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項口罩測試:這樣戴,外部細菌「洩露」率100%

2020-12-26 澎湃新聞

口罩能幫我們阻擋病毒,但如果脫戴方法不當,會大大降低它的防護作用。

日本MBS電視臺一檔節目做了測試發現,錯誤的佩戴方法,會使口罩的過濾作用大大降低。

《生命時報》整理4個脫戴口罩最容易犯的錯誤,並教你如何正確使用,讓口罩更有效發揮防護作用。

受訪專家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靳向煜

本文編輯丨鄧玉

4種口罩錯誤脫戴法

1. 沒有完全貼合面部

口罩和臉之間留有縫隙,人在呼吸時,氣流會流向縫隙。

日本MBS電視臺這檔節目讓一位女士戴口罩,不貼合面部。

圖片來源:微博@林萍在日本

醫生使用特殊設備,測量口罩外側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有多大機率從縫隙進入口罩內側。

測試發現,外部細菌洩露率達到100%。

也就是說,口罩與人臉留有縫隙,會嚴重降低口罩的過濾作用。

正確做法

戴口罩時按一按鼻子,貼合整個臉部。戴好後深呼吸,口罩一鼓一鼓就表示戴得很嚴實。

2. 口罩不分正反

口罩戴反,呼出的水蒸氣無法透過,戴一會兒口罩溼了,就喪失了阻擋作用。

正確做法

一般顏色深的是正面,顏色較淺的是反面,帶有金屬條的部分應在口罩上方。

3. 摘口罩時手碰觸口罩外側

很多人摘口罩時會不經意接觸口罩外側,口罩外側是最髒的,用手直接從外摘下口罩,會為病毒打開接觸傳播的通道。

正確做法

用手拿住耳繩取下,不要碰觸口罩外側,摘下口罩後洗手。

4. 口罩用完剪碎扔掉

口罩可以阻擋飛沫,但無法明確病毒在口罩外側上的殘留時間和數量。剪碎口罩很可能通過觸摸口罩外側,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

正確做法

普通人使用過的口罩丟棄在封閉的垃圾袋裡,按生活垃圾分類要求處理即可。疑似病例或其護理人員用過的口罩,按照醫療廢物處理。

如何鑑別口罩真假?

面對「口罩荒」,假口罩也大量出現在市場上,專家提醒,可以通過下面幾種辦法鑑定。

利用包裝信息查驗真偽

醫用口罩作為醫療器械,企業必須獲得生產許可證號才可生產,該號可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來查證。

點擊「醫療器械」「國產器械」,輸入要查詢的企業名稱,就可以查詢口罩的詳細信息。

口罩中是否含有熔噴非織造布

口罩中起到關鍵防護作用的是熔噴布。由於價格較高,部分偽劣口罩未使用。

可以通過兩個方法判斷:

剪開口罩觀察中間層。熔噴布位於口罩中間層,其結構緻密,呈白色;而紡粘布結構相對疏鬆,透明度較高。另外,熔噴布強力很低,手扯即破;紡粘布強力較高,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撕破。

