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來了!恐龍介紹之雙冠龍

2021-02-07 星摩爾STARMALL

雙冠龍

雙冠龍長達6米,站立時頭部高約2.4 米。頭頂上長著兩片大大的骨冠,故名雙冠龍。

雙脊龍(學名Dilophosaurus),又名雙棘龍、雙嵴龍或雙冠龍,是一屬獸腳亞目恐龍,生活於早侏羅紀。它的學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雙冠蜥蜴」,因它的頭頂有兩個冠狀物。第一個標本是在1954年所敘述,但直到十幾年後才被命名為雙脊龍。雙脊龍是已知年代最早的侏羅紀恐龍之一,但是相關研究相當少。


雙脊龍曾多次出現在大眾文化之中,最著名的是在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中被描述為會噴毒液的恐龍。此外還有眾多的電玩遊戲。但這些作品中的雙脊龍有很大的錯誤。


雙脊龍身長約6米,體重達半噸。雙脊龍的最明顯特徵是頭顱骨頂端有一對圓形頭冠,這些圓冠相當脆弱,不可能作為武器,可能是種視覺辨識物。一份2001年的研究,指出圓冠的大小與兩性異形有關。


頭顱骨的另一個特徵是前上頜骨與上頜骨之間有個凹陷區段,形成前上頜骨牙齒與上頜骨牙齒之間的缺口,類似棘龍科、鱷魚。它們的牙齒長,但齒根短。早期的假說根據這些牙齒特徵,而推測雙脊龍是食腐動物,因為前段牙齒不足以殺死獵物、咬起肉塊。其他腔骨龍超科的上頜也有相似的凹處。


雙脊龍可能是包含角鼻龍下目及堅尾龍類的演化支的原始物種。一些古生物學家則將它分類在腔骨龍超科中。

雙脊龍的第一個標本是由古生物學家Samuel Paul Welles在1943年夏天發現的。這個標本被送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清理並架設,當時被認為是斑龍的一個種,魏氏斑龍(Megalosaurus wetherilli)。

在1970年,Samuel Paul Welles重回化石發現處並測定該地的年代,並發現了一個新的標本。這個新標本具有明顯的兩個冠飾,它才被確認是獨立的一個屬,被命名為雙脊龍(Dilophosaurus wetherelli),中文譯為月面谷雙脊龍。之後在1984年,他再次完整地重新描述雙脊龍。

第二個命名種是中國雙脊龍(D. sinensis),目前並不確定是否屬於雙脊龍。由於它的顴骨前端並未接觸眶前孔邊緣,而且它的上頜骨牙齒是完全在眼眶前面,並在淚骨垂直線前結尾,所以比較類似南極洲的冰脊龍。這個物種是在1987年發現於中國的雲南省,與原蜥腳下目的雲南龍一同被發現,並於1993年由胡紹錦描述及命名。

第三個種是奇特雙脊龍(D. breedorum),是由Samuel Paul Welles等人在1999年敘述、命名。由於雙脊龍的第一個標本沒有頭冠,因此Welles等人認為這個有頭冠的新標本(編號UCMP 77270)是不同的新種。Welles在發表研究前逝世,由其他人完成研究與命名。其他古生物學家多不認為這是個有效種。



