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轉眼從第1季,播放到第6季;第6季也轉眼播放到了最後一期,目前已經落下帷幕。在最後一期裡詹青雲不負眾望地奪冠了。詹青雲奪冠在很多觀眾的意料之內,畢竟她辯論才能確實十分強悍,且她有大家有目共睹的豐富知識儲備。
不過最後一期,值得一提的是本期的辯題,「終其一生只是個平凡的人,你覺得後悔嗎?」在辯論開始,李思恆,龐穎,詹青雲組隊成正方辯友,而小黑,曉彤,邱晨等組成了反方辯友。兩隊選手都在各自的隊伍中發揮著作用,有負責活躍氣氛的,也有負責主要辯論的。
其從第一期開始,就有觀眾察覺《奇葩說》質量的下降,比如沒有第3季和第4季裡看點,在往期節目裡,光是傅首爾的的字字金句就能讓觀眾深思很久。
而最後一期的辯論更讓觀眾們失望。這一期的辯題,兩方辯手都以「是否後悔」為點進行辯論,卻忘了本辯題的中心意義——人們如何定義平凡?龐穎先以平凡的「凡」作為例子,她覺得「凡」在象形字中是模子的意思,所謂千篇一律、毫無特點,她認為生活中的人們都追求「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幸福」——學業有成、事業有成、家庭和睦。她認為這是平凡的,且很多人都覺得後悔。
但實際上,每個人追求的平凡是不一樣的,對於有的人來說,平凡確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幸福」,而有的人覺得,平凡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過一生,無論成為頂尖的CEO,還是歸隱田園的務農人,只要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並不會後悔。
邱晨在詹青雲所寫的信裡,所表達的意思也並沒有告訴人們何為平凡,何為不平凡。他在心裡對詹青雲說:「你嘆氣後悔說自己平凡,都只是讓我幫你回顧這精彩的一生而已。人們總善於發現別人的不凡,卻忽略了自己。」看似有道理的句子背後卻容不得深思。所以該期的辯題「終其一生只是個平凡人,你後悔嗎?」其最終極的奧義應該是能接受自己平凡的才是不平凡。總之都雙方忽略了讓觀眾發現自己的價值體系,以及人生價值觀。
不論是正方還是反方,辯論角度太單一,就像有網友評價的「人生哪有那麼多非黑即白,人們在意的不過是過程。」
最後一期,也將本季的節目設置缺點放得更大。前幾季節目的觀點不僅鮮明還更多元。如今的這一季變得競爭性更強了,雙方辯手只在乎誰能說得過誰,而不在乎觀點是否獨到,引人深思。有網友對此評價《奇葩說》沒有奇葩的觀點了。
《奇葩說》的意義在於給觀眾傳達符合現實的觀點或者價值觀,能讓觀眾們感到共鳴,從而開闊思路,能讓在觀眾們看節目的同時,也能將每一期的辯題用於自己身上多加思考,將思維更加立體化。
不過該節目本身還是受到了很大的歡迎,第6季雖辯方對辯題過於單一化,但其成績確實一直保持在網絡綜藝節目佔有率的第2名,而且這一季所產生的討論量以及話題閱讀量數字都十分可觀,光是話題閱讀量就達到了4.4億,且《奇葩說》第6季所產生的熱搜有76個。可想而知《奇葩說》本身綜藝節目的熱度。
不過相對比《奇葩說》的第一季,該節目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需求下不斷地發生轉變,而導致該季只有7.7的評分,相對比第1季的9.1的評分還是差了很多。如今第6季已經完美落幕,雖口碑下降,但我們仍希望下一季《奇葩說》的王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