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西安事變,下一步該怎麼走?徐向前回憶:再進行新的長徵

2020-12-14 騰訊網

 危還是機?

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完成了會師,至此,堅苦卓絕的長徵宣告結束。

一般認為,會寧會師意味著紅軍歷史上的重大勝利,正如那首七律所寫的那樣:三軍過後盡開顏。

但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華東師範大學楊奎松教授指出,恐怕並不盡然,在他看來,三大主力的會師不僅沒有讓紅軍度過難關,反而使他們陷入了「一個最危險的時候」。

因為之前二、四方面軍還未到達甘肅時,紅軍是分成3個部分的,四方面軍在四川、西康和甘南,二方面軍在桂、湘一帶,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單獨在甘北。由於紅軍主力分散,中央紅軍的實力又較弱,所以過去國軍的進攻重心一直是放在川康一帶的四方面軍身上的,因為他們實力最強。

而眼下,三大主力共6、7萬人都來到了甘北這塊貧瘠狹小的地方,正方便了蔣介石調派中央軍實施圍剿。

胡宗南等中央軍一路緊追四方面軍,於是,蔣介石在1936年12月4日,不顧反對去到了陝甘,正如他對張學良反覆講述的那樣,這是「最後五分鐘之努力」。毫無疑問,這對於蔣介石來說,恐怕是最好的機會了。

當然,蔣介石是絕對會成功嗎?恐怕也不能這麼說,紅軍3大主力之所以要會師,就是因為他們想集中力量,打通中蒙或者西北,靠近蘇聯獲取援助,對於紅軍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西路軍的由來

對角逐的雙方來說,眼下都是最為關鍵的時刻,關鍵要看戰爭怎麼進行。

據徐向前元帥回憶,當時蔣介石指定了兩大步驟,第一步為組織通渭會戰,即以3個軍外加4個師的兵力控制西蘭通道地區,打擊紅軍,並防止其西渡進入河西。

第二步為河東圍剿,即以幾十萬大軍外加一百架新式戰鬥轟炸機採取穩紮穩打的戰法,在河東對紅軍實施打擊,同時觀察西北軍和東北軍,若有機會便將其肢解分割。

10月上旬,張學良將蔣的通渭會戰作戰計劃轉交紅軍,並提議紅軍實施寧夏戰役,以打通蘇聯。

中央此前已有執行寧夏戰役之計劃,張電到後,中央決定提前執行,並與36年10月11日發表了《十月份作戰綱領》,綱領要求的任務很明確,即拖住敵人,造船渡河。

但是,在紅四方面軍兩萬一千八百人渡過黃河後,中央軍攻克了渡口,徐向前說:「至此,河東河西兩岸的紅軍被敵割斷……西岸紅軍北進一條山地帶,開始孤軍奮戰的艱難徵程」。

我們知道,這支紅軍不久後被命名為「西路軍」,他們在此後的作戰中遭到了幾乎全軍覆沒的命運。西路軍的失敗,宣告了打通蘇聯戰略的落空。

 新的長徵!

與此同時,作為主力部隊的河東紅軍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在國軍的包圍下,他們被壓縮到了甘北的定邊和鹽池一帶,缺乏補充,處境艱難。

這年的11月4日,張聞天電告王明,要他迅速籌集經費,否則「你們多推遲一日,則紅軍的凍死餓斃即多增加一人」。

在潘漢年與陳立夫談判破裂的情況下,中央於11月8日向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發去電報,通報了自己將進行「新的長徵」。

所謂新的長徵,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向東,先打回陝北,然後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然後南下河南和陝南,之後再打回陝北;第二條是向南,先打到甘南和陝南,然後進入河南、山西,最後再回到陝北和甘北。

這兩個計劃無論成功率如何,都勢必是要經過一番慘烈的犧牲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張學良勸紅軍不要如此,讓他們再堅持一兩個月,等待局勢的變化。

徐向前元帥在其回憶錄中是這麼寫的:「當時陝甘寧邊的數萬紅軍,在敵人重兵封鎖下,缺衣少糧,難以過冬,不得不準備進行新的戰略轉移。部隊開動前,向張學良作了通報,張學良力主紅軍留在現地,『熬過一、二個月』,等待西北局勢的變化。」

中央鑑於張學良的態度,同意先熬一兩個月,便命令李維漢、李富春等同志緊急籌措軍糧,結果一兩個月不到,西安事變就發生了。

通過以上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沒有西安事變,紅軍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進行新的長徵。但這個長徵能不能成功,本文並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不知道各位讀者有什麼看法?