外觀直接觀察。熔噴布結構緻密,幾乎不透光;很多不含熔噴布的偽劣口罩透光度較高,佩戴時面部皮膚依稀可見。

是否帶有靜電

為了使呼吸儘可能順暢,同時達到防護要求,合格的口罩用熔噴布會經過「駐極工藝」。

駐極後的纖維表面帶有大量電荷,通過靜電吸附效應攔截微細顆粒物。因此,其對頭髮、鐵屑等會產生明顯的吸引。

雖然單個口罩中的熔噴布用量較小,吸附頭髮的效果不太明顯,但電荷的存在也可以使它吸附在牆壁上。

部分偽劣口罩中儘管有熔噴布,但未經過駐極,或者因技術不過關、存放時間過久等原因導致電荷大量消散,其防護性能自然也就不達標了。▲

部分內容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夏天戴口罩覺得很悶?日本某公司創意研發給口罩加微型風扇
    由於遭受疫情的影響,固然如今是炎炎夏日,出門在外卻不得不戴上口罩。在好朋友的邀請下出去玩耍,戴著口罩在高溫下行走半個小時就會覺得呼吸困難,汗如雨下,美美的妝容一下子就花了臉,很讓人煩惱,如果此時能有一個小風扇就好多了。
  • 日本開始在商場測試「機器人店員」 檢測顧客是否戴口罩等行為
    據CNN報導,日本大阪府的一家商店正在測試一種新型「店員機器人」,它能檢測出顧客有沒有戴口罩。據研發者、國際先進電信研究所(ATR)發布的消息稱,這款機器人用於在商店內走動,並提供顧客服務,例如引導顧客購買產品。
  • 劍橋AI模型力證口罩逆天作用:100%的人戴口罩,疫情根本不會擴散
    為什麼日本在社會秩序照常的情況下疫情甚至一直不溫不火、沒有爆發?為什麼擁有發達醫療資源的歐美社會在疫情傳播過去之後一潰千裡?相信大多數東亞人心中都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戴口罩!醫療體系再發達,頂不住歐美人民頭鐵啊。全球很多研究人員也在致力於用科學研究證明戴口罩的重要性。
  • 是口罩還是面具,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戴口罩?
    而在日本,口罩幾乎是生活必需品。在日本公眾場合總能看到戴口罩的人,眼鏡店甚至會以「戴口罩不起霧」作為眼鏡賣點。在中國興起面部識別技術時,就曾有網友調侃,這招在日本行不通。據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數據,2018年度(2018年4月-2019年3月)本國生產11.1億隻,進口44.3億隻,合計共55.4億隻,扣除庫存後,全年度消耗口罩55.21億隻。
  • 口罩戴2小時 內側細菌數量增6倍
    對此,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許士玉副教授說,雖然細菌一般都喜歡暖和,但有一些細菌和病毒嗜冷。冬天低溫雖然對細菌生長有抑制作用,但細菌、病毒並不會死亡,只是繁殖速度慢了,存活條件還具備。冬季,佩戴的口罩在冷熱交替下容易潮溼,口罩內側就會變成細菌大量繁殖的「溫床」。大家都知道用過的口罩外層最「髒」,那麼,口罩內側也會有細菌嗎?
  • 男人不刮鬍子口罩白戴?專家:還有很多方式都是錯的!
    抗疫期間戴口罩,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病毒通過口鼻及呼吸道侵入身體,密封性是安全、正確、有效佩戴口罩的一大關鍵指標。口罩如果戴不對,會讓預防效果大打折扣。美國疾控中心(CDC)2017年曾在其官網刊文指出,戴口罩前不刮鬍子,會大大降低防護效果,因為鬍鬚會影響口罩密封性。
  • 抗菌率99.999%,口罩壽命延長六倍,我校斯康教授率團隊研發光觸媒...
    疫情發生以來,我校斯康教授帶領團隊緊急研發口罩伴侶等光觸媒消毒抑菌系列產品,利用「光觸媒」的黑科技原理,讓口罩使用壽命大大增加。此外,該產品在殺滅細菌病毒的同時,作用時間長,自身安全無毒。斯康是我校工學院教授,也是浙江安吉雲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工程師。
  • n95口罩的正確戴法 N95口罩用多久要更換N95口罩哪些人不能戴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主要分N95口罩和手術口罩兩種,各有不同的功能,而且戴口罩的方法要正確才能發揮抵抗細菌的作用。 N95口罩正確佩戴方法:  1. 先將頭帶每隔2-4釐米處拉松,手穿過口罩頭帶,金屬鼻位向前。  2.
  • 戴口罩運動時的「講究」
    口罩作為有效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工具,目前似乎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那麼,我們每天佩戴口罩,除正確佩戴、定期更換外,如果運動時有什麼「講究」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戴口罩劇烈運動時的危害戴口罩尤其是佩戴N95或KN95等口罩時劇烈運動會限制呼吸、加重心臟負擔,嚴重者危及生命。
  • 對日本人來說口罩究竟有多重要?羽生結弦的9層口罩能洗100次
    日本政府還以最快的速度贈送口罩100萬隻,武漢的友好城市大分市更是不遺餘力。 日本是口罩消費大國,戴口罩成了日本的文化。這個文化的形成由來已久。 據史料記載,廣義的戴口罩歷史在公元前就有了,近現代流行是源於1918年到1920年那場「西班牙流感」。當時全球有6億人感染,2000萬到4000萬人死亡,成了世界性的瘟疫。
