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人與法蘭克王國1

2021-02-23 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一、法蘭克人

法蘭克人(Frank),5世紀時入侵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們統治現為法國和德國的地區,建立了中世紀初西歐最大的基督教王國。

羅馬人知道法蘭克人是日耳曼部落的一支。在第五世紀的早期,法蘭克人就開始沿著萊茵河擴展到羅馬所控制的高盧(今天的法國)。與其它的日耳曼部落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完全撒離故居,只不過是在老家以外擴張。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Salian)、裡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間,薩利安法蘭克人佔領了羅亞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裡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盧東北部。薩利安人在他們的國王克洛維(Clovis)的統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維把他的統治權擴大到其他法蘭克人身上,並徵服了高盧的其他大部分地區。他的梅羅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羅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繼任者們統治法蘭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紀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時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與教宗(教皇)合作恢復了西羅馬帝國,並把天主教傳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國於9世紀中葉解體。

法蘭克人的酋長克洛維在和來自北亞的匈奴人及柔然(阿瓦爾人)長期爭鬥並在高盧打敗最後一支羅馬軍隊後,在509年統一法蘭克,成為西歐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者。在接下來的一千年裡面,這個法蘭克人的王國逐漸演變成法蘭西王國、義大利王國和德意志第一帝國。

 

二、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王國,5 世紀末~10世紀末由日耳曼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

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中一支強大的部落,3世紀南遷進入高盧(今法國南部)東北,定居於萊茵河下遊地區,處於原始氏族部落社會階段。

西羅馬帝國開始瓦解時,法蘭克人乘機擴展地盤

481 年,克洛維繼部落酋長後,開始全力擴張,戰勝了匈奴人,柔然人(阿瓦爾人)和日耳曼部落等法蘭克其他勢力。

486 年擊潰西羅馬在高盧的殘餘勢力,佔領高盧地區,建立了墨洛溫王朝,以巴黎為都。

(1)墨洛溫王朝

4世紀初,法蘭克人以聯邦者的身份定居於羅馬帝國境內的高盧東北角。

羅馬帝國本身的軍事力量無法保障其所有邊境,因此羅馬人允許部分被稱為聯邦者的友好民族進駐其邊境來幫助羅馬維持邊境。西羅馬帝國開始瓦解時,法蘭克人乘機擴展地盤,同時在他們的南邊西哥特人也在擴展自己的地盤。一開始,高盧北部的蘇瓦松附近還有一個與帝國其它地方隔離,但依然忠於羅馬的飛地。

486年法蘭克人在克洛維一世的帶領下戰勝羅馬帝國在北部高盧的最後統治者西格裡烏斯(位於今皮卡第大區的蘇瓦松王國的統治者)。這場勝利使法蘭克人的統治擴張到了羅亞爾河以北地區,並建立了法蘭克王國,並且以自己祖父的名字將王國命名為墨洛溫王朝。克洛維本來只不過是眾多法蘭克小國王中的一個,他接受了依然有作用的羅馬管理機構,消滅其它法蘭克小王國,建立了一個日耳曼人-羅馬人的國家。

491年,克洛維一世又在其領地以東的圖林根取得一系列勝利;496年他徵服阿拉曼尼人;500年,克洛維徵服第戎,但未能徵服勃艮第王國。隨後在507年中,在阿摩裡卡人的幫助下,克洛維一世戰勝了土魯斯的西哥特王國,將其趕往西班牙並趁機佔領了今阿基坦的大部分地區。

在法蘭克人擴張過程中,克洛維沒收了被殺或逃亡地主的土地,收為王有。克洛維用這些財富得以鞏固王權和繼續擴張。他成為整個王國最大的地主。通過將他的土地贈送給其他貴族來收買人心,逐漸演化出了採邑制。國王將他的領地有限期地租給手下的人,這樣他還解決了管理巨大財產的問題。同時在法蘭克王國內幾乎沒有貨幣貿易。這是法蘭克王國、歐洲早期封建社會的基礎。

