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套餐資費公布後,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5G手機的快速到來。當然,也順便促進了用戶購買5G手機的欲望。然而,沒有想到的是5G套餐資費出爐後更是衍生一種新的5G合約套餐。
換言之,這種合約套餐此前並沒有見過,並且跟以前的合約套餐不同。簡單給大家聊一下:目前,在京東上移動、電信有一種5G套餐合約機,但5G合約套餐匹配的不是5G手機,而是4G手機。與此同時,這些4G手機在售賣的時候,價格要低於正常水平,顯得非常有吸引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入手這些4G手機時需要注意一個「細節」,即移動/電信5G合約優惠版。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雖然標記的是5G套餐合約機,但買的是4G手機。進一步來講,這部分4G手機雖然叫做「合約機」,但不能用5G合約套餐。畢竟,4G手機本身不具備支持5G網絡的硬體。
此種現象一經媒體報導出來後,便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譬如,有網友表示,即使京東上架了5G套餐合約機,且包括蘋果iPhone 11、華為P30等在內,可買來5G套餐合約機用不上5G網絡,這樣的做法令人迷惑。也有網友認為,搭配著5G合約套餐售賣的4G手機價格確實足夠便宜,還是很有誘惑力的。總之,作為移動電信的新玩法,不少人對買4G手機配5G套餐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其實也能夠理解移動、電信的這種玩法。
首先,5G時代來了,但現階段並不影響4G手機的銷售。畢竟,4G、5G會並存相當一段時間。所以,運營商們為了快速推廣5G套餐,應該怎麼做呢?實際上,除了一些必要的優惠措施,還需要上述提及的新玩法。換句話來說,5G套餐合約機匹配4G手機,也是為了讓5G套餐在短時間內被人「接受」。由此,不難看出運營商們的「良苦用心」。
其次,現在很多人對5G網絡還處於觀望狀態,運營商需要解除這些人對5G的「認知」限制。一方面,國內市場用戶對5G的追捧已經到了一定高度,熱度起來了,但叫好不叫座。如何捅破最後一層「紙」,需要手機廠商、運營商們的持續宣傳。而借著4G手機價格降低的「風口」去給5G套餐宣傳一波,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途徑,至少不會引起用戶的反感。
再者,像華為、蘋果這樣的品牌,都具備很高的號召力。況且,iPhone 11、華為P30等4G手機也是今年雙11期間的火爆機型。所以,從影響力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上分析,也是能「堪當大任」的旗艦機型。
比如,中國移動5G合約優惠版的iPhone 11,包含了128元套餐24期,價格是4693元;198元套餐12期,價格是4527元;298元套餐12期,價格是4858元。單純地從iPhone11的價位判斷,勢必會受人青睞。同樣的邏輯,電信5G合約優惠版的華為P30機型也是一樣。
總之,個人認為運營商為了5G套餐的普及,也算是費盡心思。但如果是5G用戶的話,的確可以嘗試一番,而暫時對5G沒有興趣的用戶則還是入手普通版的4G手機吧。對此,大家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