相關焦點

  • 羅弗超輕粘土巧樂卡「恐龍奇遇記」—雙冠龍
    雙冠龍:是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恐龍,雙冠龍長達6米,站立時頭部高約2.4 米。頭頂上長著兩片大大的骨冠,故名雙冠龍。——恐龍奇遇記~雙冠龍教程——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學會了嗎?製作恐龍造型,一天好心情做好的作品上傳至公眾號留言哦動手讓你更快樂,小手更靈巧~羅弗是一家面向全球提供手工教育和手工產品的公司。
  • 孩子們最想知道的恐龍知識來了!《給孩子的恐龍簡史》讀懂恐龍
    不少男孩子家裡都有恐龍的玩具,恐龍的繪本。他們喜歡扮演成恐龍,學《小豬佩奇》裡的喬治用恐龍的吼叫聲嚇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孩子真的喜歡恐龍,不妨引導孩子多去了解一下恐龍的進化史,學習關於恐龍的知識。這樣一來,愛好就變成了一項本事。這種以興趣為出發點的學習方式也會對孩子學習其他知識產生良好的正面影響。
  • 「侏羅紀公園」的著名恐龍大揭秘
    雙冠龍的最新藝術形象。雙冠龍的右後腿化石。雙冠龍的頭骨模型。雙冠龍生活在1.83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因電影《侏羅紀公園》而名聲大噪。但科學家們對這種恐龍的長相和族譜仍然知之甚少。phys.org網站7月7日報導,科學家們對雙冠龍的化石進行了綜合分析,發現與電影裡的小型蜥蜴類恐龍不同,真正的雙冠龍是當時最大的陸地動物,身長可達20英尺,並且與現代鳥類有很多相似之處。相關研究成果於7月7日刊登於《古生物學雜誌》中。
  • 恐龍來了!恐龍介紹之霸王龍
    恐龍介紹:霸王龍
  • 神奇恐龍木乃伊留下7800萬年前最後晚餐!
    神奇恐龍木乃伊留下7800萬年前最後晚餐!提起「木乃伊」,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雄偉的埃及金字塔以及關於法老們的神秘傳說。恐龍的遺體也能變成木乃伊,不信?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最著名的一具恐龍木乃伊「萊昂納多」( Leonardo)。
  • 《侏羅紀世界》來一場恐龍大冒險,星爵大戰恐龍!
    霸王龍作為恐龍群族中的金字塔頂層,對於人類來說其實卻很容易防禦。還記得《侏羅紀公園》第一集中,霸王龍的首次登場嗎?當時為了給博士們展示霸王龍吃東西的樣子,他們特意放出來一隻小羊,但是小羊被拴著不動,所以霸王龍根本不理它,後來暴風雨來了,小羊開始亂叫亂跳,於是博士們再見到小羊時,它已經變成了一隻血淋淋的小羊腿。
  • 《假如你是恐龍》:帶你發現不一樣的恐龍世界
    三歲的兒子對恐龍的喜歡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了。自從給他買了一箱恐龍玩具,每天下班就看到他和恐龍在自言自語:「我要吃掉你,我有大大的前臂爪子,我很厲害的……」。要麼就拿起每個恐龍開始「點名」:「這是美甲龍,這是腫頭龍,還有三角龍,雙冠龍……」。
  • 在亞洲恐龍的故鄉,考古人員發現一種恐龍,僅脖子就長達16米
    相比起其他種類的動物,人類更願意把恐龍看作是2.2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的霸主,不僅是因為它們除了極地地區之外幾乎分布整個地球,還因為它們演化出了許多不同種類。總的來說恐龍也分為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在食肉恐龍中存在體型龐大的種類,也存在體型較小的種類。
  • 龍山賞菊 探秘「恐龍」國慶小長假去五龍山邂逅深秋最美的樣子
    漫步「恐龍」園區,霸王龍、劍龍、雙冠龍、脊背龍......,這裡是神秘而多彩的恐龍王國。風景如畫的恐龍生態場景,聲電合一,栩栩如生,遊客們可以穿越時空隧道,感受遠古生命奇蹟和領略地球滄海桑田變遷。「重返侏羅紀時代,讓遊客們近距離了解恐龍,見識和觸摸能動會叫眨眼睛的活體仿真恐龍,在樂遊中認識恐龍,學習知識,復活恐龍逼真刺激,我與恐龍有個親密接觸之合影坐騎,可以在園區內歡快暢玩。」五龍山旅遊集團總經理何新建介紹說。
  • 鴨嘴龍,櫛龍亞科恐龍
    鴨嘴龍 Hadrosaurus,在1858年,發現了第一個鴨嘴龍的化石,這也是北美洲所發現的第一個完整的恐龍化石;在1868年,鴨嘴龍成為第一個架設起來的恐龍化石模型。架設的模型見下圖。大多數資料顯示鴨嘴龍身長7到10米,高達3米,重量約7噸。