除採邑制外,天主教教會成為國王的第二根支柱。在克勞蒂爾德的影響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通過他的洗禮(可能於498年,確切時間有爭議)他獲得了天主教教會的支持。這樣一來,法蘭克人受到了當地的高盧人和羅馬人的支持。這同時標誌著高盧古代後期時代的結束和中世紀早期的開始。國王通過遣送信使(伯爵和主教)的方法來使得他的命令得以服從。

511年的帝國大會上,克洛維還達到了法蘭克國王可以影響命名主教的權利。同時他試圖在整個法蘭克王國設立統一的教會法。

6世紀初(507年之後)《薩利克法典》被定成。這是一部拉丁語的法蘭克民族法律收集。

(2)丕平時代

511年克洛維死後,他的王國被四個兒子瓜分。雖然他的後代不時得以統一整個王國,但按法蘭克人的繼承制度,每代國王死後,都由其兒子平分國土。639年達格貝爾一世死後,他的兒子得以再次繼承一個統一的王國,但國家的實權掌握在宮相和王太后手中。因此法蘭克國王也稱「懶王」。

這些宮相試圖掌握整個王國的權力。從657年到662年,一個宮相的兒子以被國王收養的方式得以登上王位。687年,奧斯特拉西亞的宮相丕平二世戰勝了整個王國的統治者,成為全國唯一的宮相,為丕平家族和卡洛林王朝的上升鋪平了道路,但當時丕平還不敢篡權。

714年丕平死後,國內發生了爭權內訌,719年查理·馬特獲勝。以兇殘著稱的馬特面臨著內憂外患。在王國內始終有不同的部落試圖推翻他的統治。732年,他與過去的敵人一起在都爾戰役中戰勝了入侵的阿拉伯人。他被認為為西方世界天主教信仰的拯救者。此後他向東戰勝了弗裡斯蘭人、薩克森人、巴伐利亞人和阿拉曼尼人,這些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此外他還支持聖波尼法爵在這些地區的傳教工作。737年法蘭克國王死後,他並沒有新設立國王,他成為帝國的唯一統治者。但他並沒有來得及篡位便於公元741年死於水腫。按日耳曼人的傳統,馬特在死前將帝國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丕平三世和卡洛曼。

(3)加洛林王朝

在此後的鬥爭中,丕平三世獲勝,他的兄弟和法蘭克王國的最後一位墨洛溫王朝國王被迫進入修道院。751年他按舊約中的儀式塗油登基成為國王,由羅馬教皇聖匝加(Zacharias son of Polichronius)派大主教來到巴黎為其加冕。754年,教宗史蒂芬三世(Stephen III752-757在位)再次為他塗油,以膏禮確認其王位,及兒子查理和卡洛曼的正統性。754年,丕平同意將拉文納送給教宗(丕平獻土),而教宗則認可卡洛林王朝為法蘭克王國的國王。755年開始,教宗開始要求丕平遵守諾言,丕平兩次對倫巴底人作戰並將所有贏得的土地送給了教宗,這樣丕平實際上成為教皇國的創立人。768年丕平死,他為兒子們留下了一個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欣欣向榮的王國。

查理大帝的兄弟卡洛曼死於771年10月14日,這樣查理就成為帝國的唯一統治者了。查理依然受他父親與教宗之間的條約束縛,由於倫巴底人不承認這個條約,他繼續與倫巴底人作戰。774年他佔領了整個倫巴底王國。同時他支持向東的傳教工作。到785年為止,他與薩克森人的戰爭決定著他的政治。785年,薩克森公爵威德金特臣服於查理,但雙方之間的戰爭一直持續到804年。

