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史記·殷本紀》:「北裡之舞,靡靡之樂。」
而則會「靡靡之音」的代表人物就是當年的天后鄧麗君。因為沒有改革開放的那個年代,我們的歌曲都是鬥志昂揚的,而鄧麗君的歌聲比較溫柔,叫人聽了有一種陶醉的人感覺,所以大陸就把她叫靡靡之音。
因為鄧麗君的是王菲的偶像,王菲還發行了一張專輯叫《菲靡靡之音》來為鄧麗君正名。雖然鄧麗君因此受過很多來自各方面的抨擊,但是她的歌曲依然廣受大眾喜愛,當時的李谷一,程琳等人都深受「靡靡之音」的影響,還有朱明瑛在1984年春晚上演唱的《回娘家》其實原唱就是鄧麗君,所以當時禁過一段後又解禁了!
鄧麗君的時代已經過去,她的歌曲成為經典也成為記憶。如今再說靡靡之音,腦海裡不會首先想到鄧麗君的歌曲,反而有首粵語歌個人認為是彭羚和黃耀明演唱的《漩渦》。真正意義上讓我心動的靡靡之音。
《漩渦》聽過許多其他的版本,但都沒有彭羚和黃耀明的版本撓動人心。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以為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歌,然而沒想到,卻是21世紀初的歌。彭羚與黃耀明的聲線,一個是性感女人的極致,一個嫵媚男人的極致。只有兩個如此性感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才能產生這種色而不淫的化學反應。
《漩渦》這首歌無論是從詞曲,編曲,黃耀明的聲線,彭羚的嫵媚與愛恨濃濃的情感,兩人默契十足的配合,多說任何一個字都會破壞這首歌的完美。這首歌裡包含了所有你最愛的粵語精髓。
雖然說這首歌彭羚和黃耀明的合作近乎完美,明哥和這首歌的氣質也很配,但個人卻覺得其實彭羚的聲音才是真正的亮點,靈魂所在。她的演繹使得黃耀明成了綠葉,而她是那朵紅花。
對於彭羚我了解的並不多,她紅的時候我還小並不關注港樂,等我開始喜歡粵語歌了,她早已退出相夫教子。但我的記憶裡卻一直有她。
在我的記憶裡,她是和《囚鳥》連在一起的。小時候第一次聽到便渾身起雞皮疙瘩。這首歌,也是我心目中最難演繹的曲目之一。很多歌手也翻唱過這首歌,也唱出了自己的風格,但是那種苦澀、幽怨得讓人心疼,少一分就顯得無味,多一分便徒增做作的味道也只有彭羚能詮釋出來。
就好像《漩渦》的淺吟低唱,絲絲入扣,迂迴婉轉也只有彭羚能夠娓娓道來,並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