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為什麼要騎在爸爸身上?」孩子求知慾讓我崩潰,該如何回答

2021-01-15 未說育兒

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孩子簡直是個十萬個為什麼,什麼事情都問個不停。有些問題問得都不知道怎麼解釋了,問得啞口無言。問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開始能比較專業的解釋,後來就不知道怎麼講解了,那一刻,感覺自己學的知識太少了。

孩子對世界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總想知道一個答案,也許當時他根本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確,都就是想知道,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姿態。

問問題是天馬行空的,毫無邏輯,毫無規律,大多還算正常,可有些問題問得大人不知道怎麼回答,尤其是一些連大人都不明面說的事情。

比如他看到電視裡面,那些女人洗澡不脫衣服,他就問,為什麼洗澡不脫光衣服啊?不脫光怎麼洗啊?這個不太好回答,因為我們洗澡都是脫光了衣服的,一看那場景,大人都懂,可孩子不明白。

生活中就有不少這類例子,最為尷尬的就是夫妻倆的床上的事情被孩子看見了,還問為什麼要那樣做。這怎麼解釋?讓人頭痛的事情,最怕的就是解釋不好,怕孩子學壞。

劉青和丈夫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被孩子撞見了,臉都羞紅了。最後反應還算快,給了一個合適的理由,寶爸寶媽可以借鑑。

帶小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小一般都跟著父母睡的,這可讓小倆口,著急啊。以前夫妻倆只要情緒到了,隨時可以享樂,現在卻有孩子隔在中間,做什麼都不方便。

這一天孩子好不容易睡覺了,劉青就立馬叫丈夫,那久違的親密接觸,讓兩人興致很高,才做了沒多大一會兒,孩子就醒了,睜開眼睛看著他們,說:「你們在做什麼呀,媽媽為什麼要騎在爸爸身上啊?」

空氣瞬間停止了,也太尷尬了,但還得給孩子解釋清楚,怕孩子亂學,也怕孩子給別人亂講。遇到這樣的事情,怎麼講啊?

還好劉青最後想了一個看上去合理的答案,說:「這是給爸爸按摩,爸爸上班太辛苦了,身體太疲憊,按摩按摩就會舒服些。我累了你也可以幫我按摩啊。」孩子是懂非懂的說「哦」,就又慢慢睡去了。

這不得不佩服劉青的應變能力,這個答案給一些夫妻了一些參考。但這只是針對小點的小孩子,如果被10歲左右的小孩子撞見了,這個解釋,他們是不會接受的。那又應該怎麼辦呢?

有些網友給出了一些參考:

1、果果:最明智的做法是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所有方向的探索,也包括這個,但那是在10歲左右,在他們的領域最先知道的是自己誕生於媽媽肚子,再是媽媽身體有個她走出來的通道,再後來是詢問她是怎麼裝進媽媽肚子裡的,最後她終於知道了,她是爸爸媽媽「交配」以後的受精卵變成的孩子。水到渠成的事情,私密的事情,謎底最好還是該揭開的時候再揭開吧!

2、流星:我就直接和我兒子說是只有和自己媳婦兒才可以做的事情,我兒子就可羨慕我有媳婦兒啦,然後我就告訴他得好好努力不然找不到媳婦兒,於是他就學什麼東西都可用心認真呢。