參考資料:

《中間地帶的革命》 楊奎松

《歷史的回顧》 徐向前

相關焦點

  • 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後,中共險些又開始「第二次長徵」!
    至此,紅軍長徵勝利結束。但鮮為人知的是,就在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不久,中共中央卻被迫謀劃要開始一次新的長徵。1936年11月8日,率紅四方面軍一部西渡黃河、正在執行寧夏戰役計劃的徐向前接到中央軍委通知:一是放棄寧夏戰役計劃,二是中央軍委提出了《作戰新計劃》。
  • 84年,重溫西安事變!
    王志屏老人,西安事變時任楊虎城的衛士,他的回憶首次披露了西安事變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蔣拍起了桌子說,讓我籤字,除非把我槍斃了!接著張學良說到了東北失陷,熱河棄守,就是蔣指示的結果。蔣介石還擊說:我讓你棄守你就棄守了?張學良聞言很惱怒地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時棄守就是服從你的命令造成的。
  • 張學良如何走到西安事變這一步
    但如何理解這場事變,迄於今日,仍是意見紛呈,莫衷一是。本期專題,嘗試以張學良的立場變幻為線索,去重新勾勒這場複雜的歷史變故。由此,或能獲得一些新的認知。6月份兩廣事變果然爆發,中共迅速選派聯絡人員,通過王以哲秘密送往兩廣及河北。6月12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明確認為兩廣事變的爆發,使得「西北發動可提早時間」,並於稍後將該計劃詳細上報共產國際請求批准,認為「西北國防政府已有他堅定的基礎了。……發動的時機擬在兩個月內。……西北國防政府應以蘭州為中心,此政府主席及抗日聯軍總司令推張學良,我們則任其副。」
  • 楊虎城衛兵回憶:西安事變時,蔣介石曾向衛兵借錢買紅糖
    2007年10月出版的《親歷西安事變》一書中,楊虎城的衛士王志屏、蔣介石侍從秘書蕭贊育等人通過回憶,披露了西安事變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張學良與蔣介石(資料圖)楊虎城的衛士王志屏回憶說:在西安事變前一天晚上,我在西安皇城新城大樓內負責守衛,當時突然停電了,我剛想問是怎麼回事時,楊虎城的隨從副官王中亭趕緊上前制止,不讓管這事兒。
  • 挑著女兒走長徵的女中豪傑曾廣瀾,徐向前:有她就沒有幹不好的事
    第四次反圍剿失利,紅四方面軍被迫撤出鄂豫皖,開始長徵。此時30歲的曾廣瀾背著只有3歲的女兒蔡萍跡急匆匆的踏上了徵途,長徵路上,曾廣瀾一頭挑著行裝,一頭挑著女兒,兩次爬雪山,三次過草地,成為長徵路上隊伍中最感人的畫面。
  • 西安交警改造環島標線 您知道該怎麼走嗎?
    最近西安交警借鑑其它城市的先進經驗對西安的幾個環島進行了改造。右轉道的長三角形、斑馬線旁的「斑馬島」、還有虛實結合的車道,您這兩天路過西安市朱雀路環島的時候,有沒有留意過這些新標線?您知道該怎麼走嗎?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準備進入環島的車輛應當讓環島內的車輛優先通行,您只要根據這些讓行線和導流線的指示,各行其道就好了。
  • 下一步該怎麼走?
    下一步該怎麼走?最近有一朋友,就遇到了典型的「中年失業」。今年36歲了,本來在公司做得好好的,因為疫情,公司大裁員,很不幸的,他成為了被裁員的其中一個。失業後,他整個人都頹廢了,用失魂落魄來形容都不為過。上有老,下有小,而且還有房貸要還。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
  • 徐向前元帥永遠的痛!西路軍奮戰數月,數萬官兵在絕境中全軍覆沒
    然而就在這休整期間,西安事變爆發了。西安事變初期,局勢十分混亂,各方都亂作一團,中央軍委認為紅軍應團結一切致力於抗日的武裝,馬家軍自然也在其列。因此,12月14日西路軍接到命令:向蘭州進發,並設法展開與馬家軍的談判,爭取拉攏他們進入抗日陣營。張學良也表態稱如果西路軍進入蘭州,將會得到彈藥和其他裝備物資的補給。
  • 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結束
    目前他們已經沒有利用價值,蘇聯為什麼要保護?那麼,這種時候就是蔣介石的好機會。國內的軍閥割據力量,已經瓦解了大半。通過紅軍長徵,蔣介石搞定了西南軍閥集團。目前北方僅剩北方河北、察哈爾的宋哲遠、山東的韓復渠、山西的閻錫山三大軍閥。
  • 發動西安事變是張學良一生的豐功碑
    1935年10月,隨著紅軍長徵勝利抵達陝北地區,老蔣任命張學良擔任西北「剿總」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權,全權負責與紅軍作戰。對此,張學良儘管極不情願,可還是率領東北軍入陝。進入陝西後,張學良自覺愧對國家和民族,盡力避免與紅軍交戰。老蔣雖然數次斥責他,但陝北的「剿匪工作」依然打打停停,東北軍從來都沒有發起過像樣的大型攻勢。
