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情人,我一點都不羞愧。我有兩個情人,我對她倆的愛一樣多。」,Mary Wells
前些天有位30多歲的女士加我,問了我一個看似簡單,卻極難回答的問題。她說:「我老公出軌了,但他跟我坦白了,他說他愛上了別的女人,但是他說他也很愛我,兩個人都放不下」。她還說,「我覺得老公就是不愛我了,怎麼可能同時愛上兩個人,要是我肯定只一心一意地愛他,這個王八蛋。」
一個人真的可以同時愛上兩個人嗎?愛情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排他性,如果連排他性都沒有了,那還能稱之為愛情嗎?
我從未有過同時愛上兩個人的經歷,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有些超綱。為了弄清其中的玄妙,我查閱了大量資料文獻,研讀了那些聲稱自己曾同時愛上兩個或者更多人的作者寫的文章,總算從中獲得一些感悟。這篇文章將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可能同時愛上兩個人,並在最後附上我的觀點和答案。
1. 反方觀點:一個人絕無可能同時愛上兩個人
反方的觀點很明確,即:愛一個人就意味著為他付出全部(包括心、靈魂、身體)。這也意味著如果你要愛上另外一個人,就必須先拿回自己對前一個的那些付出,再把心、靈魂、身體奉獻給下一個你愛的人。這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心、靈魂、身體都是有限的,一旦把它們都給了一個人,就沒有多餘的給其他人了。
這種說法顯得有些經不起推敲,如果說一個人的金錢和時間有限還算說得過去,把錢和時間都給老婆了,就沒有多餘錢和時間花費在另一個女人身上。但是心、靈魂、身體就不一樣了,這些都屬於愛,愛是一種情緒,而情緒並非簡單的非此即彼,只能花在一個人身上。最簡單的一個反例:母親會把自己的愛平分給每一個孩子,並不會光愛老大去了,老小撂下不顧了。
既然母愛可以平分給多人,那為什麼兩性的愛就無法平分給多人呢?
2. 沒有唯一的愛,只有偏愛
愛是一種感情,而感情可以分攤到多個人身上。所以唯一的愛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偏愛,即:對一個人的愛遠遠超過了其他人。
「講不聽偏愛,看我感覺愛,等你的依賴,對你偏愛。」,張芸京《偏愛》
愛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一個人投入的總和,這個「投入」包括關注、關心、思念、性衝動等等。當我們對一個人的這些「投入」達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會對這個人產生愛的感覺。重複增加這些「投入」會使愛的感覺越放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跟一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容易把他當成伴侶,會對這個人說我愛你,而不是對街上任何一個人說。
那麼什麼情況會出現同時愛上兩個人呢?
當你對兩個人的投入相差無幾的時候,你就會無法辨別到底哪一個才是你的真愛。雖說愛中只有偏愛,通常可以分辨出愛誰更多一點,但當你對兩個人的付出差不多時,就連自己也分辨不出到底愛誰多一些了!這也就形成了「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這種情況。
3. 我們可以同時愛很多人,但精力有限,道德也不允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同時愛很多個人,甚至可以控制自己平均付出對每個人的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時間、金錢、精力都非常有限,我們很難把感情投入到更多的人身上。再加上道德的約束,很多人會控制自己不對超過一個人的另外的人付出感情,人們同樣會對那些已經得到「真愛」,已經結了婚的人敬而遠之,這都大大削弱了同時愛上多人的可能性。
所以答案不辯自明,一個人真的可以同時愛上兩個人。這樣我想起林徽因,想起她跟丈夫梁思成還有鄰居金嶽霖的絕代佳緣。愛情的真誠讓林徽因對丈夫坦白了自己的多情,智慧的梁思成選擇信任妻子並成就了兩人在戰亂中相互扶持的一生。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那你的呢?你覺得一個人會同時愛上兩個或者更多人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