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歐洲美名遠揚20年,可用於治療足底筋膜炎,我院引進後,患者個個...

2021-01-19 騰訊網

1

你熱愛運動嗎?登山、打籃球、羽毛球、跑步......

那麼你是否發現當你運動量大的時候,

足跟會疼痛,甚至無法行走。

你可能患上了「足底筋膜炎」。

得了「足底筋膜炎」,無法遠行、無法上下樓梯,已然成為生活的常態,甚至還會改變步態和影響生活質量。足底筋膜炎之疼,非一時疼,而是不定時疼,總是反反覆覆,疼來疼去,令人十分苦惱。

而在歐洲有一種成熟有效的技術,它已經使用了近20年,叫作——衝擊波療法,可用於治療足底筋膜炎。它真的行之有效嗎?

據介紹,衝擊波療法有幾個非常特別的地方。

第一,它的費用遠低於手術費用。哪怕是尋常老百姓也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和負擔;

第二,它的治療時間短,恢復快。每次治療只需20-30分鐘即可,治療之後無需特殊處理;恢復較快,幾次治療之後疼痛症狀明顯改善。而且經過治療,患者可恢復正常步態行走。

第三,它給予患者良好的體驗感。有些患者比較害怕疼痛,治療師可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實時調整能量。

除足底筋膜炎,體外衝擊波也可用於治療其它病症。

2019年6月,我院康復醫學科引進了該技術。沒想到,使用體外衝擊波治療之後患者們個個都誇好,頗受歡迎。

01

50歲的李先生(化名)年輕時酷愛運動,周末沒事就跟朋友一起去打個網球,爬個山。七八年前他發現足跟疼,但只是輕微疼痛,未予重視。最近幾個月,他疼得忍不住了,遂來我院就診。足踝科的醫生檢查發現李先生的情況完全符合「足底筋膜炎」的症狀,告訴他不要再運動,應該多注意休息,並建議其到康復醫學科試一試體外衝擊波治療。

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李先生走進了康復醫學科,治療師為他進行了診治。李先生每周來我院做一次體外衝擊波治療,一個月後疼痛症狀減輕,做了5次基本不疼了。剛開始的時候,李先生足底肌腱水腫,測量數值達到0.35cm。經過衝擊波治療5次降低至0.23cm,水腫情況明顯改善。

治療前vs治療後

李先生直誇,這個治療效果好,現在一點兒都不感覺疼了。

02

另一位患者劉大媽(化名)患有足底筋膜炎十多年了,前後花費了2萬多塊錢,疼不堪言。恰好前段時間她的家人在我院足踝科住院,她聽足踝科趙亮醫生介紹醫院康復醫學科有衝擊波儀器可治療足底筋膜炎,於是立刻到康復醫學科諮詢。接診的治療師為她介紹了體外衝擊波的適應症和療效。劉大媽雙足均患有足底筋膜炎,左足情況嚴重一些。

經過了3次治療,劉大媽的疼痛症狀減輕,她每次都早早在治療室外等候,並且非常配合治療。劉大媽說,她家住在6樓,上下樓梯對她來說是最難最痛苦的事情,退休以後她長期待在家裡都悶得慌。以後啊,她想下樓隨時都可以下樓,再也不怕疼了。

劉大媽怕疼,治療師一開始給她使用較低的能量,隨著她的耐受力提高,再進行能量調整。劉大媽不但對衝擊波治療的效果滿意,她更感謝治療師,每次治療後都會一遍又一遍地說:「醫生,謝謝你,謝謝你幫我治療。」

「足底筋膜炎」,是由於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暴力的衝擊,或者長時間的走路,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筋膜發炎。最常見症狀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現代醫學對該病的診療方法遠超以前。要樹立信心,患者正確對待病情,不可急躁、焦慮。

