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原來董卿的殺手鐧——「飛花令」有這麼深的學問!

2021-03-01 CCTV4國寶檔案

        今年春節,國內最火的原創綜藝節目莫過於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詩詞大會》上最刺激的環節莫過於「飛花令」了!而復旦才女武亦姝亦因為玩轉了「飛花令」而最終獲得大賽冠軍,被網友稱為才貌雙全的「國民女孩」。

        我們《國寶檔案》為這樣的節目叫好!在低俗橫行的網絡文化中,能有這樣一個宏揚中國古文化的節目,真的讓人激動!

「飛花令」屬於古人「行酒令」的一種,其實在它之外,還有眾多腦洞大開的雅令。

要聊到「飛花令」,就不得不提及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萌生於儒家的「禮」,最早誕生於周。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傳統的表現,又是他們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

「飛花」出自唐代詩人韓翃的名詩《寒食》中的「春城無 處 不 飛花」。行飛花令時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7個字。這裡舉個例講講這種遊戲的規則。酒宴上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開堪折直須折」。乙則接「落花人獨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感時花濺淚」,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以此類推,花在第七個字位置(也就是最後一字)則一輪完成,可繼續循環下去,答不上或答錯的則罰酒。

其實在唐代,帶有「飛花」二字的詩句不少,如武元衡的「飛花寂寂燕雙雙」,顧況的「飛花簷卜旃檀香」,薛稷的「飛花亂下珊瑚枝」,薛曜的「飛花藉藉迷行路」……

為何只有「春城無處不飛花」被公認為「飛花令」的緣起?其原因有二,一是韓翃是唐德宗李适欣賞的詩人,其二是韓翃本人也是好酒之人,其詩作中不少都和酒有關。

在本季《中國詩詞大會》中,節目組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為每場比賽設置一個關鍵字,不再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雲」「春」「月」「夜」等詩詞中的高頻字,在場上選手完成答題後,由選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團答題成績的第一名,來到舞臺中間,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獲勝者直戰擂主。「飛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間的對抗,挑戰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整說出一聯詩句,這不僅考察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因而「飛花令」的競賽感很強,這是觀賞性和文化內涵兼備,因此產生了強勢的朋友圈刷屏現象。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類的心智都是相通的,自古以來,中國有「飛花令」這樣的文字遊戲,西方也有像PUZZLE這樣的拼圖填字遊戲,兩者都是考驗智慧,只不過中國式的PUZZLE文化底蘊更厚重一些。其實「行酒令」也遠遠不止「飛花令」一種,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是「對句」,酒席筵前行令也常常採取聯對形式。

行令聯對常見的形式是一人出上聯,另一人對下聯,對不出則飲罰酒。還有一種形式是限定題目,每人作一副對聯,作不出者罰飲酒。傳說中的宋代文學家蘇洵一日家宴上限以「冷香」二字聯對行令的故事,便是一例(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此令要求上下聯句尾分別是「冷香」二字。

還有一個比較燒腦的腳「析字」,也可以叫「釋字」,是通過對字的分析解釋,引申出某種道理和內容,構成行令語言。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記載韓雍和夏壎喝酒行令,要一個字裡有大人、小人,並用諺語二句來證明它,韓雍說道:「傘字有五人,下列眾小人,上侍一大人。所謂有福之人人服侍,無福之人服侍人。」

中國酒令名目繁雜,無法精確統計到底有多少種類。據清代俞敦培著《酒令叢鈔》記載,大體分為四大類,即:古令、雅令、通令、籌令。《中國酒令大觀》(麻國鈞麻叔雲編著)則分為:覆射猜拳類68種;口頭文字類348種;骰子類128種;骨(牙)牌類38種;籌子類78種;雜類56種等六大類,計726種。

覆射猜拳分覆射令和猜子令,兩者都是藏起某物,令對方猜射;或一人說出一字,以該字隱某物,令對方也以一字射此物。覆射遊戲早期的玩法主要是制謎猜謎和用盆盂碗等把某物件事先隱藏遮蓋起來,讓人猜度。這兩種耍法都是比較直接的。

