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恭迎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金尊分靈惠安寶勝寺暨兩岸三地兩宮一寺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2021-02-08 惠安縣媽祖文化研究會


以下:遶境花絮



寶勝寺——寂恩法師



惠安女舞龍隊

沿路虔誠信徒焚香頂禮



                                              寶勝寺簡介


600多年歷史


塵封多年 重現光彩


整個寶勝寺的建築和設計均由寂恩法師負責。據寂恩法師介紹,他出家之前一直在廈門從事景觀園林設計工作,在園林設計方面已經有近10年的工作經歷。2007年,一直與佛結緣的他機緣巧合,回到了惠安並在寶勝寺出家。


「寶勝寺雖然已有600多年歷史,但是被毀壞後只剩下基址,很多人只有在傳說中才知道一點點。」寂恩法師感嘆道。


為了讓寶勝寺重煥光彩,他開始查閱並收集寶勝寺的相關資料。根據史料記載,惠安「寶勝寺」(原名「寶勝庵」),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八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庵在惠安縣螺陽鎮林輞溪邊,古老相傳此地有飛鳳穴焉。

 

   層層疊起的七踩鬥拱、厚重的青石瓦、繪有圖案的金具……在福建省惠安縣螺陽鎮林輞溪邊,一座已經建起的寶勝寺伽藍殿佛教建築以其獨特的唐代風格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據悉,已經有600多年歷史的寶勝寺將在舊址打造獨特的唐代佛教建築。整體建築採用唐代園林式仿木結構風格,已建成大莊嚴殿、伽藍殿,法藏樓、般若樓及僧寮等建築正在建設中,唐式五重寶塔、露天33觀音像、放生池、琉璃殿、大悲殿、地藏殿、五百羅漢殿、佛教文化藝術中心亦在規劃設計中。


「重建後寶勝寺不僅在建築上追求細節,還將建學校和安養等場所,打造具有特色的集學習、修身、養性為一體的園林式場所。」福建惠安寶勝寺寂恩法師說,「屆時,在惠安寶勝寺,你不但可以看到重現後唐代佛教建築的精髓文化,還可以在這裡結緣眾生,得到身心等各方面的修養。」


據了解,寶勝寺從2010年開始在舊址重建,一期建築27畝。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全部重建工程的十分之一。在接下來的10年內,將陸續進行學校和安養等場所的建設。今後,寶勝寺將成為全國佛教建築上的一大亮點。


                                               

                                                   臺灣朝天宮簡介

北港朝天宮是雲林最著名的廟宇,也是臺灣媽祖的總廟。朝天宮建於清康熙33年,經歷的多次的修繕後,目前列屬於二級古蹟。前殿為歇山重簷式建築,中央是「三川門」,兩邊各為「龍」、「虎」門,屋頂上方布滿交趾陶剪粘。第二進正殿為三重硬山式建築,供祀天上聖母、鎮殿媽、湄洲媽祖等30尊媽祖神像。第三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左右分別祀奉文昌帝君及三宮大帝,中門有石鼓,左右二門各設石枕。第四落,聖父母祀中室,開出堂於左,南華閣左右,武城閣則為朝天宮南管樂社所在。


北港朝天宮的慶典:

送神儀式

北港朝天宮於農曆過年前,有一連串的祭祀活動,為迎接新年及媽祖誕辰的慶典,每年農曆12月20日由廟方清洗殿宇,將一年來的塵埃給清除乾淨,有除舊布新的意義。農曆12月24日由廟方執事者舉行送神儀式,以素果祭祀神只,恭送廟內列位諸神,並象徵性的關閉廟門至祭祀典禮結束。

搶頭香

除夕當日晚上9點30分,朝天宮再度關閉廟門,準備正月初一子時"搶頭香"的活動。當廟門開啟時,信徒蜂擁而入,希望能搶得頭香,為來年帶來好運。在節慶習俗中,農曆正月初四為"接神日",朝天宮再度關閉廟門,以迎接眾神只的降臨。

接神儀式完成後,再開啟廟門,當日並由廟方主事者抽出公籤(又稱"四季籤")以預測未來一年中各行各業的流年運勢。公籤抽出後,張貼於三川殿內公告周知。

迎春繞境

朝天宮於元宵節時,舉辦媽祖"迎春繞境"活動,商家為表示對媽祖信仰的虔誠,並期望媽祖能保佑生意興隆,在媽祖繞境時,會準備大量的炮竹置於媽祖的鳳輦神轎下,稱為"炸轎",炮竹愈多,表示來年生意會愈好,也為繞境活動帶來高潮。