連綿的戰爭推進了法蘭克王國的封建化,受封建統治的農民的數目大增。封建統治者,尤其國王(後來皇帝)和公爵的權利大增。教會的權利也得到鞏固。為了鞏固國家的權利,查理在邊界建立一系列邊界地區,這些地區是國家的防衛緩衝區和進攻集合區。這些邊界地區被封給有特權的伯爵,實際上這些邊界地區處於帝國領域之外,而不是帝國的一部分。他向這些地區移民,讓農民到那裡去守護這些地區,並在那裡建造城堡。尤其重要的邊界地區有克恩頓和其北部的邊界地區,後來這些地區形成了奧地利。

793年查理對王國內部的管理進行改革來進一步鞏固內部的統治。國王的直接管理機構是王府、王家法庭和總理府。在王國內,伯爵管理國王的財產。國王通過他的信使向伯爵發布命令和決定伯爵之間的爭議。阿亨成為皇帝宮殿和查理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的中心。800年聖誕節查理在羅馬被利奧三世加冕為皇帝,這是他權利的頂峰。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相關焦點

  • 野蠻人的春天 法蘭克王國的建立
    那些大土地的所有者,只要他們願意忠於法蘭克王朝,他們的財產土地都能得到保護。因此,法蘭克王國可以依靠這些原有的高盧——羅馬元老院貴族成員進行統治。另一方面,這些高盧——羅馬貴族則依靠新的統治者保住了原有的地位與權力,他們在與國王效勞時與地位與法蘭克自己的功勳貴族相當,都可以按照功勞獲得國王賞賜他們的土地。「墨洛溫朝軍 隊中有些 最好的將領 , 是 屬 於高盧一羅 馬世 系 的。
  • 歷史筆記——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王國(481-843)法蘭克王國是公元481年-843年由日耳曼民族中的法蘭克人在西歐所建立的封建王國。有兩個鼎盛時期-「墨洛溫王朝(481-751)」「加洛林王朝」(751-843).例如:西哥特人、法蘭克人等等。4世紀法蘭克人就以「聯邦者」的身份定居在羅馬帝國的高盧東北地區。羅馬帝國分裂後又屬於西羅馬的聯邦者。當西羅馬帝國開始瓦解時,法蘭克人同駐紮在高盧地區西南角的西哥特人一樣變的不安分起來,乘機拓展地盤。公元486年法蘭克人在克洛維一世(466-511)的帶領下戰勝了在高盧北部的西羅馬擁護者蘇瓦松王國,導致西羅馬最後的幾絲殘留勢力也受到打擊。
  • 法國、德國、義大利共同的祖先,克洛維與他的法蘭克王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以後,法蘭克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人在羅馬廢墟上建立的最強大的王國,同時它也是今天德國 法國和義大利的前身,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法蘭克王國與它的首任國王克洛維。「法蘭克」在日耳曼語中是『大膽』的意思,法蘭克人都是不怕死的勇士,他們打起仗來個個奮不顧身。克洛維所在的墨洛溫家族是法蘭克人中最尊貴的家族他們長髮披肩,已顯示自己的高貴。公元5世紀前期,當時高盧中北部包括巴黎在內廣大區域,由羅馬帝國將軍斯雅格裡烏斯統治著。
  • 從法蘭克王國到查理曼帝國
    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中一支強大的部落,3世紀南遷進入高盧(今法國南部)東北,定居於萊茵河下遊地區,處於原始氏族部落社會階段。西羅馬帝國開始瓦解時,法蘭克人乘機擴展地盤。481 年,克洛維繼部落酋長後,開始全力擴張,戰勝了匈人,柔然人和日耳曼部落等法蘭克其他勢力。486年擊潰西羅馬帝國在高盧的殘餘勢力,佔領高盧地區,建立了墨洛溫(祖父名)王朝,以巴黎為都。
  • 中西方文明差異:不合理的繼承制度,法蘭克王國始終未能統一
