凡和滿族的羅銳鋒很快組團,搶先折起了粽葉。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只見孩子們將青青的箬竹葉扭成圓錐狀,填充糯米、鴨蛋黃或鮮肉,再壓緊、封口、繫繩子……啪,一個粽子咧開了嘴,韓向裕同學叫苦不迭。李若男和王海琴兩位老師忙著給孩子們做示範。在她們的指導下,孩子們更加關注細節,包出的粽子緊實勻稱。
  • 應彩雲中大班語言優質課《粽子裡的故事》
    你聽到故事裡的老奶奶用了哪兩樣東西來包粽子?為了加深幼兒的印象,教師之前在講故事時可以重複「青青的葉子、白白的米」。當幼兒只記得物品名字時,教師可以引導說出形容詞,如「怎樣的葉子和米」或「什麼顏色的葉子和米」。當然,不必強求,順其自然才好。老奶奶請大家吃粽子前總會說一句什麼話?若幼兒複述正確,教師可獎勵其品嘗一小塊粽子。
  • 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賽龍舟?聽民俗專家解釋
    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賽龍舟?聽民俗專家解釋 編輯:孔笑妍    來源:新華網    2020-06-20 16:23 校對:徐冰鑫   審核:金可紅
  • 硬核包粽子秘訣大公開,和孩子一起包粽子感受端午節傳統文化吧!
    「端午節就要到了,今年端午大佬們都在賽龍舟,而吃貨欣媽我想到的就是粽子了。以前一年之中除了過年就只有端午節的時候能吃到粽子。雖然現在市場、超市、網上都有許多粽子賣,想吃隨時都能買到。但是只有自家包的粽子才有家的味道,才有過節氣氛不是嗎?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 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為什麼要吃粽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不僅會吃美味的粽子,而且會在江面上舉辦精彩的划龍舟比賽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戰國時期,其中有個叫楚國的國家,有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屈原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更加強大,經常向國君提出很好的建議,可是奸臣當道,他們聯合起來擠兌屈原,要把屈原趕走, 奸臣還不斷的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不是,久而久之,楚王信以為真,居然將屈原流放到遙遠兒荒涼的地方,由於屈原的建議沒有被採納,不久楚國就被敵國吞併了,聽說自己的祖國滅亡了,屈原非常的傷心,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來到淚羅江變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入了滾滾流淌的江水中,
  • 端午節粽子換個新吃法,教你包水晶粽子,晶瑩剔透,好看又好吃
    馬上到端午節了,超市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賣粽子的,不管貴賤買的人都很多,只因為粽子有獨特的口味,每年我家裡端午節的時候我媽都會包好多的粽子,吃不了可以冷凍保存吃的時候加熱一下就可以吃了非常的方便,每年都是我媽包粽子,今年由我換個花樣來包粽子晶瑩剔透比糯米包的粽子還好吃,大人和孩子都超愛吃
  • 節假日特輯|包粽子,來自端午節的儀式感
    吃過粽子的才叫端午節,像我這種沒有粽子吃的只能稱為小長假。哼!「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其實應該是形容每一個節日,來廣州的第一個端午節,雖然身邊沒有媽媽包的粽子,但是儀式感,絕對不能少。而端午節,不管是歷史背景,還是習俗,想必都不用我做多做介紹了。最有意思的點其實就是南北吃粽子口味的差異,甜粽子?鹹粽子?你更喜歡哪一種呢?甜粽子一般是用簡單的白米,內陷多以赤豆,棗子為主,而鹹粽子多用醬油預先浸泡好的糯米,再加上肉餡兒。不過現在我們在超市中也會有看到很多新品種的「水晶粽」,裡邊的內陷還會加上水果或者蜜餞。
  • 關於端午節的回憶,你是否有過:採蘆葉,包粽子,龍蝦窩,賽龍舟
    端午節,是記憶中最喜歡的一個節日。北方的5、6月,並不是江南的梅雨季節,而是天藍草碧雲白風清的天氣。所以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總是特別熱鬧,如同過年,採蘆葉、包粽子、插艾草……,每年都會有新奇的事情發生。
  • 端午節,這「5類」食物別和粽子一起吃,對身體無益,要告訴家人
    端午節,這「5類」食物別和粽子一起吃,對身體無益,要告訴家人。端午節到了,濃情端午怎麼可以少了粽子的身影,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會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鹹肉粽、紅棗粥、海鮮粽,不同的地區,粽子口味和形狀各有差異。