三月逍媽祖

"三月逍媽祖"是北港朝天宮的年度盛會。每年農曆三月十九這天,北港家家戶戶都會辦桌請遠方來的親友共同享用美食;在廟口的繞境隊伍出發後,北港街頭鞭炮聲四起,信徒即知道媽祖繞境隊伍出巡了,沿路每戶都會準備香案,水果和金爐恭迎聖駕,這在別處是少見的。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的信俗2008年7月11日被指定為"臺灣文化資產"之民俗類,並與臺東炸寒單、鹽水蜂炮並稱"臺灣三大炮"。

摺疊編輯本段朝天宮三寶

朝天宮的三寶是經由研究媽祖文化的學者認定而來,分別是寶璽、缽和昭應錄。

寶璽:最初隨媽祖神像渡海而來,全臺灣僅有北港朝天宮媽祖有寶璽。

缽:樹璧和尚的缽上刻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家臨濟宗傳下。

昭應錄:記載媽祖升天后救世感應事跡。


                       霞霖媽祖宮簡介

霞霖媽祖宮史略


     霞霖媽祖宮(古稱下林媽祖宮) 始建於明永樂九年(1411), 位於泉州市惠安縣小岞鎮前內宮山東側, 奉祀湄洲媽祖, 系湄洲祖廟第四分靈, 俗稱四媽. 是時前內頂許林氏族人於明建文年間(1399-1402) 在海上捕撈, 歸航時發現一飄浮木料隨船而來, 拾而歸之, 置於祖祠內待作燃料, 時日久之, 形態奇異, 聞有香味, 略有血跡皺紋, 更有一林氏夜夢媽祖分靈於此, 嘗識之士見之謂「檀香木」 也. 嗣後即往泉州府雕佛廠雕塑媽祖軟身瑞像一尊, 肢體連圈精雕, 骨節活眼穿梭, 手腳靈動自如, 背部刻有「泉州西藏國第三世雕刻」(今稱西藏閣), 宮中現置畄著明代獨角麒麟石一塊, 長70公分闊42公分高18公分, 經考証約450-500年間, 尚有媽祖乩題對聯「九牧花蕊永樂開, 七妹跨海功復臺」 該聯蘊含著神的分靈姓氏名字及鄭成功光復臺灣的字義. 

     原宮位於前內宮山東側, 俗叫下林媽祖宮, 今改為霞霖媽祖宮, 然年湮代逺, 舊宮祝融殆盡, 媽祖正駕金身被弟子搶救在民間傳遞敬奉, 後鄉人稱為抱顯媽. 現舊宮址尚有古井一口為記, 宮前一座「字紙亭」 舊址.

     在1966年文革反三封破四舊期間, 媽祖軟身金尊被弟子康玉明藏匿家中, 村民無一所知, 而免遭一劫. 故在1974年改革開放前夕, 善信弟子康克芳提倡重塑副駕媽祖金尊, 並於1984年三月廿三日天上聖母聖誕抵湄洲祖廟晉香. 在盛世年華, 海晏河清, 媽祖靈聖, 選址擇地於前峰村漁港海灘鳯穴寶地, 此地山明水秀, 風光宜人. 遂於1998年元月初八日破土動工, 同年殿堂初具規模, 逃難三十多年的元始媽祖正駕金身重光, 新廟舉行隆重入宮儀式, 張燈結綵, 鳴鑼開道, 綾羅綵旗, 弄龍舞獅, 民俗裝閣, 鑼鼓喧天, 鞭炮連天, 奉迎媽祖晉宮入殿.

     時逢盛世, 國泰民安, 小岞四澳漁村, 信仰海上女神「天上聖母」 甚盛, 廿二位神座聯合一體, 舉行巡境朝拜盛典, 雲集全鎮善信男女, 盛況空前. 此舉促進霞霖媽祖宮香火更加鼎盛, 有祈福禳災, 求卜問卦, 酬神還願, 造船建厝,有求子息, 求財氣, 求平安…. 等, 有求必應, 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朝拜如潮, 香燭如林.