後來,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一種間接曲折的語言文字形式的覆射遊戲,其法是用相連字句隱寓事物,令人猜度,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錯以及覆者誤判射者的猜度時,都要罰酒。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描寫的覆射酒令即與此同。比如,寶釵和探春擲骰對了點子後,探春便覆了個「人」字,寶釵說「人」字泛得很,探春又覆了一個「窗」字,兩覆一射。寶釵見席上有雞,便射著探春用的是「雞窗」、「雞人」二典,即覆的「雞」字,因而射了一個「塒」字。探春一聽,知他射著,用了「雞棲於塒」的典,這叫「雙覆一射」。(雞窗:傳說晉代袞州刺史宋處宗得一長鳴雞,經常放在書齋窗邊,雞忽然會說人話,同處宗終日交談,處宗因而學問大進。後人遂用雞窗代稱書。雞人:古代皇宮內用侍衛頭戴紅色配飾於清晨報曉,貌似公雞狀。後用雞人指報曉。)再如,李紈和岫煙對了點後,李紈便覆了一個「瓢」字,用了「瓢樽空掛壁」的典,即覆的「樽」字,岫煙射著,說了一個「綠」字,概用了詩句「愁向綠樽生」的典。二人才會意,各飲一口。

無論是在餐廳還是酒吧,今人都喜歡猜拳助個酒興,而猜拳則是唐代「手勢令」的後裔。划拳又作「豁拳」、「豁指頭」,它又有「拇戰」、「拇陣」的雅稱。明代李日華的《六研齋筆記》、清代郎廷極的《勝飲篇》均有記述。

「行酒令」可以大俗也能大雅,市井百姓和文人雅士都熱衷此道。四川宜賓有一個「曲水流觴」遺址,是宋代文人黃庭堅留下的,他當時是為了向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致敬。「曲水流觴」乃中國文人雅集的標榜典範,因此流芳千古。源於公元1600多年前王羲之,與謝安、孫卓等42人開了一次特別「嗨」的派對,派對上誕生了中國史上最有腔調的「行酒令」。

當時,42人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遊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並飲酒。

(長按上面二維碼圖形,關注「國寶檔案」)



「飛花」出自唐代詩人韓翃的名詩《寒食》中的「春城無 處 不 飛花」。行飛花令時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7個字。這裡舉個例講講這種遊戲的規則。酒宴上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開堪折直須折」。乙則接「落花人獨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感時花濺淚」,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以此類推,花在第七個字位置(也就是最後一字)則一輪完成,可繼續循環下去,答不上或答錯的則罰酒。

其實在唐代,帶有「飛花」二字的詩句不少,如武元衡的「飛花寂寂燕雙雙」,顧況的「飛花簷卜旃檀香」,薛稷的「飛花亂下珊瑚枝」,薛曜的「飛花藉藉迷行路」……

為何只有「春城無處不飛花」被公認為「飛花令」的緣起?其原因有二,一是韓翃是唐德宗李适欣賞的詩人,其二是韓翃本人也是好酒之人,其詩作中不少都和酒有關。

在本季《中國詩詞大會》中,節目組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為每場比賽設置一個關鍵字,不再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雲」「春」「月」「夜」等詩詞中的高頻字,在場上選手完成答題後,由選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團答題成績的第一名,來到舞臺中間,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獲勝者直戰擂主。「飛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間的對抗,挑戰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整說出一聯詩句,這不僅考察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因而「飛花令」的競賽感很強,這是觀賞性和文化內涵兼備,因此產生了強勢的朋友圈刷屏現象。

酒令花樣多

大俗且大雅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類的心智都是相通的,自古以來,中國有「飛花令」這樣的文字遊戲,西方也有像PUZZLE這樣的拼圖填字遊戲,兩者都是考驗智慧,只不過中國式的PUZZLE文化底蘊更厚重一些。其實「行酒令」也遠遠不止「飛花令」一種,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是「對句」,酒席筵前行令也常常採取聯對形式。行令聯對常見的形式是一人出上聯,另一人對下聯,對不出則飲罰酒。還有一種形式是限定題目,每人作一副對聯,作不出者罰飲酒。傳說中的宋代文學家蘇洵一日家宴上限以「冷香」二字聯對行令的故事,便是一例(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此令要求上下聯句尾分別是「冷香」二字。

