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的賽季雖然已經結束,但媒體的狂歡顯然還並沒有,Shams新出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幫快船把鍋分一分。
其中提到了老裡對掘金的戰術時而讓隊員們很困惑,也提到了快船從未建立真正的化學反應,以及保羅-喬治在這支球隊的尷尬處境。
據Shams的消息源透露:快船有好些位隊友在季後賽中都和喬治有過一些言語上的爭吵,指責他在比賽中缺少責任感。
同時,在快船輸掉比賽的那個夜晚,喬治在更衣室發表了一番講話。大概是說這賽季的失利不算什麼,「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請隊友們為明年做好準備。但是有的隊友翻白眼,有的隊友表示很困惑。
如果喬治在搶七裡拿到了30分10籃板5助攻,同樣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來,效果可能會大不一樣。可惜他心中的那個「季後賽喬治」並未出現,當晚他只是那個16中4,三分11中2,拿到10分4籃板2助攻,附帶5次失誤的保羅-喬治。
當然更大的問題在於快船輸掉了他們在本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競技體育的道理其實很簡單:贏,一切都是你的;輸,那連呼吸都是錯。
這兩天恰恰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綠軍第二場輸球之後,更衣室爆發了可能是近代NBA以來最大的爭吵,按照記者們的說法,如果不是隊友們攔著,斯瑪特和布朗已經要幹上了。
但是雙方大吵了一架之後,綠軍贏球了,於是在最新的採訪中,斯瑪特是這麼形容這次爭吵的:
「我想用激勵人心來形容它。我們是家人,我們都很情緒化,也都充滿熱情,我們之間只有愛,可家庭成員也難免會有爭吵,比如說當你0-2落後時你絕不應該感到高興。
之後我們進行了一些談話,我不想看到我的球隊在0-2落後的時候還看起來那麼冷靜。比起贏得比賽,我更討厭輸球。困境是難免的,但在你看到彩虹之前都必將經歷一場風暴。」
如你所見,勝利讓一次「內訌」變成了「激勵人心的,在彩虹之前都必將經歷的一場風暴」。競技體育從來沒有問題,只有輸是唯一的問題。
喬治的問題在於,他好像從來沒有真正的贏過。
11-12賽季,喬治入行的第二年,步行者在東部半決賽遇到了邁阿密熱火,那輪系列賽喬治場均10分6籃板2.5助攻。
當時的喬治還是一個3D型的工兵球員,步行者的老大仍舊是丹尼-格蘭傑,但喬治在這一輪系列賽的上場時間僅次於韋斯特和格蘭傑,這昭示著他可能是一個打硬仗的球員。
那年步行者被熱火4-2淘汰出局,作為2這一方的喬治表現得中規中矩。或許當時有人看好他的未來,但沒人能想到他將成為步行者的老大。
下一年格蘭傑受傷,喬治異軍突起,成為了步行者表現最好的球員之一,也成為了步行者某種意義上的一把手,於是喬治的故事才真正在我們面前鋪陳開來。
當賽季,沃格爾教練帶領的步行者站到了東部第三的位置,人們開始期待著熱火和步行者的再一次相遇。但在那之前,他們先要搞定安東尼的尼克斯。
喬治是那輪系列賽裡,除安東尼以外看起來最好的球員,確實也是,步行者4-2淘汰了紐約,喬治的多項數據皆是全隊第一。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雙方戰成1-1平,相對重要的第三戰裡,喬治用17次出手拿到了14分,還伴隨著12中2的三分球,球隊在希伯特和希爾的亮眼發揮中拿下比賽。
第四場喬治依舊報以19次出手18分,以及9中1的三分球,喬治打了全隊最長的45分鐘,最終球隊險勝紐約。
第五戰喬治終於回暖,砍下全隊最高的23分6助攻,還摘下了6個籃板。但球隊遭遇紐約的瘋狂反撲,最終直到第六場才拿下這輪系列賽。
當然你可以說喬治的作用不是數據可以體現的,這點我也贊同,畢竟他們最終還是在東決和熱火相遇了。當年的天王山之戰,喬治劈下全場僅次於詹姆斯的27分仍然帶領球隊輸球,也更像是這一觀點的絕佳佐證。
但在絕命的搶七之中,喬治交出7分7籃板4助攻6犯規的答卷,完全抵消了對方陣營查爾莫斯的作用,則讓上述觀點成為了略帶一絲神秘意味的玄學。
我認為真正稱得上「季後賽喬治」的,只有14年東決的第五戰,主角仍是步行者和熱火。
當時步行者1-3落後,絕境之中,喬治28投15中拿到37分。更重要的是最後關鍵時刻,他連續命中兩記三分,幫助球隊鎖定勝局。
最重要的是,詹姆斯在那天扮演了查爾莫斯的角色,交出了7分2籃板4助攻的技術統計,更映襯得喬治無所不能。
下一場仍舊是絕命之戰,喬治拿到了全場最高的29分,但實際上熱火只用了半場就解決了步行者。喬治41分鐘的上場之間,更像是被行刑前的垂死掙扎。
再之後喬治的腿就斷了,「季後賽喬治」更像是一個多年前飄來的傳說,畢竟你很難稱讚一個常年在季後賽首輪徘徊的超級明星開啟了季後賽模式。
喬治最有機會證明自己的應該是去年,在開拓者和雷霆的那輪系列賽裡,他顯然就是最好的球員。但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打出最好表現的都是利拉德,而非保羅-喬治。
喬治當然也很出色,但更吸引人的,則是他那句「這不是一個好的投籃選擇」。
其次則是今年:時隔六年,喬治終於再一次突破了季後賽首輪,但最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搶七裡的表現,是他和哈雷爾的爭吵,還有諸如「我不是哈登」的名人名言。
喬治還有另一個困境:他好像從來未被置於如此多的聚光燈之下。
當年他還在步行者的時候,主要是因為熱火,才導致他成為了一部分焦點。但當時所有人都拿他當個新秀看,即便13和14年,他們連續和熱火在東決相遇,喬治也不過是個仍在新秀合同期內的未來超巨。
那時的喬治,也還帶著新秀的靦腆,不會像如今這樣放飛自我,隨時隨地可以吐出供世人解析的金句。
後來他去了雷霆,人們對他們的期望本身也不高,沒人會認為那支雷霆有衝冠的實力。
但現在他來到了洛杉磯——全美最喧囂的城市之一,他還和萊昂納德站到了一起,他們瞄準的是湖人,他們的目標是總冠軍。這使得快船整支球隊,當然也包括喬治,被放到了顯微鏡底下,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冠以不同的解讀。
這對喬治來說,不是一個好事,因為他的心思的細膩程度,可能和杜蘭特以及歐文在一個層級上。
否則也不會鬧出在網上和網友對噴,隊友們建議他關閉社交媒體的情況,也不會被隊友各種吐槽沒責任感了。
喬治現在要做的很簡單,想辦法明年和萊昂納德一起奪冠。如果成功,什麼都好說,如果失敗,那他生涯裡最好的奪冠窗口期可能就關閉了。
到了那時,「成為第二個霍華德」的言論或許將從史蒂芬-A-史密斯的嘴裡映照進現實。
謝謝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