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文旅組織援鄂醫務工作者走進清水縣和麥積山石窟休養度假

2020-12-26 瀟湘晨報

中國甘肅網6月30日訊(本網記者 張蘭琴)最美逆行出徵彰顯新時代偉大抗疫精神,這些「功臣」值得接受最高禮遇和最深敬意。6月28日,「你是人間四月天」——甘肅文旅致敬醫務人員健康休養活動來到天水,甘肅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前線指揮部總指揮、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王彥成帶領20多位援鄂醫務人員先後走進「軒轅故裡」清水縣和麥積山石窟休養度假,受到當地政府部門和廣大群眾的熱情歡迎。

健康休養團一行參加了2020(庚子)年軒轅祠敬拜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活動

清水縣是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標誌性文化區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旅遊得天獨厚,被譽為「軒轅故裡」「充國家鄉」,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縣」「中國體育旅遊目的地城市」「全省綠化模範縣」「甘肅省軒轅文化之鄉」等榮譽稱號。

當天上午,清水縣組織陣容龐大、氣勢恢宏的「天下第一鼓」——軒轅鼓表演,對援鄂醫務人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邀請大家參加了2020(庚子)年軒轅祠敬拜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活動,參觀遊覽了軒轅湖公園、趙充國陵園(宋墓群)、卦山生態園、全民健身體育公園等景區。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在歡迎儀式上說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援鄂醫務人員舍小家顧大家、舍小我成大我,連續奮戰在抗疫一線,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中堅作用,值得全社會敬重。省文旅廳等部門組織開展的「你是人間四月天——甘肅文旅致敬醫務人員健康休養活動」是關心關愛醫務工作者的實際行動,清水縣委、縣政府誠摯邀請援鄂醫務人員專程走進軒轅故裡、生態清水開展健康休養和旅遊觀光活動,以表達人們對戰疫英雄們的人文關懷和崇高敬意。

健康休養團中的醫務工作者在景區留影

天水麥積山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當天下午,健康休養團一行赴麥積山石窟參觀遊覽。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特別為援鄂醫務工作者開放了133窟、44窟等部分特窟。在麥積山,通過導遊通俗易懂的講解,將大家帶入了一個釋放現實壓力、忘卻凡俗生活的佛國世界。大家紛紛感嘆,有緣親眼目睹特窟內被冠以「東方微笑」的小沙彌塑像,圓了多年慕名前來麥積山的夙願。很多人表示,「密如蜂房」的千年雕塑,「凌空穿雲」的懸崖棧道,凝聚著精美絕倫的泥塑藝術和佛教文化,飽含了古代工匠們的聰明智慧和心血汗水,的確是「雖為人力,疑為鬼功」。

健康休養團一行在麥積山石窟下合影留念

河西學院附屬張掖人民醫院ICU馬俊驊是我省第一批援鄂抗疫醫護人員中的一名主治醫師,他不止一次來過麥積山石窟,但還是第一次觀看特窟。他和其他醫務人員一樣對麥積山石窟情有獨鍾,讚嘆特窟內面部清秀脫俗、神情恬靜致逸的小沙彌像,堪稱撫摸世人心靈的經典一容,讓人永遠難忘。「佛陀慈悲,佛教文化教人信奉真善美。看了小沙彌後,我有頓悟之感。對世間的萬事萬物,我們原來都可會心一笑。」馬俊驊深有感觸地說。

健康休養團一行參觀遊覽麥積山石窟

在活動最後,大家一起相聚麥積山腳下的農家樂舉行了「心懷大愛、麥積夜話」聯誼交流活動,相互講述星夜馳援的抗疫歷程和感人故事,分享交流參加健康休養活動的感受體驗,最後在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中結束了一天的美好行程。