還有一個比較燒腦的腳「析字」,也可以叫「釋字」,是通過對字的分析解釋,引申出某種道理和內容,構成行令語言。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記載韓雍和夏壎喝酒行令,要一個字裡有大人、小人,並用諺語二句來證明它,韓雍說道:「傘字有五人,下列眾小人,上侍一大人。所謂有福之人人服侍,無福之人服侍人。」

中國酒令名目繁雜,無法精確統計到底有多少種類。據清代俞敦培著《酒令叢鈔》記載,大體分為四大類,即:古令、雅令、通令、籌令。《中國酒令大觀》(麻國鈞麻叔雲編著)則分為:覆射猜拳類68種;口頭文字類348種;骰子類128種;骨(牙)牌類38種;籌子類78種;雜類56種等六大類,計726種。



猜拳:唐代「手勢令」後裔

覆射猜拳分覆射令和猜子令,兩者都是藏起某物,令對方猜射;或一人說出一字,以該字隱某物,令對方也以一字射此物。覆射遊戲早期的玩法主要是制謎猜謎和用盆盂碗等把某物件事先隱藏遮蓋起來,讓人猜度。這兩種耍法都是比較直接的。後來,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一種間接曲折的語言文字形式的覆射遊戲,其法是用相連字句隱寓事物,令人猜度,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錯以及覆者誤判射者的猜度時,都要罰酒。《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描寫的覆射酒令即與此同。比如,寶釵和探春擲骰對了點子後,探春便覆了個「人」字,寶釵說「人」字泛得很,探春又覆了一個「窗」字,兩覆一射。寶釵見席上有雞,便射著探春用的是「雞窗」、「雞人」二典,即覆的「雞」字,因而射了一個「塒」字。探春一聽,知他射著,用了「雞棲於塒」的典,這叫「雙覆一射」。(雞窗:傳說晉代袞州刺史宋處宗得一長鳴雞,經常放在書齋窗邊,雞忽然會說人話,同處宗終日交談,處宗因而學問大進。後人遂用雞窗代稱書。雞人:古代皇宮內用侍衛頭戴紅色配飾於清晨報曉,貌似公雞狀。後用雞人指報曉。)再如,李紈和岫煙對了點後,李紈便覆了一個「瓢」字,用了「瓢樽空掛壁」的典,即覆的「樽」字,岫煙射著,說了一個「綠」字,概用了詩句「愁向綠樽生」的典。二人才會意,各飲一口。

無論是在餐廳還是酒吧,今人都喜歡猜拳助個酒興,而猜拳則是唐代「手勢令」的後裔。划拳又作「豁拳」、「豁指頭」,它又有「拇戰」、「拇陣」的雅稱。明代李日華的《六研齋筆記》、清代郎廷極的《勝飲篇》均有記述。

「行酒令」可以大俗也能大雅,市井百姓和文人雅士都熱衷此道。四川宜賓有一個「曲水流觴」遺址,是宋代文人黃庭堅留下的,他當時是為了向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致敬。「曲水流觴」乃中國文人雅集的標榜典範,因此流芳千古。源於公元1600多年前王羲之,與謝安、孫卓等42人開了一次特別「嗨」的派對,派對上誕生了中國史上最有腔調的「行酒令」。

當時,42人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遊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並飲酒。