對孩子的教育,我們需要給他合理的答案,或者正確的答案,不能以善意欺騙來誤導孩子,因為他最終會面對現實,了解現實。

相關焦點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呢」,你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面對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孩子顯然被嚇到了,開始大哭起來。「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呢?你為什麼要欺負媽媽?」顯然,孩子將眼前的這個場景理解為爸爸在欺負媽媽。而寶媽也嚇得急忙用被子遮住自己的身體,場面一度陷入了尷尬。好在寶爸反應較快,厚著臉皮給孩子解釋說:「爸爸並沒有欺負媽媽,只是爸爸和媽媽在一起做遊戲呢!」
  • 如何回答5歲女兒的疑惑:媽媽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媽媽的回答贊
    孩子的世界觀和對於事物的認知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累積的,小孩子的世界裡就如同一片白紙,需要父母用彩色畫筆在他們的紙上增添色彩,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正確的引導。然而小孩兒的好奇心比貓還重,總喜歡對身邊新鮮的事物問一個為什麼,即使父母活了幾十年,也無法對一些問題說出正確的解釋。
  • 「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這位媽媽的回答,不妨借鑑一下
    你是否有過被孩子問到啞口無言的經歷,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樣的一些體驗,反正寶媽非常的害怕孩子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因為你只要回答了他,他立馬就會想出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直接問到寶媽懷疑人生。「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
  • 「媽媽,你那裡怎麼和我不一樣?」寶寶這麼問,該如何回答?
    上周末,我在給三歲的女兒洗澡時,就被問了一個令我非常尷尬的問題:「媽媽,你這裡怎麼和我長得不一樣?」說實話,當我聽到這個問題時,第一反應是尷尬,因被問到私密部位而尷尬;接下來是生氣,覺得女兒不該問這種問題。然而,當我看見寶寶一臉的天真無邪,我的火氣一下子不知道哪裡去了。是啊,寶寶那麼小,只是個三歲的小孩子,哪裡懂得什麼叫哺乳、什麼叫生殖?
  • 孩子問: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這是最好的回答!
    夫妻二人正在為愛鼓掌時,4歲的兒子剛好衝進門,兒子看見父母沒有穿衣服,就好奇地問了一句: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 玲玲和老公頓時尷尬起來,支支吾吾地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解釋,最後玲玲的老公直接發火了:以後,不管進什麼門都要敲門,太沒規矩了。
  • 「爸爸,你壓媽媽身上幹嘛?」高情商爸爸的回答,讓人耳目一新
    但有的時候尷尬事件還是會發生,比如在她和丈夫兩個人在親密的時候,孩子突然打開了臥室的,滿目單純好奇的問:"爸爸媽媽我想和你們一起睡…爸爸,你壓媽媽身上幹嘛?"當時場面之尷尬,小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好在丈夫趕緊上前解釋:"爸爸沒有欺負媽媽,只是在玩爸爸和媽媽之間才能玩的遊戲,寶貝記得幫助幫爸爸媽媽守住秘密哦。"
  •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小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以及安全感,不太能接受和父母分開,每當父母出去工作時,面對孩子的不舍,常常會提出「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這個很深奧的問題。你是選擇在家陪孩子,還是選擇上班呢?在如今市場經濟下,社會上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會存在落差,如果在家陪孩子或去上班,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父母時,做家長的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避免產生自卑感呢?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第一位媽媽,戚薇高智商回答,值得你學習相信大家對戚薇都不陌生,她既是演員、歌手,又是一名媽媽。
  • 「沒有爸爸了,我該怎麼辦啊!」淚崩過後,該如何和孩子談死亡?
    跟著她的拍攝者,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只能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口罩都送給了她。從今以後,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啊!2020年的春節,如果能重來一次,該多好啊。"我爸會很兇地趕我走。如果我不走,他就著急,急起來他會吼,讓我趕緊滾……他以前從來不這麼對我"。因為愛你,所以要遠離你,這才是最深的痛。還有一位網友,回憶了回武漢這十幾天的經歷,真的可以用恍若隔世來形容。
  • 「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羞羞的事被撞見,家長回答亮了
