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作者 / 念念
1
放假期間,我與好友曉青約了一起去爬山。因為各自忙碌,我們已是許久未見。但友情就是這樣美好的一件事,無論多久沒聯繫,再見面時就像是從未分別。
其實細數起來,我與曉青已相識整整二十年,從年少到婚嫁,最好的時光裡,我們都是相伴著走過來的。
那天的陽光很好,我們穿上運動衫,打算來一場山中晨跑。跑到盡興處,稍作休憩的曉青像是忽然發現了什麼大寶藏,開心地朝我大喊,「快看、快看,這裡有一叢野生的蘭花!」
當時我正拿著手機拍照,循聲望去,卻被眼前的她吸引住了目光。就在那一瞬間的鏡頭裡,我仿佛看到當年那個扎著高馬尾、眼裡閃著亮光、笑容總是燦爛無比的姑娘,又重新站到了我的眼前。
我把拍下的照片給她看,故意逗她,像不像十八歲的少女?她哈哈大笑,雙手捂頰,促狹地朝我眨了眨眼:什麼叫像不像,本姑娘本來就只有十八歲好嗎?彼時,山中靜默,空氣香甜。我與她,兩個年近四十卻非要努力裝嫩的女人,相伴而坐,愣是把彼此笑出了魚尾紋。
笑到最後,曉青像是忽有所感,轉身說道:「其實以前特別害怕變老,但現在真的釋然了。心若向陽,相信不管在生命的哪個階段,都可以活出應有的精彩。」
是啊。雖然走過半生,我們都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路途,無論是我曾經的求職無門,還是曉青後來的中年失婚,每一步走來都各有各的不易。
但我們仍要感謝歲月。因為正是在得與失中,我們學會了堅強,獲得了勇氣,也懂得了該如何在人生長河中去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歲月不會停止流逝,但一顆敢於熱愛、敢於追尋的赤子之心,卻可以讓青春永駐。
2
在網上看到一位大學生寫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傍晚打籃球的時候,他發現有一個農民工大叔坐在旁邊的臺階上,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眼裡寫滿了羨慕。
那天,剛好這位大學生所在的球隊少一個人,於是就心血來潮地邀請大叔一起打球。大叔的球技並不好,平時應該是少有機會上場,但他卻打得比所有人都認真。唯一突兀的是,在全場潔白的運動鞋裡,只有大叔腳下穿著的是一雙沾滿了泥漿的黃皮鞋。
那場球,大叔他們輸了。他主動跑去買水分給所有的隊員,邊遞水邊道歉,說自己不會打,臉上卻難掩開心之情。
「原來,少年不一定非要等同於年輕,也可以如同這位四十幾歲的大叔一樣,即使歲月加身,依然不忘初心。」那位大學生寫在文末的一段話,讓我備受感動。
說到底,年齡不是判斷一個人老去與否的惟一標誌。只要你的眼中還有希望,只要還擁有一份赤子之心,哪怕歷經滄桑,也永遠不會喪失年輕的資格。
3
我們都曾年少,我們終將變老。而人生,就是穿行其間的這條漫漫長路。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與天真作別,就要用堅強與冷硬武裝自己,就要讓自己變得麻木世俗。
在通往成長的路上,我們終會明白:真正的成熟,是學會在歲月的洪流中,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因為這份年輕,我們才可以無所畏懼,才能迎著風雪勇敢前行。哪怕一次次摔倒,依然絕不服輸地爬起來,繼續與生活較量。
也因為這份年輕,我們才可以不計得失,才能為了心中所期而全力以赴。哪怕行至黑暗處,依然堅信等在不遠處的光明。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願我們都能在漸行漸遠時不失純真。縱使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作者:念念,80後女子,可文藝,也可理性,堅信只要念念不忘,歲月必有迴響。
朗讀者
李一揚,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主持人。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黃曉青 李一揚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曾欣悅 審核:楊佳音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