惠安寶勝寺攜:

                 臺灣雲林北港朝天宮     

                       小岞霞霖媽祖宮恭祝全縣人民:


                   新春快樂!福祿雙全!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今天媽祖又來潮汕了,這次是臺灣「烏面媽祖」…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金身,今天2018年10月2日下午分靈和平下宮天后古廟媽祖紀念館。
  • 臺灣「烏面媽祖」金身巡安谷饒,保佑合境平安!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金身,今天2018年10月2日下午分靈和平下宮天后古廟媽祖紀念館。為了恭迎臺灣北港朝天宮「烏面媽」」在2018年10月2日 農曆(八月二十三日)分靈和平下宮天后古廟。這次活動,是繼去年湄洲媽祖金身巡安潮陽和平之后又一盛事,旨在發揮媽祖文化積極作用,推動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的血脈聯繫,共同譜寫兩岸和平發展的美好願景。
  • 300多年頭一遭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活動今年停辦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活動停辦。(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農曆3月19、20日媽祖出巡是島內第1個被列為重要民俗的宗教活動,每年吸引成千上萬人潮迎神賽會。今年受疫情影響,朝天宮董監事會昨天(9日)開會一致通過停辦1年,也是朝天宮創廟300多年首次停辦。
  • 媽祖聖誕 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改在線祝壽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今年因疫情取消媽祖聖誕遶境,廟方為方便信眾向媽祖祝壽,推出「媽祖季祝壽祈福」在線祝壽活動,並免費提供1萬個公益名額給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希望藉由媽祖信仰力量安撫人心,共同度過此次疫情。
  • 臺灣寫真:小鎮北港,這裡有媽祖300年不墜的香火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朝天宮文化組長紀仁智告訴近期來此訪問的中新社記者,早在光緒年間,這個臺灣中部的農業小鎮就有聯繫金門、廈門、安平(臺南)的商船航路。1894年從福建到雲林任儒學訓導的倪贊元在其《雲林縣採訪冊》中描述,(北港)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俗人呼為小臺灣。
  • 【文化臺灣】白沙屯+大甲+北港 圖解媽祖繞境-廟會走透透
    傳統文化、民俗風情、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廟會信息,弘揚傳統文化!更多精彩請登錄廟會走透透官網。白沙屯+大甲+北港 圖解媽祖繞境日前,臺灣文化主管部門委託遠足文化出版《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大甲媽祖繞境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3本圖解導覽,讓民眾在參與、體驗媽祖繞境之際,也能了解媽祖文化的核心價值。
  • 昨苗慄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抵達北港朝天宮
    據臺灣媒體報導,苗慄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往北港朝天宮進香,今天抵達,隊伍浩蕩,人潮滾滾,鞭炮響徹雲霄。  有170多年歷史的白沙屯媽祖到朝天宮進香,21日起駕,跨過苗慄、臺中、彰化、雲林4縣市,徒步50小時、經200多公裡,上午抵達北港。
  • [兩岸春節]媽祖年俗連結兩岸情
    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新北土城五穀先帝廟、臺北萬裡漁澳順天宮等臺灣宮廟的代表,跨海前來出席。  東莊鎮位於醴泉半島,與「媽祖故裡」湄洲島同處一個港灣,是莆田重要的「海上絲綢之路」商品集散地,古港遺蹟豐富,媽祖文化傳承悠久。當天,兩岸媽祖信眾在此共賀東莊鎮蘇厝村望海閣媽祖公園的媽祖聖殿、媽祖書院、涼亭、天妃廣場新建落成。
  • 臺南安平天后宮連續三年回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4月19日,臺灣臺南安平天后宮一行360人,在主任委員張省吾的率領下,身著統一廟服,恭抬分靈媽祖,以浩蕩的陣頭,連續三年回媽祖故裡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 華陽珠珍媽祖移駕臺灣金山聖安宮
    應臺灣萬裡聖安宮主任委員吳春雄等的邀請,24日上午9點30分媽祖金身起駕,大雅永興宮主任委員朱宗敏率全體委員恭送珠珍媽祖移駕金山聖安宮。     中午11點30分, 媽祖鑾駕抵達臺灣下寮聖安宮,主任委員吳春雄率全體委員舉行隆重迎駕儀式,並請蓮花三太子金身在聖安宮廟前以最高禮節恭迎媽祖鑾駕,這是臺灣廟會的文化傳統。
  • 【媽祖】白沙屯媽祖迴鑾 信眾跟著媽祖走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
