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頭條資訊平臺原創出品,未經允許,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近年來,在網際網路上打著各色旗號的騙局成災,無數不知名的企業消費著所謂的「新概念」、「新產業」,屢次上演著請君入甕的戲碼。
從2018年以來,在網上質疑「雲股匯」和「龍宜合伙人」項目的維權者與受害人越來越多,那麼,站在這兩個項目背後的公司是否有所關聯?雲股匯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項目,為何會被認定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龍宜在招募合伙人之後,又迎來了怎樣的發展?迎接投資人的究竟是燈火通明和繁花錦簇,還是無邊落木和一地雞毛?
掌門範某,問題重重
先來說說如今已臭名昭著了的雲股匯。據了解,雲股匯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 局主席為範振寶,董事局副主席、總裁王陸兵(曾用名:陸兵),常務副總裁汪玉霞,副總裁鄭慶生,培訓主管張靜。
範振寶是誰?據裁判文書網顯示,此人於1978年3月20日出生,漢族,中專文化,安徽省懷寧縣人。據資料介紹,曾經掛在範振寶頭上的名號眾多:雲股匯創始人、雲股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源商學院執行院長、師董會安慶分會會長、安慶市愛心公益聯盟副會長、民建安慶迎江區委四支部副主委。
據啟信寶顯示,在目前與範振寶有關的幾家企業之中,多數已然處於註銷狀態。其中,由他投資的南京浩正宜源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曾在2016年遭到過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稅務局的行政處罰,在2017年被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雲股匯的經營主體為安徽雲股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8日,法定代表人江玉生,股東有江玉生和丁勇,2018年6月之前,公司的負責人還是範振寶。北京雲股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該公司的子公司,這家公司曾因「拖欠租金,已構成根本違約」的行為,被北京力拓聯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訴至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最終判定被告北京雲股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付原告北京力拓聯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租賃保證金歸原告所有,原告不再予以退還;被告給付原告免租期內租金五萬六千六百二十元。
正浩資產,被執行人
接下來說說雲股匯背後的「正浩資產」。安徽正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1月14日,法定代表人程楊兵,註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279萬元,股東有程楊兵、程小青,範振寶曾是該公司的股東。調查發現,安徽正浩資產管理公司曾在2017年因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經營活動遭到安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
還有一家名為「安徽正浩商貿有限公司」的企業,與之關聯密切,範振寶也在該公司擔任高管。據《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分行、安徽正浩商貿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執行實施類執行裁定》顯示,安徽正浩商貿有限公司、安慶市叄陸伍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範振寶等單位或個人在該案中淪為被執行人。
順帶一提,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程楊兵現已在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分行申請執行安徽正浩商貿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中,被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人民法院下發了限制消費令。
非法集資,法院判決
事實上,雲股匯和正浩資產除了在企業經營方面存有不少的問題外,其運作模式更是涉嫌刑事犯罪。經查,早在2016年7月,安徽正浩資產管理公司就開始以投資安慶市德奧特汽車零配件公司股權並即將運作其上市為噱頭,向公眾大規模借款。
據「魅力中國網」報導,有投資者曾就此介紹稱,當時他主要考量德奧特公司資質尚可並規劃向新能源轉型,且正浩公司有實際入股,按照當時合同約定,投資者所投款項均針對該項目使用。但隨後正浩公司在未告知投資者的情況下,私自退出德奧特公司,且以運作子公司安徽雲股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亞交所、美股市場上市為由,將投資者所投資金張冠李戴,也未向投資者返還對應投資款項。
(圖片來源:魅力中國網)
另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8月7日,在原告曾某某與正浩公司、範振寶(有報導稱範振寶為「浩正資產創始合伙人、中心合伙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雙方於2017年7月6日籤訂了一份借款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借款金額為1316880元作為項目投資運營。借款時間自2017年5月2日始至2018年5月1日止,並且雙方還約定合同期滿贈送此合同金額的20%作為股權指數。借款期滿後,被告拒不還款,雙方多次協商未果。經法院審理認為,原告曾某某與正浩公司之間民間借貸行為本身涉嫌非法集資罪。
據安慶市人民檢察院相關案件承辦部門了解,安徽正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於2018年5月就已經人去樓空,並且被安慶市檢察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提起刑事公訴,相關人員已經全部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且該公司非法集資數額被認定為「特別巨大」。