如果您有上述這些問題的困擾,可及時至我院諮詢診治,來試一試衝擊波療法。

文案|王程程 校審|王竹玉 策劃|王偉

相關焦點

  • 足底筋膜炎的物理治療
    足底筋膜是個什麼組織呢?首先它是長在足底的,起自足跟,往前止於足趾,有支撐足弓維持足弓穩定性的作用。筋膜這個詞,只要是看過牛腱子肉的人都知道,牛腱肉外層有一層白的的膜,這層膜就叫筋膜。
  • 足底筋膜炎導致足底痛,治療越早效果越好,該咋辦?醫生告訴您!
    足底筋膜呢,是位於我們足底一層比較緻密的結締組織,它也不屬於肌腱,也不屬於韌帶,但它的作用卻非常重要,類似於韌帶。但是只要忍耐一段時間以後,慢慢的行走過程當中疼痛會有明顯的減輕,甚至慢慢的疼痛就消失了,於是有一些人在出現足底筋膜炎的早期並沒有重視它,導致因這種疾病,多數病人到醫院去就診的時候都已經進入了慢性期,治療起來相對來講就困難一些。
  • 物理治療師,你如何為足底筋膜炎患者選擇合適的鞋子?
    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講一講如何為足底筋膜炎患者選擇合適的鞋子(圖1):  1)降低跟腱應力  2)加強對足弓的支持  3)減輕「Windlass機制」效應  Farris等在2012年的研究表明後跟增高可以降低跟腱應力(Farris et,al. 2012)。因此,只要鞋跟部分的高度(從腳的後跟到指尖的高度差)較為合理,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足底筋膜承受的應力。  增加對足弓的支持  Roos等(2006)的研究表明使用矯形鞋墊增加對足弓的支持被證明是管理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 足底疼或是足底筋膜炎,中藥燻洗可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豔華指出,足底筋膜炎可用中藥燻洗達到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的目的,具有無創、簡便、方便等優點。臨床最常見的足跟部疼痛原因是足底筋膜炎。鄭豔華介紹:「早晨起床邁出第一步開始感覺疼痛,或者在長時間不活動後邁出第一步疼痛,行走數步後疼痛得到緩解,但隨著步行時間的增長或站立時間增加,再次出現疼痛,休息後症狀可緩解。」
  • 40多歲足底疼,走起路來最嚴重?可能是足底筋膜炎,治療很簡單
    足底筋膜炎有兩種類型,包括創傷性足底筋膜炎以及非創傷性足底筋膜炎。無論是慢性疼痛還是急性疼痛,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足底的疼痛症狀。但是這個問題可不會傳染,因為這不是細菌和病毒導致的,而是局部筋膜損傷。
  • 講座回顧足底筋膜炎的防治
    在之前我也要申明,這裡是知識的交流與分享,如果有疾病等問題,仍然需要去醫院治療。當我們跑步時,如果足底骨頭直接撞擊是非常疼痛的,足底筋膜就是位於足底的軟組織,它起自腳跟處的跟骨,向前止於腳趾,由於腳趾頭有五個,所以足底筋膜向前分叉為五束,足底筋膜的主要功能是緩衝,同時也協助維持足弓。跑友出現足底筋膜炎通常會感到靠近足跟的位置疼痛。
  • 足底筋膜炎是怎麼引起的?做到治療護理5步走,可康復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指在腳底板脂肪生成以及骨頭上面有一條白色筋,這條筋被被稱為蹠腱膜,它一頭連著後腳跟,一頭連著腳趾前方的骨頭,主要是給足底提供彈性和穩定,當它受到牽拉刺激時,在超過極限就會引發炎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足底筋膜炎。
  • 遇到足底筋膜炎該怎麼辦?教你10個自我治療方法
    ,足跟疼有好幾種,比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足跟脂肪墊損傷等,其中足底筋膜炎是很多跑者中常見的足跟疼痛。小編常在留言中,看到跑友們留言問,遇到足底筋膜炎該怎麼辦,有的已經反反覆覆被「折磨」一年多,想跑不能跑,一跑腳就疼,你說苦惱不苦惱?今天我們我們就來講講,足底筋膜炎的症狀分析以及應對方法!
  • 深受足底筋膜炎困擾,治療需要系統方案
    > 足底筋膜炎是怎麼治療的啊? (路遠) 足底肌膜炎在專業羽毛球運動員中屬於常見運動損傷。足底筋膜炎的治療過程比較長,通常在兩周以上,系統治療後效果比較好。治療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如佩戴功能矯形鞋墊就屬於物理治療的主要方法。
  • 跑步後腳底疼?小心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就是位於足底的軟組織,它起自腳跟處的跟骨,向前止於腳趾。由於腳趾頭有5個,所以足底筋膜向前分叉為五束,足底筋膜的主要功能是緩衝,同時也協助維持足弓。
