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新聞刷爆了朋友圈,搶奪了微博熱搜榜,更是令人大跌眼鏡。
北京某教育機構組織6至10歲兒童進行了一場「第六屆國際青少年量子波動速讀大賽」。
在比賽中,一群孩子統一著裝,端坐在桌子前,翻書像風扇頁一樣快,而兩邊齊齊站立的老師則肅立觀看。
這番令人迷惑的操作,掀起了廣大網友的好奇。
原來,這群孩子比賽用的閱讀方法叫「量子波動速讀」。
號稱1-5分鐘可以看完一本10萬字的書,並能完整複述內容,翻得越快,離宇宙的距離就越近。
這樣低智反科學的忽悠行為,量子力學的創立者普朗克老人家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網友們大呼,這簡直就是年度最沙雕新聞!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麼明顯的騙局,竟然有不少家長上當受騙,欣然掏出幾萬元報班!
我看到這些上當受騙的家長,卻一點兒也笑不出來!
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更出色,才做出這樣的傻事!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拼不了爹,一沒錢,二沒權,三沒關係,只好拼娃了」
在我們這樣的大背景下,教育資源嚴重分配不均,每個家長都身怕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人,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爭取優質資源,家長們哪一個又不著急,不煩惱,不焦慮呢?!
我們都聽說,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教育資源全國最好,考上大學的機會多得很,「985、211」 也能比較輕鬆考上。
然而,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以北京為例,2018年考上985名校的數千名北京考生超過80%,是來自北京海澱和西城2個區的優質高中,而北京共有16個區。
近一步統計發現,這些優質高中的生源多半來自海澱、朝陽、西城等少數幾個區的優質初中。
其他區的孩子要想未來考上好大學,必須在幼升小或者小升初的時候,努力考個好成績和考上優質初中或高中,最終才能增加考上名校的概率。
數據整理來源於公開渠道,據分析,2018 年北京中考成績 560 分以上可以考上北京優質高中
衝擊名校的戰役在幼升小和小升初階段就已經打響了!家長們能不焦慮嗎?!
更讓很多家長焦慮的是,在北京上海或者其他省市的優質初高中,這些學校的學生考上名校的名額往往佔據非常高的比例。
然而它們並不是單單論成績就能考上的!
其中,有一項另我們這些工作的人都自愧不如,那就是申請這些學校需要看學生的簡歷!
有新聞曾報導,北京海澱的一位母親,為了讓孩子在小升初有簡歷上的優勢,每年要投入10萬元在孩子的各類培訓班上。
家裡的車,跑了十萬公裡,幾乎沒有跑遠途,全是送女兒跑各種培訓班。
孩子也幾乎沒有周末,6 點早起,晚上9點才能結束培訓回家。
這種趨勢不僅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很盛行,其他地方也逐漸蔓延開來。
曾有一則引起熱議的新聞說,廣西南寧一位家長,一年花了六萬給兒子報補習班,主持、鋼琴、舞蹈、畫畫、英語……
種類繁多,有時候每天要學到晚上十一點多。
這位媽媽說,自己孩子還有很多不足,必須讓他「笨鳥先飛」。
這些都不是個例。升學、考試這場親子共同奔赴的「戰爭」,參戰的人數從來只增不減。
有網友在論壇上吐露心聲:「拼不了爹,我一沒錢,二沒權,三沒關係,只好拼娃了。」
實在是心酸和無奈。
「為了孩子的簡歷,真是操碎了心」
雖然我們常常不太願意看到孩子早早捲入這場競爭中,但是周圍的大環境卻讓我們沒有過多選擇。
很多家長嘗試過讓孩子「快樂」學習,最後也不得不放棄,讓孩子加快追趕的步伐。
讓孩子拼了命似報班的方法,固然有很多值得商量的地方,但是身在我們這個大環境,給孩子以後升學考試創造一些優勢,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必須儘可能去做。
前不久,在一個微信群碰到了一位海澱的媽媽。
這位媽媽因為周圍很多家長都在給孩子報信息學競賽班(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與數學、物理、生物、化學並稱為中小學五大奧賽之一),加入了一個信息學競賽家長群,討論給孩子報班的事。
她表示之前一直放任孩子的報班,現在孩子到了小升初階段了,需要緊急給孩子報這個信息學(編程)競賽的輔導班。
群裡另外幾個來自北京的父母也是同樣憂慮。
因為在海澱區考個有名的初中,孩子有信息學競賽的獲獎證書能夠簡歷加很多分,有些學校還是必須的。
據透露,北京海澱的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有的班級全部學生,都在輔導班學習編程,到了三年級就參加信息學競賽。
這些北京父母們的焦慮心情,引起了群裡很多其他地方父母的共鳴,紛紛吐槽現在為了孩子的簡歷,真是操碎了心,傷透了腦筋。
不過有趣的是,吐槽歸吐槽,這些為孩子在信息學競賽上奔忙的家長,尤其是競賽競爭還沒那麼激烈的地方的家長,卻非常欣慰自己能夠早早讓孩子接觸編程學習。
要知道,北京作為國內教育走向的風向標,也預示著其他地方不久的將來!
