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0天後!第一批90後就30歲了,網友:別說了,難怪炒鞋、盲盒那麼火!更扎心的是…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羽
部分結合:人民日報等媒體
今天,基金君掐指一算,距離2020年只剩下整整100天。
這意味著,再過100天,第一批90後就要奔三了……
因而近日,"第一批90後馬上就30了"話題火速登上熱搜。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十而立,大致意思是人到了30歲就要有獨當一面的成熟和穩重。
的確,近年來90後經濟早已崛起:包括近期頗受關注的「炒鞋」、「炒盲盒」,還有包括90後帶火的嗶哩嗶哩、抖音等,甚至不少90後已成為公募、私募的基金經理,知名創業者等等,90後早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力軍。
但面對30歲這個門檻,90後還是有點慌:
沒錢沒對象
網友:
別說了,我不接受!
還記得在18年90後的扎堆相親大會上,大部分的90後就有意識地稱:「不小了,我們都快『奔三』了。」畢竟,最早的00後都已經成年了。
過了一年多,有些網友很坦然地接受了這個現實,畢竟俗話說「三十而立」,他們也是立住了……
@柒可可可:還湊合,卡裡有錢,車裡有油!
@小孟小孟來來來:
古人云,三十而立,90年的我,已有老婆孩子,房子車子。
@我的小丑啥時候抽到:
還好我結婚了...還有兩個可愛的女兒。
當然更多的網友是暫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的,紛紛表示:怎麼這麼快,我不接受!
@錦瑟沐沐:別來提醒我,我想靜靜
@-洋芋頭-: 我還年輕,我正值大好青春
@一笑傾丞_:突然被你點醒我馬上就要30歲了你好討厭,你走開!
@大迷姐:幹嘛要提醒我們,難道我們不知道嘛?
@鍋巴鍋巴: 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我不接受!
接受不了的原因,總結出來基本是:沒錢、沒房、沒對象。哦,對了,還有, 沒有頭髮 :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健康大藥房公布90後健康消費數據:近一年內,90後脫髮類產品購買力翻倍。
還有一些「年輕」的00、10後來搗亂:
@誰在熊:別怕,我們10後不會叫你們奶奶的!
@Jacob的圍博:叔叔阿姨們好。
@廝糯·Snow:作為第一批00後,我要提醒一下90後的叔叔阿姨們,你們該「退位」了。
當然,還有80後表示自己還沒長大:
哪個瞬間,覺得自己已不再年輕?
@xiang雯子:印象特深刻,之前裸辭去找工作,公司前臺登記名字和年齡的時候看到前面全是剛剛二十出頭的小孩時,就突然發現,自己好像老了。
@蒜味程咬金:陪著我媽辦完養老保險的瞬間。
@Ms白馬小姐:當自己的同齡人朋友圈曬娃,而自己分享音樂的時候;當比自己年輕的朋友已經二娃的時候;當再被小朋友喊姐姐已經不好意思的時候;當飯量差不多但體重卻不時往上漲的時候,還有很多很多吧。
@只愛喝白開水xx:突然不能連著熬夜了。
@亦亦隨風:父母出門玩開始不放心的時候,坐地鐵要幫他們畫線路圖的時候。
@心所向路很長:周圍的朋友都開始陸陸續續結婚了。
@克裡斯酥:百度skr是什麼意思的時候,我感覺我瞬間老了。
當然,今天基金君還要給大家說一說,別人的90後:
90後的基金經理 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基金經理的正常進階路徑是:買方研究員/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從畢業入買方,到當上基金經理,最少最少也要個4-5年。
而90後公募基金經理大多數是學霸。
如嘉實基金帶著「90後基金經理」標籤的的王貴重,13歲考入北京大學,22歲理學博士畢業。年僅27歲,2019年5月起便任職嘉實科技創新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近10個億。
據悉,他曾任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TMT行業研究員。2015年7月加入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TMT行業研究員,目前擔任科技組組長。
此外,金鷹基金業有一名90後女基金經理, 曾任廣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債券交易員。2014年11月加入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債券交易員、基金經理助理職務。2017年6月起任基金經理,目前管理8隻基金,wind數據顯示,規模超300億元。
90後私募 大多都在搞量化
不過相較於公募,在私募行業,年齡似乎不是問題。2017年時,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3730名私募投資經理中便有182名90後:
他們學歷高,是超級學霸。據統計,這群90後私募大都名校出身,擁有海外背景。除卻1名學歷不詳者,僅1名為大專學歷,其餘全部為本科、碩士及博士學歷。這也意味著90後私募裡高學歷背景佔比高達9成以上,遠超前輩們。
操作橫跨多個市場,風格激進、業績起伏不定。他們做的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搞投資,有些搞起了科技,比如成立量化私募叫科技公司。
彼時有幾家私募是90後私募投資經理的集中營,比如冰劍投資、思考投資、泰誠資本、盈陽投資、杭州塞帕思投資等。(但私募人員變動較大,如今或許已經跳槽或轉崗、轉行。)
90後創業者 已經歷過「生死」
90後最出名的創業者,無疑是小黃車ofo的創始人:戴威。
戴威200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本科,2013年畢業以後做了一年的數學老師,2014年回到北大讀碩士。2014年與4名合伙人創立ofo共享單車,提出了「以共享經濟+智能硬體,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問題」的理念。最輝煌的時候,ofo曾獨佔國內共享單車出行市場60%以上份額,坐擁超過2億用戶,近3000萬日活量。
但風光的背後,ofo一直靠燒錢活著,始終未能盈利,最終不僅欠下1600萬人的押金未退,戴威還被列入「老賴」名單中,無法乘坐高鐵和飛機,只能乘坐普通列車。
此外,斥資3200萬拍下「巴菲特午餐」的孫宇晨,也成為今年最受爭議的90後。
孫宇晨身上的標籤和頭銜數不勝數:北京大學學士,美國常青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波場TRON創始人等。拍下午餐之後,孫宇晨多次炒作,最後還發布微博稱因突發腎結石取消和巴菲特的午餐會。隨後媒體報導,孫宇晨已經被邊控,且互金整治辦已經建議公安機關對其立案。
不過,還有一批90後創業者仍在路上,如快看漫畫創始人陳安妮、臉萌創始人郭列等。
90後基民:最多
1億戶基金投資者90後基民佔比最多達34%
8月,南方基金髮布《一億基民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在1億客戶中,90後的用戶竟然佔比最多,達到了34%。
最後,無論是已經經歷過高低起伏的你
還是一帆風順的你
亦或是仍在迷茫探索中的你
基金君想和你說:
30而立,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