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本科教學最好的出路(教育視界)

2021-01-19 人民網

原標題:給本科教學最好的出路(教育視界)

  暨南大學「全員創新」帶動學生發展。

  製圖:季軒

  今年8月,在廣東省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暨南大學本科教學核心團隊成員包攬了各類別第一名,代表廣東高校出徵全國總決賽斬獲佳績。

  兩個月後,在教育部、科技部主辦的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暨南大學參會的兩個本科創新項目均獲年會最高榮譽,分別獲得全國「十大優秀論文」及「十大最具創意項目」兩項大獎,連續第二年獲得「雙獎」。

  近年來,暨南大學創建「三三三本科教學治理體系」,推進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本科教學內涵式發展,凝聚了一批本科教學核心力量,建設了一批優質課程,培養了一批創新人才,實現了從「本科教學管理」到「本科教學治理」的轉變。

  「大學的本科教學一旦理順並突破,其他命題就好辦多了」

  12月8日,在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校內,全校師生話題集中指向一份剛剛下發的「意見」——學校啟動全面實施「三三三本科教學治理體系」。

  此前,由於缺乏一套讓各利益相關者尤其是教師、學生認可並願意參與的體系,各方對本科教學的投入熱情不足,參與度不高。教務處處長張宏曾擔憂:本科教學是大學最基礎、最核心的工作,也是最複雜、最難突破的命題。現在,隨著「治理體系」的全面深入實施,難題開始被突破。

  「大學治理的核心要義有兩點,一是平衡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二是通過共同治理來平衡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釋放大學的本質功能——激發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創造力。」暨南大學校長胡軍把這種「治理思維」活用在「本科教學改革」的探索上,「大學的本科教學一旦理順並突破,其他命題就好辦多了!」

  近年來,暨南大學著力於「本科教學」這一根本命題,構建一套以教師教學發展、學生學習發展為核心的本科教學機制改革系統工程——「三三三本科教學治理體系」,正是體現了大學回歸人才培養本源的價值追求,也是該校探索治理體系創新,以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重大命題。

  「圍繞本科教學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師、課程和學生』,搭建本科教學核心團隊、本科課程建設與管理中心和『卓越未來』創新人才教育計劃三個平臺,狠抓內涵建設;實施教風學風分級預警與處置系統、教師教學績效測評系統和課堂教學輔助系統三套系統,狠抓教風學風。」張宏這樣描述這一體系的核心內涵:「體系的出發點在『發展』二字。以教師的發展帶動學生發展,這是教學治理體系的最深層內涵。」

  實際上,3年多以前,暨南大學啟動的「三個一」行動計劃,即鼓勵教師「參與一個核心團隊、上好一門本科課程、培養一批優秀學生」,正是該體系的基礎。基於這一體系,暨南大學建立了相應的治理結構,包括:引導教師定向發展、引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展、全部課程分級滾動建設的3大平臺12個子平臺,以正向激勵為主的系統考評機制7套,主動營造本科教學氛圍的4種形式,組成了本科教學關鍵利益相關者教師個體、學生個體和單位群體共同治理的完整體系。

  學校營造寧靜致遠的教書育人環境,「給教學最好的出路」

  10月21日,一堂「品味教學」觀摩課在暨南大學教學大樓605室拉開帷幕。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得主田明老師主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相較於傳統的思政課,田明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令人耳目一新。書本上深奧晦澀的概念立即變成了貼近學生的可實踐的道理。45分鐘的理論課堂充滿了歡笑和掌聲,這在以往的思政課上是少見的。

  「原來這麼嚴肅的課也可以變得生動有趣。」一位生命科學院的本科生說道。讓老師安心在課堂教學,讓學生喜歡課堂,提升本科教學質量正是暨南大學深化本科教學治理機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品味教學」就是其中針對課堂創新的交流機制,本科教學核心團隊成員定期參與,分享經驗共同提升。

  當前,高校盛行的考核機制中,不論是教師的聲名待遇,抑或是職稱晉升,教學在其中所佔的比重都遠遠小於科研論文發表,科研優先的觀念已經滲透到大學教師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學,給本科生上課不僅成了一樁苦差事——上好課要在課外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是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反而在個人發展上「自我毀滅」。

  「一流的大學必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學質量關乎人才培養,是一所大學辦學質量的核心基石,也是整個國家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基礎。」在暨南大學高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朝暉看來,「教學與科研,本都是大學教師的立身之本,現實中的厚此薄彼,正在於對教師的考核一直以科研成果主要考核指標,投入本科教學與教師自身的發展與利益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偏差。」

  引導教師潛心教學,以教師自身發展為驅動力就成為最佳選擇。2011年,暨南大學啟動「寧靜致遠工程」,意在解決影響學校發展的觀念、評價標準和機制等關鍵問題,營造「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教書育人環境,讓教師安心教學,靜心研究,潛心育人。