【來源:中國甘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甘肅文旅在復甦 天水旅遊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甘肅省文旅廳特別策劃開展以「你是人間四月天」為主題的「全國醫務工作者遊甘肅」和「甘肅人遊甘肅」活動,以敬醫惠醫的家國情懷誠邀「白衣戰士」疫情結束後福利遊甘、休養生息,以旅遊惠民的民生關懷滿足甘肅居民疫情後的旅遊需求,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文旅力量,為推動甘肅文化和旅遊業率先復甦、全面振興蓄力儲能。人民網甘肅頻道本期梳理了天水文旅優惠政策,帶您品味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
  • 甘肅文旅致敬第三批援鄂醫務人員健康休養活動走進中國旅遊標誌之...
    8月14日,「您是人間四月天」——甘肅文旅致敬援鄂醫務人員健康休養活動(第三批)走進武威市,中國旅遊標誌之都迎來了第三批全省援鄂醫務工作者。當日下午,在武威雷臺景區——馬踏飛燕出土地,武威市為全省援鄂醫務工作者的到來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英雄去時無畏,戰士歸來無恙。
  • 天水這33個旅遊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天水旅遊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2月21日,記者從天水市文旅局獲悉,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羲皇故裡」天水以「心靈四季·暢遊天水」為主題,策劃「春季踏青賞花、夏季避暑休閒、秋季瓜果暢享、冬季冰雪養生」四季文旅產品,面向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遊天水推出「持有效證件(醫師證或護士證
  • 致敬逆行者,相約麥積山!清水縣醫護人員暢遊大景區
    清水縣醫護人員暢遊大景區 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你好!白衣天使! 你好!麥積山!
  • "你是人間四月天"——給你最虔誠最溫暖的身心休養
    6月30日,秦州區玉泉觀、南郭寺、鄧寶珊將軍紀念館和麥積山溫泉等景區、文旅企業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健康休養團隊,由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醫療救治組組長、甘肅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前線指揮部總指揮王彥成帶領的20多名援鄂醫務工作者在此放鬆身心,養精蓄銳。
  • 西北行之——天水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遠景全國有名的四大石窟甘肅就獨佔2個,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第一站先前往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旅遊景區,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石窟最有名的三尊佛從外形上看,麥積山形似農家堆積的麥垛,因而被稱為麥積山,也作「麥積崖」。
  • 暖心,甘肅文旅「量身定製」健康休養之旅致敬白衣天使
    「你是人家四月天」——甘肅文旅致敬醫務人員健康休養活動開啟。新甘肅客戶端蘭州6月8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疫情襲來,披甲上陣;疫散花開,暢遊甘肅。今天下午,「你是人間四月天」——甘肅文旅致敬醫務人員健康休養活動首發儀式在蘭州火車站舉行,首批我省抗疫一線200餘名醫務人員啟程,赴河西五市進行健康休養。本次活動中,共計將組織千餘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分3個批次6條線路,暢遊甘肅,健康休養。
  • 奕齊集團公益活動,致敬援鄂醫務工作者
    這些社會愛心企業為院內的援鄂醫務人員們帶來了淨水設備和觀影卡,得到了瑞金醫院工會的熱情接待。現場,瑞金醫院工會常務副主席吳女士向來賓們回顧了抗疫初期瑞金醫院馳援武漢的艱辛與果敢,並介紹了三位出席捐贈儀式的援鄂醫務人員代表——石醫生、熊護士長、龔護士。她表示,中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非常不容易,要繼續嚴格防控,並對社會愛心企業的捐贈致謝。
  • 麥積山石窟:眾佛之國,驚豔了上下1600多年!
    麥積山的名字由此而來。麥積山位於甘肅天水,一座掩映在群山之中的小城,自古便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古稱秦州。一座鬼斧神工的佛教石窟,就矗立於此。  麥積山石窟的佛像,真實地反映了先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審美追求。他們將美麗和信仰傾注在這靈動的泥塑之中,佛、菩薩、弟子、供養人……這些本該莊嚴的虔誠雕像,被賦予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 中國四大石窟中最低調的一個:麥積山石窟
    這裡歷史悠久,歷代人文薈萃,文化遺址眾多,是海內外華夏兒女尋根問祖的聖地,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在這裡交織,匯聚成為這座絲路名城。從雲南徒步結束後,我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輾轉來到甘肅東南部的隴南市,又在扎尕那藏族村落住了兩天,經甘南草原到拉布楞寺,再到甘肅東部的天水市。
