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女士早上出門照鏡子的時候,無意中發現自己脖子左側有一個地方凸起來,她用手一摸,發現似乎是一個腫塊,感覺有點硬硬的。
蔣女士眉頭皺起,感到大事不妙,因為她突然想起兩年前有個同事,也是無意間發現脖子變大變粗,後來去醫院檢查竟然診斷出得了甲狀腺癌。她擔心自己也跟這位同事一樣,得了癌症。
於是,蔣女士趕緊請假去醫院檢查,結果出來之後,她才鬆了一口氣。原來,頸部出現腫塊只是因為淋巴結腫大,並不是甲狀腺癌。
醫生還告訴蔣女士,淋巴結遍布全身,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是炎症,其次才是腫瘤,所以不必過於恐慌,但一定要有所警惕,及時去醫院檢查是正確的做法。
淋巴結散布在全身
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表面光滑、柔軟,直徑在0.2cm-0.5cm不等,遍布全身,大約有數百個淋巴結分布在不同的區域,有的是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淺表區域,有的是在胸腔、腹腔附近。
淋巴結是保護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屏障,具有過濾淋巴、清除細菌和異物、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等功能。當外來病毒和細菌侵襲時,淋巴結就會產生免疫反應。
淋巴結腫大是不是意味著得了癌症?
在超聲、CT等檢查報告中,經常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的字眼,讓很多人擔驚受怕,以為自己得了癌症。首先,我們要了解淋巴結為什麼會腫大?
當我們的身體受到細菌和病毒的襲擊時,淋巴結就會收到信息,淋巴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和抗體,殺傷致病因子。同時,淋巴結內的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導致淋巴結腫大。
因為頸部淋巴結的數量比較多,而且位於淺表區域,所以淋巴結腫大的時候,可以在頸部觸摸到腫塊。但是,這並不一定是癌症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炎症性淋巴結腫大、結核性淋巴結腫大、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病、愛滋病、寄生中感染、壞死性淋巴結炎等疾病引起的。
要知道是炎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還是癌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就要學會區分這兩種淋巴結腫大類型的差異。
一般來說,正常的淋巴結,大小多為黃豆或花生米樣,一般不超過2cm,通常是1cm左右,質地柔韌,表面光滑,位置不固定,可以滑動,摸起來沒有痛感。
若是炎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淋巴結摸起來會相對比較軟,按壓有痛感,當它腫大到3公分左右的時候就不會再繼續增大。
癌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光滑,與周圍組織粘連,位置相對固定,用力壓無痛感。同時,淋巴結腫大可能對周圍組織和器官造成壓迫,引起胸悶、腹痛等症狀。此外,還會出現全身性症狀,如發熱、出汗、食慾減輕、體重下降等。
頸部摸到淋巴結腫大,該這麼辦?
頸部淋巴結腫大很常見,據統計,頸部淋巴結大約有300多個,佔全身淋巴結的37%左右。所以,頸部莫大淋巴結腫大,先不要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主要有兩種:炎症和癌症。一般炎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不需要特意採取治療措施,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後會消退,隨訪即可。
如果伴發症狀,出現明顯不適時,就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果藥物療效不明顯,出現局部化膿,就要考慮手術排膿,同時積極治療導致淋巴結感染腫大的原發灶。
如果是癌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可進行手術治療、放療、化療、免疫治療、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等。
淋巴癌的類型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法不一樣,治療效果也不一樣。面對淋巴癌,我們不必過分恐懼,但一定要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
一旦出現淋巴結腫大,就要及時去醫院查明病因,對症治療,不要私自去美容院通過按摩將腫塊按下去,更不要去購買一些偏方秘方消除腫塊,科學治療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