  • 經此一疫 世界都將戴上口罩?
    1895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猜測,醫生和護士在進行手術時說話,他們口鼻的飛沫會沾染到傷口,飛沫中的細菌會導致傷口惡化。因此,萊德奇建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時,用單層紗布來包裹住口鼻,避免飛沫進入傷口。這種方法讓病人的感染率大大下降,紗布口罩由此在歐洲醫學界得以推廣。
  • 日本人為何天生喜歡戴口罩?
    僅小小的口罩一項,2019年全日本就創下了370億日元的巨大市場。 這樣催生出了美型口罩、小顏口罩等相關周邊產品又增加了一部分「口罩依存症」患者。
  • 口罩中為什麼有鐵絲 這樣帶口罩才正確
    當時的口罩只能軟趴趴的貼在鼻孔和嘴巴上,換了誰都會覺得憋悶異常,沒有辦法正常講話。後來,為了減輕外科醫生的不適,1897年,英國的一位醫生在紗布內裝了根細鐵絲,使得紗布中間和口鼻之間留下了間隙,克服了口罩戴得緊繃,容易引起呼吸不順暢的問題。現代口罩就這樣誕生了。有鐵絲的口罩怎麼戴口罩中的鐵絲並不是毫無用處,它的存在是為了讓口鼻和口罩中間之間產生一定的間隔。
  • 日本一款新型口罩火了!戴上去變滷蛋頭,防塵防毒還能遮醜~
    據了解,這款顛覆傳統的口罩是由日本人發明的,它主打的賣點就是「終極防護」! 因此戴上它以後,外部空氣就只能從這倆過濾器中經過,被它們實時淨化後才會通入你的口鼻。 什麼花粉、塵蟎、細菌病毒都會被隔絕在外,確保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是乾淨無毒的!
  • 用這種方法,戴口罩也可以解鎖手機!
    「在理想情況下,新的人臉識別軟體算法識別戴口罩面部的錯誤率在2.4%到5%之間,這已經達到了2017年人臉識別(不戴口罩)的準確性。」NIST的這項新研究增加了65種新提交的算法的性能,算上上一輪已經測試過的算法,已經提交的戴口罩人臉識別算法數量已經達到152種。
  • 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醫生緊急提醒:這樣戴口罩的方式有問題!損害不...
    不少家長已經發現,孩子戴口罩時往往「張嘴呼吸」,還有的孩子戴著口罩呼吸困難。那麼孩子能戴N95口罩嗎?會不會引起很多孩子心肺功能受損? 各大中小學已經開學近半個月了,孩子們每天戴口罩上學,進校測體溫,都很自覺。
  • 【溫馨提示】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 大家 一定要 看看下面 這個圖片 務必戴好口罩 戴口罩的作用 口罩是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主要手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可通過呼吸道傳播,需保證呼吸道安全。
  • N95和醫用口罩,二者真的沒區別嗎?
    美國FDA官網指出,如果佩戴得當,醫用口罩可以幫助阻擋可能含有病原體(病毒和細菌)的大顆粒液滴、飛濺物、噴霧,防止它們進入嘴和鼻子,口罩也有助於減少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暴露給他人。雖然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擋飛濺物和大顆粒液滴,但是口罩不會過濾或阻擋空氣中可能通過咳嗽、打噴嚏或其他醫療操作產生的非常小的顆粒。口罩也不能完全防止細菌和其他汙染物,因為口罩表面和你的臉之間的貼合不緊密。
  • 中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戶外體育課,幼兒園內,孩子們這樣摘口罩……
    根據省委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印發的《湖南省社會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南》相關指導意見,戶外開展體育活動(課間操、體育課、體育訓練等),在保障安全距離情況下,師生一律不戴口罩。每節課後在室外活動時,在保障安全距離情況下,師生可不戴口罩。佩戴口罩運動是否會導致猝死?疫情後複課,體育課應注意什麼?
  • 防病菌、防霧霾……在冬季口罩到底該咋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疫情尚未結束,外出佩戴口罩仍是健康防護的重要一環,如何佩戴口罩才科學合理?這些原則你要知道!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罩普通口罩及一次性無紡布口罩對於PM2.5等細顆粒物的防護是不夠的,一次性口罩如醫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呼吸道感染,但防霧霾效果較差,建議選擇標有KN95、N95及以上標準的口罩。除考慮防護效果外,還要結合臉形和舒適性等因素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