據在此之後發布的《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人民法院公告》顯示,安慶市宜秀區人民法院定於2019年6月11日在安慶市宜秀區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範振寶、王陸兵、鄭慶生、聶祝彬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
而從去年6月末開始,雲股匯集團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就已不再更新。在同樣早已停更的雲股匯官方微博評論區中,有一名網友的留言或許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此騙局的害人之處:「去年初以3000元一單,每周返還的形式加入,但沒過兩周就停止返還了……如今,我還有一萬多被困在公司,區域領導人也不管了,大家要加入雲股匯的請三思,我這邊也會在近期去公安部門報案。」
(圖片來源網絡)
附該項目模式:
(圖片來源網絡)
龍譽行營,合作事宜
另據了解,福建省龍譽行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對雲股匯的推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至於在網上有不少網友用龍譽行營代稱雲股匯,或者將龍譽行營的龍宜合伙人項目與之相混淆。
經查,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法定代表人林密,註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50萬元,據2018年報顯示,該公司參保員工僅有四人,這四人中還有兩人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
調查還發現,福建省龍譽行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還曾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該公司現已註銷。
2018年6月5日,雲股匯集團與福建龍譽行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範振寶與龍譽行營董事長林密共同出席了籤約儀式。而在此之前不久,林密曾就「容宜大數據」發展現狀、全國戰略布局向雲股匯集團進行了匯報。
而隨著雲股匯的東窗事發,容宜大數據招募合伙人的活動也從入局「路演」漸漸到悄無聲息,其熱度也從沸點降至了冰點,值得一提的是,「項目路演」的計劃也是在6月5日舉行的戰略合夥籤約儀式上所提出的。
自容宜大數據平臺面世以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雲股匯一案的影響,其名稱已經多次更迭,現為「容宜快樂圈」。重慶人小亮(化名)就是該平臺的創始人之一,據小亮介紹,容宜大數據的本質基本上就是為別的公司做推廣、打廣告,並不銷售產品。
此言非虛,但在龍譽行營旗下,實際上也確實另有負責銷售產品的板塊,比如龍宜商城。
龍宜,也是龍譽行營的一大重要品牌,調查發現,在2018年前後,龍宜招募合伙人的活動同樣也搞得轟轟烈烈。據資料介紹,龍宜當時打算在全國招募20萬合伙人,每人投資10058元,沒錢的可以貸款10000元,要求18歲以上、50歲以下。投資2258元,也有靜態收益33000元一年。
靜態收益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第一,每天釋放60元不等、一個月2000元至3000元不等;
第二,贈送價值11000元的體驗產品;
第三,贈送500銀票,價值千元不等;
第四,一年總收益35000元。
動態收益則包括一代:1100元(20%);二代:550元(10%);三代:770元(14%)。此外,還有團隊獎,即團隊達到26人,獎勵275元(5%);團隊達到300人,獎勵440元(8%)。
「五五複製法」也是該項目的特色之一,據資料介紹,「有一個部門達到275人,另外一個團隊達25人,則每天可收入兩萬元!」
在預期展望中,公司、平臺與合伙人的收益更是被無限誇大,比如「1000家分公司,公司投錢100萬到300萬,公司要求300人團隊以上才有資格申請分公司,加盟費5萬,要求一千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公司佔股51%,合伙人佔股49%,自行安排50人、100人管理分公司」;再比如「打造100萬會員,有20萬合伙人,每人分享5人就是100萬」;亦或是「有了100萬會員的大數據,一千家分公司了,就可以獲得上市,上市價值最少300億美金,合伙人一起加權分紅!」
儘管這個項目的前景遭到了無限的誇大,但事實卻是比之天差地別一般的殘酷。目前,龍譽行營的官方公眾號的許多涉及到商城與會員的功能都已無法觸及,用戶在點擊相關板塊後,會被提示「出現錯誤、無法顯示」。由此可見,這個項目可能在剛剛啟動不久就變成了一灘泡影,被推廣人員在口中描繪得天花亂墜的圖景,也不過是難逃陽光照射的水月鏡花。
而關於龍譽行營所推出的項目是否靠譜,一個名叫「江申易」的公眾號在該項目剛啟動不久後就有過預警:「今年,我媽又進了一個什麼互聯公司,叫龍譽行營,說要一統全球廣告界,做顛覆世界的傳媒。你們看看這山寨的界面,這就是要一統全球廣告界的界面。我媽天天叫我去籤到,拿積分,說以後可以提現,每個月投錢進去,到現在還沒回本。我去網上查了下這個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實繳……幾十萬。」
當我們在目前聯繫到了一位龍宜的推廣人員時,對方還煞有介事地表示,「聽說要在香港上市了。」
雖然公眾號陷入了「癱瘓」,但好在龍宜APP還在正常運行。在該APP上,只有所謂的看廣告賺錢提現的項目,並沒有關於合伙人投資和香港上市的介紹。
在該APP上,用戶共有兩種會員卡可選,分別是58元的達人啟飛卡和187元的銀牌發布卡,不同會員級別對應的預期收益不同。而在銀牌以上,還有隱藏的級別,比如金牌會員、金鑽會員、二級金鑽會員、一級金鑽會員等。
據悉,在該平臺上,邀請他人加入、購買產品、看廣告都能「賺錢」,其中,用戶拉一個人加入就會得到2600財富值,也就是26元。具體模式如下:
後記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品牌聲譽和產品品質永遠是企業保持長遠發展的核心。」——這是範振寶面對媒體採訪時所信誓旦旦說的話,似乎表達出了他對品牌聲譽的重視和他本人的經營哲學,但顯然,他並沒有做到言行合一,如今的範振寶也為此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至於龍譽行營在今後還會不會再扶持和雲股匯一樣的公司,為他們做推廣?類雲股匯模式還會不會繼續大行其道?對此,頭條資訊平臺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