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與中國海洋大學籤署人才培養實習基地合作...

2020-12-26 瀟湘晨報

近日,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與中國海洋大學秉承共同促進科研院所與高校進一步合作發展、校內外合作辦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願景,成功籤署了人才培養實習基地合作建設協議。

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依託行業優勢,多年以來一直開展服務學校研學的公益性教育,先後成為山東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河南大學、日照市職業技術學院校外實踐基地。此次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開展人才培養計劃,既是高校教學的需要,也是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作為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積極參與學校教學,共同拓寬成長空間的又一次踐行。

雙方將在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食品科學等方面進行實習項目的合作,分別發揮實踐經驗和知識理論優勢,在產學研融合的基礎上,開展教育和研究領域的學術與文化交流,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的優秀人才,共同推進海洋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

【來源:山東省海洋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洋大學與臺灣清華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半島記者 王菊為促進中國海洋大學與臺灣地區知名高校的交流與合作,經中國海洋大學與臺灣清華大學協商,就兩校建立合作關係達成共識。近日,中國海洋大學與臺灣清華大學合作協議正式籤署。合作協議通過寄籤方式,由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和臺灣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代表雙方學校籤署。
  • 培養應用創新型「三能」海洋人才
    該校水產學院副院長楊奇慧教授介紹,水產學院在創新全產業鏈「三全人才」培養體系之外,老師們還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穿插介紹祖國豐富的漁業資源和行業快速發展形勢,結合國家海洋戰略、領海安全等話題,逐步培養學生服務三農、報效祖國的情懷。
  • 中國海洋集團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
    2020年12月8日,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落地厄瓜多共和國。籤約儀式在中國深圳喜來登酒店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此次籤約儀式,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確立了新型戰略合作關係。
  • 中國高校之浙江海洋大學
    」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高被引學者等50人。
  • 佳兆業金沙灣與廣東海洋大學「牽手」,創新培養文旅人才
    9月24日,佳兆業金沙灣國際度假區與廣東海洋大學達成校企合作,並舉行合作掛牌及籤約儀式,標誌著金沙灣校園招聘正式開啟。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寧凌、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白福臣、佳兆業金沙灣國際度假區管理層等出席此次活動。
  • 中國以「海洋大學」命名的大學,你認識幾個?
    一級學科有水產養殖學、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技術、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生物科學。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科技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教育部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平臺30餘個。建有國際海洋研究中心、中澳國際合作研究中心、遠洋漁業國際履約研究中心、海洋科學研究院等一批校級科研平臺。
  • 國家海洋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籤署科學文化戰略合作協議
    天津北方網訊:12月10日,國家海洋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籤署科學文化戰略合作協議暨自然文化研究院海洋分院揭牌儀式在國家海洋博物館舉行。  自2019年11月,國家海洋博物館面向全國徵集館校共建合作學校以來,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合作。2020年9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為國家海洋博物館首批共建合作學校。
  • 校企合作,中國海洋大學與山東新星集團共建教學實踐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路燕 通訊員 呂允城12月2日,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新星青島中心舉行,標誌著雙方的戰略合作全面開啟。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權錫鑑對新星集團在產業發展、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希望通過校企深化戰略合作,務實打造創業創新型實踐基地,為企業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 國家海洋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籤署科學文化戰略合作協議...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國家海洋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籤署科學文化戰略合作協議暨自然文化研究院海洋分院揭牌儀式在國家海洋博物館舉行。據了解,自2019年11月,國家海洋博物館面向全國徵集館校共建合作學校以來,該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合作。2020年9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為該館首批共建合作學校。
