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準備,靈活應對
塞爾維亞平穩度過新一波疫情
光明日報駐貝爾格勒記者 趙嘉政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國家普遍發生第二次大規模傳播,塞爾維亞也未能例外。特別是11月以來,塞爾維亞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從每天300多例直線上升,在12月初達到最高峰,日增近8000例,對於一個人口約700萬的國家來說,這一數字著實不小。
今年3月至5月,由於應對迅速,以及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在塞期間提供了很多經驗和物資支援,塞爾維亞成為整個歐洲每百萬人口確診人數最低的國家之一,每日新增病例從未超過500例。當時的塞爾維亞被世衛組織稱讚「防控措施到位」,被視為歐洲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上的「好學生」,塞爾維亞也由於疫情控制得力,對全年的經濟增長充滿信心。但自10月以來,特別是10月下旬開始,席捲歐洲的第二波疫情到來,塞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陡然上升,在短短一個月內增長超過10倍。12月1日當天確診人數達到7999人,隨後開始緩慢下降,目前降至每日4000人左右。由於自5月以來塞就沒有進行邊境管控,因此雖然塞國內疫情不斷好轉,但不少來自歐洲的病毒攜帶者入境,在塞形成了新的傳染鏈條,塞爾維亞疫情也出現了第二波高峰。
應該說,在新增病例以指數級別上升的過程中,塞醫療系統也面臨極大壓力,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出現醫療系統崩潰或者類似於其他國家那樣需要由醫生來決定治療哪個病人的局面。到目前為止,塞新冠肺炎死亡率仍然低於1%。據記者觀察,提前做好充分準備、靈活應用政策以及認真實施防控措施,是塞能夠平穩度過疫情「洪峰」的重要因素。
今年3月疫情在塞暴發之初,中國政府就第一時間向塞爾維亞提供了呼吸機和口罩等醫療防疫物資。塞政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雖然疫情相較其他國家好轉很快,仍在不斷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呼吸機,儲存醫療物資。由於呼吸機價格昂貴,塞本地的反對黨還一度指責政府通過醫療採購亂花納稅人的錢,但塞總統武契奇當時表示「這是為了應對第二波疫情」,並稱不會允許塞出現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在近期發生的第二波大規模疫情過程中,塞需要使用呼吸機的病人最高峰時達到300多人,但由於前期採購充分,所有有需要的病人都能夠得到治療,這對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提供了重大保障。
除了醫療物資,塞還從3月開始就學習中國興建方艙醫院。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塞醫學界詳細了解了方艙醫院的建設標準和注意事項,並且塞政府在年中疫情好轉的過程中並沒有急於關閉已經建造好和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反而是在塞各個城市尋址,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快速建立新的方艙醫院。在近期的疫情暴發中,塞政府迅速開放了十多家方艙醫院,有效地解決了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的難題,並且保證了國內其他醫院的運行。
同時,塞也同中國一樣,建立了疫情應對小組,每周根據情況制定新的應對政策。和很多國家一樣,塞經濟在疫情的影響下也面臨著因居民消費不足造成的稅收和財政吃緊問題。如何在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是對政府的重大考驗。塞政府採取了靈活的防控政策,根據疫情形勢的變化不斷對消費和娛樂場所的營業時間進行微調,對民眾的社交活動既給予一定的自由,又不至於讓過多的聚集造成大規模傳染。自11月以來,幾乎每周政府都會宣布新的措施,甚至一周內會調整兩次。政策的頻繁變動雖然讓商家有點頭疼,但絕大多數市民都表示理解。商家也會根據政策在門窗上及時貼上營業時間以及允許的入店人數要求。如對餐廳這種重點線下消費場所,政府要求縮短營業時間,但同時鼓勵外賣24小時都可以運行。通過這些頻繁的「微調」,既保證了經濟活動不中斷,也避免了過多的社交接觸。
除了政府措施到位,民眾的配合也是極為重要的。塞爾維亞4月成為歐洲第一個實施宵禁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派軍警上街執行防疫措施的國家,可見政府對疫情極為重視。在某些國家還在討論疫情是不是謠言或者「惡作劇」的時候,塞媒體從一開始就廣泛宣傳新冠病毒的危害以及防護的手段,這使得塞民眾執行防疫措施比較到位。近幾個月,記者觀察到,不僅室內場所所有人都佩戴口罩,街上的行人也大都佩戴了口罩,這無疑對防止病毒傳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從9月以來,每個商場門口都固定設有保安或工作人員,檢查進入商場等大型消費場所的顧客是否正確佩戴口罩。遇到那些雖然戴著口罩但卻把鼻子露在外面的人,也都會提醒他們正確戴好口罩。記者更是經常在一些小型商鋪中看到店員阻止那些未戴口罩的人進入店鋪。
臨近新年,塞也有大約60萬旅居歐洲其他國家的國民準備返鄉過節。塞政府提前制定了應對方案,要求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並實施14天隔離政策。同時,政府對自西方聖誕節(12月25日)到塞爾維亞人過的東正教新年(1月7日)之間的防疫措施進行了細分,保證人們既能享受家庭團聚,也不至於出現大規模聚集。
精準防疫、提前準備是塞爾維亞應對疫情的基本政策。就在12月24日,塞爾維亞總理布爾納比奇第一個接種了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並稱塞總統武契奇或將接種由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在疫苗問題上,塞政府通過各種手段自行與各個疫苗廠商聯繫,並在12月底收到了第一批5000支疫苗,將優先給當地年紀較高的老人進行接種。塞爾維亞成為繼英國、瑞士之後第三個開始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的歐洲國家,連歐盟都驚呼「被後院國家超越了」。塞政府表示,除少數衛生系統官員需帶頭打疫苗以驗證疫苗的安全性外,將優先滿足國內高齡高危人群的接種,然後才是醫護工作者、警察,其他人員可逐步接種。
當地學者表示,塞防疫措施很多是從中國學習到的經驗,同時也根據塞本國的國情進行了微調。事實證明,只要實事求是,認真對待,疫情是可以戰勝的,而塞民眾也已經開始對明年的工作和生活進行著計劃,相信通過疫苗接種和有力的防控,疫情終將過去。
(光明日報貝爾格勒12月25日電)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6日 08版)
[ 責編:孫宗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