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顧嘉琪
2020年11月4日,第三屆進博會正式開幕,為了這一刻,數日前,數十日前,就有一群群進博會志願者「小葉子」到此,兢兢業業開展服務,不辭勞苦地在館內館外反覆演練。
那麼「小葉子」的一天都幹點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追隨他們的腳步。
寅時:出發,一個也不能少!
時間:4:50
地點:上海建橋學院宿舍
學校:上海建橋學院
小葉子:第三屆進博會,我們來啦!
凌晨4:50,上海建橋學院的「小葉子」們開始忙碌起來。 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凌晨4:50,床頭的手機鬧鐘響起了,上海建橋學院的「小葉子」何佳明翻身起床,開始整理著裝、儀容。「不能讓同學等我,是我起床最大的動力。」小何笑著說。無論前一晚忙到幾點,他都會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熨好,要帶的東西、書包整理好,保證早上拎包就可以出門。
從11月2日開始,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上海建橋學院的小葉子們,就開始執行這個作息表,直至11月10日。女生們,則起床更早。「為了漂亮出現在進博會嘉賓面前,不少女生凌晨4點多就起床開始準備了。
」凌晨的關鍵詞是「緊張」,5:10,他(她)們要在宿舍樓道內完成集結點名,5:20左右,學校食堂師傅會開車把熱騰騰早飯送到宿舍門口,每個人領好早飯就上車。車長負責給每位同學測溫打卡,5點半前必須發車。
坐上大巴,迎著日出,「小葉子」們的進博一天開始了。 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此時天空依舊黑黢黢的,整個校園還在沉睡中,大巴就這樣闖入空蕩蕩的高速公路,駛向國家會展中心。上車後「小葉子」抓緊時間「養精蓄銳」,對於凌晨出徵的「小葉子」,學校準備了U型枕、眼罩等,儘量幫助「小葉子」們在路上好眠。
城市在微光中,漸漸甦醒。國家會展中心的日出,和上海建橋學院「小葉子」們所熟悉的東海濱的日出大不一樣,嶄新的「進博一天」又開始了。
辰時:溫暖,來自第一聲問候
時間:上午7:30
地點:「四葉草」7號門
學校: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寄語:中外嘉賓聽到的第一聲問候來自我們。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朱美婷「四葉草」門口提示參觀者佩戴口罩和證件。 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當一抹東方的魚肚白劃破了天際,進博會的齒輪開始緩緩啟動。
佩戴好口罩、工作證、測溫手環,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小葉子」朱美婷和幾個同伴已經「全副武裝」地守在「四葉草」7號門的測溫區。
每個參觀者進門後都先將經測溫區,然後過安檢,再進入場館。身處前排「崗哨」,保持良好精神面貌十分重要。儘管全程佩戴口罩,但朱美婷和小夥伴們依舊每天到崗前整理好妝容,到崗時端正站姿,保持昂揚精神迎接每一位客人。
「先生、女士,請佩戴好證件,戴好口罩,摘下帽子。」小朱一邊禮貌示意參觀者往測溫區走,一邊不時發出提醒。這可能是觀眾和展商進入會場後,聽到來自志願者的第一聲問候。
11月的清晨已經有些寒意逼人,小朱卻說不冷,「這次我們志願者服裝是加絨的,而且一直在運動,感覺還好。」幾個志願者排成三班,一個小時換一班,服務到晚上7:30。
朱美婷為「吃閉門羹」的觀眾仔細解釋,並帶他們在「四葉草」外參觀。 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到進博會去感受開放中國的魅力,是眾多國人的心願。不過,第三屆進博會目前預約觀展只對採購商等專業觀眾開放,守候在場館門口的「小葉子」因此遇到不少「吃閉門羹」的觀眾。
耐心解釋,甚至詳細進行介紹,同樣也是他(她)的重要工作之一。哪怕看不到,能讓無法參觀的觀眾們第一時間聽到,也算不虛此行了吧。
巳時:從容,因為自信和篤定
時間:上午9:00
地點:A0辦公樓
學校:華東政法大學
寄語:繁瑣工作中感受祖國的強大。
上午9:00 ,華東政法大學「二年級生小葉子」 朱珂在進博局組委會秘書處聯絡崗開啟一天忙碌的準備工作。 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巳時的暖陽,不驕不躁地灑在「四葉草」上。
「加油,朱珂!」華東政法大學「二年級生小葉子」朱珂輕聲給自己鼓勁後,笑著走進A0辦公樓一間寬敞的辦公室。
小朱目前在進博局組委會秘書處聯絡崗服務,最近的日常是為組委會秘書處及商務部有關司局提供日常行政類的工作輔助。最為忙碌的是每天上午,一到崗位上,需要對前一天的工作進行補充、交接、總結等,同時還會接收新的任務。
證件如何發放領取、信息如何收集整理、文件如何登記流轉,對於這些千頭萬緒的瑣碎綜合行政服務工作步驟,朱珂需要一份細緻的心。整理這一份份證件、一份份文件,朱珂強烈感受到了祖國經濟的強大修復能力和生機活力,讓進博會有如期舉行的底氣。