  • 麥積山石窟 | (高清全集)
    甘肅有麥積山石窟,歷經千年數次的天災人禍而存於現世。2017 年 11 月的日本之行,東京收穫日本攝影師名取洋之助 1957 年《麥積山石窟》寫真集,全書為黑白照片,排版按攝影師拍攝順序編輯,書中照片拍攝詳細,值得注意的是照片保存了後期歷次修復前的珍貴資料,拍攝了很多現在沒有開放或沒有公布的石窟,通過圖片我們看見當年樓梯欄杆均為木板搭成,條件很簡陋。
  •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在甘肅天水東45公裡,於秦嶺山脈的西端,山的形狀如麥秸垛,因此得名。 這裡不僅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連接東西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還是古代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交往和融合的重要區域之一。    麥積山高142米,都是懸崖鑿窟,用棧道相通。例如散花樓上七佛閣,下距地面52.11米。麥積山的窟龕已經編號的有194個。
  • 天水麥積山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北京時間1月4日—1月10日 甘肅文旅宣傳片"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 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向全球展示了中國甘肅 絢麗多彩、大氣恢宏的壯美景色
  • 麥積山石窟文物保護七十年
    麥積山石窟-1992年📍天水|甘肅  麥積山石窟是中國石窟藝術中璀璨的一顆明珠,和莫高窟、龍門石窟  1945年,馮先生對東崖石窟洞窟情況整理並在《和平日報》上報導,引起多方重視,爭取了少量資金,對部分洞窟棧道以及寺院進行了維修,還請于右任先生提寫「藝並莫高窟,文傳庾子山」的對聯。  1947年初,馮國瑞先生邀請天水縣長方定中上山考察,並聯合地方有識之士成立了「天水麥積山石窟建修保管委員會」。
  • 方寸間展現抗疫勇士精神,泰州援鄂醫務工作者獲贈定製郵折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泰州先後派出5批援湖北醫療隊共62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湖北,為抗擊疫情貢獻了重要力量。7月30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泰州市分公司隆重舉行《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折捐贈儀式,為援鄂醫務工作者送上專屬郵折,向他們致敬。
  • 專家談援鄂感想:武漢醫務工作者作出巨大犧牲奉獻,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 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務處副處長費劍春表示,援鄂醫務人員身處前線,目睹了全國人民、各行各業為取得疫情防控勝利作出的努力和貢獻。費劍春說,在此次疫情防控戰鬥中,廣大武漢醫務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犧牲和奉獻,是真正的英雄。武漢本地的志願者、保潔人員、快遞小哥和執勤警察始終堅守崗位,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力量。「家鄉人民驅車千裡為援鄂醫療隊送來山東大饅頭、膠東大包等,改善醫療隊的飲食結構,提高醫療隊的戰鬥力量。」
  • 東方雕塑館——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方50公裡的麥積山鄉南側西秦嶺山脈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佔地面積215平方公裡,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被稱為東方雕塑館。
  • 宜春邀請全國醫務工作者來度假!
    二、參加對象 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憑本人身份證和有效執業證件,參加湖北省疫情工作的醫務工作者還要提供相關證明)。 三、優惠政策 1、全國醫務工作者實行景區門票免費。 2、全國醫務工作者的陪同人員實行景區門票半價優惠。
  • 透過甘肅石窟窺見恢弘文化 四集電視紀錄片《中國石窟走廊》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甘肅擁有得天獨厚的石窟遺存從長安到羅馬的絲綢之路,全線8000多公裡。其中,甘肅境內1500多公裡的狹長地帶是一段黃金大通道,它夾在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之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石窟走廊。沿著這條走廊,佛教石窟藝術走進了中國。紀錄片《中國石窟走廊》所做的,正是要集中呈現絲綢之路留給甘肅的這一文化胎記與藝術寶藏,讓千年石窟復活,讓觀眾走進歷史,發現一個石窟裡的精彩中國。
  • ¥3999元/人起【尋根天水 問道崆峒】甘肅黃河石林、崆峒山、天水麥積山石窟、寧夏沙坡頭、須彌山石窟 升級麥積山溫泉酒店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須彌山石窟】寧夏回族自治區內最大的石窟,其造像風格和藝術成就可與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相比,又歷經時代和歲月的修飾,更有積分歷史的厚重感;【特色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