(長按上面二維碼圖形,關注「國寶檔案」)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來了曾子和李白,令蒙曼董卿康震笑的好開心!
    至於影響力,那更是沒得說了,它的每一季播放,總是掀起一浪又一浪的全社會學習詩詞的熱潮,更有很多中小學生,因為看了《中國詩詞大會》,在課間十分鐘就玩起了「飛花令」的遊戲呢!然而這種還只是在中國國內,其實在國外的華人圈和中文愛好者裡,它也是影響深遠的很呢!很多外國人就因為看過這檔節目,就忍不住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要來我們北京參加比賽呢!
  • 《成語飛花令》女博士陳更VS才女警官胡豔琴,精彩絕倫
    在節目中,董卿的詩詞涵養尤其令人讚嘆。從四川遠赴新疆的煤田滅火員,攻擂失敗,遺憾離場,董卿送他陸遊的詩:「 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董卿的詩詞涵養來源於成長時父親嚴厲的教育。
  • 董卿:「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優秀的人更會努力
    遠方有多遠不得而知,但是詩其實就近在眼前,它可能是我們登高望遠的時候脫口而出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它也可能是月圓之夜大家共同吟誦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國詩詞大會》一檔火遍大江南北的綜藝節目,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的每一場開場詞,都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焦點。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董卿這位央視主持人。
  • 6歲萌娃挑戰「姓氏飛花令」,從小讓古詩詞餵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尤其在即興挑戰「姓氏飛花令」環節,王恆屹反應非常迅速,包含各個姓氏的詩句隨口就來,讓人嘆服不已:選手姓周,他又答出: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好幾個來回下來,「姓氏飛花令」讓評委和觀眾嘆為觀止,臺上這個瞪著大眼睛
  • 飛花令是什麼東東?
    最近小朋友對於飛花令情有獨鍾,所以就配合他做了一些功課,然後昨天他問我什麼是飛花令。得,咱繼續做功課。飛花令,原是飲酒助興的遊戲之一,輸者罰酒。酒令,萌生於儒家的「禮」,最早誕生於周。「飛花令」就是酒令的一個代表,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高雅的助興遊戲,沒有詩詞沒有文化的人根本就玩不轉這個遊戲,所以文人墨客最為喜歡這個遊戲。飛花令,這個名字出自唐代詩人韓翃的名詩《寒食》中的「春城無處不飛花」,是不是聽起來就很美呢?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詞曲中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除了花之外常見的飛花令用字還有:風,雪,月,山等等。
  • 詩詞大會飛花令第一場集錦
    主持人換成了龍洋,不再是董卿,但這絲毫不影響我等對詩詞大會的熱愛。今天無事,整理一下本年度詩詞大會第一場飛花令中出現的詩詞。如下:一.「風」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飛花令——快,歡迎接令
    飛花令——快,歡迎接令 2021-01-06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詩詞大會》董卿:人間自有詩意,詩意美在四季
    01賞中華詩詞之美從《中國詩詞大會》賽制上看,每一期的「飛花令」都可謂玩轉了詩詞。「飛花令」源自古人行酒令時的文字遊戲,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大會借鑑「飛花令」形式,用「花」、「雲」、「春」、「月」等詩詞中的高頻詞,為每場比賽設置關鍵詞。選手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整說出一聯詩句,直至產生獲勝者。
  • 才女武亦姝上清華,古詩詞的作用原來這麼大,你的孩子也能做到
    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的比拼中,當期的主題是「月」,最後她以《詩經》裡的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鎖定勝局。令在場的觀眾和老師無不驚嘆,連對手都讚不絕口。大家都很想知道這位才女是怎樣擁有這麼多詩詞儲備量的吧?
  • 詩詞大會最小選手,遭董卿念詩考驗,他的反應徵服了全場
    當時董卿還沒反應過來,康震老師倒是先想明白了,笑得停不下來,原來沈子揚以為大家說的紅螃蟹是他。董卿趕緊解釋,說自己只是想誇他和小孟郊一樣有才,並非笑話他。讓主持人董卿,蒙曼和康震老師都嘖嘖稱讚。大家都很驚訝,這麼小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素養,一個成年人都很難比上。連撒貝寧都直呼自慚形穢!
  • 擺擂賽詩詞 對決飛花令
