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從第一個世界冠軍到第十個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始終堅持「一種精神,兩次傳承,三代傳奇」,幾經沉浮卻不屈不撓,愈戰愈勇。今日上映的電影《奪冠》就以此為主題,講述中國女排幾代人的故事。
「扎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峰」,這就是我們中國女排精神。她們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源自五千年生生不息、一脈相承的中華氣概。這樣一支傳奇隊伍,他們的成長又經歷了哪些磨練?在銀幕上見證她們的熱血成長之旅,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中國女排的崛起要從八十年代說起:1981至1984年,在主教練袁偉民的帶領下,中國女排取代了日本在亞洲排壇稱霸的地位,並走上了稱霸世界排壇的道路,取得了「三連冠」輝煌戰績。1985年、1986年,中國女排又不負眾望,接連取得了兩次冠軍,實現「五連冠」霸業
2016年,曾獲得「優秀運動員獎」的排球運動員郎平,已是第二次領導中國女排出徵裡約奧運會。在裡約奧運會上,他們碰到了強勁的對手——巴西女排。首局戰況對中國女排十分不利,所有人都以為巴西勝券在握。但在教練郎平的帶領下,中國女排隊員在首局失利的情況下,逆風翻盤,爆冷戰勝巴西女排。
女排隊員們說,當時全隊士氣低迷,是那一晚敞開心扉的對話,打消了各自的疑慮,讓隊員們擰成一股繩,才有了賽場上的神奇逆轉。
影片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李現特別出演。從宣布拍攝開始,《奪冠》就需要面對和克服種種困難。中國女排幾十年的風雲歷史,題材宏大,涉及的人物眾多,角度選擇和素材取捨都很考驗人。導演陳可辛回憶,影片從2017年年底開始籌備拍攝,由於面對的困難很多,他一度不確定影片能否順利完成。影片的拍攝克服了種種困難,陳可辛說到:「在這次拍攝影片的過程中,我才深深體會到了什麼是女排精神。」
郎平,現在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對於這位女排「領頭人」的塑造可以說是十分不容易,但影片選角最終還得達到了理想效果。青年郎平由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為了更貼近母親年輕時候的模樣,白浪在四個星期內減重30磅,刻苦學習中文,下班回家後還要通過視頻的方式和國內的表演老師上課。談起這段經歷,白浪說:「感覺就像是重走了一遍媽媽走過的路。」
而教練時期的郎平則由鞏俐飾演,兩人的在外形上其實並不相似,為了更好的塑造角色,鞏俐多次隨中國女排前往訓練基地進行學習觀摩,將自己融入到女排隊員的訓練日常,以此更好的貼近這個角色。鞏俐平時也在仔細地觀察郎平的走姿、語氣和神態,甚至連她推眼鏡的細節、她的口頭禪都不放過,這才有了因「神還原」多次上熱搜的鞏俐版郎平。
受疫情影響,影視業也也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寒冬。7月20日,電影院正式復工;9月14日,闊別233天,《奪冠》宣布提檔,終於昂首闊步回到大眾面前。導演陳可辛發文:「一月十九號,首映前,經歷了人生最煎熬的一個月。沒想到首映後再經歷了更煎熬的七個月。拍了三十年電影,以前歷盡的所有酸甜苦辣,在這都不算什麼。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國女排四個字。中國女排是精神,是信仰。」
《奪冠》提檔,也昭示著華語影人在影院復工後的決心和雄心。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