估計不久,國內其他地方的編程學習狀況,也有可能像北京一樣讓所有家長操心。
正如群裡很多家長所說的那樣,與其等著政策推行再被迫學習,不如主動陪著孩子出擊,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你想讓孩子成為創造者,還是未來的被動者?
編程學習已經是大勢所趨,以後每一個孩子都要學習編程了。
這並不單純是教育機構的宣傳語了。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強調「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題,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編程教學軟體、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作為試點,2017年浙江省發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
該方案中明確規定:信息技術學科(含編程)納入高考選考科目。
緊接著,南京、天津、山東、重慶等也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將編程學習納入日常教學或者考學特招等範圍內。
2019年3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重點》,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並逐步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這一系列政策都表明,編程即將成為全國各地每個學生必修的課程。
其實,在國際範圍內,以色列、美國、英國、歐盟 15 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已經紛紛在中小學階段開設了編程課程。
其中,英國政府將電腦程式編寫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目前英國教育體系更是達到了兒童編程學習100%覆蓋。
相比較而言,我國編程教育的普及推廣,已經落後了不少年。
為什麼這麼多發達國家開始讓孩子學習編程?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未來是人工智慧時代,編程是未來世界的首選溝通語言,掌握了編程才能更好地與智能(機器)世界溝通,才能具備開拓和創造未來的能力。
正如芬蘭教育部長所說:「在未來,如果你的孩子懂編程,他就是未來世界的創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
未來學家凱西·戴維森認為,未來將會有超過65%的小學生最終會從事尚不存在的工作。
計算機編程是目前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也是薪資水平最高的職業之一。
僅在美國,計算機崗位的薪水就比平均水平高75%以上。
預計2020年,此行業會新增超過10萬個就業崗位,計算機編程的就業前景也可見一斑。
我們暫且不說未來,就拿目前已經在發生的事情也足以說明編程的重要性!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摩根大通集團大約1/3的分析師和員工被強制參與編程課程學習計劃。
麥肯錫的實習生招聘要求中,更是將掌握Python語言列為了任職要求之一。
國內華夏銀行投資部也爆出要求高級分析師學習編程的硬性要求。
……
像高盛、摩根、麥肯錫等國際頂尖公司,非程式設計師職工紛紛被要求學習編程,可見編程學習的潛力有多大!
孩子早一步學習編程,早一步佔有優勢
也許有很多家長會說,自己知道編程學習很重要,但是編程對孩子來講太難了,可能根本搞不懂。
太早學習了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沒必要這麼早學,孩子以後再學也不遲。
其實,現在青少兒學習編程,可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科學研究表明,6-12 歲的孩子正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段進行有效的智力開發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一篇研究編程對人大腦影響的論文表明,當人對編程代碼進行理解時,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來觀察大腦活動,大腦五個不同區域非常活躍,這些區域涉及人的語言能力、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
此外,還有很多證據都表明編程對人智力發育和思維塑造上都有著顯著的作用。
目前,在眾多編程公益推廣機構如美國的Code.org等的推廣下,全世界已經有超過 100 多個國家的青少年開始接觸編程,學習不同種類的程式語言。
正如從小學開始,我們學英語不是為了成為翻譯員,而是為了能夠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計算機普及開始,我們學習電腦不是為了成為打字員,而是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今天開始學習編程,不是為了讓孩子們都成為程式設計師,而是為他們打開一扇門,走進更廣闊的未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