  • 足底蹠筋膜炎,微創治療當晚可行走
    本報訊 (記者陳曉琨 通訊員張燦城)近日,方姨的足底無故出現疼痛,特別是早上起床一下地的瞬間
  • 足跟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9個預防妙招送給你!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足底筋膜炎」1/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多以患者的臨床症狀、病史為主要診斷依據,容易受到臨床醫生主觀經驗的影響,影像學診斷方法可對足底筋膜炎的診斷提供有效的依據,並可評價臨床治療的效果。3/ 是什麼導致足底筋膜炎發作?
  • 足底筋膜炎已經找上你,做1個動作可判斷
    足底筋膜主要是起到一個減震作用,大大延長了人類的耐力。不過反覆的細微損傷也會引起足底筋膜的勞損退化,如果長期用不正確的姿勢跑步,就很容易產生這類問題。足底筋膜炎有什麼症狀?  最典型症狀:早晨醒後下床,腳落地時,腳後跟部疼痛最為明顯,走動一會兒後疼痛會有所緩解。  休息一段時間,例如久坐後或者腳在不負重一段時間後,站起行走的前幾步出現隱隱作痛。
  • 行走的疼痛,足底筋膜炎,看這篇就夠了
    它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生活中多見於長期站立的人,如運動員、長跑者,以及肥胖、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 足底筋膜炎主要表現為跟骨的內側結節處,在早晨起床下地時或突然站起走路時疼痛,疼痛呈搏動性、刺痛,但是這個疼痛並不會一直存在,稍微活動一會後,這個疼痛感會減輕。進過休息或者是按摩後疼痛可能會消失,但是如果長時間活動,反而會加重疼痛。
  • 筋膜炎可發生在全身多部位,如足底、腰部、肩頸部等...
    筋膜炎可發生在全身多部位,如足底、腰部、肩頸部等,所以癒合時間不可一概而論。 主要的受傷表現就是酸脹、疼痛、僵硬不適等,局部可觸及結節、條索狀結構。若為足底筋膜炎,患者症狀輕微,休息且避免負重3-4天症狀可自行消失。(所以拉傷別塗藥,因為沒有用)如果症狀較嚴重,經過休息、局部按摩、跟腱牽拉訓練甚至局部封閉或衝擊波治療後,3-4周可逐漸恢復。
  • 足跟疼痛可能患上足底筋膜炎 及時就醫物理治療
    跑步之後總是感覺腳跟疼痛與不適,請不要掉以輕心,這很有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狀。
  • 有一種腳痛叫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研究表明,足底筋膜炎在運動和非運動人群中均普遍存在,尤其在跑步人群中高發,是最常見的足部疾病。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症狀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
  • 難受又難治,小心足底筋膜炎
    很多人都在說如果2000年沒有那次大傷(膝蓋),外號「飛天魔鬼」的鄧肯會如何,但實際上他在受傷回來後連續四年都在MVP票選前兩名。反而是足底筋膜炎的出現,讓鄧肯的巔峰期戛然而止。2005~2006賽季對於老鄧來說足底筋膜炎是最嚴重的時期,那個賽季,他職業生涯首次跌破20+10。雖然鄧肯此後也一直保持著不錯的狀態,但卻再也沒有回到巔峰時期。
  • 預防足底筋膜炎 跑者可常做5項赤腳訓練
    ,它的治癒短則需要數周,長則數月。患有足底筋膜炎的跑者,通常會在早晨起床後腳著地時,或者久坐之後站起來時,感覺非常疼痛。雖然輕度的足底筋膜炎並不能完全阻止跑者跑步,但它會影響到正確的跑姿,需要跑者及時採取措施。不過,足底筋膜炎並非意味著筋膜出現了炎症。現在有諸多研究發現,在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部位並不一定有炎症,還可能是筋膜組織出現了退化,才導致的疼痛。在傳統的治療方法中,冰敷、休息、矯正術、吃止痛藥等雖然能夠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但並不能徹底治癒。
  • 足底筋膜炎自愈的可能性是多大?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朱瑜琪足底筋膜炎是一種慢性運動性傷害,患有足底筋膜炎的人每天起床第一步是最痛苦的,步行了幾分鐘之後,疼痛會減輕。但步行或站立時間一久,疼痛又會恢復。患者為了避免足跟疼痛而自行改變了走路的姿勢,這樣足底疼痛減輕了,但又會出現新的問題,會造成脊柱、膝蓋、腳踝等關節疼痛。這樣看來足底筋膜炎是不容小視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