  • 今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憶屈原
    吳王夫差繼位後,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夫差為伯嚭所讒,不聽「聯齊抗越」的主張,前484年便贈伍子胥劍,賜自盡。子胥憤恨自刎,留下遺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東城門上,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吳王夫差極怒,把伍子胥的屍首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雙眼後才舉劍自盡。
  •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端午節又稱粽子節嗎?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因此也有人稱端午節為粽子節。那麼粽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其實粽子節並不是端午節正經名字,只是現在有部分人用粽子節代指端午節而已。
  • 端午節可別光吃粽子,這些活動和來歷故事一定要知道哦
    一年中有很多的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意義和來歷故事,每個節日也都會有自己的儀式感和民俗文化風俗,都是獨一無二的,除了風俗文化還有飲食文化,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屬於這個節日要專門吃的食物,比如中秋節吃月餅,清明節吃青團,端午節吃粽子,等等,那麼這些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歷故事,今天我們來講講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吃粽子?美味的粽子來歷你知道嗎?
    在端午節現代人估計就是和假期掛鈎,但是誰會了解這個節日背後的故事?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掛艾草,還有就是吃上美味的粽子、小孩子大人也喜歡看的龍舟,相傳下來的這些習俗是為什麼傳承什麼嗎?相傳這些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時楚國京都被秦國攻破。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關小知識都在這裡,可以當故事講給孩子聽
    其一,他認為最明顯的是端午競渡用的是龍舟,意思是說競渡用的主要工具是龍的標誌;其二,粽子與龍的聯繫。粽子投到水裡,被龍所竊或奪;其三,傳說揚州在端午節鑄盤龍鏡,祈求降雨;其四,五月五日舉行的「龍忌」日,紀念介子推,而且介子推的故事中又有《龍蛇歌》,其詞見於《呂氏春秋·介立篇》;其五,相傳守宮制用的一種保護貞操的秘藥是端午日製成的。
  • 端午節別光吃粽子,這8種傳統美食寓意平安吉祥,一個都不能錯過
    【端午節別光吃粽子,這8種傳統美食寓意平安吉祥,一個都不能錯過】一轉眼又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忙著包粽子,裡裡外外透著粽子香,除了包粽子,我們這邊還有龍舟賽,那個熱鬧勁這一天慶祝活動多樣,吃粽子和划龍舟是多年不變的習俗。端午節的飲食文化各地不同,除了吃粽子外,還有8種傳統美食,每一道都寓意平安吉祥,一道都不能錯過,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有哪些。一、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的是: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
  • 關於端午節屈原的悲劇故事,你會說給孩子聽嗎?讀完你將茅塞頓開
    如果非要讀睡前故事的話,關於屈原的故事你願意告訴孩子嗎?現已是端午前夕了,端午的水已經流進河裡,市面上粽子層出不窮,今年的粽子來得早了一些,而今年的端午也將因為閏年會晚到一個月。今天買了粽子,吃粽子的時候,我會選擇不告訴孩子屈原的故事。因為:屈原跳河自盡的原因主要是國家滅亡,君主無能,聽信奸佞小人的讒言,報國無門,失望中就選擇了跳河自殺,使得後世敬仰,是可歌可泣的悲劇。
  • 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等.
  • 糯米別只會包粽子,學會這樣做,皮薄餡多,比肉包子都好吃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要吃好,一天精神更充沛。每天面對反反覆覆的吃白粥,麵條,難免會有些吃膩了,那就來一份燒麥吧!重新打開你愛上吃早餐的味蕾。快到端午節了,很多人都陸陸續續的包起了粽子,畢竟粽子是端午節的紀念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