    要說生娃之前和生娃之後夫妻生活上有哪些不同,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可能是生活的重心發生了變化,以前都是夫妻雙方圍繞著對方你儂我儂。有了孩子之後,就變成夫妻雙方圍繞著孩子柴米油鹽。這對小夫妻有天晚上在床上做羞羞的事情時,把早已熟睡的孩子給吵醒了,孩子見兩夫妻抱在一起自然很奇怪,便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奇地問:「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
  • 5歲女兒:媽媽為啥趴爸爸身上?媽媽直接又溫柔的回答,堪稱典範
    孩子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總會對身邊的新鮮事物產生許多疑惑,所以會纏著爸爸媽媽問個不停,縱使爸媽「身經百戰」,也難免被孩子問到詞窮。 近日,娟娟就遇到了此類困擾。女兒5歲了,一直沒有分床睡,所以夫妻「恩愛」的時候總要小心翼翼,怕被孩子發現。
  • 「爸爸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最有力的答案!
    孩子還小,對於他們來說,還沒有辦法能夠做到一心二用。比如說,玩耍的時候還可以學習。當然,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是一樣的。大部分家長也不喜歡讀書來著,只不過是自己沒有做好的,卻希望孩子能夠做成功,做個有出息的人。
  • 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這些孩子的心聲,家長卻不知!
    看看這些孩子們對自己為什麼頂嘴是怎麼回答的吧,或許會對家長們有所啟發!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上個星期,和爸爸約定好如果我作業完成了就帶我去迪斯尼玩。可等我完成了他卻改口說,等你考上班級前十名,考不上就別想了。
  • 面對孩子提出想和媽媽睡的請求,媽媽該怎麼回答?一定要想好再說
    當孩子提出想要和媽媽入睡,此時此刻媽媽如何正確回應孩子,那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孩子想要抱著媽媽入睡的原因有很多,媽媽必須要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進行考慮,不能總是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且媽媽要根據孩子目前的身心發展綜合考量,或許孩子只是撒嬌一下,或許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性過於強烈了。
  • 「爸爸趴在媽媽身上」,高情商媽媽的回答,巧妙化解一度尷尬場面
    尤其是「夫妻生活」,並不會因為孩子的到來戛然而止。但這種事情終歸要避諱著孩子,否則稍不留意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尷尬的場面。「爸爸趴在媽媽身上」麗麗的寶寶今年四歲了,平時都是由麗麗在家帶孩子,母女倆平時特別膩乎,女兒一刻也離不開媽媽。
  • 「爸爸媽媽,我行李收拾好了,為什麼不等等我,又把我丟下?」
    只是,假期終將過去,不少企業已經逐步復工,那些要奔赴外地的父母,今年又是如何「哄騙」孩子的呢?「爸爸媽媽,我行李收拾好了,為什麼不等等我,又把我丟下?」對於那些留守的孩子們來說,最盼望的或許就是父母從外地回家過年吧!
  • 「爸爸媽媽離婚了,你跟誰?」這個孩子的回答讓人反思
    文|文兒這幾天從別人那裡聽了一個有趣的事情,說家長問孩子:爸爸媽媽離婚了,你跟誰?其實,我們經常聽見家長問孩子類似的問題。還比如問:更愛爸爸還是媽媽?這些問題都是家長之間的較量,想知道孩子到底是愛誰,本來是家長難為孩子。
  • 如何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要讓孩子的探究、好奇的精神一直進行下去,如何回應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是關鍵。如何回應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哲學式問題讓孩子繼續想孩子有時候會問,什麼叫人活著有意義?什麼叫愛情的結晶?什麼叫死亡?通過反問的方式,讓孩子去觀察、思考、猜想、預測。讀懂「為什麼」背後的需求這個主要是讀懂孩子對關係的確認以及孩子對規則的挑戰。孩子:「媽媽,你為什麼一定要上班?」
  • 孩子「十萬個為什麼」嚇到家長,不會就不會,千萬不要瞎回答
    "媽媽為什麼母雞會生雞蛋而公雞就不會生呢?""媽媽為什麼鳥兒會有翅膀,我沒有呢?""媽媽為什麼你的手掌那麼大,而我的卻那麼小?"讓人很是百思不得其解,今年小編要講的是,不管你的孩子處於怎樣的家庭環境,不管是高分子家庭還是沒有任何知識分子的環境,家長的育兒方式和回應孩子問題的方式可能正在毀掉你的娃!孩子提出的"十萬個為什麼"作為父母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知道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探索正確答案,而知道的則要耐心地講解給孩子聽,千萬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會誤導孩子的正確思維。
  • 媽媽,我的兩個蛋蛋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我忍不住笑著回答:「現在還不可以,不過將來可以幫助你生出寶寶,所以要好好保護它們。」包警長又繼續問:「我和爸爸、弟弟都有蛋蛋,媽媽沒有,但是我和弟弟卻是你生出來的,那男孩子又怎麼可以生出寶寶呢?」我通過簡單的比喻解答了孩子的困惑,沒想到,包警長聽了後來了一句:「我要好好保護蛋蛋,長大了我也要娶一個老婆,送她兩顆種子,生兩個寶寶。」我再一次被他的童真逗樂了。 突然很慶幸自己是醫生,面對孩子這讓人面紅耳赤的問題,也能坦然回答。
  • 「媽媽,可以給我零花錢嗎?」你是怎麼回答的?
    看見我來了,小外甥鬧得更兇了,他一邊蹬腿,一邊嚎啕大哭:「為什麼別的同學都有零花錢,就我沒有?」「別的同學考100分的時候,你怎麼沒看見?零花錢零花錢,我看你像零花錢!」小外甥還在為自己辯駁,但姐姐始終沒有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