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骨折要手術,有人只要回家休息?骨科醫生:這種骨折別慌

2020-12-08 骨科大夫時代

我們經常在醫院看到有人打著石膏,一瘸一拐地走著,就知道肯定是哪裡骨折了,需要固位,防止進一步損傷,不過你聽過骨折醫生跟你講不需要手術的嗎?

還真有,37歲的張女士這一天洗澡,因為浴室太滑走路沒注意,一不小心摔了一個人仰馬翻,磕到了浴室的小凳子上,當時就感覺後背超級痛,不光皮肉疼,就感覺骨頭都碎了那種。

後來家人趕緊陪同去了醫院,做了胸部CT,本想著可能要做手術了,骨科醫生看了一會CT片子,說是肋骨骨折,然後很淡然對張女士說,我給你開點止痛的藥,你回家注意休息就行了,都骨折了還不用手術,這是什麼情況?

後來經過醫生解釋才明白,原來一般單純性的肋骨骨折都是不需要手術的,因為這個部位不同於人的四肢,人四肢本身負擔比較重,活動力度也很大,一旦骨折不做手術,不打石膏的話,很容易發生對位問題,骨頭就算癒合了,也是歪的,會影響以後的正常生活。

但是肋骨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心臟,由於不會經常性的活動,位置相對固定,上下肋骨之間也能起到一個互相固定的作用,首先肯定是做不了石膏,因為實在沒有必要,自己在家躺著不動跟石膏一樣的效果,而且這個部位不做手術,等骨折部位自己慢慢癒合就好,並不會對我們人體的器官有太大影響。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雖然肋骨骨折雖然不需要做手術,但是如果引起了其他併發症那就不一樣了,比如外傷性氣胸,這是由於骨折後,骨頭刺破了肺,氣體進入胸腔,導致肺被壓癟,人就會出現胸悶的情況,可能危及生命,不可大意。

還有外傷後血胸,字面意思也就是胸腔裡有血,這是因為骨頭刺破了肺部的血管,血管破裂之後出血流入胸腔,如果嚴重的話,是需要做開胸手術的,將破損的血管補好,不然就會有生命危險。

如果不小心發生骨折,除了立馬去醫院,還需要做些什麼?

首先就是咳嗽不要憋著,這個時候咳嗽肯定會有疼痛感,不要因為怕疼就忍著,一定要及時將體內的痰液咳出,不然很容易造成肺部的感染,肺不張等疾病,尤其是前三天,非常重要。

其次就是要避免劇烈運動,尤其是一些身體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骨頭癒合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有些人覺得不疼了,就開始手痒痒開始踢足球,打籃球,這樣非常危險,很容易讓快癒合的骨頭再次骨折,我們是要運動一下,但更要的是健康的運動。

最後就是平常止痛藥帶著吃,畢竟還是很疼的,尤其是咳嗽的時候,定期的去複查也很重要,一般來說,一個星期的時間,骨頭如果查CT還是沒問題的話,後面基本也就沒問題了,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再做進一步的打算,防止一些併發症的出現,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恢復。