    在羅馬帝國鼎盛時期,法蘭克人不過是生活在高盧地區的原始部落,趁著西羅馬帝國不斷衰弱的同時,法蘭克人不斷的發展壯大,攻城略地,成為歐洲歷史上盛極一時的時代。 法蘭克人的盛世 (1)墨洛溫王朝 公元486年,克洛維一世率領法蘭克人擊敗了羅馬帝國在高盧地區的統治者,並順利的建立起來由法蘭克人為主的國家,後世稱之為是法蘭克王國,而克洛維一世用自己父親的名字,命名了這個王朝。因此叫做墨洛溫王朝。
  • 法蘭克王國解體後分為歐洲的哪三個國家?
    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查理公元800年加冕稱帝成為「羅馬人的皇帝」之後,法蘭克王國一度成為新的「羅馬帝國」。 根據法蘭克人的慣例,國王死後,王國就會平均分給國王的子嗣。雖然查理曼的兒子中,兩個兒子早逝,延緩了「法蘭克王國-羅馬帝國」的進程,但840年唯一的繼承人「虔誠者」路易的去世,再次使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
  • 法蘭克人如何變成驍勇騎兵?這個人起了關鍵作用!
    法蘭克人最初在蠻族中以步兵稱雄,在羅馬帝國崩潰前後,日耳曼人中最強大的騎兵隊伍出自哥特人;在查理曼大帝時代法蘭克人又變成了重騎兵包打天下,以至於拜佔庭帝國把所有西歐來的重裝騎兵都叫做法蘭克人。這種變化是法蘭克人社會結構日趨複雜的結果,教會和貴族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歐洲史(10) - 法蘭克墨洛溫王朝
    1 主要年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末代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都。481年,克洛維一世建立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496年,克洛維一世改宗天主教。 2 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 2.1 法蘭克王國概要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人法蘭克部族在5世紀後半葉建立的王國。
  • 作為封建時代的早期騎士,法蘭克重騎兵是怎樣崛起的?
    大約486年,著名的克洛維一世建立了法蘭克王國,法蘭克人的墨洛溫王朝開始了。同時,非常重要的是,在克洛維的影響下,法蘭克王國皈依天主教,這得到了當地大量羅馬人與高盧人的支持。之後克洛維相繼戰勝了阿勒曼尼人、勃艮第人、西哥特人,法蘭克王國隨即順利向東與南擴展。
  • 卡西利努姆戰役,羅馬重騎兵血殺法蘭克軍團,納爾西斯完勝
    東羅馬帝國與法蘭克王國大體局勢圖法蘭克王國就是法蘭克人建立王國。與哥特人一樣,法蘭克人同樣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也即今天法蘭西人的祖先。使用飛斧的法蘭克戰士公元487年前後,法蘭克人領袖克洛維一世統一了各部族建立了一個統一的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有選擇的繼承了羅馬帝國的政治體制,將其與自己部族的傳統相結合,形成了一套頗有特色的統治秩序。
  • 淺析格雷戈裡及其《法蘭克人史》
    要] 格雷戈裡可謂是六世紀法蘭克王國第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法蘭克人史》一書也被後世看作是一部「信史」。[1]雖然格雷戈裡完成了許多與教會有關的作品,但是流傳後世最廣以及對研究中世紀史學最有價值的著作還數《法蘭克人史》一書,作為墨洛溫王朝早期最重要的兩部史料之一,《法蘭克人史》生動的為我們展示了六世紀後半期法蘭克國家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就史料價值而言,這是格雷戈裡其他作品所無法相提並論的。格雷戈裡在就任都爾主教之後不久就開始著手撰寫《法蘭克人史》,歷時近二十載才完成。