在開幕式倒計時的日子裡,朱珂和同組的二十位夥伴的案頭工作與日俱增。不過,笑迎壓力的他(她)們,讓一切始終有條不紊。
會場其他地方華政「小葉子」努力的身影 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越是亂雲飛渡,越是需要展現擔當,扛起責任。」今年進階成為「小組長」的朱珂說,在面對工作中的壓力,她自有解題「三板斧」:首先要冷靜,穩定好心態,保持積極的情緒;其次虛心請教,比如向辦公室的老師們、志願者夥伴們尋求幫助;第三,從提高自身能力入手,增強自己的組織領導能力和抗壓能力,多學習工作知識和技能。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很多大型國際展會都按下暫停鍵,進博會為何能集聚這麼多人氣?我們信心和定力就來自豐富的抗疫經驗,充足的防疫保障。多一些積極謀劃,少一些消極焦慮,才能讓各方參展商安心放心。」 朱珂說。巳時的暖陽灑在他的臉上,顯得那麼明亮。
未時:高效,源自專業與擔當
時間:14:00
地點:7號館2層,公共發布平臺新品發布專區
學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寄語:我們就是那根串聯發布會的線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小葉子」徐佳寶在公共發布平臺新品發布專區忙碌忙碌的搬著布景。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慵懶的午後,讓人免不得有些睡意。可是這些,不屬於「四葉草」。在7.2H(7號館2層)設立的公共發布平臺新品發布專區,兩抹「進博紅」正在忙碌地搬著數個藍色大箱子,布置場地,那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小葉子」徐佳寶和她的小夥伴。
「我是新品發布崗志願者,我的妹妹徐佳貝是貿易洽談崗志願者,我們今年都做『小葉子』了!」徐佳寶開心地說道。她是湖北武漢人,一名英語專業的大二學生,「把青春奉獻,將責任擔肩」是她與雙胞胎妹妹徐佳貝的約定,雙雙成為今年的進博會志願者,是她們的小幸運。
新品發布專區,各展區優秀企業將攜帶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在此進行全球首發、亞洲首發、中國首展。「每天都有頂級企業在新品發布專區發布新品,央視將全程直播。」
在證件中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志願者在整理物資、分發材料。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這裡的志願者主要來自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該校十餘名「小葉子」主要負責展會期間的場控以及來賓接待工作;協助廳內工作人員做好引導以及舞臺監督;做好防疫相關工作,保證發布會的順利進行。
身處這個崗位,徐佳寶和夥伴們又驕傲又緊張。小徐的崗位任務主要是核對到場場務的身份;協助工作人員,確認參展企業的到場、候場情況;「我的崗位形象點說,就是一根『線』,串聯起每一場發布會,保障發布會的流暢順利進行。」
因為任務的特殊性,小徐需要時常在會場內「追企業」,比如確認企業到場、候場情況,比如在入場人員中找到企業發言人,實時關注現場。慵懶的午後,就這樣在忙碌中不知不覺過去了。
酉時:奉獻,因為熱愛與自豪
時間:18:00
地點:新聞中心辦公室
學校:上海大學
寄語:助力中外媒體記者及時傳播「進博會好聲音」。
晚上6:00,新聞中心辦公室一群在聚光燈後工作的「小葉子」們還在電腦上「碼字」。 圖片來源:上海團市委進博會新聞中心,會期裡上千新聞媒體記者時常進出的地方,這也是上海大學一年級「小葉子」羅昕怡的工作地點。她的主要工作,負責進口博覽局新聞宣傳處辦公室輔助。
經過培訓,小羅了解到自己和夥伴們是一群在光鮮的聚光燈後工作的「小葉子」,她們的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網上新聞工作,主要負責平臺相關新聞報導的運營,時效性是這部分工作的最大特點;二是線下媒體對接,主要負責相關證件、物資的核對與發放,這部分工作更強調準確性。
最大的感受,便是新聞工作者的996、5+2、白加黑的工作節奏。媒體人常常沒有清晰的工作、休息區分,與他(她)們配合的志願者也時常需要犧牲午飯、休息時間來服務。
「小葉子」會在「志願匯」app裡籤到打卡,他們這個部門的志願者每天時長都至少10小時。
「不能對媒體記者說『我不清楚,我不了解』。盡己所能向與會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我們的守則。」小羅認真地說。
臨近開幕,事務漸多,轉眼暮色籠罩大地,新聞宣傳處辦公室的志願者仍幹勁十足。11月4日,加班到深夜成為可以預見的事,「雖然我是幕後工作者,但我希望能以己微薄之力,傳遞中國好聲音,讓世界看到中國青年人的努力。」
路燈與霓虹交相輝映,繁華的夜市又將進入了夢境,明天這個城市將發生更多合作共贏的故事,「小葉子」們的「進博會時刻」繼續開始。故事未完,待續。