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希華時訊報導 希臘大型郵輪「海洋鑽石號」沉沒至今已經有13年。這艘至今仍然「沉睡」海底的巨輪就如一枚破壞環境的定時炸彈和燙手山芋,當地居民為此持續發聲,要求希臘政府打撈沉船,阻止可能發生的石油大規模洩漏。
在2007年4月5日下午,一艘名為「海洋鑽石號」的希臘郵輪在愛琴海聖託裡尼島附近觸礁,6日早晨7時左右沉沒。當時這艘郵輪上共有1195名乘客和390多名船員。事故中,一名45歲的法國男子和他16歲的女兒不幸遇難。
事發後幾個月,沉沒地的水域和附近海岸線進行了表面淨化處理;並在兩年後進行了一次抽水作業。但當地居民仍認為這些措施不足以應對威脅,他們持續發聲,要求徹底打撈沉船。居民們擔心,一旦鋼製油箱隨時間推移而腐蝕,將造成大規模的石油洩漏,屆時當地優越的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都將毀於一旦。
負責沉船打撈工作團隊代表盧卡斯.裡格諾斯在接受希華時訊英文版採訪時表示,「海洋鑽石號」沉沒時滿載燃料,但到目前為止,其船東和各屆希臘政府都未能消除沉船帶來的環境破壞,「問題的關鍵是誰來為打撈和清潔過程買單,保險公司和船東都不願意承擔這份責任。和希臘其它海域的沉船事故一樣,各利益方都在逃避對沉船進行打撈。」
2014年,希臘法院一審裁決船東應負責沉船打撈工作,並賠償聖託裡尼島和希臘當局數百萬歐元。但船東隨後提出上訴。由於法院連續休庭,這一案件至今仍在等待定奪。
希臘海洋研究中心定期監測相關海域的海洋汙染情況,並在沉船區域設有隔離屏障。但如果在強風天氣下,海面仍會出現羽流石油痕跡。另一方面,該隔離屏障實際上於2018年破裂,汙染物已肆意流向大海。
克裡特工業大學有毒有害廢棄物管理實驗室發布的獨立專家報告稱,「海洋鑽石號」沉船內的已知汙染物包括數百立方米的發動機燃料和潤滑劑、數百升電池電解液、銅線電纜、含重金屬的陽極和其它危險化學物質,估計需要400年才能變為惰性。
另一份獨立報告認為沉船仍適合打撈,任何拖延行為都會對聖託裡尼島造成生態破壞。
數月前,環保團體和當地居民的呼聲得到了回應。希臘國務委員會最高行政法院下令海運與島嶼政策部介入此事並進行打撈工作,費用由船東支付。不久後,海運與島嶼政策部進行國際招標程序,兩家中國沉船打撈公司中標。但數周后,打撈計劃遇阻並夭折。
裡格諾斯表示,此後,海運與島嶼政策部宣布沉船打撈工作由聖託裡尼市政港口基金會負責,但該基金會資金有限,勞力不足,沒有任何法律人員或工程技術人員能夠統攬這巨大的工程或向船東索取費用。
裡格諾斯認為,官員的不作為其實是為了維護船東的利益在拖延時間。隨著時間流逝,官員們就可以宣稱沉船已經生鏽,無法被起重機完整吊起,所以不能進行打撈,只能留在原地,有關人員會清理表面的油汙。
近期,2000多名聖託裡尼島民聯署了聖託裡尼市政府和裡格諾斯領導的環保團隊發布的聯合聲明,呼籲海運與島嶼政策部能夠打撈沉船。同時,他們也向希臘國務委員會的執行委員會求助。
裡格諾斯預計希臘國務委員會將詢問海運與島嶼政策部未執行命令的原因,他也希望希臘法院能落實執行2014年對船東的一審判決。(原標題:【特稿】希臘巨輪沉睡海底13年成重大隱患 聖託裡尼居民要求政府打撈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