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亞洲杯首次來到中國,在北京、濟南、重慶、成都四座城市舉辦,亞洲杯也由12支參賽球隊擴充為16支。16支球隊被分成4檔,東道主中國與日本、韓國、沙烏地阿拉伯一起成為一檔種子隊,其餘球隊將根據國際足聯排名進行分檔。
中國隊所在的A組,小組對手有巴林、印尼和卡達,中國隊23人大名單如下,守門員:劉雲飛、李健、孫壽博 後衛:徐雲龍、李瑋峰、鄭智、孫祥、孫繼海、季銘義、張耀坤、魏新 中場:李明、肇俊哲、邵佳一、閆嵩、李霄鵬、周海濱、鄭斌 前鋒:李金羽、李毅、張爍,某人。
這個名單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34歲的老將李明,在未能參加2002年世界盃後,再次回歸國家隊,並受到了阿里.漢的信任,司職右邊主力前衛;旅歐的邵佳一重傷傷愈不久,也被招到了國家隊;而前鋒位置人員稀缺,阿里漢只招入了四個前鋒,名不見經傳的張爍也能入選國家隊,讓人詫異。
首輪面對巴林,東道主中國隊居然兩度落後,但在困難的情況下,球隊艱難的2比2扳平。這場比賽戰罷,對國足謾罵之聲響徹雲霄,第二輪面對最喜歡的東南亞對手(如今東南亞隊也搞不定了),國足乾脆利落的5比0大勝對手,海歸邵佳一梅開二度,由此奠定了自己中場核心位置。第三輪面對卡達隊,必須取勝才能確保出線,亞洲杯第一次首發的徐雲龍頭球破門,最終1比0戰勝對手,中國隊順利闖進8強。
四分之一決賽是老對手伊拉克隊,中國隊連續兩次獲得點球,鄭智兩次穩穩罰進,加上首戰巴林罰進的點球,本屆亞洲杯,鄭智已經罰進了三粒點球,那個時候的他,被媒體譽為點球之王,罰點球時的技術、冷靜,是中國球員中不可見的,而就在那年11月17日世預賽對中國香港一戰,由於鄭智的點球未進,他被千夫所指,似乎鄭智根本不會罰點球,足球界就是這麼殘酷。最終中國隊3比0大勝卡達隊,闖進半決賽,而那屆伊拉克隊以國奧班底參賽的,雖然在亞洲杯上只打進了八強,但在當年的雪梨奧運會上,這支伊拉克隊獲得了銅牌,隊中頭牌就是國足苦主尤尼斯。
半決賽面對強大的伊朗隊,邵佳一率先把握機會破門,隨後伊朗隊扳平比分,兩隊120分鐘戰成0比0,比賽進入了殘酷的點球大戰。鄭智第一個主罰,穩穩的罰進,對手也罰進1比1;肇俊哲的射門擊在門柱上,對手再次罰進,1比2;替補出場的李霄鵬冷靜將球罰進,對手繼續罰進2比3;國足第四個出場的是22歲小將孫祥,孫祥頂住壓力,大力抽射破門,對手的射門打在立柱上,兩隊戰成3比3。最關鍵的第五輪,邵佳一穩穩罰進,罰進後的他,非常振奮,並招呼全場的中國球迷歡呼,在壓力之下,伊朗隊最後一個罰球的球員,打出了一個質量很低的勺子射門,被劉雲飛神勇撲出,中國隊最終5比4(點球4比3)戰勝伊朗隊,闖進了決賽,這是1984年亞洲杯後,中國隊第二次闖進決賽。
2002年,22歲的鄭智奪得了當年中國足球先生,至今他仍保持著中國足球先生最年輕紀錄,而到了2004年亞洲杯時,鄭智已經是毫無疑問的球隊核心,在俱樂部擔任前場核心的他,被阿里漢安排在了中後衛位置,與李瑋鋒搭檔,兩人相當互補,一個盯人,一個搶斷,一個防守穩健回追速度快,一個正面防守強頭球能力強,2004年亞洲杯前,只要兩人搭檔的比賽,中國隊從未輸過球。
但遺憾的是,由於肋骨被撞斷,一直帶傷作戰的李瑋鋒,決賽時無法上場,得到這個消息後,決賽對手日本隊全隊在更衣室狂呼。
決賽就不用我多說了,日本隊率先打進一球,隨後李明扳平比分,但不久後中澤佑二手球破門,卻被判有效,只好全力進攻的中國隊,在李毅浪費一次絕佳機會後,終於受到了懲罰,終場前被對手再打進一球,最終中國隊1比3敗北,無緣亞洲杯冠軍。
那時的日本隊,實力已經超過中國隊不少,但由於比賽在七八月份開打,日本的很多旅歐球員並沒有回來,而國足為了在本土亞洲杯奪得冠軍,全員召回,所以兩隊的實力此消彼長,差距並不大。很可惜的是,當時還在英超效力的孫繼海,得不到阿里漢的賞識,他只能當替補,右後衛主力是名不見經傳的魏新。多年後,我們還在回想,如果當年有VAR,可能決賽結果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