  2012年初,該校啟動本科教學核心團隊第一批建設項目,為教師發展搭建舞臺。學校啟用「教師教學績效考評系統」,分類栽培、重點扶持中青年教師,有效地實現教師「人心思教」的目標。2013年、2014年,設置「暨南大學本科教學校長獎」,重點表彰在本科教學各個領域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不同年齡段的教師。

  「以激勵為核心理念,教師能在教學的所有領域,包括課程創新、實踐項目、教材建設等方面獲得支持與價值回報。」副校長林如鵬教授指出,本科教學治理體系的實施,就是要從制度層面保證本科教學在大學中的中心地位,讓大學回歸人才培養的育人本源。大學應當給教學最好的出路,讓教師能以教學促進自身發展,從而帶動學生的創新發展。

  注入「全員創新」校園文化基因,讓拔尖人才「冒」出來

  「學校和老師互動,就會形成三位一體的局面:教師、課程、學生。抓教師核心團隊,教師是給學生上課的;抓核心課程建設,課程也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好學生,才是一切的關鍵。而這兩年,我是感覺到這些工作對學生有幫助。」暨南大學核心團隊成員張世君教授說。

  暨南大學按照大學生的特點,貫徹全員創新的理念,逐步改變以往單純以論文、獲獎為主的評價方式,強調發展性評價,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積極性。近年來更是以「新型課堂」為抓手,構建創新型校園文化,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優秀人才。

  2013年,學校創設「贏在創新——暨南大學本科生創新大賽」,作為一個開放性、實踐性、競爭性、互動性的新型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發展和展示平臺。「贏在創新」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提高創新能力」,成為學生創新項目及拔尖人才的孵化場,學生們爭著上。

  按照「全員創新」的培養理念, 該校推出「卓越未來」創新人才教育計劃,以「在課程建設中強化多維創新元素」「實施多元創新人才孵化項目」為兩大支撐點。一方面,在培養方案中開設必選的6學分創新創業類課程群;另一方面,設立「未來企業家」「未來律政精英」等創新人才孵化項目,結合其他靈活措施,共同組成暨南大學本科生創新教育體系。

  一位教育專家分析,暨南大學將「三三三本科教學治理體系」確立為全面深化本科教學改革的新理念,既是對治理理論的積極借鑑,又是在中國情境中對現代大學制度的探索、實踐總結,甚至是一種必然選擇。以「教師發展帶動學生發展」作為治理切入點,其內在邏輯正在於「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暨南大學的探索,作為深化教學教育改革的一個樣本,可供全國高校相關改革參照與借鑑」。