  • 「仙臺一家親」兩岸媽祖巡安楓亭站,共祈媽祖庇佑!
    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也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楓亭熱線訊,11月25日為期4天的「仙臺一家親」媽祖文化第四次交流活動在仙遊縣楓亭鎮蘭友三媽宮拉開帷幕,上午,來自臺北松山慈佑宮的媽祖在楓亭古街上巡安繞境,並在蘭友三媽宮享用了午餐,雖然細雨濛濛但絲毫未減兩岸媽祖信眾的熱情。
  • 【媽祖】兩岸媽祖信眾再聚銀同天后宮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
  • 天下媽祖同祈福,共賀新春心相連 ——2021中國山東媽祖辛丑新春祈福暨媽祖人拜大年活動在青島舉行
    農工黨中央聯絡委、農工黨山東省委、山東省文旅廳、青島市人大民僑外委員會、青島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青島市臺港澳辦、青島市文聯、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農工黨青島市委有關同志,以及潘基文基金會中方事務代表楊大為、大國學院副總幹事,《本來如一藏》副主編劉鵑教授、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趙起良、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會長劉明冉出席新春祈福活動。「中華民族一家親」。
  • 張 珣 媽祖石雕巨像化宗教象徵意涵的變遷
    1997年,湄州媽祖金身巡遊臺灣102天。2004年十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表示國家界定媽祖信仰為媽祖文化。2006年一月,胡錦濤主席考察福建時強調,福建要好好地運用媽祖信仰,以進一步促進兩岸交流。2009年九月三十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將媽祖信俗列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成為中國第一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信俗類遺產。
  • 兩岸信眾同聚湄洲,共慶紅木媽祖開光安座
    攝/宋旭江    5時許,在通贊獨特的唱聲中,此尊紅木媽祖像開光儀式開始,現場兩岸媽祖信眾沐手拈香,虔修祖餞,向紅木媽祖行三跪九拜之禮,迎祥納福。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榜說,紅木媽祖是繼漢白玉媽祖、翡翠媽祖、金尊媽祖之後祖廟打造的又一力作,在全球媽祖信眾中將產生廣泛影響。
  • 【媽祖】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赴臺開展媽祖文化交流 拜訪10家媽祖廟
    訪問期間,趙會長與南天宮陳正信董事長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晤,雙方表示要加強合作交流,並以此為平臺促進兩岸人民的友誼。11月5日,恰逢臺灣媽祖聯誼會37次會員大會在基隆聖安宮舉行。臺灣本地近百家宮廟參加盛會,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新加坡萬天府等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先生在致辭中首先歡迎趙會長及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一行。
  • 郭臺銘宣布媽祖要他出來選「總統」,這個媽祖廟裡長大的孩子!
    回到朝天宮,他問媽媽:「海的那邊是什麼?」媽媽在媽祖塑像前拜了三拜,站起身說:「海的西邊,是湄洲島,是媽祖!」臺灣北港朝天宮 在新北市板橋慈惠宮裡,媽媽在媽祖像前的香爐裡插上一炷香,郭臺銘看見香的煙霧嫋嫋,升向天空。
  • 兩岸同根,祈福同心
    此次活動由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主辦。活動伊始,膠州市三鋪龍拳研究會精彩的武術表演,博得了臺下觀眾熱烈的掌聲。「三鋪龍拳」前身為「劉家拳」,起源於明末,清朝道光年間興盛。今天,三鋪龍拳研究會的武林高手已遍布全國各地。趙起良會長在儀式中表示,「媽祖信仰是兩岸人民的共同信仰,通過幾年來青島和臺灣兩地媽祖文化機構的交流互訪,感受到兩岸媽祖人的真誠、友誼。
  •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三屆五次會員大會在福建湄洲島舉行
    在對2020年的主要工作進行總結時,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協會的工作主要體現在十個方面:一、總結經驗 全面系統 客觀實在;二、會員大會 認真組織勝利召開;三、平行論壇主題鮮明影響深遠;四、1060周年媽祖華誕隆重熱烈;五、迎春祈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六、疫情防控積極助力反響良好;七、品牌打造循序漸進紮實有效;八、踐行大愛服務社會蔚然成風;九、聯絡交流精彩紛呈碩果纍纍;十、輿論宣傳學術研究氛圍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