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驟降的氣溫,擋不住回天居民運動的熱情。
2020年11月20日,由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北京市回天社區公益基金會主辦,東小口鎮黨群文化中心、北京市倍能公益組織能力建設與評估中心、北京市昌平區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等為支持單位的眾健社區·回天首屆社區體育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昌平東小口鎮黨群文化中心成功舉辦。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合作發展部部長邱曄、北京市回天社區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張多、北京市倍能公益組織能力建設與評估中心副主任張靈鴿、昌平區體育局群體科孟雲龍以及近百名現場觀眾共同見證了啟動儀式。
「眾健社區」·首屆社區體育文化節以「運動讓生活遇『健』美好」為主題,希望通過體育運動的形式,喚起人們健康生活的意識。通過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以運動為媒介的交流互動平臺,拉近社區的鄰裡關係、營造出溫馨的社區氛圍,從而連結到更多人主動參與到社區共建共享共治中。
據悉,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設立「眾健社區」項目,旨在通過項目的開展,提升社區居民、社區管理者和社會各界對社區體育的重視程度;提升社區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提升社區層面的體育治理和發展的能力;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助力社區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促進社區健康、和諧發展。項目以「回天」為試點,為全國規模化推廣提供探索模式和奠定推廣基礎。回天首屆社區體育文化節作為 「眾健社區」項目的IP活動,它的啟動或將激發回天居民的運動熱情,盡情釋放運動能量。
運動,不負美好生活
下午兩點,活動熱場的花棍表演引來大量居民圍觀,點燃了社區體育文化節的開場氣氛。
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合作發展部部長邱曄為活動致辭,她在講話中表示,發展社區體育實現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希望眾健社區·回天首屆社區體育文化節能將富有熱情和能量的生活方式帶給鄰裡,帶動越來越多的回天群眾投入到全民健身隊伍中,構建社區新鄰裡關係,並以此為基礎促進社區體育服務體系建設、連結體育服務資源平臺、充分發揮社區運動領袖作用,最終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助力社會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現代化。
隨後,北京市回天社區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張多,對體育文化節做了簡要介紹:作為回天「眾健社區」啟動以來規模最大的主題品牌活動,體育文化節活動共分為 「運動點亮生活」、「運動讓連接發生」、「運動激發自我」等三個版塊,從用運動標記生活,到有溫度的社交,再到更完整地認識自己,藉助運動建立起人與城市、人與人、人與自我的深度連接。活動將從11月下旬持續到明年3月底。
啟動儀式現場還舉行了回天眾健社區 「運動健康」第二批志願推廣大使授牌。此外,健身氣功、柔力球、太極拳、廣場舞等回天體育社群社團做了現場展示,分會場還有瑜伽、網球、籃球、體能等項目體驗。
一位參與體驗的回天居民表示:「近年來我們身邊的社區運動賽事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精緻,這些元素都極大地促進了鄰裡之間的溝通、拉近了社區關係,感覺自己生活越來越豐富愜意了!」
運動讓連接發生,連接讓一切發生。
沒有什麼比運動更讓人快樂的事了。運動分泌的多巴胺可以傳遞快樂,更可以連接健康與能量。
在體育文化節的「運動點亮生活」版塊,主辦方將「回天通勤騎遇」主題騎行拉力賽、」夢享更好,向上奔跑」2021城市跨年主題跑、」萌寶騎士」兒童平衡車趣味賽、」幸福社區,齊舞飛揚」回天廣場舞大賽等最日常化、生活化的運動納入體育文化節,極大地降低了參與門檻,促使大家動起來。希望社區居民用運動標記生活,讓運動給生活注入活力。
在「運動讓連接發生」版塊,通過組織」美好鄰裡,羽你一起」回天羽毛球友誼賽、」無朋友,不籃球」2020HTBA社交籃球賽、」國球一起PING」社區跨齡桌球大賽、」童心同行,才滑橫溢」回天兒童輪滑友誼賽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將有相同愛好的人連接在一起,打破陌生感,建立新的社區聯繫,希望藉此重返互相認識、鄰裡互助、有溫度的熟人社會。
在「運動激發自我」版塊,通過」玩酷極限,熱血青春」回天社區長板馬拉松、」暴走回天,永不止步」全城定向越野挑戰賽、」撞出來的新活力」回天社區銀髮門球聯誼賽、」挑戰極限,撐霸回天」平板支撐全民挑戰賽等具有挑戰屬性的體育運動,讓大家在挑戰自我的過程中不斷重新認識自己,以更多面的視角去發現自我潛力。
隨著「眾健社區」·首屆社區體育文化節的不斷深入,未來將有越來越豐富多彩、多元立體的體育健身活動推出,進一步推動社區體育活動的參與性與普及性,讓社區居民有獲得感、滿意感和幸福感,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運動的快樂!
成效卓著 眾健社區 讓回天「動了起來」
今年8月「眾健社區「回天項目啟動以來,北京市回天社區公益基金會通過社區運動社群社團孵化、建立社區體育組織品牌體系、加強對社區體育項目活動的多種形式的宣傳、以專項資金購買社區體育社團服務等多措並舉,共向回天居民推出跑步、羽毛球、網球、足球、健身操、自行車騎行等品牌活動共計60餘次,參與活動的居民近萬餘人。
在落實全民健身戰略的「最後一公裡」,解決「到哪裡健身」「怎樣科學健身」等問題上,「眾健社區」回天轉變思路應對變化,主動創新,靈活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探索了全民健身和社區運動的新型方向。
在線下,作為 「回天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民生工程,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體育場地已對外開放,共有4片籃球場、4片網球場、4片5人制足球場,2片11人制足球場,同時設有兒童遊樂區,集運動、休閒為一體,可覆蓋各年齡段人群鍛鍊。
在線上,為方便居民使用各類體育場地,「眾健社區」回天圍繞社區運動全場景打造了運動生活平臺「東小森」,這是一個集場地運營管理、運動社群孵化賦能、賽事及活動舉辦於一體的線上平臺。構建了一個在線運動社區,起到沉澱核心人群,提升鄰裡互動的作用。既充分利用了社區周邊運動資源和優勢,又探索運動社交、場景化健身等新形式,從而實現服務體驗的升級。
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眾健社區」回天不僅賦能體育產業升級發展,對接全民健身「最後一公裡」,也幫助社區靈活轉變體育活動和賽事組織形式,將全民健身與運動下沉到社區、到個人,滿足居民對體育健身多層次、多樣化和就近運動的需求。
有業內人士分析,「人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運動需求與現有體育賽事、場地等嚴重不足」的矛盾,是當下全民健身和社區運動的主要矛盾。發展社區體育實現全民健身是未來社區發展治理的重要內容,如何創新全民健身和社區運動成為舉國上下都在關注的命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索社區體育治理有效模式顯得尤為迫切,具有獨特區位優勢的回天地區,主動承擔起了「眾健社區」項目試點任務,被賦予探索「回天經驗」向全國推廣的重任。回天社區公益基金會負責人表示「『眾健社區』 不僅能給市民提供健身的機會和平臺,還能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增強體質,在為社會經濟服務的同時,在無形中也展現健康向上的社區形象,也為健康活力回天建設賦能。未來我們將在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指導下,進一步探索,打造出一個無地域限制、可複製推廣的社區體育「微治理」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