  • 129師師長為什麼是劉伯承,而不是紅四軍徐向前?有三個重要原因
    1937年7月1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標誌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正式開始。西安事變以後,國共開展第二次全面合作,紅軍三大主力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原紅一方面軍改編為115師,師長是林彪;原紅二方面軍改編為120師,師長是賀龍;原紅四方面軍改編為129師,師長是劉伯承。
  • 韓國瑜失守高雄,下一步該怎麼走?邱毅支招
    韓國瑜邱毅:我認為韓國瑜未來有三種可能的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基本上退出政壇,不再理政治的喧囂。在這個社會裡面沒有是非,許崑源臨死的時候對他太太說的那句話,臺灣已經成為一個沒有是非的地方,一個沒有是非黑白的地方。如果這時候硬要在政治裡面去闖的話,到最後很可能是一身的傷痕,悔之莫及,所以我認為韓國瑜第一個可能的方向,就是在政治上逐漸淡出。
  • 長徵的「終結之戰」,土城堡戰役的歷史真相
    而山城堡戰役結束20天以後,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西安事變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國共雙方聯合起來共同抗日,中國革命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抗日戰爭階段。從此來看,山城堡現役意義重大,不僅是紅軍長徵勝利的標誌性戰役,也是改變全國革命形勢的前哨戰役。
  • 12·12西安事變紀念日!
    12·12西安事變紀念日!錯是西安事變紀念日當小夥伴們在狂歡購物,熱聊雙12網上商城再次優惠時,請不要忘記雙12並不只是網購買東西打折的日子,更是我們應該值得紀念的日子——西安事變紀念日。那麼西安事變紀念日的由來及意義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為您道來!
  • 西安事變前夜,誰激怒了張學良:「從今天起,我要做獅子了」
    潘東周英勇就義,黎天才卻沒有被押送到南京。張學良痛心於潘之死,不忍再失一親信,他後來曾對劉鼎(也是共產黨員)說起潘案,感情沉重地說:「殺朋友是最不應該的,也是最難過的。」此後黎隨張學良赴南京並面見蔣介石,張表示如將黎與潘一併問罪,他也只得辭職。蔣不便觸怒張,黎天才躲過一劫。
  • 深刻剖析內地男團現狀,下一步該怎麼走?
    有人或許會說為啥我們不能和韓國合作呢,其實不然早在2013年韓國Cube Entertainment與中國北京星天傳媒共同企劃推出了m4m組合但由於公司不作為使這個組合名存實亡,2012年北京捷特聯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手CJ E&M集團共同打造了timez組合他們的發展也差強人意現在也被大眾遺忘其中最令人諷刺的是m4m的于斌登上偶像練習生進行二次出道…
  • 揭開長徵「密電」真相:張國燾是否真的要武力解決黨中央?
    生前曾多次向家人談及一生中犯了不少錯誤,但強調唯獨張國燾發給他「武力解決」中央的「密電」是沒有的。他說:「我根本沒有見過這樣的電報」,「我沒有看到,我和徐向前同志都沒有看到」。徐向前在晚年口述回憶錄中,詳細敘述了中央和張國燾爭論和鬥爭的過程,敘述了收到9月8日的南下電令,並由陳昌浩報告了中央的情況,此外不知道還有另外的「武力解決」中央的「密電」。
  • 十二月主題黨課——《西安事變》
    2020年12月14日,中共北京師範大學大亞灣實驗學校黨支部全體黨員同志在邵越同志的帶領下進行了十二月主題黨課學習——《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西北軍領袖。為人重情重義,曾為妻子執孝子之禮。 3 西安事變導火索 1936年12月9日,蔣介石寫信給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囑發表剝奪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兵權由蔣鼎文取代的消息。 蔣介石的密囑,正是引發「西安事變」的直接導火索 。
  • 西安事變前,老蔣曾想讓蔣鼎文取代張學良,衛立煌取代楊虎城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了全民族統一抗日的局面,改變了近代中國的歷史。近些年,在一些別有用心的「公知」的歪曲下,張揚二人不再是民族英雄,而是成了「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