  • 為什麼肉食性恐龍是雙足行走,而植食性恐龍卻是四肢行走?
    由於恐龍時代,距離現代已有2.4億年,如此遙遠的年代,以及恐龍身上的秘密,讓我們對這種動物種類倍加好奇,我們不斷地在發掘地面,希望能夠在這些地質層中找到更多關於恐龍的秘密,如它們的演變歷史,以及它們的滅絕之謎,這些都是現代的生物學家在研究的方向。
  • 知識天地|作為龍城人,你知道這些恐龍的名字嗎?
    1彎龍彎龍(學名Camptosaurus)是一屬草食性及有喙的恐龍,生活於晚侏羅紀至下白堊紀。由於當彎龍以四足站立時,它的身體形成一個拱形,故取此名。最大的成年彎龍多於7.9米長,臀部達2.0米高,體重約1公噸。雖然它們的身體沉重,除了以四肢來步行外,亦能夠以雙足步行。
  • 《給孩子的恐龍簡史》:集知識性、趣味性、科普性於一身的恐龍史
    這本書內容十分豐富,按照時間順序來展開,從恐龍的起源開始,分成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然後再到恐龍的滅亡,帶領孩子詳細了解恐龍的歷史。在三疊紀出場的恐龍有腔骨龍,侏羅紀出場的恐龍有雙冠龍、腕龍、梁龍等等,在白堊紀出場的恐龍有三角龍、把龍、慈母龍等等。
  • 恐龍樂園 認識副櫛龍 介紹不同的恐龍
    恐龍樂園 認識副櫛龍 介紹不同的恐龍 2020-10-03 14:22 來源:寶媽早知道
  • 擁有超大頭盾的恐龍——開角龍查爾斯
    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大型肉食恐龍系列節目丨10霸王龍威爾遜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大型植食恐龍系列節目馬門溪龍爾瑪丨04梁龍布雷迪丨05黃河巨龍壯壯丨06腫頭龍奧斯汀丨07山東龍偉奇丨08劍龍比伯丨09甲龍賽德丨10三角龍多利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小型肉食恐龍系列節目
  • 恐龍時代最恐怖10大霸主,誰才是最恐怖的哪個?
    恐龍是遠古時代的龐然大物,隨著地球環境氣候的變化,恐龍物種也在不斷的進化,一部分恐龍向鳥類過渡,這些恐龍有羽物種見證了恐龍過渡的歷程,下面是盤點的考古發現的十大寶貴恐龍有羽物種。1、千禧中國鳥龍(Microraptor gui)千禧中國鳥龍是1999年挖掘發現的,它是發現的第五種長有羽毛的恐龍,結構解剖研究顯示這種恐龍長有顎,其中包含溝槽狀的尖牙,暗示著它們可能是第一種已知有毒恐龍。它的體長大約1米長,生活在1.25億年前,可能主要以小型鳥類為食。
  • 南半球化石保持最完整的甲龍類恐龍——盾龍瑪蒂爾達
    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大型肉食恐龍系列節目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大型植食恐龍系列節目馬門溪龍爾瑪丨04梁龍布雷迪丨05黃河巨龍壯壯丨06腫頭龍奧斯汀丨07山東龍偉奇丨08劍龍比伯丨09甲龍賽德丨10三角龍多利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小型肉食恐龍系列節目
  • 孩子痴迷恐龍?別擔心,孩子有可能是「強烈興趣」學習者
    要說到孩子愛玩的玩具,那麼恐龍一定是要榜上有名。無論是男孩女孩,都為恐龍著迷,一提到恐龍的種類,習性,生活的時代可以說是滔滔不絕。有些孩子更是可以玩恐龍能玩一整天。那麼孩子為什麼這麼痴迷恐龍呢?其實基本上都是這3點原因,家長們不妨看看自己有沒有猜中!1、對強大力量的嚮往孩子對於強大的東西會感到恐懼,但是其實也會感覺到安全感。
  • 最具魔幻色彩的恐龍——龍王龍威克多爾
    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尋找消失的恐龍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大型植食恐龍系列節目馬門溪龍爾瑪丨04梁龍布雷迪丨05黃河巨龍壯壯丨06腫頭龍奧斯汀丨07山東龍偉奇丨08劍龍比伯丨09甲龍賽德丨10三角龍多利點擊收聽PNSO恐龍博物館小型肉食恐龍系列節目
  • 恐龍時代介紹
    恐龍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 恐龍曾經支配地球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