    ■飛花令對決現場。 珠江時報訊(記者/羅熾嫻通訊員/谷為華攝影報導)文學知識比拼、專家現場點評、飛花令對決……近日,由大瀝鎮教育局主辦的首屆大瀝鎮民辦共同體古詩詞大賽精彩上演。 本次比賽包括基礎問答、文學知識大比拼、風險搶答、飛花令四個環節,6支學校代表隊在臺上按規定答題,答對者得分。「請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下一句。」「一片孤城萬仞山。」「恭喜這位選手,回答正確,加5分!」在基礎問答環節,各支隊伍表現優秀,都獲得了滿分。
  • 詩詞||飛花令裡迎「春暖花開」——花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寒食》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王冕《墨梅》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晏殊《浣溪沙》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楊萬裡《宿新市徐公店》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 她被稱為「不老女神」,腹有詩書才華橫溢,一張下跪照片令人感動
    這麼多年過去了,但感覺董卿並沒有變過,每一年在電視上看她都和去年沒有多大區別,所以董卿也被網友稱為「不老女神」。而在中國詩詞大會,很多人以為她只是來走過場的,沒想到在節目中,古詩詞信手拈來,很多人甚至猜測,董卿的古詩詞量可能未必比武亦姝、陳更、彭敏他們少。這就是知識的力量,這也是眾多青少年讀書的榜樣。只有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諸如董卿這類人,等到等到顏值敗給歲月,她們才是中國最美的女人。
  • 204回合,史上最長「飛花令」
    飛花令源自於古人的一種遊戲,目的是在行酒時增添樂趣,後來經過一些詩詞節目的修改,變成了比賽式的"飛花令"。早在《好詩詞》、《詩詞大會》上,就有很多出色的小選手,他們的精彩對決引得無數觀眾連連叫好。01204回合才分出勝負,史上最長"飛花令",網友:被詩詞餵大的孩子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
  • 飛花令:春——100句最美春天古詩詞
    由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歡迎,每季都有來自不同年齡段、不同崗位的詩詞愛好者百餘人參加著角逐,其中的「飛花令」環節,更是考驗選手們的詩詞儲備量和現場反應能力,亦無疑給節目增加了看點。今天,我們收集了100個含「春」字的詩詞句子,分享給大家。
  • 你真的會接飛花令嗎?
    得益於《中國詩詞大會》的廣泛傳播,中國古代文人玩的一個小遊戲——」飛花令「讓今天許多人大開眼界。特別是在第二季總決賽中,才女武亦姝驚豔的表現更是引發了無數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捧。輪到高力士的時候,高力士故意欺負黃糹番綽,加了一大塊肉塞到他嘴裡,然後說令是:」塞穴吉」。黃糹番綽沒有高力士那麼得寵,不好報復高力士,於是把唐玄宗眼前放的一件寶貝金叵羅放到自己靴內,然後說:「內財吉」。逗大家一笑的同時,還騙了一件寶貝回家,也算是有急智了。
  •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之前由央視播放的《主持人大賽》實在是太火爆了!原本定於上星期六播出的決賽第2場,由於央視的節目安排,沒有播出。這一個節目時隔7年再一次回歸,陣容十分強大!撒貝寧當時也是通過主持人大賽當上央視的主持人,而這次也是他主持。央視一姐董卿和央視一哥康輝作為評委。這麼多期節目看下來,我對文藝類選手李七月印象深刻!
  • 飛花令 | 主題字是:雷
    為了你可能參加下一季詩詞大會,我們陸續推出了「飛花令」文案。 今天的飛花令「飛」的主題字是:雷。 砯崖轉石萬壑雷 ————《蜀道難》 唐·李白 02.鸞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 ————《離騷》 先秦·屈原 03.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黃庭堅 04.我有親父兄
  • 飛花令|主題字是:雷
    為了你可能參加下一季詩詞大會,我們陸續推出了「飛花令」文案。 今天的飛花令「飛」的主題字是:雷。 砯崖轉石萬壑雷 ————《蜀道難》 唐·李白 02.鸞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 ————《離騷》 先秦·屈原 03.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黃庭堅 04.我有親父兄
  • 董卿:用古詩詞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格局上,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也正是因為這從容自信、端莊大方、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再一次登上微博熱搜。當時也看這個節目,裡面有一段話記憶特別深刻:「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敵不過他敗家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