相關焦點

  • 骨折就需要手術嗎?胸外科醫生:這種肋骨骨折回家休息就好
    張女士急忙撥打了120,在急診拍了個胸部CT顯示右側第5肋骨折,正在張女士邊等待住院手術時,醫生卻說:「你的骨折不需要住院更不需要手術,開了點止疼藥回家就行了」。張女士一臉疑惑:「為什麼別人骨折需要手術,而我的骨折卻只是回家觀察?」
  • 骨折了,為何醫生不立刻安排手術?
    骨折了,為何醫生不安排馬上做手術?在醫院裡,經常有患者遇到這樣的疑問。他們不明白,並非所有骨折都需要立即手術,或者說有一些情況,骨折了必須先「養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張偉解釋,在應對骨折時,醫生需要遵循「損害控制」原則。有些情況下,骨折了立馬做手術,效果並沒有養幾天再做手術來得好。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近日,家住荷塘區66歲的劉奶奶就遇到了這種困擾。11月10日,劉奶奶在家不慎摔傷送往市三醫院,經相關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右轉子間粉碎性骨折、右肘關節脫位並多發性骨折、右側肘關節韌帶損傷、右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等多處骨折和損傷,這可急壞了劉奶奶的家屬:一來擔心患者年齡大,且伴有高血壓、腦梗死後遺症、冠心病等增大手術風險的疾病;二來擔心多處骨折產生的高額手術費用無力承擔。
  • 老人骨折了千萬不能手術?松江骨科醫生這樣說
    B:晾衣服夠個晾衣架就骨折了。A:哎呦,這麼大歲數了可不能手術啊!B:對的,風險太大,老年人都不能手術!醫生:誰說的?別瞎說!骨折了怎麼辦?手術嗎?會不會有風險?保守治療呢?會不會治不好?今天,讓我們共同關注,老人骨折之後,手術可怕嗎?本期嘉賓:松江區中心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麻文謙出診時間:專家門診:周四 8:00——11:30中老年人發生骨折的常見部位有哪些?
  • 骨折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好?提醒:老人若有這種骨折,建議手術
    骨折之後的治療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有些人認為保守治療好,而有些人認為手術治療好,那麼究竟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單純的骨折、穩定性骨折可以保守治療。這樣的骨折因為比較穩定,對骨頭功能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這種情況下通過保守治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很多肱骨幹骨折、鎖骨骨折都採用了保守治療。骨折情況嚴重,開放性骨折脫位者,負重部位明顯移位骨折、成角骨折,螺旋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又或者骨折合併有其他的情況,比如合併後血管神經內臟損傷等等。
  • 骨折後,關於復位、手術、癒合、功能恢復,骨科醫生給你講一講
    骨折後,關於復位、手術、癒合、功能恢復,骨科醫生給你講一講。01骨折的復位方法有哪些?在骨折之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受傷程度,會通過手法、牽引、手術進行復位。手法復位常用於橈骨下端骨折、指骨骨折、脛腓骨橫形骨折等能用手法幫助骨頭恢復功能的情況,醫生會將患者骨折的部位進行麻醉後,用牽引的手法將骨頭恢復原狀,最後再用石膏進行固定。
  • 骨科醫生:不是嚇唬人,有種骨折會死人!(上)
    所以髖部骨折指的就是這塊區域的骨折。事實上,髖部骨折,尤其是股骨頸骨折,對於老年人,往往就意味著死神在召喚。這時候大夥就不樂意了:「別逗了,不就是個骨折嗎?怎麼可能死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後死亡率可高達50%左右!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不歸骨科看的骨折」顱骨骨折,掛腦外科/神經外科眼周骨頭骨折,掛眼科鼻梁骨、顴骨骨折,掛耳鼻喉科上頜骨、下頜骨骨折,掛口腔科胸骨、肋骨骨折,這兩個骨頭有爭議,三甲大醫院首選胸外科,但小一點的醫院亦可以掛骨科。
  • 「骨裂」跟「骨折」一樣麼?骨科醫生告訴您
    王老太太,72歲,前一陣子因為不小心被自行車颳倒後手腕受傷,來醫院後,醫生對她進行了相關檢查,後選擇了打石膏保守治療, 讓她回家慢慢休息。過了兩天,老人孩子拿著片子來醫院問:「大夫,我家老太太這算是骨裂,還是骨折?打石膏是不是代表病情很嚴重?」實際上,他不是第一個這麼問的人,而且問的人還不少。
  • 102歲老人摔倒骨折!家人們慌了:到底要不要手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清清 記者 何麗娜「高齡」真的是骨科手術「禁區」嗎?近日,餘杭二院成功為一位102歲的高齡老人實施骨折手術,術後老人恢復良好,現已出院。「只要身體條件許可,我們還是建議儘早手術治療,讓老人重新站起來。」骨科主任吳有魯說。就在家屬難以抉擇之時,一個堅定的聲音從病房裡響起。「醫生,我還想站起來走!」趙奶奶握著吳有魯的手說道。面對老人如此堅定的選擇,醫院立即為她啟動了MDT(多學科討論),組織多位專家研究制定治療方案。