相關焦點

  • 2020年機械工程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會議順利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王磊 鄧帥 於凌雲 攝影 龍樹雲 王偉傑)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最重要的基礎,是推動「雙一流」建設、深化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 教育部發布《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
    教育部發布《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 2020-06-28來源:教育部   為全面總結2018年全國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狀況,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委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研製完成
  • 守正創新 聚焦一流 | 2019年西電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盤點
    2019年,西電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全面推進新時代本科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六「人工智慧+教育」示範初顯實施「人工智慧+教育」標杆工程,建設《計算機導論與程序設計》《AI+模電實驗》等6門智能教育示範課程,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CCTV2中國經濟大講堂對我校改革情況進行專題報導。建立教育教學一體化信息管理大系統,本科教育教學高頻業務全部網上流程化,實現數據共享。
  • 師範院校的教師教育出路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教師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體上看,這種變化表現在「三軌多級」的教師教育體系,三軌指師範院校、綜合院校和職業院校三軌,多級是指教師培養的學歷多層次體系,具體地說,幼兒園教師表現在中專、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四個層次,小學教師表現在大專、大學本科和研究生三個層次,而中學教師則有大學本科和研究生兩個層次
  • 威學教育5000萬元認購陽光視界63.32萬元資本
    威創股份全資子公司北京威學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學教育」)以現金5000萬元向陽光視界增資認購陽光視界新增的63.32萬元註冊資本。增資後,陽光視界註冊資本為506.53萬元,威學教育佔12.50%。  本次認購金額威學教育將分3次支付。第一筆增資款2500萬元將於15個工作日內向陽光視界支付,增資完成後威學教育將獲得陽光視界6.67%股權。
  • 辦適合的教育,讓學生有好的出路——無錫市運河實驗中學教育掠影
    無錫市運河實驗中學建有一支教育理念先進、結構合理、數量充足、專業化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並以中、青年教師為主。所有專職教師都具有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學歷,他們具有肯幹、苦幹、能幹和巧幹的「四幹」精神。逐漸形成具有運河特色的「金光大道——文化類本科;銀光大道——音體美傳;星光大道——國際教育」三條成才大道,得到社會的一致認可和廣泛讚譽。匠心獨運、別出心裁、積極進取、繼往開來,辦學業績譽錫城。
  • 聚焦:西南大學召開2020本科教育大會暨一流本科教育建設推進會!
    為總結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謀劃一流本科教育建設高質量發展,12月17日上午,西南大學召開2020年本科教育大會暨一流本科教育建設推進會。受市教委黃政主任的委託,高教處處長蔣雲芳到會指導。會上,張衛國校長從抓育人、抓專業、抓課程、抓師資、抓質量、抓保障六個方面對學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實施方案》實施兩年以來一流本科教育取得的進展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充分肯定了學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取得的成果,深入分析了一流本科教育當前面臨著「目標更高、任務更重、需求更迫切」的形勢,明確指出了學校一流本科教育還存在著思想認識不夠深入、協作機制不夠完善、教學形態不夠「智慧
  • 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本科教育大會!
    ▲ 本科教育大會會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全國教師發展大會精神,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質量,1月6日,中國傳媒大學以「交叉、融合、智能、開放」為主題
  • 2021本科|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體育生本科招生申請已開放!
    近日,澳門理工學院已開放2021體育、藝術生本科申請通道!澳門理工學院在內地屬單獨招生,文理科兼收,與報考內地大學並沒有衝突。考生既可報考澳門理工學院,同時也可填報內地大學志願。意向申請澳理工的體藝類本科課程的同學,可以開始申請了!
  • 開學2周,天津大學本科教學是這樣開展的
    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有關要求,天津大學按照「依教學日曆、教學不延期」的工作節奏,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落實「雙嚴」教學方針,依託各級各類在線教學平臺,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質量過硬的在線教學活動,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不是疫情防控期間的權宜之計,而是一場深刻的「學習革命」。經過全校師生共同努力,開課第一周,本科教育教學平穩運行。
  • 一流本科教育的「川大模式」紀實
    日前,教育奮進之筆「1+1」走進四川大學,兩天的「零距離」採訪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高校本科教育的全新變化與蓬勃活力。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只有課堂進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如是說。四川大學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率先開展「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打造學生自主管理的「i創街」等,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一流本科教育實踐。
  • 湖南信息學院舉辦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論壇
    湖南信息學院第二屆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論壇現場。紅網時刻11月25日訊(記者 鄭濤 通訊員 楊浩)11月24日,湖南信息學院舉辦第二屆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論壇,旨在聚焦問題、交流思想、分享經驗,深入推進教育教學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 這個專業很「高大上」,無奈本科學歷就業困難,考研才有更好出路
    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看起來非常有道理,不過,在當今社會上,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快,有的行業很難出現天才,就拿大學專業來說,有的專業在本科階段,其實是學不到核心內容的,通常需要通過考研、考博,甚至是出國深造,才有可能學到更深層的知識,比如下面要跟大家聊的物聯網工程專業
  • 中國傳媒大學發布本科教育行動計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閻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原春琳)近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本科教育大會。大會發布《中國傳媒大學本科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5)》(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聚焦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出臺13項計劃17個方案。
  • 學校第三次教學工作大會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動員會勝利召開
    他從專業結構日趨優化,內涵建設取得新突破;課程建設穩步推進,教學改革全面深化;實踐育人逐步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取得新成果;校企合作有序推進,協同育人探索取得新進展;師資隊伍不斷增強,教師能力提升取得新成效;教學改革逐步深化,教學成果培育取得新突破;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質量監控體系日益完善等七個方面全面總結了過去兩年教學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了學校當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並提出了未來兩年教學工作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 專科生畢業後出路,選擇性較多,專升本只是其一
    但是學生眾多,也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順利進入本科,專科教育作為專業性的教育,畢業後出路還是非常多的,同樣能夠在工作中大放異彩。 升入本科不是唯一出路,但卻也是最佳出路之一。
  • 上海海事大學2020年度本科教學工作暨教學成果表彰大會召開
    1月13日,上海海事大學舉行2020年度本科教學工作暨教學成果表彰大會。校長陸靖,副校長楊萬楓,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門妍萍,副校長施欣、嚴偉出席,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校督導組,各教學單位黨政負責人、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教師代表等參加會議。
  • 四川大學:一場從教室開啟的本科教育變革
    以「教室革命」為抓手,四川大學瞄準課堂教學改革這一突破口,實施小班化互動式教學、非標準答案考試、全過程學業考評、重獎一線教師、開展國際課程周……奮力推進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與實踐,努力打造著「學生能轉身遇到好老師,校園隨處見討論」的理想校園,通過課堂革命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川大模式」。
  • 浙江理工大學順利完成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回訪工作!
    副校長許慧霞圍繞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整改落實情況作了《堅持立德樹人 以審核評估整改為契機 努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專題匯報。進校考察期間,專家們考察了服裝學院專業實驗室、建築工程學院建環專業實驗室、浙理眾創空間、機械與自動控制學院大學生創新中心、生命科學與醫藥學院教學科研實驗室等考察點。
  • 【本科教學】採用慕課平臺異步SPOC授課解讀
    面對疫情影響,學校及早謀劃,充分研究已有的在線教學平臺和資源,綜合考慮我校實際,反覆論證,設計方案,於2月5日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本科教學相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字[2020]6號),盡最大努力保證教學秩序,減少疫情對本科教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