  • 中國遠洋漁業基地落地厄瓜多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王磊)12月8日,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落地厄瓜多籤約儀式在深圳喜來登酒店舉行。此次籤約儀式標誌著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確立了新型戰略合作關係。
  • 如何深耕海洋經濟?傳統漁業如何轉型升級?廈門走向全新「藍海」
    從深海中尋找微生物,從中提取海洋工具酶,最終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經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推薦,由廈門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大學和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單位研發的「海洋工具酶的開發與產業化」,被列入「十三五」國家海洋經濟創新區域示範項目。
  • 廣東海洋大學緊密對接行業所需灣區所向
    該校水產學院副院長楊奇慧教授介紹,水產學院在創新全產業鏈「三全人才」培養體系之外,老師們還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穿插介紹祖國豐富的漁業資源和行業快速發展形勢,結合國家海洋戰略、領海安全等話題,逐步培養學生服務三農、報效祖國的情懷。
  • 淄博淄川:中國海洋大學與山東新星集團共建教學實踐基地
    淄博淄川:中國海洋大學與山東新星集團共建教學實踐基地
  • 香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設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
    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 香港大學30日宣布,該校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於11月24日籤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環境而努力。雙方將成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以促進內地與香港在海洋及環境等領域的科研協作。  據介紹,此次合作旨在為中科院海洋所和香港大學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成立一個跨學科研究的策略性平臺,在海洋科學範疇進行創新科學研究、推廣學術交流及發展人才培訓。研究焦點包括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全球氣候變化、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及環境轉變、海洋生態及生態災害、海洋資源和生態復育等。
  •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海洋發展局 擎畫海洋經濟「新藍圖」
    強化海洋意識,製作海洋發展宣傳片,展示海洋發展魅力,營造面向海洋、保護海洋、經略海洋的良好氛圍,服務海洋經濟發展。在海洋發展載體上拓展新空間打造以「生態遠遙灣、智慧海創谷」為特色的遠遙淺海科技灣區,規劃建設研發孵化基地、綜合服務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和軍民融合基地。
  • 高校專業系列:中國海洋大學學科評估
    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情況一覽表:中國海洋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國海洋大學作為海洋科學特色類大學,在海洋科學、水產學兩個學科上獲得A+,這是毋庸置疑的,中國海洋大學和海洋相關的學科專業都獲得了比較好的成績,生物學、環境科學
  • 中國海洋大學崇本學院揭牌 培養大海洋知識背景的拔尖人才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11月24日,中國海洋大學崇本學院揭牌。崇本學院瞄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旨在探索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有效途徑,造就海洋事業的領軍人才和骨幹力量。
  • 大連海事大學與大連海洋大學僅一字之差,兩校有何區別?
    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同樣獨特的水土也能夠培養出一些特色的高校,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大連海事大學和大連海洋大學就是兩個例子。大連海洋大學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有黃海校區、渤海校區和瓦房店校區3個校區。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 | 摘箬山島海洋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方案通過...
    12月3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在摘箬山島舉辦專家論證會,對浙江大學與舟山定海區共建的浙江省「十三五」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建設進行論證,並為其創建國家級實踐教育基地提出指導性意見建議。在校本科生院實踐教學辦公室主任魏志淵、海洋學院副院長王曉萍和建設組成員的陪同下,專家組考察了摘箬山海洋科技示範島、外海基地實驗室以及基地建設基礎條件,審閱了基地建設方案,聽取了基地負責人的匯報,對《浙江大學—舟山定海區人民政府舟山海洋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方案》進行了評審,會議通過了基地建設方案。
  •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中華海洋文化 割不斷的兩岸情感紐帶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中華海洋文化 割不斷的兩岸情感紐帶 2015-11-27 21:00: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其實,兩岸海洋學界的交流已經非常密切」,張清風告訴中新社,由中國海洋大學、臺灣海洋大學發起的「海峽兩岸海洋海事大學藍海策略大學校長論壇」,從2010年在臺灣基隆舉辦第一屆開始,每年一次在兩岸舉行,已經在上海、高雄、青島、湛江先後舉辦六屆,專業主題涉及水產養殖、海洋工程、海洋科學等。兩岸的海洋大學學術交往、合作辦學、師生交流已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