  • 《法蘭克人史》中看歷史敘述的宗教意向
    高盧的羅馬後裔需要為統治在羅馬帝國領土上的法蘭克人尋求身份上的合理性,使其去「蠻族"化。對於高盧一羅馬人來說,這一群人是英勇的戰士,但是他們野蠻和無知,並且崇拜偶像,他們並不是能與其自身歷史上的統治者相媲美的。而作為入侵者的法蘭克人,也需要加強居住在法蘭克王國境內的羅馬居民之間的聯繫,取得他們的支持,尋求其統治的合法性。
  • 法蘭克戰斧,西歐歷史上冷兵器時代的戰場死神
    古羅馬戰士就經常使用戰斧,羅馬滅亡後,其繼承者之一法蘭克王國繼承了這一傳統,並將戰斧發展成了一種民族性的兵器。法蘭克戰斧斧身和斧柄很修長,但斧刃則只有10釐米左右,而它與之前最大的不同則是,它除了可以近戰外,還可以作為一種投擲武器!那麼,為什麼放著弓弩不用,法蘭克人喜歡用這種武器呢,畢竟,它的攻擊距離可比弓箭短多了。
  • 對於弗裡德伽認為,法蘭克人是特洛伊人的苗裔,你怎麼看
    但是,與格雷戈裡不同,「弗裡德伽」還大量抄錄古代羅馬歷史,依託於古典知識,定位和敘述法蘭克人的歷史。他認為,法蘭克人是羅馬人的兄弟,起源於特洛伊。在特洛伊陷落之後,到處遷徙,成為後來一切驍勇善戰民族的祖先,如馬其頓人和突厥人。這一民族起源經8世紀初《法蘭克人史書》(Liber Historiae Francorum)的加工,成為中古時期經典性的歷史認識。
  • 靠「天」吃飯的法蘭克人,為何會放棄多神教,立馬追上基督教潮流?
    故此,法蘭克人為謀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逐步轉變信仰,改信基督教。 一、法蘭克人受高盧本土基督教文化影響 1.高盧—羅馬人推崇基督教 基督教自猶太教中誕生,最初也是處於被打壓的狀態。
  • 為入侵者正名:法蘭克繼承西羅馬帝國的權力邏輯
    勢力日益壯大的法蘭克人,就面臨這樣棘手的問題。墨洛溫王朝的神聖血統,並以此和法蘭克種族的光榮和尊貴聯繫起來。到了公元7世紀初,宮廷總管成為王國政府實際上的首腦,並且代表大貴族家族的利益。隨著墨洛溫王權的衰退,宮廷總管成為實質上的王國元首。作為宮廷總管的丕平,就將女兒貝格嫁與阿努爾夫主教的兒子安塞吉賽。兩個家族的聯合,成為後來加洛林王朝的起點。
  • 法蘭克政權不穩、基督教根深葉茂,為何雙方能「和平共處」締結聯盟?
    一、法蘭克君主需要通過基督教獲得合法權利1.基督教是當時西歐的最大教派擁有「神性」基督教曾經經歷過猶太教的殘酷打壓,到隨著時間推移其教義中的全新理念逐漸被世人接受,擁有越來越龐大的信眾,在眾多教派裡脫穎而出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 ​世界史之中世紀3:神聖羅馬帝國與法蘭克帝國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民族的法蘭克人建立法蘭克王國。
  • 「詳解中世紀」法蘭克的崛起
    訓練中的法蘭克騎兵作戰中的法蘭克騎兵法蘭克人的由來法蘭克人是入侵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的一支,公元3世紀時,法蘭克分為兩支:一支濱海而居,被稱為海濱法蘭克人,也叫薩利克法蘭克人;另一支在萊茵河沿岸定居,被稱為河濱法蘭克人,也叫裡普阿爾法蘭克人
  • 中法蘭克王國是怎樣演變成義大利的?
    法蘭克王國倫巴第王國不斷蠶食義大利,結果跑到教皇頭上動土,查理曼大帝趁此機會出兵倫巴第王國,把倫巴第王國滅了。之後義大利北部被法蘭克帝國統治,中部是教皇領地,南部和威尼斯這些地方主要還是東羅馬帝國統治。不過倫巴第王國的鐵王冠,到了查理曼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