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莞產兒童音樂劇
金羊網訊 記者餘曉玲、通訊員劉燕攝影報導:由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莞城街道辦文化服務中心、東莞(莞城)兒童音樂劇創作基地承辦的兒童音樂劇《木偶奇遇記》作品研討會,近日在東莞莞城英文實驗學校舉行。
在校師生共讀經典名作
1月20日至23日,《木偶奇遇記》在東莞市文化館星劇場共演出了7場,受到來自社會各界觀眾的好評。
兒童音樂劇《木偶奇遇記》根據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同名經典童話故事創編,在保留西方童話經典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注入中國文化的價值觀,以全新形式詮釋故事,獲得2015年度東莞文化精品專項資金扶持。本劇分為《匹諾曹誕生記》、《匹諾曹賣藝記》、《匹諾曹種金記》、《匹諾曹玩國變驢記》、《尾聲》五幕劇,時長約80分鐘,講述了小木偶匹諾曹在一次次奇遇中逐漸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小男孩的故事。
本劇的演員均為莞城英文實驗學校的在校學生。學校通過全校師生共讀《木偶奇遇記》,引導孩子們在故事中尋找合適自己的角色並報名參加海選,老師們將藝術表演、教育戲劇滲透在日常的課堂之中,再進行層層篩選最終確定演出人員,利用課餘時間和假日時間進行排練。
音樂劇《木偶奇遇記》演出劇照
專家共評佳作
國家一級編劇,原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歐陽逸冰等多位專家齊聚一堂,觀看了《木偶奇遇記》,觀摩了東莞(莞城)少兒音樂劇創作基地學生排練。研討會上,專家們對劇本、音樂、表演以及劇目的市場運作進行了討論,為進一步提升作品的藝術水準提出了專業意見。
「感動」和「驚喜」是專家們提及最多的詞,他們感嘆於這部達到專業水準的音樂劇,主創團隊、表演隊伍都是來自一所學校的師生。
「戲劇教育是我國近現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優良傳統,莞城英文實驗學校繼承了這個傳統,這是了不起的。」歐陽逸冰認為,該劇的文學劇本融合了中國文化的元素,使這部作品更具有創作性和獨創性。
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國家一級導演王佳納對一個學校能推出這麼一部出色的兒童劇感到驚喜,「所有的學生都非常安靜,非常專心,非常仔細,我覺得這個戲就了不起。」
文藝創作基地引領創作
兒童音樂劇《木偶奇遇記》是東莞(莞城)兒童音樂劇創作基地推出的作品。為繁榮文藝創作、打造文藝精品,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認定和扶持了一批具有較強聚集性和示範性的重點文藝創作基地。目前,全市共有41個東莞市重點文藝創作基地,涵蓋文學、文藝評論與理論、音舞戲劇、書畫攝影及影視動漫等門類,推出一批文藝精品,發揮了在藝術創作生產、展演和研究過程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市文廣新局高度重視莞產優秀劇目的打造,將《木偶奇遇記》作為2018年藝術創作題材論證研討的重點項目。該局希望創作團隊通過研討會能積極吸收專家們的真知灼見,不斷地修改、打磨,力爭將《木偶奇遇記》打造成為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好作品。
編輯:陽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