  • 大學生跌落致複雜骨折 醫生用3D列印技術做手術
    這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我省創傷骨科手術。  ●病例 大學生跌落致複雜骨折  昨日上午,記者在協和醫院病房見到了19歲的骨折患者小軍(化名)。小軍陽光帥氣,是武昌某高校大一學生,十一期間因在校擔任大型節目主持而沒回家。
  • 骨折後裝了鋼板,什麼時候拆下來最好?不拆行嗎?骨科醫生告訴你
    傷筋動骨一百天,傷到骨頭了,一般恢復的時間是比較慢的,要靠養。骨折就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骨病,很多病人骨折後都要裝鋼板,但是當骨頭長好時,不知道還用不用拆,有人說可以,也有人說不可以。骨折後裝了鋼板,究竟用不用拆?什麼時候拆最好?下面骨科醫生就這個問題具體跟大家說說。
  • 這種骨科外固定方法已傳承2000年 四肢骨折特適合!
    因不用開刀手術且注重功能恢復,這種骨科外固定方法正被越來越多的患者認可。 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魏成建主任醫師告訴交匯點記者,雖然當下各種現代骨科手術技術日新月異,但中醫正骨保守療法仍具有明顯的優勢,四肢骨折通過我們拔伸、折頂等手法進行閉合復位,再用小夾板外固定,既減少患者的損傷與痛苦,又方便調整鬆緊、外敷膏藥、早期功能練習,臨床效果非常好。
  • 骨折後久不癒合是怎麼回事?骨科醫生:或許和3個原因有關
    對於工作環境較為惡劣的人來說,受傷是常有的事,嚴重點的就是骨折。骨折簡單來說就是骨頭斷了或者是碎了,聽起來就很疼。「傷筋動骨一百天」,小小的扭傷都要休養幾天,更何況是骨折呢?如果在術後的修養中沒有仔細護理,很有可能就會留下後遺症。有人在骨折三個月左右後骨頭還是沒有養好,就會急躁不安,會產生是不是手術沒有做好的念頭,但是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句話存在很大的爭議,並且骨折術後的康復還真不止一百天。
  • 股骨頸骨折,為什麼一定要儘快手術?
    股骨頸骨折,為什麼一定要儘快手術?「能開就開、應開盡開」,除非病人身體很差,無法手術,否則就應該要手術治療,原因在於非手術的保守治療風險太大,成本太高。
  • 手腕舟骨骨折一年多未愈 仁慈骨科機器人讓手術「如虎添翼」
    中國江蘇網5月29日徐州訊 相較於傳統石膏固定腕舟骨骨折或橈骨遠端骨折,近年來腕關節鏡手術得到更多患者的青睞,再加上天璣骨科機器人的協助,手外科手術可謂如虎添翼。手外二病區主任齊偉亞為其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示舟骨骨折不癒合,斷面硬化,舟骨還沒有壞死,可以植骨手術,當天,小劉辦理住院手續,準備第二天手術。骨科機器人導航+關節鏡輔助下手術,全程3小時幾百臺腕關節鏡手術下來,齊偉亞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心得,而手術的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是最令他欣慰的。
  • 老年人骨折了,手術怕風險,不手術太痛苦,到底要不要手術?
    像上篇文章中90歲高齡老人,已經臥床8個月,就是因為子女認為年齡太大,手術風險太高,好像選擇手術的晚輩是罪人一樣。這種擔心非常正常,但是要具體對待病人的病情!如果老年人有心衰,肺部感染,不穩定性心絞痛或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則手術風險是增加的,不過還是很大醫生建議應儘快手術。理由就是,保守治療帶來的風險,比及時手術帶來的風險明顯更加大。高齡病人的具體風險評估,要充分地信任麻醉科和骨科手術醫生,這樣才能做出對老人最有利的治療決策。
  • 高齡老人骨折後要不要手術?
    骨科專家:如果老人的身體能耐受麻醉和手術,最好手術,防止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  我能不做手術嗎?高齡老人骨折後是否手術一直是讓老人和家人糾結的事,做手術擔心老人年齡大了有風險,如果不手術就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了,如果臥床時間久了,還可能會出現併發症。高齡老人骨折後,是手術還是放棄治療,記者採訪了鄭大一附院骨科主任醫師吳學建。    不手術就可能永遠站不起來  到了晚年,骨質變得疏鬆,摔倒後很容易骨折。
  • 92歲老人摔倒骨折 醫生衝破高齡手術「禁區」讓他重新下地行走
    20多年前,先後經歷兩次心臟手術的孫大伯遭遇心臟重症,幸遇浙江醫院黨委書記嚴靜教授帶領下的重症醫學團隊力挽狂瀾,才得以扭轉乾坤;20多年後,已經92歲高齡的孫大伯突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又遇浙江醫院副院長、骨科宋柏杉主任醫師帶領的骨科團隊奮力救治,衝破高齡手術「禁區」,打破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躺到離世的無奈
  • 胸骨為什麼會骨折?骨折後會有後遺症嗎?骨科醫生給你講清楚
    胸骨為什麼會骨折其實,患者也不用過於擔心。骨科醫生提到,一般情況下,胸骨有的時候可能會受到外力的影響造成輕重不等的骨折。比如胸骨處受到撞擊、車禍、摔倒等。不過這種機率還是比較低的,因為我們的骨頭是非常結實的,不可能好好的就骨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